试题详情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5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去世,到现在我仍心存茫然。他有高血压,冠心病,这几年也常住院,一年就住过好几回。我知道,他的病一次比一次严重,可父亲本人却觉得一次比一次好多了。有一回我回去,看他的气色也确实不错,饭量虽不比从前,但也还行,我于是就放心地回城里上班了。可是,我却犯了一个最致命的错误:①忘记了,②忘记了父亲是个天生爱干活的人,他越是感觉身体好,就越想着要干活;越想要干活,就越认为自己身体好。父亲走后,我才知道,他那几天干了多少活:搭豆棚,屋边除草,加工鸡饲料;还用电动三轮送一邻居的亲戚到不远的大路上坐车出远门打工。他似乎在赶着忙完这一切,而父亲离世的那会儿,我那位邻居的亲戚刚刚坐上南下的动车。

【小题1】文中的两个“忘记了”,在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小题2】在文学作品中,简繁无定律,应各尽其妙。文中划浪线部分就全文而言有哪些妙处?
【小题3】如果将最后一句中的“刚刚”换成“已经”,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23-24高二上·江苏泰州·期末
知识点:一般词语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国,抗战胜利纪念日虽然很早就有,但一直__________在行政规定层面;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虽然年年都搞,但差不多基本上属于地方级别。现在这两个重要纪念日终于以国家法律正式确立下来,这些都是对民意的__________,承载的是全体国人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中国历史有过恢弘灿烂的华章,更有过百余年山河破碎、血泪斑斑的痛楚。(     ),正是其中最黑暗、最屈辱的一幕。艰苦卓绝的抗战也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__________。中华民族付出难以想象的巨大牺牲,获得了二战东方主战场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做出了__________重大贡献。正视那段历史,以更高规格、更固定的平台对先烈、英雄及死难同胞祭之以礼,表达不可忘却的纪念,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成熟。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滞留   顺应   分水岭   不可磨灭
B.停留   顺应   转折点   不可磨灭
C.滞留   呼应   转折点   不可思议
D.停留   呼应   分水岭   不可思议
【小题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虽然年年都搞,但基本上属于地方级别。现在这两个重要纪念日终于以国家法律正式确立下来。
B.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虽然年年都搞,但差不多基本上属于地方级别。现在这两个重要纪念日终于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并正式确立下来。
C.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虽然年年都搞,但差不多基本上属于地方级别。现在这两个重要纪念日终于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正式确立下来。
D.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虽然年年都搞,但基本上属于地方级别。现在这两个重要纪念日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正式确立下来。
【小题3】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将中华民族近现代悲剧推向顶点的是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铁蹄
B.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帝国主义,将中华民族近现代悲剧推向顶点
C.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铁蹄,将中华民族近现代悲剧推向顶点,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D.日本帝国主义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将中华民族近现代悲剧推向顶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