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夏天,在树林里或草丛中,萤火虫以它美丽的闪光和星星相映,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生物发光现象,然而,植物也会发光,你见过吗?若干年前,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有很多人看见几株会发光的柳树。白天,这些在田边的腐朽树桩丝毫不引人注目,可是到了夜间,它却闪烁着神秘的、浅蓝色的荧光,即使在风狂雨猛、酷暑严寒中也经久不息。这稀奇的事,使得传说纷纭。这些普通的柳树怎么会发光呢?

经过研究,疑团终于被解开。原来,会发光的不是柳树本身,而是一种生在它身上的真菌界——假蜜环菌的菌丝体发出来的。由于这种菌会发光,因此给它取名叫“亮菌”。这种真菌在苏、浙、皖一带分布很普遍,它们专找一些树桩安身。平时,长得像棉絮一样的白色菌丝体吮吸着植物的养料,吃饱了就得意地闪着光。那么,假蜜环菌为什么能发光?生物学家们研究发现,假蜜环菌的菌丝侵染了木材纤维以后,能分泌一些可以分解木材的酶,这些酶能将纤维素、木质素转化为真菌能够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酚类等各种营养物。假蜜环菌的菌丝细胞得到这些食物后就开始不停地繁衍、长大,同时积累大量能够用来产生荧光的物质。这些带荧光的物质在焚光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生物氧化,并把化学能转化为光能,也就有了我们看到的生物光。

其实,朽木发光的现象在一千多年前的古书中已有记载,不必大惊小怪。今天,你在药房里看到的“亮菌片”“亮菌合剂”就是这种发光菌制成的药,该类药对胆囊炎、肝炎有相当的疗效。如果你是一位海员,在漆黑的夜晚,有时你会看到海面上有一片乳白色或蓝绿色的令人目眩的闪光,一般被称作海火。深海潜水员也会在海底遇见像天上繁星般的迷人闪光。原来,这是海洋中某些藻类植物、细菌及小动物成群结队发出的生物光。据说1900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光学馆有一间别开生面的展览室,那儿没有一盏灯,却明亮悦目,原来是一个个玻璃瓶中培养的细菌发出的光亮,令人惊叹不已。

有趣的是,不但野生植物会自然发光,一些温室植物也加入了发光植物的行列。在南京中山植物园一万平方米的大型展览温室里,就有两种会发光的芦荟——“不夜城”和“唐力士”,它们都来自南非。晚间,“唐力士”身上那些半透明状的白刺会发出密密麻麻的小白光。原来,这两种喜磷肥的植物由于吸收了大量的磷和钙,植株叶面上那些角质层上的白刺就会在黑暗中透出光来。

生物光是一种“冷光”,它的发光效率很高,有95%的能转变成光,不像白炽灯泡有95%的能变成热消耗掉,只有极少量的能变成光。而且生物光的光色柔和、舒适,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受天然发光植物的启示,科学家早就开始尝试制造人工发光植物。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成功地将萤火虫的发光基因植入烟草槿株体内,使烟草发出荧光。这项颇有创意的研究不但营造了奇异夜景,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可以借助安装在植物细胞内部的“荧光灯”直接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美国加州发光植物研究团队正加紧将这项技术应用于较大的植物。尽管将人造发光植物真正应用于生活之中仍面临很多难题,但前景可谓一片光明。

(摘编自周新华《生命科学的奥秘》)

