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0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

【小题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而颇能A诱厉B后进C馆之者D十六七E虽晨炊F不给G怡然H不介意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进士第,一般指古代科举中考中进士,殿试多由皇帝在殿廷上亲自策问以定等次。
B.“元和十二年”是用唐宪宗的年号纪年,《赤壁赋》中“壬戌之秋”是干支法纪年。
C.谈宴,与曹操《短歌行》中“契阔谈讌”中“谈讌”的含义相同,指宾主欢饮畅谈。
D.“传”意为人物传记,与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传”意思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刻苦自励,擅写文章。他学习儒家经典很刻苦,不需要别人奖励、督促;考进士时把文章投送给公卿,受到郑余庆的称赞。
B.韩愈说话直率,直言获罪。他讲话不去刻意躲避和忌讳什么,曾当面向皇帝陈述宫市的弊端,后被贬阳山做县令,移职江陵。
C.韩愈宽宏通达,善待好友。与孟郊、张籍友好,韩愈在公卿之间给他俩说好话,推荐他俩,后来他们考中进士,仕途上顺利。
D.韩愈很有史才,傲视权贵。他写了《进学解》自明心志,被委任为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遇到有权有势的豪门贵族,多不理睬。
【小题4】韩愈从中书舍人被贬为太子右庶子,原因是什么?
【小题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
23-24高一上·山东枣庄·期末
知识点:《旧唐书》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裴垍,字弘中,河东闻喜人。垍弱冠举进士。贞元中,对策第一,授美原县尉。迁考功员外郎,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垍考词判,垍守正不受请托,考核皆务才实。元和初,召入翰林为学士,寻迁中书舍人。李吉甫自翰林承旨拜平章事,诏将下之夕,感出涕,谓垍曰:“吉甫流落远地,更十年始相天子,后进人物,罕所接识。宰相之职,宜选擢贤俊,今则懵然莫知能否。卿多精鉴,今之才杰,为我言之。”垍取笔疏其名氏,得三十余人;数月之内,选用略尽,天下翕然称吉甫得人。三年秋,李吉甫出镇淮南,遂以垍代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明年,加监修国史。垍奏:“登朝官五品已上为学士,六品已下为直学士;自非登朝官,不问品秩,并为校理;其余名目一切勒停。史馆请登朝官入馆者,并为修撰;非登朝官,并为直史馆。仍永为常式。”皆从之。元和五年,中风病,宪宗甚嗟惜。疾益痼,罢为兵部尚书,仍进阶银青。明年卒,废朝,赙礼有加。

初,垍在翰林承旨,属宪宗初平吴、蜀,励精思理,机密之务,一以关垍。垍小心敬慎,甚称中旨。及作相之后恳请齐整法度考课吏理皆蒙垂意听纳岭南节度使杨于陵为监军许遂振所诬诏授冗官垍曰以遂振故罪一藩臣不可请授吏部侍郎。严绶在太原,其政事一出监军李辅光,垍劾其懦,以李鄘代之。建中初定两税,厘定常赋,而物重钱轻,其后轻重相反,民输率一倍其初,故赋益苛,民重困。及垍为相,奏请禁之,自是民少息矣。

垍虽年少,骤居相位,而器局峻整,虽大僚前辈,其造请不敢干以私。谏官言时政得失,旧事,操权者多不悦其举职。垍在中书,有独孤郁、李正辞、严休复自拾遗转补阙,及参谢之际,垍廷语之曰:“独孤与李二补阙孜孜献纳,今之迁转,可谓酬劳无愧矣。严补阙官业,或异于斯。”休复悚恧而退。垍在翰林,举李绛、崔群同掌密命,及在相位,用裴度知制诰,擢李夷简为御史中丞,其后继踵入相,咸著名迹。

