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0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假关公

赵树理

关老爷庙,除了终日香烛不断外,还有一个习俗,是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村人给关公“踩马”找替身,即找个人替关老爷说话。年年到了这一天,人们穿戴齐整,烧香放炮,击鼓撞钟,非常红火。等到了高峰的时候,锣鼓齐鸣,震耳欲聋。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挤得庙院里外水泄不通。锣鼓敲打得越来越紧,炮声连天响。这时候,有的人禁不住这种嘈杂,闹得神魂颠倒,被人看见,就认为他是关公附体了。于是香首们领着一干执事人等,走过来,冲着这人磕头祷告。然后就给他十字披红,再把他簇拥到一架事先准备好的、用两根轿竿夹的一把椅子,再绑上四根抬杠,这样一个露天八抬“神轿”上面。随即“咚咚咚”巨炮三响,执事人等前面鸣锣喝道,香首们护着轿竿,大伙打着各种旗伞围着轿子,浩浩荡荡,走出庙院,游街夸耀,以便人们观看朝拜。年代久远了,就定下这样一条规矩:在关公下凡游街这一天,不管走到哪条街哪条巷,凡在家里的人们,不论男女老少,都得来到街头巷口或大门前合十迎送。如果有谁不来,关老爷自会知道,就要给你降灾,或者有人告发,社首们就要罚款。偏偏这个关老爷爱管闲事,因为他是天神下界,他的眼睛可厉害了,不管游到哪里,只要看到谁不顺他的眼,就指着你推你一掌。一旦谁被他推上一下,那可就倒了大霉了!如果被推的是个男人,那你一定做过伤天害理的事;如果是个女人,那你一定不正派。关老爷是“神”,神还能有错?!当时人们就对被推了的人发出哄堂大笑,个个都鄙视他,以至长时间没人理睬。

这个村子的西头,住着一个老秀才,穷困潦倒,坐馆教书为生。他中年丧偶,续弦还很年轻。这个村子里还住着个无赖后生,整天在街上东游西逛。一天,他在街上看见那位老秀才的年轻老婆,起了歹意,追赶上去,嬉皮笑脸,想得点便宜。不料被那女子臭骂了一顿。这个赖小子怀恨在心,总想报复一下。恰遇这年的五月十三,他看机会到了。这天,他一大早就凑进关老爷庙院里,等到锣鼓喧天热闹起来的时候,跑了出来,自称“我是关公下界”。香首们不由分说,按照惯例,把他抬去游街。初出来倒也平安无事,当游到村子西头的时候,赖小子一眼看见老秀才的年轻老婆,二话没说,从“神轿”上跳下来,走过去一掌就把她推了个趔趄,逗得围观的人哄然大笑。有的人嘟嘟囔囔地说:“这女人一定不正派,关老爷看出来了。”站在旁边的老秀才心想:“欺侮在我的头上了!”他也二话没说,立刻把脑袋左右晃了几晃,双眸微闭,两手上升成托天之势,高声念道:“吾乃真关公下界也,尔是何人?”这一下,可把这个无赖后生、香首们和围观的人都给愣住了,骤然静了下来。赖小子急忙分辩:“我是真关公!”老秀才说:“我乃真关公是也!”香首们弄不清到底哪个真哪个假,先搬了把椅子让老秀才坐下。老秀才还是双眼微闭,板着面孔对香首们说:“先给吾神三尺红纱蒙面。”香首们马上照办了,可是真假问题还没有解决呀!人群中有年长者从旁插言:“真假好辨。关老爷夜观《春秋》,熟读如流,哪位能背一段,当然他就是真的了。”大伙一听,言之有理,齐声喊“对!对!”老秀才嗽了嗽嗓门,说“吾神先背”,马上高声背诵了一段。赖小子一句也背不出来,只得承认:“我不是关公,我是周仓。”老秀才一听,喝道:“嘟!好你个大胆周仓,竟敢冒名顶替吾神,该当何罪?”赖小子说:“下界在请,您老正不在家,等也等不回来,我就假冒是您下来了,甘愿受罚,任凭发落。”老秀才听得更来神了,拉长了声音说:“你既是周仓,还不站立一旁侍候?”赖小子应声“是”,乖乖地站在老秀才身旁,给关公充当起周仓了。

