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6 组卷58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揖让之礼作为人们交往中的重要礼节,充分体现了中国礼文化主敬”“谦让的特征。《说文解字》中揖,攘也,从手,最声。一曰手箸匈曰揖即为推,双手置于胸前向前推就叫作。而字最早书写为,古同,意为谦让。揖让之礼承载的是儒家君子谦卑的德行,即便在射礼这种尚武的礼仪中也必不可少,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古人对揖让之礼十分重视,认为这是诚敬之心在行为上的体现,是礼乐文明的重要体现,因而有揖让而天下治者,礼乐之谓也的说法。揖让之礼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据文献记载,周公制礼作乐中已包含作揖礼。

揖礼在古代有许多类型。如《周礼》中记载了三种揖礼的形式:诏王仪,南乡见诸侯,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即推手时分别有微微往下推手、举手平臂向前推平、与眉齐平再行礼之别。《周礼·夏官·司士》还记载: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古人行作揖礼时不仅要区别身份官职,还有吉凶之分。《道德经》中记载了先秦时期吉事尚左,凶事尚右的观念。揖礼常与其他礼仪搭配使用。如周代宾礼士相见礼中就有士人相互作揖的交往礼仪,以示尊重和谦卑。不同历史时期,揖礼的名称和身体表达姿势有所不同。广义而言,先秦时期的揖礼、唐宋时期的叉手礼、明清时期的拱手礼及清代流行的抱拳手势都可以称为揖礼。尽管与其他礼仪一样,作揖礼最早也只用于贵族之间的交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礼下庶人成为重要的社会教化目标。随着礼文化的推广和下移,揖礼成为了规范平民之间日常交往的一种礼仪,实现了礼仪的流行化民俗化。宋代王说《唐语林补遗四》云:凡入门至食,凡数揖。祗揖者,古之肃拜也。这里的祗揖即宋时流行的揖礼,文人著作中多有记载。《吕氏乡约》是我国最早在民间乡里制定的由乡人共同遵守的成文规约,书中曾载,晚辈拜见尊长有揖而退”“揖而坐”“趋进揖”“揖而行”“下马前揖等详细的行使规范。由此可见,在古代中国民间,揖礼也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礼仪之一。

国内推行揖礼最主要的困境就是封建标签难撕,刻板印象阻碍。揖礼主要借助手势以及躯体上半部分的动作来完成,对尊卑贵贱的区分没有拜礼那么显著。整体而言,揖拜之礼自周代一直延续到清代。朝代更迭,凡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的时代,为了强化皇权及尊卑,揖拜之礼中的拜礼得到强化。反之,汉族政权则致力于恢复传统,如明朝推翻元朝统治后,明太祖就多次下令禁止跪拜礼,从而强化了揖礼。为了维护皇权和社会等级秩序,在清朝跪拜之礼再次得到了强化,清政府甚至将其推广至与外国人的交往中,这导致了近代中西方的礼仪之争。握手礼起源于中世纪欧洲,自辛亥革命后在中国流行。1928年,国民政府拟定了《相见礼》,规定朋友相见时彼此互行一鞠躬礼或握手礼,已不见揖礼。1949年建国以后,从官方到民间,揖礼逐渐消失,握手礼取而代之。

握手礼虽然体现了西方的平等观和价值观,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最大的问题在于手部的接触容易传染疾病,尤其是在流行性疾病爆发期间。相比之下,非接触式问候的揖礼具有显著的优势。作家韩少功就曾指出揖礼具有卫生、省时、优美和自主的优点。鸦片战争后,西方礼俗文化的流入动摇了我国传统的礼俗体系,在一个主权国家的传播场域里,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本末倒置会危及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体系的认知态度。重估并复兴传统揖礼更是重新建构中国文化主体性的重要途径之一。诚如赵世瑜教授所言:中国传统社会的良性运转,正在于礼俗互动的政治制度框架与弹性实践机制的设计:在社会理念上,国家讲究礼制而不至于脱离俗情,民众以贴近国家正统为正途。在国家政治层面,倡导‘为政必先究风俗’‘居官以正风俗为先’等民俗原则,注重因俗制礼与以礼化俗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冀望通过礼仪教化达到礼俗融合的社会理想状态。礼乐文明理念时至今日仍有现实意义,因俗制礼,以礼化俗是政治治理与社会教化的重要路径。

