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较难0.4 引用2 组卷2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传统媒体的价值诉求当中,理性是第一位的。新闻专业精神的核心理念是“客观性新闻”,作为保持客观和展示“专业精神”的一部分,记者的“情感表达受到编辑的严格监管和约束”。不仅在新闻实践行业,研究学者们也认为,新闻专业精神是“解释性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专业新闻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因此,传统媒体时代传播基本上是单向的,面向抽象的公众而不是具体的个体。而大众媒介的实质本身是对人的传播活动的发展和强化,它应人的需要而产生、为人的服务而存在,“为人并有利于人,是它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也暗合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王阳明强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要“致良知”,其实就是要从人的本心出发来感受世界。随着融媒体的不断发展,不少研究者认为,真正的数字化新闻将导致新闻业的“共同化”,使受众得以更充分地参与新闻过程。技术平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赋予受众权力,这使得受众对新闻价值的理解更加灵活、可移动以及更具参与性。

不可否认,技术确实在新闻范式的情感转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闻制作借鉴并进一步发展了游戏和健康传播等其他领域的情感驱动技术,使其成为日常新闻内容制作的一部分。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的H5作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吸引亿万受众参与,央视频利用8K+VR进行冬奥会报道,再到沉浸式新闻的场景式体验,无不是围绕着受众进行传播,调动了用户更多的感知器官,用更加个性化的融媒体新闻作品影响人、塑造人、感染人。在这里,情感再次成为完美的起点。

近几年,新闻业情感的新兴研究领域受到情感驱动的新闻创新浪潮的支持,例如沉浸式新闻。具体而言,沉浸式新闻通过讲故事的情感风格来吸引用户参与,通常以创造同理心为明确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沉浸式新闻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它是沉浸式技术、互动和叙事选项的融合,在用户之间创造了一种存在感,其结果是增加了情感参与。数字环境中日益增加的竞争压力意味着新闻从业人士需要更加认真地对待他们的受众,这包括对实际用户传播实践的反馈检查,以及对观众在观看新闻时获得的情感满足。

(摘编自李晓鹏、范静涵《媒介深度融合下新闻传播的“理性─情感”共融范式》,有删改)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民日报》评论以“在理性权威中诉诸感性表达”的方式,引领了主流媒体重大事件主流舆论传播新潮流。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在疫情期间,《人民日报》理性权威类评论总量大于诉诸感性类评论,但在疫情防控期,诉诸感性类评论占比高于理性权威类;进入复工复产期后,诉诸感性类评论占比明显下降,恢复了往日以理性权威为主的舆论引导模式。总体而言,一系列评论员观察凸显了系列化新闻言论写作中感性与理性交织的独特魅力。从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角度切入,以感性与理性交织的方式评述,力求提升社会感性认识,引发情感共鸣,通过情感交流帮助受众形成理性认知,吸纳多层次受众群体,扩大了自身影响力。

《人民日报》在主流媒体理性权威的优势之上,贯穿注入感性因素,以高频采用情感词汇、平实的话语风格诉诸感性表达,激发群众情感共鸣,构筑价值认同,形成了强有力的主流舆论传播主阵地,为主流媒体在重大事件中主流舆论传播树立了优秀典型。从统计结果来看,疫情防控期转载量top5的评论文章里有4篇重视情感表达,高频情感词汇主要有“团结”“坚决”“力量”“生命”等,说明这一时期感性词汇高频出现的评论公众认可度较理性类评论更胜一筹。另外,复工复产期的评论虽逐步恢复往日理性权威为主的评论风格,但转载量top5的评论里仍有3篇内容呈现明显诉诸情感话语的特征,高频情感词汇主要有“努力”“生命”“力量”“积极”等,说明这一时期诉诸情感表达较之纯理性引导更能激发社会共情。