【小题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只能在夜间看见闪烁着神秘的、浅蓝色荧光的柳树,是因为这些在田边的腐朽树桩在白天不能发光,丝毫不引人注目。
B.假蜜环菌能发光,既需其从寄生的树木中吸收营养以促使菌丝细胞繁衍长大,又需积累大量带荧光的物质以进行生物氧化。
C.朽木发光现象在古书中早有记载,且这种发光菌可制成对胆囊炎等有疗效的药物,可见古人很早就知晓此菌类的药用价值。
D.作为一种“冷光”的生物光由于发光效率明显比白炽灯泡高,且光色柔和、舒适,因而终将成为人们今后生活的主体光源。
【小题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我国研究团队只是关注到一些温室发光植物有趣的一面,与美国加州发光植物研究团队的研究层级和水准还有一定差距。
B.下面的发现可作为证明第二段中心观点的材料:井冈山地区有一种常绿阔叶树,其叶片含有的磷和氧气结合,释放出有光亮的冷光。
C.第二段中的“亮菌”及第四段中的“不夜城”,这两处引号有表示特定称谓的作用,这与第五段中的“荧光灯”引号的作用明显不同。
D.作者在介绍假蜜环菌和海面上的海火时,都使用了打比方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使本文的内容更准确、更科学,也更具有说服力。
【小题3】受生物发光启示,制造人工发光植物有哪些积极意义?请根据文本概括说明。
2024·内蒙古赤峰·一模
知识点:科普-自然科学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大气污染在干洁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过多和持续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
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
大气污染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
燃料中含有各种复杂的成分,在燃烧后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即使不含杂质的燃料达到完全燃烧,也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为燃料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破坏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发“温室效应”,致使地球气温上升。这就是有名的“温室效应”。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就像“温室”一样,促使地球气温升高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约占大气总容量的0.03%,许多其它痕量气体也会产生温室效应,其中有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还强。
臭氧层是地球最好的保护伞,它吸收了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然而近二十年的科学研究和大气观测发现:每年春季南极大气中的臭氧层一直在变薄,事实上在极地大气中存在一个臭氧“洞”。
这种臭氧损耗现象是一种反常现象,这是否表明这一紫外线吸收层正处于全球性灾难呢?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人们发现人类社会活动释放的物质严重的破坏了臭氧层,当然这种现象还受到这一地区独特的气象状态(极涡、寒冷的平流层温度、极地平流层云)的影响。
英国南极测量局的大气科学家在南极进行了一项研究计划,这一研究计划分别在地面和空中进行。球载仪器一般是检测该仪器所行进的大气的构成及其化学性质。陆基探测仪和星载探测仪则执行遥测任务。这些研究活动采取了国际合作方式。例如,1987年代表19个组织和四个国家的大约150名科学家和辅助人员聚会于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进行了一项规模空前的研究,即机载南极臭氧实验。这项实验表明1987年臭氧洞大小达到历史最大。这一发现震惊了科学界。
【小题1】下列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在大气层中,如果出现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都会造成大气污染。
B.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没有达到有害程度,还没有对人或物造成危害,这种情况还不能称作大气污染。
C.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人为因素,如火山爆发可以说是自然因素。
D.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在大量消耗能源的时,会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而使大气环境的质量变差。
【小题2】【小题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大气污染物中引起公害的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而天然污染不会引起公害。
B.大气污染对全球气候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而给人类带来危害。
C.只有含杂质的燃料不完全燃烧,才会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破坏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发“温室效应”。
D.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就会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产生促使地球气温升高的气体。
【小题3】【小题3】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的痕量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还强,但因为有的痕迹量气体不会产生温室效应,所以痕量气体不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
B.如果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正常关系不被破坏,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不被吸收,地球的气温就不会升高而产生“温室效应”。
C.要是没有臭氧层挡住太阳的紫外线的话,太阳的紫外线将会普照大地,人类和动物、植物将因紫外线照射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
D.南极地区独特的气象状态使每年春季南极大气中的臭氧层一直在变薄,还有人类社会活动释放的有害物质也对臭氧层的变化有影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切。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④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⑤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他生物残骸等自然物质,微塑料的性质稳定,但是,微塑料也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因为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⑥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分类、利用等。此外,如果没有政府的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推广工作也会困难重重。

⑦面对现在海洋塑料污染问题,我们从上到下都应该行动起来。让我们共同向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宣战!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4月13日;有删改)

链接:

科学家已经在许多食品中发现了微塑料。有研究表明,平均每只海洋生物贻贝中含有1.8个微塑料粒,每公斤食盐中含有1~10个,每瓶啤酒中甚至含有上百个。微塑料对人的危害要考虑剂量。东海每立方米的海水中只含有几个甚至不到一个微塑料粒,虽然微塑料可以通过水产品等进入人类食物链,但其对人类健康是否造成危害还未被科学证实。