这时真假已经判明,香首们便率领执事人等,跪在真关老爷面前祷告:“今日盛会,不知有何吩咐?”这位真关老爷说:“吾乃汉封侯,明封王,清封大帝,要称我关圣大帝。”众香首磕头像捣蒜:“是是是,请关圣大帝吩咐。”老秀才慢条斯理地说:“关某今日下界,愿与尔等凡尘草民共乐,吾神今日要过红桥。”大伙鸦雀无声,面面相觑,不知什么是“红桥”。还是香首们怵怵惮惮地开口了:“敢问关圣大帝,什么是红桥?”“红桥就是尔等凡尘草民烙饼用的片,给我收集来二十四片,用大火烧成通红通红的,吾神要脱掉鞋袜,赤脚从上面走过。”围观的人群中叽叽喳喳,有人低声说:“今日可有好戏看了。”说话间,集中来几十张鏊片,那边墙角的牛槽火也盘起来了。很快,二十四张鏊片烧得通红,小伙子们用铁钳夹着一张张通红的鏊片:“请问关圣大帝,红桥架在哪里?”老秀才说:“就在吾神面前一字摆开。”那一串通红的鏊片摆开了,有的上面存有积油,吱吱啦啦发响,还冒着黑烟,热气扩散逼人,看上去使人害怕。“真关老爷”又慢条斯理地发话了:“周仓,你把鞋袜扒掉,上去走走试试,看烧红了没有?”这下可把站在旁边的“周仓”吓傻了,他瘫跪在“关老爷”面前哭着说:“我不是周仓,我是假的!”“真关老爷”把红盖头纱一揭,冲着周仓:“啊!你是假的,我这关公也不是真的。”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给关老爷找替身的习俗,交代认定关公附体的方法、游街规矩等,乡土生活气息浓厚。
B.香首们指挥大家选关老爷替身,护着露天八抬大轿,打着旗伞游街,展示出香首们作威作福的绝对权力。
C.以关老爷“掌推”不顺眼群众,来判定一个人“一定不正派”,可以看出那个时代原始的是非观。
D.老秀才当众背诵一段《春秋》,并要众人称他“关圣大帝”,说话慢条斯理等细节切合人物身份 。
【小题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关老爷庙前的空前盛况,描写喧天的锣鼓和盛大的游街场景,这种环境描写为情节展开营造了热闹的氛围。
B.传统白话小说十分注重讲故事的方式,追求情节的戏剧性和惊险性,本文的高潮和结局部分很能体现这个特点。
C.本文和《小二黑结婚》都是作家深入群众生活后的创作成果,展示社会风土人情,但都有宣扬封建迷信的局限性。
D.《乡土中国》“无讼”等章节中,写乡间普通人羞于打官司,以礼治为主的社会特征,本文内容与此有一定关联。
【小题3】小说在揭开“假关公”真相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老秀才的聪明才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小题4】山药蛋派创始人赵树理的这篇小说有着浓郁的“土味”,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
23-24高二上·江苏泰州·期末
知识点:赵树理(1906-1970)中国现当代小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马的故事

赵树理

有这样一个夏日的傍午,张四哥(一个老马仆)和他最爱的白马在松林下游息——是他和它的日常生活。

张四哥见马吃草之际,忽然把头扬起,静寂的鹄立于大松之旁,知道它已是吃饱了,遂从怀中把刷子取出来,给它整理蹄腕上被苔染绿而且凌乱了的雪色的毛,骤觉着一股刺骨的寒风扑面而来,吹得马尾也拂拂摆动。这明明是雨的信息,他也知道,他便收拾了刷子,预备赶了马回去。