鉴于此,面对重大突发事件,主流媒体应重视情感因素在主流舆论传播中的应用,顺应受众情感化阅读倾向,深入挖掘报道素材中的感性因素,力求评论报道既能理性权威、晓之以理,又能传递温暖、动之以情,以此达到通过主流媒体发布的主流舆论既能保持意识形态的旗帜导向、又能形成深入人心的价值认同的目标,在确保舆论方向不出错的前提下,以理性逻辑魅力交织感性话语表达的方式,提升自身舆论影响力。

(摘编自刘明洋、吴洁《在理性权威中诉诸感性表达》,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众媒介强化人的传播活动,其产生、存在都是以“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但这一特点在传统媒体时代被弱化。
B.沉浸式新闻是一种融合,通过讲故事的风格来吸引用户,以创造同理心为目的,在用户之间创造存在感,增加情感参与。
C.新闻要引发关注、激起共鸣,不仅要具有新闻价值和理性思考,还要从感性视角出发,重视理性基础上的情感注入。
D.在媒介深度融合的时代,媒体更加注重受众情感的交流与表达,因此诉诸感性类评论的公众认可度高于理性类评论。
【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与传统媒介时代的“客观性新闻”相比,融媒体环境下的“参与性新闻”塑造了新闻新的风格和实践,应当摒弃前者。
B.材料一第二段中引用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心学思想,是为了论证追求本心是人生的一种至高的境界。
C.新闻从业者只要认真对待受众,对传播反馈检查,使观众在观看新闻时获得情感满足,就能减轻在数字环境中的压力。
D.两则材料都谈及新闻的“情感表达”,但同中有异,材料一立足于新闻传播的本质,材料二则是侧重新闻话语的表达。
【小题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在理性权威中诉诸感性表达”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立论与驳论相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别了,“不列颠尼亚”》报道了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着重描述了三次降旗和一次升旗,记者将昂扬的民族情怀和个人情感融入对场景的选择和刻画之中。
C.《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以事实为基础,既表现出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又彰显了科学抗疫的理性思考;“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等诗句使文章表达更动人。
D.《包身工》以时间为序,真实再现了包身工晨起与做工时的悲惨状况,字里行间饱含同情,散发出博爱情怀,像一把手术刀,解剖着那个残酷时代的“脓疮”。
【小题4】技术发展在新闻范式的情感转变中发挥着哪些重要作用?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小题5】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要求,要“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新闻?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23-24高二上·福建南平·期末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妆扮表演且以代言体叙述故事的艺术。戏剧的代言体,是指演员在舞台上通过化妆和摹仿等手段假定性地化身为戏剧人物,不仅以该戏剧人物的身份、言语和行动,更通过样貌、声音和行为模式等途径,努力营造如同真正的戏剧人物出现在观众面前的幻觉。唐代的“闺怨诗”以“男子作闺音”的代言体与“以悲为美”的感情基调而闻名,男子借诗言志,“代言”就是言志的一种表现方式。“代言”以闺妇的情感遭遇隐寓自己的政治遭遇,带有委婉的功利性目的。戏曲用独特的脚色制,将所有演员分为不同的行当,帮助观众跨越演员和戏剧人物之间的界限。脚色制不仅是戏曲内部的行业制度,更是用以表现不同类型戏剧人物的表演体制,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

②戏剧这种艺术样式以演员的表演为媒介,通过有限的演员,把整个人类历史与现实作为其表现对象。戏剧的本质特征是由演员“扮演”人物,但演员数量是有限的,而戏剧人物是无限的,演员与戏剧人物无法一一对应。观演双方的关系,就建立在观众认同演员在舞台上通过扮演转化为戏剧人物这一重要默契的基础上。但默契的前提是戏剧表演者所运用的艺术化手段,能引导观众忽视有限的演员需在不同戏剧作品中扮演无限多的戏剧人物这一明显的矛盾。这就需要演员在不同剧目,甚至在同一剧目中扮演不同戏剧人物时采用合适的手段和途径,为观众营造误将演员视同戏剧人物的幻觉。