节选自《旧唐书·裴垍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作相之后/恳请齐整/法度考课吏理/皆蒙垂意听纳/岭南节度使杨于陵为监军许遂振所诬/诏授冗官/垍曰/以遂振故罪一藩臣/不可/
B.及作相之后/恳请齐整/法度考课/吏理皆蒙垂意听纳/岭南节度使杨于陵为监军许遂振所诬/诏授冗官/垍曰/以遂振故罪一藩臣/不可/
C.及作相之后/恳请齐整法度/考课吏理/皆蒙垂意/听纳岭南节度使杨于陵/为监军许遂振所诬/诏授冗官/垍曰/以遂振故罪一藩臣/不可/
D.及作相之后/恳请齐整法度/考课吏理/皆蒙垂意听纳/岭南节度使杨于陵为监军许遂振所诬/诏授冗官/垍曰/以遂振故罪一藩臣/不可/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策,汉代以来的考试取士,由主考官将政事或经义等问题写在简策上,应试者按问题作出答案,到清代,则指参加殿试者对答皇帝的策问。
B.银青,指银印青绶,秦汉的三公、九卿等高级官员,分别用金印紫绶和银印青绶,以后人们常以“金紫”和“银青”作为高级官员的代称。
C.赙礼,指送给丧家的礼物,也指赠送礼物以助人治丧,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官方或民间都十分重视丧礼,有关丧葬的礼仪习俗复杂纷繁。
D.《旧唐书》,后晋刘昫监修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唐朝二百九十年的历史,原名《唐书》,为区别于欧阳修等所撰《新唐书》而改用今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垍品性正直,秉公办事。他入朝任职后,吏部侍郎郑珣瑜请他主持考核词判,裴垍不接受人们请托,考核时皆以实才取人。
B.裴垍识人善荐,举贤任能。他曾向李吉甫推荐三十余杰出人才,基本都被选用,这一推荐获得了当时人们的高度称赞。
C.裴垍忠君爱民,颇有政绩。他深得皇帝信任,宪宗时国家机密事务常和他商定;作宰相后,他改革税收弊政,减轻人民负担。
D.裴垍风范凛然,贬抑庸劣。按旧例,掌权者不喜欢提升谏官的官职,而裴垍则赞美孜孜进谏者,对不认真履职的人当面批评。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吉甫流落远地,更十年始相天子,后进人物,罕所接识。
(2)骤居相位,而器局峻整,虽大僚前辈,其造请不敢干以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也。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籍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累迁洛州司马。寻转观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诸宰臣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又《春秋》云:‘冬无惩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乔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秦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余,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相州刺史。

(节选自《旧唐书·杜景俭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B.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C.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D.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指由京城至地方做官,与后文“入为司宾主簿”中的“入”相对。
B.季秋,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古代一个季度的三个月一般用“孟、仲、季”来表示。
C.《春秋》,儒家经典之一,与《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合称为“五经”,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D.赠,古代朝廷对已死的功臣本人追封官爵,一般追封官职都比他生前的官职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嗣业最终被任命为荆州司马而非益州司马。为此,益州的百姓属吏专门编了顺口溜,称赞杜景俭的心意与上天(天子)相通,料事如神。
B.“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从流传的这句话可以看出,虽然都是处理案件,但徐、杜二人的方式与来、侯二人的方式不同。
C.在回答武则天有关秋天梨树开花的询问时,杜景俭与各宰臣的吹捧不同,大胆直言,认为这可能是因为皇帝施政“有亏礼典”,上天发出预警。
D.调任秋官尚书期间,因为泄露了皇帝在皇宫内和身边亲近的人说的不公开的话,杜景俭被贬司刑少卿,外调担任并州长史,在赴任途中不幸病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子闻其名,引直洗马,甚礼之。徵见太宗勋业日隆,每劝建成早为之所。及败,太宗使召之,谓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徵曰:“皇太子若从徵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素器之,引为詹事主簿。及践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使安辑河北,许以便宜从事。徵至磁州,遇前宫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锢送诣京师。徵谓副使李桐客曰:“吾等受命之日前宫齐府左右皆令赦原不问今复送思行此外谁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且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宁可虑身,不可废国家大计。今若释遣思行,不问其罪,则信义所感,无远不臻。古者,大夫出疆,苟利社稷,专之可也。况今日之行,许以便宜从事,主上既以国士见待,安可不以国士报之乎?”即释遣思行等,仍以启闻,太宗甚悦。