(选自《南方周末》2018年5月17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微塑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体积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的生物相当,能随着洋流流动。
B.微塑料是塑料垃圾经过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从而形成的塑料微珠,进入环境会产生污染。
C.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体现在其加速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造成了其他物种的入侵。
D.人类食物链中的微塑料来源于水产品,其对人类的健康是否造成危害,还有待科学证实。
【小题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先用新闻引出话题,接着介绍微塑料的来源、分布和分类,然后说明其危害及治理面临的困难。
B.选文第②段列举的数字,说明海洋塑料垃圾数量多,存留时间长,表明治理海洋塑料污染形势严峻。
C.微塑料对海洋的污染表现在它能像小船一样随洋流旅行,进入超深渊带,产生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
D.塑料垃圾的再分类、循环利用和设备的运行管理、推广,是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投入使用后的新课题。
【小题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分析可能导致海鸟死亡的几种原因。

英国南极科考队在距离极点1500米的南乔治亚岛考察时,在死亡的海鸟胃中发现了微塑料、包装袋碎片等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45亿年前,地球与一颗和火星差不多大小的行星相撞,剧烈的撞击燃起的大火,吞噬了年幼的地球,把它的大部分都烧熔了。在被撞得坑洼不平的地球表面,岩浆洋猛烈地翻腾着,咆哮着。之后,原始地表开始冷却。由富含铁质的岩石所组成的地壳,开始在岩浆洋上凝固,更薄的地壳也随之成形。如今被用作低端宝石的锆石,也在那时开始结晶。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丹麦的格陵兰岛的古代岩石中发现它们的遗迹。

澳大利亚锆石出现的时间,最早能追溯到44亿年前。这意味着,地球的大陆地壳形成的时间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还要早得多。也就是说,在约46亿年前,地球从由宇宙尘埃和气团所组成的旋涡状星盘中脱胎而出,开始凝固,又过了2亿年,就有了地壳。虽然当时因为大撞击,地球上熔岩奔涌,好似炼狱,但我们可以从这些晶体的化学结构中得知,那时至少已经出现了微量的液化水。从地壳的化学反应来看,早期岩浆洋很快就冷却了,随后出现了大陆和水。

最晚于40亿年前,雨水落到地面,开始冲刷地球上刚刚出现、日渐增厚的大陆地壳。雨水溶解了岩石,松动了矿物,侵蚀了山脉,还推着碎石继续往下流。一滴接着一滴,慢慢汇聚,势力渐强,直到数百万颗水滴聚成了一种磅礴的力量——河流。

河流只有一个使命:往下流,一直往下,流向大海。当地壳板块相撞,山脉隆起时,水便在重力的作用下冲刷、打磨山的棱角。当板块张裂,辟出海洋时,河流便源源不断地涌入。混杂着淤泥的河水互相融合,就像植物的根和茎合而为一。砂砾相互推挤着,顺着河水的支流往下走,以抵达某个终点。一旦投入海洋和湖泊的怀抱,河流的旅程便结束了。

在至少37亿年前,河流开始不断地将沉积的泥沙倾倒入海。几亿年后,地球上最早能产生光合作用的生物蓝绿藻,开始呼出微弱的含氧的气体。而在距今21亿年前,这种植物的产氧量迅速增多。黄铁矿和其他氧化了的矿石,随之在河床中消失。富含铁的土壤呈现出了锈红色。

又过了十多亿年,约8亿至5.5亿年前,海洋的放氧量骤然增多。海绵动物、扁形动物和其他形态清奇的海洋生物出现了。这些早期生物以奇特的方式坚守着,演化着,最终奇迹般地在我们的星球上安居下来。