③戏曲更倾向于通过将所有戏剧人物按照表演艺术的需要分为不同的“类”,这里所说的“类”的表现方式就是“脚色”。

④戏曲的脚色制指戏班剧团里的所有演员都分门别类归属于各自的“行当”。每个戏曲演员都有相对固定的具体分工,分别司职扮演某一类戏剧人物,是谓“脚色”。如洛地所言,“脚色,是因演员设置分工而划分、安排的剧中人物的分类,同时又是按剧中人物分类而安排、划分的演员分工。”“脚色”和一般的戏剧术语“角色”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每个脚色都有其按例应该负责扮演的戏剧人物,即“角色”。

⑤在戏曲成熟之前,脚色制就已经形成雏形。学者延保全通过对大量宋金元文物的考证,指出“宋杂剧通常有五个脚色,其中包括末泥、引戏、副净、副末和装孤”。金院本的脚色体制亦与之相同。然而,直至南宋戏文出现,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脚色体系才真正形成。始于北宋末年或两宋之交的南宋戏文有完备的生、旦、净、末、丑五大脚色的划分,这一脚色体系一直延续至今。从宋杂剧、金院本到标志着戏曲成熟形态的南戏和元杂剧,脚色体系的称谓有某些明显的变化。如主要扮演女性角色的“旦”从“引戏”演化而来,而“引戏”的前身是“引舞”,主要扮演男性角色的“末”则从“末泥”转化而来,它的前身是戏头。歌舞的渊源,是负责歌唱的“舞头”在戏剧中的演变。

⑥戏曲脚色制的成熟有一些重要标志,包括“末”和“生”的分离及“净”和“丑”的分离。宋杂剧、金院本没有净行,从宋杂剧、金院本向成熟的戏曲形态——南戏和元杂剧演变过程中,就在“副净”转化为“丑”的同时,其表演上的特色与“净”开始出现明显区隔,变为两个行当。从现存南戏和元杂剧的剧本可见,净和丑之间分工十分明确。滑稽调笑的功能主要由“丑”承担,而“净”虽然和丑一样在装扮上以涂面为标志,但在表演上则更近于正色。无论是从功能看还是从表演风格看,南戏和元杂剧里的“净”前身仿佛都更近于宋杂剧、金院本里的“装孤”,而且与“副净”迥然相异。从宋杂剧、金院本的表演分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五个主要脚色,到南宋戏文分生、旦、净、末、丑五个主要脚色,看似差别细微,却完成了从表演小型节目的宋杂剧、金院本所需的脚色体系到表演有完整叙事内容的南戏所需的脚色体系之间的关键递进,戏曲因此才形成完备的脚色体系,顺应了戏曲表演内容的变化。这一体系在昆曲中得到完备和系统的接续,并最终影响几乎所有戏曲剧种。

戏曲的脚色体系不受角色数量的限制,从而解决了戏剧人物在数量上的无限和演员在数量上的有限这一矛盾,这是脚色制的重要价值之一。它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戏剧智慧,又与戏剧的一般规律有内在的相通之处。

(节选自傅谨《脚色与行当》,《新华文摘》2022年第2期,有删改)

材料二

①什么“跳进跳出”,什么“写实写意”,我们总在这两个圈子里做文章,没有更多的东西。中国的传统戏曲岂只是“跳进跳出”?这个自由度,咱们评弹、演戏,和观众的交流是多么自由,实现的方式有多么丰富。什么一会我进角色,一会我出角色。我们根本没有什么演员与角色的所谓界限。这个不是哪个西方戏剧能够实现的,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戏曲太高明的地方