不知什么地方来的大量的尘土,霎时把天空染成了红灰色——仿佛初扫的土场,蓦然一道金光,劈开了这红灰的天空一恍,山崩地裂的砰隆一声雷响,震得大地都跳了一跳。它被这一震,遂告了奋勇,使出它原有的唯一的本领来一跑。

张四哥此时如何赶它得上,只好找石崖避雨。

狂风从高的天空奔近了地面,把松林吹得潮一般哗哗作响,再加上不断的雷声,奏成了这暴烈不和谐的音乐。大卷的黑云,又遮了红灰色的天空,把大地变作了夜一般的黑暗,时时闪恍。然而不能继续的电光,只送给地面上更多的恐怖,大雨滴夹着冰雹,打在松干上、石崖上,放爆竹似的把这暴烈不和谐的音乐调子更行提高,松枝不时被风折断,发出呵呵”“呵呵的音响,免去暴烈的声音的单调。在这种情形之下,它只是箭一般地跑,盲目地跑,向后抿了耳朵,弯了头,弓了脖子振起了鬃,竖起了尾,两条前腿一并往前搭,后蹄一并往上掷,把蹄上带起来的泥土抛得枪弹一般的飞舞。

暴涨了的山谷,转动着石头轰轰作响,从断断续续的电光中,隐隐看见褐色的波涛,正在涌沸。它不顾一切地往前跑,两条前腿向谷里一搭,已纵入中流,无情的狂波,打得它翻了几滚。它幸而滚出岸来,抖擞一下,的一声,更加紧张地跑,它的嘶声,在这各种声音之中,显得微弱,自己或者也没听到。

它在山麓里一往无前地跑,直向着一片荆棘的丛里窜,好像冲锋破敌的敢死将官,但还要比他更快到不知多少倍。它向上跑去,已跑到半山腰里,崩隆拍拉几块大石被雷撼得从山顶上往下滚。它从闪闪的电光中看见这可怕的怪物,更使它慌得吃惊,它使尽了平生本领折向侧面跑,倾斜的山腰使它踏不住步。它渐跑渐下,又跑到可怕的谷边,谷水比起先涨得更雄凶可怕。它沿着一线的崖岸,顺着谷水疯魔似的跑,跑到谷口(已到了悬崖绝壁不能再跑的境地),它又一掉头向旁边崖上跑去。

它又跑了很久,好容易找着一线可下的山坡,便飞也似的跑下去了。

这时,云已薄了,雨已小了,电光也渐渐淡了,风声也渐渐慢了,而它的力也尽了,嘶也止了,步也缓了。

夕阳西斜,天空轻轻地抹了彩霞。湖畔的芦荻,像新拭了的列在架子上的刀枪;青翠的小草,仿佛刚刚浴罢。雨珠留在草木叶上,被夕阳照得莹莹闪烁。远山展开了一望无际的翠屏,归鸟在空际散队地疏落地游行。碧绿湖中,又缀了几多点水的蜻蜓。这一切的情形,在湖中又映成整个的倒影。

它在这湖畔的草地上,颓丧地无力地绕来绕去。步下的有的是青草,湖里有的是清水,而它此时也懒于吃,也懒于饮。虽然,它却不像从前那样的惶恐了,或者它觉着这里已经可以安身了。夕阳照得它的影子已经成了长条,平泻在地面;而它愈走愈慢,终于停了步失意地掉头四顾,但终不见一个人影。唉!好可怜的一匹马啊!

一早晨,张四哥把着一根皮鞭,怒气冲天地向着湖畔找来。他远远看见它低着头在湖畔吃草,暗暗骂道:好牲畜!折磨得我乱跑了多少路。这回我管教你认得我!他这会儿忘掉了它是他所爱的了。他打定主意要一把抓住了它的笼头,大挥起鞭来打,向他的股上打,腰上打,腿上打……凡是可打的地方都要打遍,打得它跳,颤抖着跳,闪避着跳;打得它叫,悲哀地叫,绝望地叫。他远远看见它,已经是这样打了它好几遍——在他思想上是这样。

