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6 组卷69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而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溪旁若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金,伪吴时贵将,与行密俱起合淝,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本武夫悍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为儿女子之好,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于富贵之佚欲而然邪?想其陂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哉!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尚有居溪旁者。

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亭之南北。亭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而好奇之士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

(节选自宋代欧阳修《菱溪石记》)

材料二: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似不偶然也。

(节选自苏洵《木假山记》)

【小题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及其后世A荒堙B零落C至于D子孙E泯没而无闻F况G欲H长有I此石乎?
【小题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编民,意思是编入户籍的平民,指刘氏之后已经没落,失去“富贵者”身份。
B.负,指靠近、挨着,与《登泰山记》“苍山负雪”中的“负”词义不相同。
C.斧斤,各种斧子,与《石钟山记》“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的“斧斤”意义相同。
D.理,指命运,与《六国论》中的“存亡之理”意义不同,与现在的“道理”也不同。
【小题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篇文章均借物说理,第一篇叙述了与奇石有关的事件表达感慨,第二篇借木假山的遭遇表达感慨,第一篇观点直露,第二篇含蓄委婉。
B.作者认为刘金虽是武夫健卒,却懂得珍爱欣赏世间奇异之物,爱好斯文雅致,可能是功成志满、过于富贵、骄奢安逸才产生了如此雅兴。
C.欧阳修感慨人事兴废无常,怜惜石头可爱却遭遗弃,于是将两石分别立在丰乐亭南北,以便滁州百姓游玩观赏,表现其与民共赏的情怀。
D.材料二中作者认为逃脱了种种不幸的命运,在急流和泥沙之中被埋没、经历水冲虫蛀形成山峰形状的木头都是幸运的,都有非凡的价值。
【小题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
(2)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
【小题5】材料一中的石头、材料二中的木,都有为人所取的现象,两位作者对于人“取”物的看法有何不同?
2024·辽宁·一模
知识点:欧阳修(1007-1072)苏洵(1009-1066)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求礼传

王求礼,许州长社人。武后时,为左拾遗、监察御史。武后方营明堂,雕饰谲怪,侈而不法。求礼以为“乃商琼台、夏瑶室之比,非古所谓茅茨棌椽者(cǎi chuán以柞木作屋椽。相传上古帝王宫室以此构建,后作为俭约的典实)。自轩辕以来,服牛乘马,今辇以人负,则人代畜。”上书讥切。久不报。

契丹叛,使万荣寇河北,诏河内王武懿宗御之,懦扰不进,贼败数州去。懿宗乃条华人为贼诖误( guà 贻误;连累)者数百族,请诛之。求礼劾奏曰:“诖误之人乃无良边吏教习,城不完固,为虏胁制,宁素持叛心哉?懿宗拥兵数十万,闻敌至,走保城邑,今乃移祸无辜之人,不亦过乎?请斩懿宗首以谢河北。”懿宗大惧,后尽赦其人。

当是时,契丹陷幽州,馈挽([wǎn] (运送粮食))屈竭,左相豆卢(复姓)钦望请停京官九品以上两月奉助军兴。求礼曰:“公禄万钟,正可辍,仰禄之人可奈何?”钦望拒不应。既奏,求礼历阶进曰:“天子富有四海,何待九品奉,使宰相夺之以济军国用乎?”姚寿曰:“秦、汉皆有税算以佐军,求礼不识大体。”对曰:“秦、汉虚天下事边,奈何使陛下效之?”后曰:“止。”

久视二年三月,大雨雪,凤阁侍郎苏味道等以为瑞,率群臣入贺。求礼让曰:“宰相协和阴阳,而季春雨雪,乃灾也。果以为瑞,则冬月雷,渠为瑞雷邪?”味道不从。既贺者入,求礼即厉言:“今阳气偾(fèn)升而阴冰激射此天灾也主荒臣佞寒暑失序戎狄乱华盗贼繁兴正官少伪官多百司非贿不入,使天有瑞,何感而来哉?”群臣震恐,后为罢朝。然以刚正故,宦龃龉( )。神龙初,终卫王府参军。