②西方传统戏剧的表演理论认为演员创造角色的至高境界是“我就是”,即演员与角色合二为一。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是多重的关系,它在扮演中不刻意追求合一。演员与角色时而交替、时而并存、时而自己都讲不清此时此刻我到底是角色还是我自己:经常还时不时地同观众一起审视、欣赏、评价、调节、控制自己的表演,这种中性的状态能使演员获得心理的、形体的、声音的解放,自自由由地与观众交流,时而进,时而出,叙述的、人物的、审视的、体验的无所不能。这才是表演的自由王国,是表演艺术成熟的标志。

(节选自林兆华《戏剧的生命力》)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南宋戏文脚色体系的“旦”和“末”的形成,是由“引舞”“戏头”直接演化而来的。
B.戏剧演员是借着扮演这个艺术手段来完成向人物的转化,从而达成了观演双方的默契。
C.脚色体系由雏形走向完备,顺应了戏曲表演内容的变化,也因此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
D.“丑”从“副净”转化而成后,与“净”成为了两大行当,二者差异也随之越来越大。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代言体戏曲与代言体闺怨诗虽同属代言体,但在表现的途径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B.中国古代戏剧中的“脚色”和“角色”是密切相关的概念,但前者概念从属于后者概念。
C.材料一第⑦自然段划线句子印证了材料二中提出的中国古代戏剧表演富有自由性的观点。
D.解决戏剧人物在数量上的无限和演员在数量上的有限的矛盾,是脚色制创设的重要价值。
【小题3】根据对材料中相关概念的理解,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戏曲术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A.戏剧脚色之名,自宋元迄今约分为五色,曰:生、旦、净、末、丑,人人之所知也。
B.(正末上云)妾身姓窦,小字端云,祖居楚州人氏。
C.旧戏班的老师,一开始就要替学生决定他应该学习什么角色
D.昆曲盛行的时候,行当的划分就日益细密精确,已划分为十二种,被称为江湖十二角色
【小题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第⑤段与材料二的第②段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和论证效果。
【小题5】材料二的语言风格相较于材料一活泼散漫且更趋感性。请仿照材料一第⑦自然段画线部分对材料二画线部分进行改写,使之更简练严谨,更富于理性。改写时,可以对原文语词、文句进行适当的增删、更换、调动等,但不得改变原意,遗漏层意;不超过6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运河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运河学,顾名思义即指以运河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运河学的研究对象,具体说是指作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以及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物质文化组成部分的中国大运河及其存在所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

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申遗成功后,运河沿线人民对母亲河更加热爱,对中华文化更加自信,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更加自觉,这给运河学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国家有关部门和大运河沿线省市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利用运河文化资源发展运河文化旅游和运河文化产业,以进一步擦亮大运河这一世界认可的国家文化符号。这给运河学的建立带来了新的政治与政策机遇。国内地方学研究的热潮,为运河学的建立奠定了学术基础和环境。

③大运河拥有水利文化、漕运文化、船舶文化、商事文化、饮食文化等文化形态,形成了诗意的人居环境、独特的建筑风格、精湛的手工技艺、众多的名人故事以及丰富的民间艺术和民风民俗,至今仍散发勃勃生机,沿线水工遗存、运河故道、名城古镇等物质文化遗产近300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50余项,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富集的区域。但是迄今为止,中国大运河文化并没有被系统地总结归纳,建立运河学,可以更好地挖掘、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并创造出新的运河文化,使中国大运河成为展示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大长廊。

④中国大运河因沟通交流功能而产生,运河文化的特点是多元、包容和开放,而这正是衡量文化先进性的核心标准。这条伟大的东方之河承载乡愁、延续着历史文脉。但目前,全社会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认识还不够到位,许多人对什么是大运河,大运河的内涵、外延是什么,大运河有多长,沿用时间多久等概念都存在着混淆和误区。建立运河学,是抢救、存续大运河文脉的现实需要和历史使命;是具有创造性、开拓性的关系国家与运河形象与尊严的重大文化工程。运河学的建立,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研究的加强,“可以唤醒全民族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意识,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进一步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运河文化,推进科学发展和永续发展的集体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文化动力。”