它听到了他的脚步声。它抬起头来,看见平日最爱它的张四哥,它对他立正,两耳尖向前直指着,粗胖而柔软的嘴唇哺哺……地振动,两颗大而晶莹的眼珠并向正中,表出无限的亲爱——好像失路的孤儿,中途遇到了母亲。

他虽紧握鞭走近了它,但它究竟是他所爱的。他看见它眼中所含着的希望,好像绝望的人得到了救命者,他又看见它向来雪白的毛色,又全变了土色,扭旋着,无次序地被胶泥黏贴在皮肤上,而鬓和尾毛又揉得像乱麻一般:两眼角下黑油油两道泪痕,两睫上不知在什么地方撞破了而尚含着败血,而腹部及腿上尚有许多被荆棘划破了的伤痕也已经结成了新痂,这就是他平日最爱的洁无纤尘的白马。他看着它几乎要哭出来,他不介意地把皮鞭丢下,绕着它周身循察,愈发觉了它的更多的伤痕。而它也屡次弯着项看他,好像是怕他弃它而走。

最后他又从怀中取出木梳和刷子,牵它进了湖边,就着湖中的清水给它梳洗。平静的水面,此时悠悠地泛开波纹了。

一九二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白马吃草之际蹄腕上的毛“被苔染绿而且凌乱”,马尾被刺骨的寒风吹得“拂拂摆动”,打破了日常生活的宁静,预示着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B.小说开头将背景设置为“松林下”,且多次提及松树,象征意味浓厚,尤其是松枝被折断时的“呵呵”声,体现出蔑视暴风雨的精神品质。
C.白马停下奔跑以后,青草懒于吃清水也懒于饮,既因为惊魂甫定,也因为察觉了与主人失散的处境,内心滋生起孤独与思念因而难以下咽。
D.小说题目是“白马的故事”,但主人公其实是张四哥,这样处理意在通过表现人与白马的感情依恋,对现实社会中冷漠的人际关系进行反思。
【小题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善于通过色彩词、拟声词的使用和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环境描写,且视听结合,形象生动,很好地营造了气氛,突出了人物形象的特征。
B.小说先对白马奔跑中的动作行为、心理感受进行正面描写,又通过张四哥的观察对它奔跑后的外形进行侧面描写,完整展现了白马的奔跑状态。
C.文中一些比喻不仅抓住相似性,还具有暗示性,如“枪弹”“敢死将官”“架子上的刀枪”等喻体,便有白马在暴风雨中的奔跑是一场战斗之意。
D.张四哥“思想上”鞭打白马的文字,使用了反复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张四哥此时内心的愤怒,从后文看其实是欲扬先抑的手法。
【小题3】请根据白马暴风雨中奔跑的经过,简要分析白马的心理变化过程。
【小题4】赵树理的语言风格别具一格,以通俗朴实、风趣幽默为主要特征。他早期的这篇小说《白马的故事》是否具有这样的语言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板人作总结

赵树理

老杨同志跟区干部们因为晚上多谈了一会儿话,第二天醒得迟了一点。他们一醒来,听着村里地里到处喊叫,起先还以为出了什么事,仔细一听,才知道是唱不是喊。老杨同志是本地人,一听就懂,便向大家道:你听老百姓今天这股高兴劲儿!‘干梆戏’唱得多么喧!

正说着小顺唱着进公所来。他跳跳跶跶向老杨同志跟区干部们道:都起来了?昨天累了吧?看神气十分得意。老杨同志问道:这场斗争老百姓觉得怎样?小顺道:你就没有听见‘干梆戏’?真是天大的高兴,比过大年高兴得多啦!地也回来了,钱也回来了,吃人虫也再不敢吃人了,什么事有这事大?老杨同志道:李有才还在家吧?小顺道:在!他这几天才回来没有什么事,叫他吧?老杨同志说:不用!我们一早起床到外边遛一下,顺路就遛到他家了!小顺道:那也好!走吧!小顺领着路,大家就往老槐树底来。

