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外婆的老家不是我的老家,我从没有在那里生活过。但想到外婆正是在那里的一间老瓦房里生活了近半个世纪,就觉得那里实在是一个无比温柔之处。

老屋前前后后种着重重竹林,我从坡上走下来,一走进竹林,就听到外婆的声音。她正在塌了半边的老屋门口和一群乡下女子说笑。她站在那里大声揶揄其中一个女邻居,好像是在模仿她夫妻俩之间的什么事。所有人笑得前仰后合。那女人又急又气,抡起巨大的竹扫帚挥打外婆。我站在半坡的竹林里看了好一会儿。当外婆和我们一起生活时,我们是否也给过她同样的快乐?那时她八十五岁了,已经离开我们两年,独自回到乡下的旧居,在废墟里仅剩的半间老屋里生活。

我一边大声喊外婆,一边从坡上走下来。所有人都回头仰望我来的方向。外婆答应着,意犹未尽地继续数落着那个女人,继续大笑,一边向我迎上来。我从上往下看到旧屋天井里的青石台阶,看到一根竹管从后山伸向屋檐下的石槽,细细的清泉注满了石槽。世界似乎一开始就如此古老。

【小题1】文中“好像是在模仿她夫妻俩之间的什么事”中“好像”与《荷花淀》中“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见了我们爱搭理不搭理的!”“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中的“好像”用法上有何不同?
【小题2】划横线的句子中的问号是否可以改为句号,为什么?
【小题3】比较划波浪线句子和修改后的文字,指出原文表达效果的好处。
修改后的文字:外婆答应着,向我迎上来,一边意犹未尽地继续数落那个女人,继续大笑着。
23-24高二上·浙江湖州·期末
知识点:标点符号语句(语段)表达效果词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公园里也有很多暴走的人,不过像我们一样慢慢走着的人更多。我们——是的,那些不知名的陌生的慢走者,其实也是我们,慢慢地走着,常常你落到我后面,我落到你后面,好像在比较着谁更慢似的。这感觉,真好。

树叶红的红,黄的黄,有的处于黄绿之间,映着蓝天,缤纷耀眼。黄昏时分,夕阳西下,太阳给树叶们镀了一层金,那颜色更是好看得不真实。“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1)就是如此吧?不,可以把“山山”改一下,叫“叶叶唯落晖”。

有时候我会觉得恍惚,似乎这些树叶是一夜之间被染成这样的。(2)可是,怎么可能呢?每片叶子,都是一天又一天,由春天,到夏天,再到秋天,慢慢儿地,才能变成这样的啊。

它们这么慢,我们欣赏的时候,怎么好意思快呢?

在徐州吃饭,也是要慢慢地,因为着实好吃。好吃的东西,可不就是要慢慢地吃?赂烙馍卷馓子,羊方藏鱼,蛙鱼,杂拌,把子肉,羊角蜜,蜜三刀,笋千,辣汤,面疙瘩小面鱼汤……无论是软软的,脆脆的,还是筋道的,酥嫩的,都是香的。香和香不同,各有各的香。想要细细领略,只能在尖上,一口一口地,慢慢儿去品。

【小题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我终于考上大学啦!我终于考上大学啦——!”他兴奋地大叫着。
B.灯光,不管是哪个人的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C.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D.“可怜的妈妈,”箍桶匠说,“你不知道我多爱你。——还有你,我的儿!”
【小题2】对文中(1)(2)两个问句的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1)是反问,引发读者思考,引出“叶叶唯落晖”的美景;能够舒缓语气,延长节奏,使叙述迂缓从容。
B.(2)是反问,推翻“一夜之间被染成这样的”想法,强调“慢慢儿”的渐变过程,语气舒缓,观点突出。
C.(1)是设问,引发读者思考,引出“叶叶唯落晖”的美景;能够舒缓语气,延长节奏,使叙述迂缓从容。
D.(2)是设问,推翻“一夜之间被染成这样的”想法,强调“慢慢儿”的渐变过程,语气强烈,观点突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塑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塑料本身并不是污染物,塑料污染的本质是塑料垃圾泄漏到土壤、水体等自然环境中且难以降解,带来视觉污染、土壤破坏、微塑料等环境危害。面对塑料污染这一全球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中国大力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有效遏制了塑料废弃物的环境污染。在源头减量上,我们要树立绿色消费理念,, 如:购物使用环保袋,外卖选择无餐具,外出自带随行杯……每一点减塑小举措,都是塑料污染治理的大动作。当然,对塑料污染治理而言,核心还是减少塑料垃圾向自然环境中泄漏,关键要做好塑料废弃物回收处置。这需要我们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学会, 将用过的塑料瓶、塑料盒、塑料餐具扔进分类垃圾桶里。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为治塑加油,一起保护地球。

【小题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小题2】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省略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他抗议道,“会这样的么?——不至于此罢?……”。
B.自古以来,哪有……他就给十两银子?
C.地上摆着好几堆咸菜,有腌白菜、腌萝卜、腌蚕豆……
D.“今天早上一个老鸦落在东房上叫了十几声……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古代的画派大略有两种:一种是艺术传派,另一种是地域群体。所谓艺术传派,是因师承传授和风格影响而成的画派,唯一开派者创造性的画风,引起了无数追随者的学习,         了这一派的风格。就五代宋初的花鸟画坛而言,画史上说:“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因为徐熙的儿子           ,另创纯用彩色描绘的没骨画,故而没能形成流派。而黄筌的子侄们把他的绘画技法           ,凡是学画,都以他为宗,由此形成了“黄家画派”,在北宋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所谓地域群体,是因思想、风格和创作条件相近而形成的区域艺术圈,习惯上以群体活动地区命名,比如清代的京江派、海派……无不如此。又如新安派,最早见于清代张庚以“浦山论画”为题的著作中。这种群体,         不只一名代表人物,若干代表画家的风格既有一致性,又各擅胜场。每个代表人物也都各有传派。不论艺术传派和地域艺术群体,其发展与出现都离不开一定的条件,离不开特定地域的自然风貌和人文历史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控制       改弦更张       视若珍宝       常常
B.主宰       改弦更张       奉为圭臬       往往
C.控制       改是成非       视若珍宝       往往
D.主宰       改是成非       奉为圭臬       常常
【小题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黄家画派”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从此以后,鲁迅的书桌上就多了一个小小的“早”字。
B.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C.这篇文章深刻揭露了“友邦人士”企图瓜分中国的野心。
D.徽派建筑“四水归堂”的设计寄寓着村民的美好愿望。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论艺术传派还是地域艺术群体,其发展与出现都离不开一定的条件,离不开特定地域的自然风貌和人文历史。
B.不论艺术传派以及地域艺术群体,其出现与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条件,离不开特定地域的自然风貌和人文历史。
C.不论艺术传派、地域艺术群体,其发展与出现都离不开一定的条件,离不开特定地域的自然风貌和人文历史。
D.不论艺术传派还是地域艺术群体,其出现与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条件,离不开特定地域的自然风貌和人文历史。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