⑤运河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是极其丰富的文化宝库和社会矿藏。作为一种线性、活态的文化遗产,大运河具有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千余年来大运河是因其不断的创新变化而成就了运河沿岸的文明,因而在继承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同时,有责任进一步研究和挖掘运河文化及其深厚内涵,发展文化产业,为后人留下经过创新发展的运河文化。运河学的建立,可以在推进运河文化保护的同时,充分挖掘、传承、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将运河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优势文化产业,推出一批文化项目、出版项目,产业项目来振兴运河文化,建设一批运河文化旅游小镇,打造一批运河文化产业园区来发展运河经济。可以凭借大运河这一世界公认的文化资源,对外输出文化产品,宣传中华优秀文化,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讲好中国大运河文化故事,助推文化强国、经济强国。

(摘编自姜师立《运河学的概念、内涵、研究方法及路径》)

材料二:

①漕运直接带来了淮安的繁荣,清光绪27年(1901年),由于黄河改道,运河浅梗,漕运废除,运河的社会服务功能衰落,淮安的城市地位一落千丈。淮安大运河沿线水利工程、历史古迹、街巷建筑年久失修,逐渐残破、损毁。曾经的繁华完全没落,淮安的运河历史文化处于老化、被遗忘的阶段。大运河是淮安城市的“根”和“魂”,运河文化是淮安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在经历衰败以后,如何实现淮安运河文化的传承,再现大运河文化的魅力,使其成为展示淮安人文底蕴的载体,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②一是功能层面的复兴,重点解决淮安段运河功能相对落后,不能适应新时期需求的问题。需要对淮安的运河历史文化进行全面的梳理,深入研发运河水文化的丰富历史,拓展其自然和经济价值,对文化保护和传承进行高标准的系统规划,以此为基础,重新整合历史空间,完善内部基础设施,赋予其更多新的功能,紧贴时代要求和地方特色展现其艺术审美,使之重新融人寻常百姓的生活中,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③二是文化层面的复兴,需要在保持历史风貌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城市文化标记并使之迎合时下主流的文化价值取向。对于当今社会而言,水运功能只是运河文化的一小部分价值,运河水文化遗产的更大价值体现在其所蕴含的丰厚的自然和人文历史资源。大力挖掘淮安运河历史文化遗产和史料文献,通过整合形成更加直观、感性的文化展示成果。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的舆论导向作用,辅以民间组织的宣传推介,培养民众的认同感,让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的理念深入人心,大力提升淮安大运河文化的知名度。

(摘编自沈晓娟、陈梅 《淮安市大运河文化的历史与传承》)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大运河申遗成功后,运河沿线人们对大运河的更加热爱以及国内地方学研究的热潮,为运河学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B.大运河两岸诗意的人居环境、独特的建筑风格、精湛的手工技艺等,促成了水利文化、漕运文化、饮食文化等文化形态等形成。
C.大运河文化具有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它是一种线性、静态的文化遗产,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宝库和社会矿藏。
D.运河水文化遗产的价值,一方面体现在其所蕴含的丰厚的自然和人文历史资源,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其水运功能。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大运河是世界认可的国家文化符号,我们要在新的政治与政策机遇面前,进一步加强运河文化旅游和运河文化产业的建设。
B.中国大运河文化已经得到了系统地总结归纳,旨在更好地挖掘、保护、传承、创新大运河文化的运河学正在建设的过程中。
C.运河的社会服务功能衰落,导致漕运废除,淮安的城市地位也一落千丈,淮安城市的“根”和“魂”也逐渐消亡。
D.对淮安的运河历史文化进行全面的梳理,完善内部基础设施,赋予其更多新的功能,大力挖掘淮安运河史料文献,以此实现功能层面的复兴。
【小题3】结合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淮安大运河文化层面复兴的一项是(     
A.建设五大主题文化的漕运码头文化公园、漕船文化公园、漕御文化公园、漕盐文化公园、漕粮文化生态公园,并在翔宇大道的运河对岸形成展示漕运文化的十里运河街。
B.打造清江浦文化旅游品牌,还原运河历史风貌,注入创新活力,形成由大闸口历史风貌区、文化旅游商业综合体、文化创意街区三大主题片区组成的文化旅游新商圈功能区。
C.淮安城区段里运河实施清淤、整治,拆除了两岸的码头和低矮建筑物,沿线主城区污水全线完成截污导流,并在上下游建成了北门桥控制工程和堂子巷控制工程。
D.重点打造山阳湖—运河文化国际交流中心,着力推进世界运河文化的交流融合,规划榷关遗址公园、板闸风情街、运河之门、运河之宫大剧院等项目。
【小题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小题5】大运河文化是淮安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我们要关注、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增进对家乡的文化认同。请结合材料思考,如何增强淮安市民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学的中国化