才下了坡,忽然听得有人吵架。区长问道:这是谁吵架?小顺道:老陈骂小元啦!该骂!区干部们问起底细,小顺道:他本来是老槐树底人,自己认不得自己,当了个武委会主任,就跟人家老恒元打成一伙,在庙里不下来。这两天斗争起老恒元来了,他没处去,仍然回到老槐树底。老陈是他的叔父,看不上他那样子,就骂起他来。区干部们听老杨同志说过这件事,所以区武委会主任也才来了。武委会主任道:趁斗倒了恒元,批评他一下也是个机会。大家就先往小元家。老陈正骂得起劲,见他们来了,就停住了骂,把他们招呼进去。大家批评小元,结论分三条:第一是穿衣吃饭跟人家恒元们学样,人家就用这些小利拉拢自己,自己上了当还不知道;第二是不生产、不劳动,把劳动当成丢人事,忘了自己的本分;第三是借着一点小势力就来压迫旧日的患难朋友。区武委会主任最后等小元承认了这些错误,就向他道:限你一个月把这些毛病完全改过,叫全村干部监视着你。一个月以后倘若改不完,那就没有什么客气的了!老陈向小元道:你也听清楚了,也都承认过了!看你做的那些事以后还能见人不能?老杨同志道:你老人家也不要那样生气!一个人做了错,只要能真正改过,以后仍然是好人,我们仍然以好同志看他!从前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尽责备他也无益,我看以后不如好好帮助他改过,你常跟他在一处,他的行动你都可以知道,要是见他犯了旧错,常常提醒他一下,也就是帮助了他……

谈了一会,已是吃早饭时候,老杨同志跟区干部们就从小元家里走出。他们路过老秦门口,冷不防见老秦出来拦住他们,跪在地上咕咚咕咚磕了几个头道:你们老先生们真是救命恩人呀!要不是你们诸位,我的地就算白白押死了……老杨同志把他拉起来道:你这老人家真是认不得事!斗争老恒元是农救会发动的,说理时候是全村人跟他说的,我们不过是几个调解人。你的真恩人是农救会,是全村民众,哪里是我们?依我说你也不用找人谢恩,只要以后遇着大家的事靠前一点,大家是你的恩人,你也是大家的恩人……老秦还要让他们到家里吃饭,他们推推让让走开。

李有才见小顺说老杨同志跟区干部们找他,所以一吃了饭,取起他的旱烟袋就往村公所来。从他走路的脚步上,可以看出比哪一天也有劲。他一进庙门,见区村干部跟老杨同志都在,便道:找我吗?我来了!小保道:这老叔今天也这么高兴?有才道:十五年不见的老朋友,今天回来了,怎能不高兴?小明想了一想问道:你说的是个谁?我怎么想不起来?有才道:一说你就想起来了!我那三亩地不是押了十五年了吗?他一说大家都想起来了,不由得大笑一阵。

老杨同志向有才道:最好你也在村里担任点工作干,你很有才干,也很热心!小明道:当个民众夜校教员还不是呱呱叫?大家拍手道:对!对!最合适!

老杨同志向有才道:大家想请你把这次斗争编个纪念歌好不好?有才道:可以!他想了一会,向大家道:成了成了!接着念道:

阎家山,翻天地,

群众会,大胜利。

老恒元,泄了气,

退租退款又退地。

刘广聚,大舞弊,

犯了罪,没人替。

全村人,很得意,

再也不受冤枉气,

从村里,到野地,

到处唱起干梆戏

大家听他念了,都说不错,老杨同志说:这就算这场事情的一个总结吧!