复兴中华传统揖礼,需要正视文化资产,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推广,实现现代转化和国际传播价值。一方面,要师古不泥,简化身体姿势与手势,可参考清代流行的拱手礼甚至进一步简化,以保留其谦让、友好和尊敬的含义为重。另一方面,应以我为主,从国内开始推广普及,通过政治家发挥垂范引领作用、制定政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发挥大众媒介优势打造中国名片、拓宽深化国际交流渠道等路径,让中国揖礼走向世界。

(摘编自潘祥辉《揖让而天下治:中华传统揖礼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小题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揖让之礼是深受古人重视的传统交往礼仪,尽管其确切的发源时间无法考证,但在周代已有文献记载。
B.古代揖礼类型繁多,手势不尽相同,根据场合吉凶可分为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三揖等形式。
C.广义揖礼的身体表达并不局限于双手置于胸前向前推的动作,也包括了叉手、拱手、抱拳、肃拜等姿势。
D.传统揖礼在历代政权更迭中经历过曲折反复的流变,是应被重估价值、合理取舍、着力复兴的文化资产。
【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种礼仪在历朝历代常常搭配使用,这些搭配丰富着揖礼的运用范畴,深化着揖礼的积极意义。
B.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礼俗体系受到西方礼俗文化冲击,揖礼自此逐渐从官方和民间视野中淡出。
C.近代握手礼与揖拜之礼的斗争,隐含着社会文明场域内“平等观”与皇权等级秩序之间的较量。
D.推广揖礼不但要发挥官方引导作用,还应拓宽渠道,鼓励在B站、抖音等自媒体平台上的创作。
【小题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五段观点的一项是(     
A.清代诗人汪缙以诗句“揖让看闾里,诗书慕搢绅”表达了他在灾荒凶年后出门见到平民百姓作揖礼让时的欣慰之情。
B.林语堂《论握手》一文曾言:“拱手之源,我虽然未考,但是由医学上卫生上讲比拉手文明,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
C.埃及驻华大使阿西姆·哈奈菲曾在“国际在线”网站《国际微访谈》栏目上写新春“福”字,向全球网友作揖拜年。
D.浙江省衢州市致力于打造“南孔圣地·衢州有礼”的城市文化IP,全体机关干部在市“两会”等活动上改行作揖礼。
【小题4】论证时可以想象存在一个“虚拟论敌”,在对其驳论的过程中推出相关论点。根据本文的论证逻辑,对下表中的虚拟论敌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     
虚拟论敌本文论据本文分论点
A《唐语林》对宋代流行“祇揖”的记载;
《吕氏乡约》对揖礼详细规范的记载
揖礼在古代也是民间乡里的日常礼仪
B明太祖多次下令禁止跪拜礼,强化揖礼传统揖礼对尊卑贵贱的区分并不显著
C手部接触容易传染疾病;
韩少功曾指出揖礼具有卫生等优点
握手礼存在局限性;
揖礼相比之下有显著优势
D赵世瑜教授的言论礼乐文明理念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A.揖礼在古代只用于贵族间交往。B.古代政权曾弱化揖礼传统。
C.握手礼比揖礼更有优越性。D.揖礼体现的礼文化在当代已过时。
【小题5】不同的情境中,有人作揖向“清芬”,有人相逢“尽”叉手,亦有先生授揖礼。请运用本文观点,参照示例,简要阐释下列材料中揖礼的意义。

[示例]材料: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唐·李白《赠孟浩然》)

阐释:李白用揖清芬表达了对孟浩然清雅品格的尊敬,揖礼是古代士人相见的交往礼节。

材料一: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

阐释一:

材料二:226月,我省接待了来自美国、意大利、印度等国的诗画浙江友好使者,在参观孔氏南宗家庙时,使者们跟着身着汉服的老师认真学习作揖礼。

阐释二:

23-24高三上·浙江温州·期末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小题。
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
刘梦溪
今天的国际与国内的现实环境、社会与经济与政治与文化的特殊景观,一句话,今天这样的时代,还需要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吗?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的确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的时代。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解读。比如你可以说,现在是一个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也可以说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知识过剩的时代,当然也是一个文化垃圾充斥的时代;还可以说这是一个消解文字的时代,一个读图时代等等。
那么身处如此繁杂、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不用说中国古代的经典,宽泛些说,我们还需要读书吗?我是指文字的文本阅读,现在还有它的价值吗?
实际情况是,现在在我们中国,很多人已经不喜欢读书了。不读书的“理由”据说可以举出很多,可是我想说的是,文本阅读是不可缺少的。读书风气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风气,甚至也是一个社会的道德风气的反映。因为读书不仅使人获得知识,还可以使人变得安宁,减少浮躁气。而我们今天的社会,可以说充满了浮躁气。扎扎实实做事情的人少了,走捷径、取巧的人多了。此种情况下,培养文本阅读的兴趣、形成读书风气,尤为重要。如果说人们往往喜欢追求时尚的话,读书也应该成为今天的一种时尚。
那么我们应该读些什么样的书呢?肯定要读好本专业的书,所谓“术业有专攻”是也。那么是否也有一些共同的书需要大家都来读一读呢?有的,这就是那些属于一个民族文化系统的典范之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本民族的文化经典。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也都有自己的文化经典,而凡是文化经典,就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不仅本民族的人应该阅读,其他国家的人也应该阅读。
至于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主要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其意义又不止于此。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朱熹就说过,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变化气质。读古人书、与古贤为伍,是一个人精神境界高尚的表现,可以提示人们不要堕入俗流。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移风气。
当然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一种文化,近百年来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于东方、影响于中国,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无须拒绝这种影响。只是当我们接受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收拾好自己的文化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溶解在一起,那才意味着新的文化的诞生。现在仍有很多人把现代化和“西化”完全等同起来,以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无法和现代性相衔接,这是一种过时的看法,不应让这种看法成为我们的文化导向。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有一个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的任务,我可以肯定地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造成全民族的阅读风气,首先是造成阅读经久不衰的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
(选自2003年11月26日《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小题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     
A.作者认为,虽然现在中国很多人不喜欢读书了,但是文本阅读还是不可缺少的。
B.培养文本阅读的兴趣、形成读书风气,对于今天这个充满浮躁气的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C.作者认为我们读书肯定要读好本专业的书,也应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甚至还可涉猎外国文本经典。
D.人们往往喜欢追求时尚,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就是一种时尚。
E.读书的过程就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可以改变人的气质。
【小题2】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认为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
【小题3】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自然与古典
范曾
中国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之所以数千年不倒,有其文化血脉上的根源。在历史朝代的更迭转换之中,中国文化的血脉从未间断。经过数千年的磨砺、融合、凝聚、发展,它已经独具神采,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孕育出的艺术奇葩自古以来都重视艺术家的人格完善,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人与自然万物和谐一体,而这已凝铸成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神髓。
自然,用最简略的语言讲,就是自在而怡然的大存在。为什么自在?因为它天然合理、它恰到好处,它不需要人们主观地给予它什么,所以说它自在;为什么怡然?因为它不是人创设的、不是人构想的,它在亿万年前已经存在,自在而怡然的存在,所以叫自然。宇宙大自然大不可方。我们在宇宙面前唯一的选择是什么?敬畏。我曾经问过宇航员杨利伟,我说你能不能用最简单的一句话告诉我你在天上的感觉?杨利伟想了一下,他说:“我感到人是多么伟大,人又是多么渺小。”
我们讲回归古典,不是复古主义。因为古典也是一个博大精深、大不可方的存在。回归到古典的什么地方去?这个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东方和西方都曾经有过一个寻根的文化行为。比如讲中国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们提出回归古典是回归到什么地方呢?在他们看来,八代(三国、西晋、东晋、宋、齐、梁、陈、隋)已经衰落了。当然,诸位不要以为中国这几百年就没有好东西,他们只是整体上感到八代的文章比汉代的差了。
我们讲西欧文艺复兴,因为经过了公元4世纪到14世纪的黑暗,忽然他们感到希腊的阳光是多么明媚、那里的雕塑是多么辉煌、希伯来文里面充满了多么美妙的思想。因此,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它的回归是回归到古希腊的精神。这种回归也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回归,而绝不是重复。譬如讲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但丁,大家都知道,恩格斯讲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个诗人,近代第一个诗人。他的《神曲》能够把教皇打到地狱、把他的情人送到天堂,在当时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一个辉煌旗帜。但丁回归古典的精神是回归古希腊那种人文主义的精神。因为我们要谈到回归古典,回归自然,所以我先在概念上加以说明。
简单地说,自然就是自在怡然的大存在。回归古典就是隔着一个相当的朝代来追述那时候的辉煌。
(选自《回归古典之美——范曾谈中国传统国画、书法、诗词》引言)
【小题1】对下列关于“回归古典”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回归古典”属于文化建设,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化寻根行为,东西方的回归古典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指向。
B.今天我们所讲的“回归古典”,与当年唐宋八大家所提的回归古典,从根本上说都是要恢复雄健的文风。
C.当代西方社会的“回归古典”的价值取向,是借鉴当年文艺复兴的经验,将人文主义的精神发扬光大。
D.所谓“回归古典”,绝不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简单恢复与再现,而主要是更高精神层面的回归。
【小题2】【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的一项是(     
A.宇宙大自然大不可方,伟大而又渺小的人类在自然面前,只能以敬畏的态度待之。
B.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造成封建王朝不断更替的原因,首先在于文化的消亡断绝。
C.对真善美的统一、人与自然万物和谐一体的追求,构成了璀璨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神髓。
D.所谓自然有两层含义,一是“天然合理、恰到好处”,二是不能也不必经任何人工干预。
【小题3】【小题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的血脉既然已经延续数千年,我们有理由相信,其未来也一定会更加通畅。
B.讲人与自然万物和谐一体,并非意味着人类在与自然相处时必须保持无所作为的心态。
C.引但丁创作《神曲》的例子,意在强调“我们讲回归古典”,就是要回归人文主义精神。
D.回归古典是每隔若干年代来追述前世的辉煌,只要历史延续,回归古典就永远不会终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水画借助对外界景物的描绘来寄托人内心的思想,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中国山水画天人合一的意境要求,也是中国人乐山乐水的精神体现。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强调“道法自然”“心师造化”,故南朝宗炳有“山水以形媚道”之说。“道”作为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一阴一阳谓之道”“万物负阴而抱阳”,中国古代道家思想家看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中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肯定了“阴阳”的矛盾势力是事物的根本规律。中国山水画是在视觉领域内充分反映“阴阳”观哲学精神的一种表达形式。