周晓虹

①马林诺夫斯基在《江村经济》一书的序言里,称这部著作是社会人类学历史上的里程碑。尽管费孝通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作为后来成为人类学跨越文野之别的标志,但是从他进村之时写的《江村通讯》来看,作为一个人类学领域已浸淫数年的研究者来看,他应该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对开弦弓村的造访将会触犯人类学的文野之别

②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清规戒律?人类学文野之别的清规的形成,与这一学科最初形成于地理大发现后欧洲殖民的历史有极大的相关。十九世纪 30 年代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的未开化民族开始接触现代文明,人类学内部开始滋生出文化相对主义,加之随着学科之间的交叉,在以未开化民族为研究对象的人类学与以西方现代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之间发生了接近与融合。

③如果说文野之别的跨越动因,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学与社会学的结合促成人类学向文明社会研究的转变,那么对传统上的研究异文化的人类学来说,这种转变在费孝通那里还存在着对他己之别的跨越。

④利奇一再强调,某些社会人类学家,欲图研究本社会的愿望可以理解,事实上也值得称赞,但危害重重。按照人类学当时的观点,研究熟悉的社会,先入之见就可能造成研究的偏见,如果是单纯的陌生人去研究,就不会受到偏见的影响。要避开利奇的忧虑,保证研究的客观公正,或者说要实现充分的民族自省,研究者就必须具备费孝通先生晚年一再强调但青年时代已逐渐养成的能力——文化自觉。

⑤我认为,在社会学领域你必须具备如米尔斯所说的社会学想象力,对于研究本土文化的人类学家来说,则必须养成费孝通所言的文化自觉——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可以说,正是有赖于这种同样能够增进理性、看清世事的心智品质,费孝通才能在江村调查中实现对文野之别的从容跨越。

⑥一般而言,在从事文化或者社会研究之时,与研究者的地位或身份相关的问题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研究自身文化或本民族成员之时,能否以及如何抽身其间,以避免熟视无睹或情感涉入,再或无法客观的研究问题。其二是研究你所陌生的异文化(比如人类学通常研究的土著文化)之时,能否以当地人自己的世界观或分析视角,去观察被研究的文化或民族成员,以避免囫囵吞枣或以偏概全,或隔靴搔痒的问题?

⑦针对上述问题,费孝通 1997 年在《人文价值再思考》一文中,以进得去出得来六个字高度概括了上述研究的难题。

⑧如果说与异文化的接触能够使研究者摆脱对家乡或本土文化的麻木,形成对本土文化的知之或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自觉,那么此时开弦弓在西方世界的冲击下所发生的迅疾的社会变迁则快速促进了这种知之文化自觉的养成。

⑨如果说急速的社会变迁造成了原来浸淫其间的社会成员对自己生长的土地和文化的陌生化(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而这陌生化保证了研究者在自己的文化中出得来,那么按费孝通的理解,在这多少被动的陌生化之外还有一条主动的陌生化路径可走,即致力于对一般人类学理论方法和海外汉学人类学研究的深入了解