(选自《新唐书·王求礼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阳气偾升/而阴冰激射/此天灾也/主荒臣佞/寒暑失序/戎狄乱华/盗贼繁兴/正官少/伪官多/百司非贿不入/
B.今阳气偾/升而阴/冰激射/此天灾也/主荒臣佞/寒暑失序/戎狄乱华/盗贼繁兴/正官少/伪官多/百司非贿不入/
C.今阳气偾升/而阴冰激射/此天灾也/主荒臣佞/寒暑失序/戎狄乱华/盗贼繁兴/正官少伪/官多百司/非贿不入/
D.今阳气偾/升而阴/冰激射/此天灾也/主荒臣佞/寒暑失序/戎狄乱华/盗贼繁兴/正官少伪/官多百司/非贿不入/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轩辕,号轩辕氏。诸侯尊其为天子,后人把他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此文提到他,为了强调自古以来。
B.“河北”在此文中,与“河南”相对,是古代地域名,指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与现在的河北省不是同一区域。“河南”也与现在的河南省不是一个区域。
C.钟,金属制成的响器。编钟,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万钟,概指编钟数目很多,在此文中代指大贵族。
D.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他的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求礼直言敢谏,武后营建明堂,雕饰繁复奇异,奢侈而不合法。王求礼上书评论恳切,语言犀利。
B.契丹反叛,武后下诏武懿宗统领孙万荣防守,懿宗胆怯不敢进军致使契丹祸乱数州。王求礼弹劾武懿宗,并请求将他斩首。
C.当契丹攻陷幽州,后勤补给匮乏时,豆卢钦望奏请停发京城部分官员的俸禄来帮助军队作战。王求礼越阶而上,据理力争。
D.久视二年三月下大雪,苏味道等人认为这是祥瑞,就率领群臣进宫祝贺。王求礼试图阻止,厉言斥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城不完固,为虏胁制,宁素持叛心哉?
(2)走保城邑,今乃移祸无辜之人,不亦过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梁太祖即位,马殷遣使修贡,太祖拜殷侍中兼中书令,封楚王。

荆南高季昌以兵断汉口,邀殷贡使,殷遣许德勋攻其沙头,季昌求和,乃止。杨行密袁州刺史吕师周来奔。师周勇健豪侠颇通纬候兵书自言五世将家惧不能免常与酒徒聚饮醉则起舞悲歌慷慨泣下行密闻之疑其有异志使人察其动静。师周益惧,谓其裨将綦毋章曰:吾与楚人为敌境,吾常望其营上云气甚佳,未易败也。吾闻马公仁者,待士有礼,吾欲逃死于楚可乎?章曰:公自图之,章舌可断,语不泄也。师周以兵猎境上,乃奔于楚,綦毋章纵其家属随之。殷闻师周至,大喜曰:吾方南图岭表而得此人,足矣。以为马步军都指挥使,率兵攻岭南,取昭、贺、梧、蒙、龚、富等州。殷表师周昭州刺史。

朗州雷彦恭召吴人攻平江,许德勋击败之。殷遣秦彦晖攻朗州,彦恭奔于吴,执其弟彦雄等七人送于梁。于是澧州向瑰、辰州宋邺、溆州昌师益等率溪洞诸蛮皆附于殷。殷请升朗州为永顺军,表张佶节度使。殷乃请依唐太宗故事,开天册府,置官属。太祖拜殷天册上将军,殷以其弟賨为左相,存为右相,廖光图等十八人为学士。末帝时,加殷武昌、静江、宁远等军节度使,洪、鄂四面行营都统。

唐庄宗灭梁,殷遣其子希范修贡京师,上梁所授都统印。庄宗问洞庭广狭,希范对曰:车驾南巡,才堪饮马尔。庄宗嘉之。庄宗平蜀,殷大惧,表求致仕,庄宗下玺书慰劳之。明宗即位,遣使修贡,并贺明年正月,荆南高季昌执其贡使史光宪。殷遣袁诠、王环等攻之,至其城下,季昌求和,乃止。