山水画中所表现的意境特征,也是基于此。“虚实”观作为一对和“阴阳”同理异名的对立面而存在。如老子的“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庄子的“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他们都把黑白交错看成是天地宇宙贯通一切的原则。道家哲学思想的这些宇宙观反映在中国山水画的形式美中,就是画面中虚实相生的节奏感。在中国山水画的图式中,虚是指画面中用笔疏简或留白、视觉上冲击力较弱的部分,它给人以想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实是指画面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画中的意象,开拓画中的意境,为观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青绿山水和水墨写意山水一样,同样都是表达“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清代王昱在《东庄论画》中总结青绿和水墨的异同:“青绿法与浅色有别,而意实同。要秀润而兼逸气。盖淡妆浓抹间,全在心得浑化,无定法可拘。若火气炫目,则入恶道矣。”水墨山水要表现虚实关系,最基本的“墨分五色”即可解决,要求笔和墨的融合统一,即用干湿浓淡综合运用、自然抒发的“浑沦”效果。正如龚贤在《课徒画稿》中所说“墨气中见笔法,笔法中见墨气,笔墨非二事也”。

青绿山水的色彩形式是在中国传统的五色和佛教美术的色彩交流融合的基础上,最终建立的符合中国美学观的程式化准则。从发端的隋代开始,青绿山水由兴盛到衰微再到延续发展,大约有一千多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青绿山水衍生出一些有特色的形式,大致可分为:大青绿,小青绿,金碧山水,现代彩墨山水。

从青绿山水的诞生至令,伴随当下中国画的改革,以及现代媒介和材料的介入,青绿山水的风貌不断被刷新,但其在视觉领域内所传达出的“阴阳”“虚实”宇宙观的精神,是中国山水画所共有的特征,它的虚实处理技法也因时制宜,不断有融入时代特征的新技法出现,但这些技术的运用都自觉遵循“山水以形媚道”的原则。它追求达到在二维空间中,由“虚实相生”所带来的“隐显叵测”,中国画所提倡的意境在画面的虚实中也得到了至善至美的实现。

(摘编贾志发的《青绿山水中的虚实意韵》)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强调“道法自然”“心师造化”,是因为有“山水以形媚道”之说。
B.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就是“道”,中国道家思想家看到了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
C.青绿山水从隋代开始,历经盛衰,大约用了一千多年的时间。
D.中国山水画蕴含了中国古代道家思想中的“阴阳”观并反映在视觉领域上。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手法,以突出“虚实”观作为一对和“阴阳”同理异名的对立面而存在。
B.文章为了论证山水画的虚实关系可用“墨分五色”解决,举了《东庄论画》来进行论证。
C.文章用道家思想来论证中国山水画中的虚实意韵,虚实关系。
D.文章通过引用论证法,指出了青绿山水和水墨写意山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借助对外界景物的描写来寄托人的内心思想,山水画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意境。
B.中国山水面的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可以相互转换的,所以它们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
C.从青绿山水的诞生至今,中国画所提倡的意境在画面的虚实中得到了最完善最美好的实现。
D.中国传统的五色和佛教美术的色彩是最终建立的符合中国美学观的程式化准则。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