太宗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徵入卧内,访以得失。徵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徵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其年,迁尚书左丞。或有言徵阿党亲戚者,帝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案验无状,彦博奏曰:“徵为人臣,须存形迹,不能远避嫌疑,遂招此谤。虽情在无私,亦有可责。”帝令彦博让徵,且曰:“自今后不得不存形迹。”他日,徵入奏曰:“臣闻君臣协契,义同一体。不存公道,唯事形迹,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则邦之兴丧,或未可知。”帝瞿然改容曰:“吾已悔之。”徵再拜曰:“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帝曰:“忠、良有异乎?”徵曰:“良臣,稷、契、咎陶是也。忠臣,龙逄、比干是也。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矣。”帝深纳其言,赐绢五百匹。

贞观三年,迁秘书监,参预朝政。徵以丧乱之后,典章纷杂,奏引学者校定四部书。数年之间,秘府图籍,粲然毕备。

(节选自《旧唐书·魏征列传》)


【注】①隐太子:李建成②稷、契、咎陶:都是舜帝的臣子。③龙逄(关龙逄,被夏桀杀害)、比干(被商纣挖心)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由也为之,及三年。比:等到/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事物
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所以:用来……的/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谢:感谢
C.臣之所好者道也,乎技矣。进:超过/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以烦执事。敢:冒昧
D.百姓之不保,为不用恩焉。见:看见/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简:选拔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等受命之日/前宫/齐府左右皆令赦/原不问/今复送思行/此外谁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B.吾等受命之日/前宫/齐府左右/皆令赦原不问/今复送思行/此外谁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C.吾等受命之日/前宫/齐府左右皆令赦/原不问/今复送思行/此外谁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D.吾等受命之日/前宫/齐府左右/皆令赦原不问/今复送思行/此外谁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的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死后,朝廷会根据他们生前的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隐太子李建成,谥号“隐”;齐桓公谥号“桓”;欧阳修,世称欧阳文忠公,谥号“文忠”。
B.“祚”有皇位之意。“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等等。“祚”还有福分之意,如“门衰祚薄”中“祚”即为此义。
C.擢,提升官职。其他如“迁”“陟”“加”等也指官职的提升;“拜”“除”“领”等表示任命、授予官职;“换”“徙”“转”等表示官职的调动、改任。
D.尚书,即尚书省,官僚机构名,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下辖吏、礼、兵、刑、户、工等六部。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征直言敢言。在唐初权力斗争中,李世民最终获胜。李世民责备魏征事先离间他们兄弟关系,魏征却坦言李建成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B.魏征忠诚奉国。魏征受命安抚河北,刚到磁州,就遇到押解前东宫、齐王府的旧人入京的队伍。魏征说有关国家利益,明白了没有不去做的,宁可自己承担责任,也不能损害国家大计。因此,立刻上书呈报皇上,并释放了被抓的前东宫、齐王府的旧人。
C.魏征善于辞令。魏征向唐太宗提出愿做良臣、不做忠臣的请求,太宗惊问良臣、忠臣的区别。魏征巧用典故,正反举例进行说理。结果,唐太宗被魏征深深地打动,并因此赐给他五百匹绢。
D.魏征重视文化。由于隋末战乱,书籍散佚和损毁较多。魏征任秘书监之职后,他奏请组织儒生校辑图书,结果,数年之间就使秘书府藏书精美又完备。
【小题5】翻译句子。
(1)古者,大夫出疆,苟利社稷,专之可也。(文中划线句)
(2)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谏逐客书》
【小题6】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良臣、忠臣的特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