——节选自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世家·楚世家第六》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师周/勇健豪侠/颇通纬候兵书/自言五世将家/惧不能免/常与酒徒聚饮/醉则起舞/悲歌慷慨泣下/行密闻之/疑其有异志/使人察其动静/
B.师周/勇健豪侠/颇通纬候兵书/自言五世将/家惧不能免/常与酒徒聚饮/醉则起舞/悲歌慷慨泣下/行密闻之/疑其有异志/使人察其动静/
C.师周/勇健豪侠/颇通纬候/兵书自言五世将/家惧不能免/常与酒徒聚饮醉/则起舞悲歌/慷慨泣下/行密闻之疑/其有异志/使人察其动静/
D.师周/勇健豪侠/颇通纬候/兵书自言五世将家/惧不能免/常与酒徒聚饮/醉则起舞/悲歌慷慨泣下/行密闻之/疑其有异志/使人察其动静/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修贡,献纳贡品,原始氏族社会末期,被征服的部落必须向征服者进献本地的土特产品。
B.纬候,亦为“经纬之术”,即谶纬之学,“纬”是相对于“经”而言的,多指天象符瑞、占验灾异之术。
C.裨将,副将,裨,本义指古代祭祀时穿的次等礼服。“三个臭皮匠,顶过诸葛亮”,其中的“皮匠”其实起初的用词就是“裨将”。
D.致仕,表示辞去官职。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表示辞官的还有 “返初服”“乞骸骨”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师周精通谶纬之学,观察到马殷营寨的云气,有王侯将相之美,同时,在面对杨行密的怀疑下,吕师周果断投奔马殷。
B.綦毋章身为吕师周的谋士,在吕师周易主的过程中为其保密,并任其家属跟随。
C.马殷请求设立天策府,任命官员,梁太祖还封他为天册上将军。马殷于是开府设官,将他的楚地系统地管理起来。
D.唐庄宗灭梁后,作为前臣,马殷派儿子马希范献上梁授予的都统印,表示了自己的一片忠心。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章曰:“公自图之,章舌可断,语不泄也。”
(2)庄宗问洞庭广狭,希范对曰:“车驾南巡,才堪饮马尔。”
【小题5】《三楚新录》中评价马殷:“殷宽厚大度,得士死力。”结合文本具体内容,概括他赢得这个美誉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毕诚,字存之,黄门监构从孙。构弟栩,生凌,凌生匀,世失官,为盐估。匀生诚,孤。夜然薪读书,母恤其疲,夺火使寐,不肯息,遂通经史,工辞章。性端悫,不妄与人交。太和中,举进士、书判拔,连中。辟忠武杜悰幕府。悰领度支,表为巡官,又拜侍御史。李德裕始悰同辅政,不,故出悰剑南东川节度使。故吏惟诚饯讯如平日,德裕忌之,出慈州刺史。累官驾部员外郎、仓部郎中。故事,要家势人,仓、驾二曹为辱,诚沛然如处美官,无异言。宰相知,召入翰林为学士。

党项扰河西,宣宗尝召访边事,诚援质古今,条破羌状甚悉。帝悦曰:“吾将择能帅者,孰谓颇、牧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诚唯唯,即拜刑部侍郎,出为邠宁节度、河西供军安抚使。诚到军,遣吏怀谕,羌人皆顺向。时戍兵常调饷乏,诚募士置屯田,岁收谷三十万斛,以省度支经费,诏书嘉美。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五十六·毕诚传》,有删改)


【注】①度支:官名,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与支调。②故事:按照先前的制度。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匀生诚,                蚤:通“早”,早年
B.举进士、书判拔                                        萃:同类人群
C.李德裕始与悰同辅政,不                           协:协助
D.时戍兵常调饷乏                                        苦:形容词意动,认为……苦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李德裕始悰同辅政     ②苏子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①出慈州刺史        ②身死人手,天下笑者
C.①仓、驾二曹为辱      ②勇气闻于诸侯
D.①宰相知          ②寡人于国也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夜然薪读书,母恤其疲,夺火使寐,不肯息,遂通经史,工辞章。
(2)党项扰河西,宣宗尝召访边事,诚援质古今,条破羌状甚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