谈了一会,区干部回区上去了,老杨同志还暂留在这一带突击秋收工作,同时还在健全各救会组织。

(节选自《李有才板话》,1943年10月写于太行)

注:①这地方把不打乐器的清唱叫干梆戏。②恒元,就是地主阎恒元。③板话,一种曲艺节目,表演者一边击打着竹板,一边演讲合辙押韵、有故事情节的词句。选文末尾就是板话。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叙述抗战时期敌后根据地农民斗争取得胜利、实行减租减息的故事,展现了当时乡村人物形象和社会风貌。
B.在老陈骂小元的情节中,运用侧面描写,塑造了小元身上斗争性不稳定,被地主收买拉拢腐蚀的青年农民形象。
C.斗争取得胜利,老秦给干部磕头谢恩,表明像老秦这样的人物要改变传统的思想是很难的,可见他固执、保守。
D.李有才的板话表现了一个民间艺人的天才和智慧,他热烈清醒、幽默风趣的思想性格也在板话中得到鲜明的反映。
【小题2】小说的叙述特点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小题3】以赵树理为代表,形成了一个著名的文学流派,人们称为“山药蛋派”。请结合原文分析赵树理小说语言特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催粮差

赵树理

催粮的差人叫崔九孩。有一次南乡的催粮差事派到他头上,他觉得油水少,不想去,就雇了个人。这人一到村里,闯入二先生家,不知深浅,挨了二先生一耳光。拘票也被扣下了。崔九孩只得亲自出马,先到二先生家,赔礼说好话,把票要了出来。见票上有个叫孙二则的农民,打听知道是个种山地的,住在红沙岭,就决定去。到了庄上一问,才知孙二则早就去世了,有个孙子叫甲午。孙甲午被找来,崔九孩二话不说,掏出小铁绳套在孙甲午的脖子上,用小铜锁的一声锁住。甲午和刘老汉都吃了一惊。

甲午老婆和女儿黑女都哭着跑来。甲午老婆向刘老汉哭通:大伯!黑女他爹闯下什么祸了?刘老汉道:没有什么祸,粮缴得迟了。甲午老婆也不懂粮缴得迟了犯什么罪,只歪着头看甲午脖子上那把铜锁。

崔九孩把票折好包起来,就牵住铁绳向刘老汉道:老邻长,你在吧!我把他带走了!又把绳一拉向甲午道:走吧!说着就向门外走。

甲午老婆和黑女都急了,一声一齐哭出来。

刘老汉总还算有点经验,便抢了几步到门外拦住道:人我保住,要说到一点什么小意思啦,也不要紧,总要打发你喜喜欢欢地起身啦!

刘老汉又向九孩道:老头,我保住他,你暂且把他放开吧,他是一手人,借个钱跑个路都得他亲自去。

九孩见这老汉还能说几句,要是叫他保住,他随便给弄个块儿八毛的,又把人弄个不见面,难道真能把他这保人带走?便道:人是不能放呀!住一夜倒可以。刘老汉道:不放也不要紧。你也累了,到炕上顺便歇歇,响们慢慢商量!九孩便把甲午拴到桌腿上,躺到炕上休息。刘老汉见他躺下了便问他道:你且躺一下,我给你看饭去!

刘老汉到了甲午家,天也累了,庄上人也都回来了,都挤在甲午家里话弄这件事。刘老汉一进去,大家都围着他问情形。

刘老汉说:不怕!他不过想吃几个线,祭送祭送就没事了。甲午老婆问:不知道得几个钱?刘老汉道:你们不要多到他跟前哭闹,只要三两个人来回跑跑路,里外商量商量,要叫他看见咱不十分着急,才能省个钱。大家又选了两个会说话的人跟刘老汉一同去,都向刘老汉说:大伯的见识高,这会儿全凭你啦!

九孩吃过饭,刘老汉他们背地咬着甲午的耳朵给他出了些主意。又问了他一个数目,有个青年去借了一块现洋递给刘老汉。刘老汉拿着钱向九孩道:本来想给老头多借几个盘货,不过甲午这小家人,手头实在不宽裕,送老头这一块茶线吧!