在生物演化的同时,陆地也变厚了,开始移动、冲撞,新的山脊隆起又崩塌。这些奔腾不息的河流,将碎石残屑撒向低地,堆积成宽阔、平坦的谷地平原。深厚的地质层序就此累积而成,一层叠一层,慢慢填充了盆地和海洋。在下游,河流三角洲推着新大陆向远处伸展,伸向海洋。

时至今日,河流仍不断卷携着泥沙,流向大海。它们穿过坚固的城市,被大坝聚拢,被工程师截断,也被大多数人忽视。但河流依然是这个星球的主宰,它们终将比我们存在得更久。无论如何,河流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比如,在埃及,尼罗河曾经用富含泥沙的洪水为当地提供自然资本。如今,它带来的资本则变成了水力发电、城市供水和开罗市中心价值连城的河滨地产。历史上,纽约的哈德逊河曾为当地土著人滋养鱼群,也是欧洲移民往来北美大陆的交通枢纽之一。如今,顺着这条河,可以通往纽约那些极为珍贵的海滨公园。人类最早的庞大的社会形态,是沿着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尼罗河和黄河流域兴起的,位于如今的伊拉克、印度、巴基斯坦、埃及和中国境内。自那时起,河流就通过以上这些方式持续不断地供养着人类文明,直到今日。

在整个人类历史中,我们对河流的着迷经由艺术、宗教、文化和文学显露而出。河流在梵高和雷诺阿的画作中蜿蜒,在缪尔和梭罗的著作里流淌,也在小约翰·施特劳斯和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的音乐中穿行。在那些经久不衰的虚构作品里,无论是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还是科波拉执导的电影《现代启示录》,故事都是从昏暗的水域开始的。听到从小溪、喷泉和助眠器所发出的潺潺流动的水声,世界各地的人都会变得心平气和。对数百万印度教徒来说,在恒河沐浴是震撼他们心灵的虔诚时刻。实际上,所有大型城市——世界的知识、文化和权力的中心——都有河流从中穿过。

河流对于人类文明极其重要,但其意义还是被低估了。河流的实际作用显而易见,比如它们为我们提供饮用水,满足能源工厂的冷却需求等。但与此同时,它们也以我们难以觉察的方式塑造着人类社会。沿着河流,我们对世界各大洲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探索和殖民活动。因河流泛滥而引发的洪水,破坏力十足,急速改变着战争、政治和社会人口的样态。河流能界定并穿越国际边境,迫使民族国家相互协作。我们需要河流提供能源和食物。而民族国家的领土主张,各国之间的文化、经济联系,迁徙人群和人口历史,都肇始于河流、河谷和那些由河流所形成的地理区隔。

河流是美丽的,但它们对我们的影响,远超审美价值。人类依靠河流获取自然资本、交通渠道、领土疆域、健康躯体和权力,因而得以繁衍千年,而这种依赖至今依然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社会。

(摘自[美]劳伦斯·C。史密斯《河流是部文明史》,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岩浆洋”是地球与行星撞击后其表面被烧熔的产物。
B.“蓝绿藻”是最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生物。
C.“地质层序”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壳的累积发展情况。
D.河流“被工程师截断”可知人类对河流是被动利用的。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对澳大利亚等地锆石遗迹的研究,可知在地壳形成后,才有了锆石这一物质。
B.雨水冲刷地壳,裹挟着碎石,点滴汇聚成河流,而河流正是泥沙进入海洋的通道。
C.十多亿年前,海洋的放氧量突然增多,这促使地球上生物不断演化,并且安居下来。
D.河流是地球的主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但它的重要性却常常被人类忽视了。
【小题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流既可以用碎石泥沙堆积出谷地平原,又可以在下游冲击出三角洲,增加了大陆面积。
B.人类最早的庞大的社会形态是沿河流兴起的,可见人类社会在早期就有沿河而居的习俗,
C.因为世界上所有大型城市都有河流从中穿过,所以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河流。
D.人类依靠河流得以繁衍生息,但在我们的社会中,破坏河流的现象却时有发生,令人深思。
【小题4】地球上的早期生物是如何出现的?请根据材料加以概括。
【小题5】作者说“河流是部文明史”,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