那时候,一块线可以买两斗米,数目也不算小,可是住衙门的这些人,到了山庄上,就看不起这个来了。崔九孩说:小家人叫他省个钱吧!不用!我也不在乎这块儿八毛。带他到县里也没有多大要紧,不过多住几天。

庄稼人最怕叫他在农忙时候误几天工,不说甲午,别人也替他着急了。那个青年又跟甲午咬着耳朵说了一会儿话,又去借了两块钱,九孩还不愿意。一直熬到半夜多,钱已经借来五块了,九孩仍不接,甲午看见五块钱摆在桌上,有点眼红了,便说:大伯!你们大家也不要作难了,借人家那么些钱我指什么还人家啦?我的事还是只苦我吧!不要叫大家跟着我受罪。把钱都还了人家吧!明天我去就算了!

九孩接着道:对!人家甲午有种!不怕事!你们大家管人家作甚?说了又躺下自言自语道:怕你小伙子硬笨啦?罪也是难受着啦!一进去还不是先挨一顿板子?

甲午道:那有什么法?没钱人还不是由人家摆弄啦?

刘老汉也趁势推道:实在不行也只好由你们!把桌子上的几块钱一收拾,捏在自己手里向那个借钱的青年一伸。青年伸手去接,刘老汉可没有立刻递给他,顺便扭头轻轻问九孩道:老头!真不行吗?

九孩看见再要不答应,五块现洋当啷一声就掉在那个青年手里跑了,就赶紧改口道:要不是看在你老邻长面子上的话,可真是不行刘老汉见他改了口,又把钱转递到他手里道:要你被屈了!九孩接住钱又笑回道:这我可爱财了!

九孩把手往衣袋里一塞,装进了大洋,掏出钥匙来,开了锁,解了铁绳,把甲午放出。

第二天早上,崔九孩又到别处催粮,孙甲午到集上去粜米。

1946年

(有删改)

文本二:

中国古代小说在叙事时间上基本采用连贯叙述,在叙事角度上基本采用全知视角,在叙事结构上基本以情节为结构中心。在20世纪初,外来小说形式的积极移植与传统文学形式的创造性转化,共同促成了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现代中国小说采用连贯叙述、倒装叙述、交错叙述等多种叙事时间;全知叙事、限知叙事、纯客观叙事等多种叙事角度;以情节为中心、以背景为中心等多种叙事结构。赵树理小说则绕过了大多数人走的这条路,顽强地继承了中国白话小说脱胎而来的叙事传统。如果按西方叙事学的话语类型理论划分,赵树理的小说当属于叙述性的话语类型。在这种叙述性的话语类型的作品中,深厚的民间文化积累、民间故事的因素,以及自己的倾向性都非常便利地被赵树理贯穿在叙述中。当年创作时为了提出问题甚至解决问题,并且以叙述性为话语类型的《催粮差》,在今天何以能够让读者产生有趣味和愉悦的审美经验?这是值得研究的。

(摘编自刘俐俐《今天怎样阅读赵树理的小说——赵树理<催粮差>的文本分析》)

【小题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甲午被锁住时,刘老汉说的话体现了他作为老邻长敢于担当的品格,以及他对崔九孩锁拿孙甲午真实目的的洞察。
B.孙甲午看到五块大洋还不能打发走崔九孩时,假意说要随崔九孩到城里去坐牢,崔九孩不愿放过即将到手的钱,便放了他。
C.小说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不仅交代了崔九孩和孙甲午的去处,而且说明了苛政酷吏对农民的剥削和农民生活的困苦。
D.文本一使用了大量的语言描写来推进故事情节,且人物语言富有地域特色,为读者营造了一个身临其境的阅读氛围。
【小题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世纪初,中国小说创作受到了外国小说的影响,在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和叙事结构等方面发生了很多变化。
B.虽然文本一中的故事背景离我们较远,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农民与差人的冲突中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
C.文本二介绍了中国古代小说和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模式特征的区别,而《催粮差》在叙事模式上更偏重于后者。
D.赵树理在叙述性的话语类型的作品中贯穿了自己的倾向性,这一点在《催粮差》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小题3】文本一中画线部分连用了五个动词来描写崔九孩放孙甲午时的动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小题4】《催粮差》是怎样体现赵树理独特的叙事特点的?请结合文本从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叙事结构三方面简要叙述。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