⑩解决了研究者可以研究本土文化或研究时能够出得来的问题,其实只是回应了前述利奇之忧的一半,另一半同样甚至更为棘手:以费孝通及 1930 年左右燕京学派为代表的中国人类学家的微型社区研究,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能够概括幅员辽阔、错综复杂的中国国情?用费孝通的话来说,这个问题的矛头直指我的要害,因为如果我学人类学的志愿是了解中国,最终的目的是改造中国,那么,如果不能通过对江村及后来的云南三村的研究获得对中国的概括性认识,所有的一切皆会前功尽弃。

⑪费孝通通过《江村经济》及其后的微观社会研究而认识中国的努力并非没有留下遗憾。就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来说,如果说无论是江村还是云南三村落入研究者眼中都带有某种偶然性的话,那么如何能够保证在这种偶然的类型捕获中不致挂一漏万,依旧不仅是一个操作上的难题,更是一个理论上的难题;而就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说,费孝通的遗憾则更为鲜明,尽管那是一个需要历史来负主责的问题。

⑫派克对费孝通乃至十九世纪 30 年代整个中国社会学的意义,在于他所提倡的社区研究community study)为此时吴文藻的社会学中国化的设想提供了可能的具体路径。费孝通践行了自己的老师吴文藻给出的社会学中国化的实现路径。

⑬按吴文藻所言,社会学中国化的第一步是试用西方理论。

⑭社会学中国化的第二步,是运用实地调查的方法来验证理论。一般而言,这种验证可能包括两步:其一验证西方理论的可靠性或普适性,其二通过实地调查认识中国国情;但费孝通的兴趣在后者,他赋予江村调查以鲜明的认识中国并进而改造中国的实践品格。尽管出于内心对士绅阶级传统的家国情怀的认同或对郑辟疆、费达生们身体力行的激赏,费孝通可能夸大了新知识分子或技术精英改造风雨飘摇之中国的可能,也错看了小农在旧制度环境中以现代方式组织起来的潜力。但不可否认80余年前的这次调查起码昭示了现代社会变迁或包括工业化在内的乡村转型道路的多样性。

⑮如果说有什么不足,可能倒是因囿于江村经验,费孝通终其一生都对高度集中的工业化在中国之推行深感疑惑,但这种对乡镇工业以及小城镇的执拗,本身存在消解发展或转型的多样性的可能,而中国近40年来的改革和发展所昭示出从国有工业到乡镇企业,甚或再到富士康这样的外资企业的齐头并进,说明即使对同一个中国,转型的方式也不乏多样性。

⑯在吴文藻的蓝图中,社会学中国化的第三步,是理论和事实糅合在一起,获得一种新的综合。显然,社会学中国化的目的不是为了彻底抛弃理论或西方理论重起炉灶,而是为了使外来的社会学知识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现实需要相符合。

(据相关论坛演讲记录删改)

【小题1】文章第③段加点的词语“他己之别”在文中指_______
【小题2】以下对⑦段“进得去”和“出得来”六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得去”要求以当地人视角、世界观对陌生文化进行深入调查研究,避免浅薄。
B.“出得来”要求对本土民族成员或文化调查研究时能够尽量做到客观,避免偏见。
C.研究西方相关理论的主动“陌生化”和“文化自觉”有助于调查研究者“进得去”。
D.急速社会变迁导致的被动的“陌生化”(间离效果)有助于调查研究者“出得来”。
【小题3】从文意来看,不能得出推断的一项是(     
A.从文野之别的清规戒律可知人类学起初主要是研究未开化民族的。
B.作者认为具有文化自觉可以较从容实现对文野、他己之别的跨越。
C.费孝通社会调查基本未能实现对中国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性认识。
D.派克所提倡的社区研究对于探寻社会学中国化之路具有一定影响。
【小题4】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对《江村经济》的态度。
【小题5】《乡土中国》的“名实的分离”一章中关于“社会变迁”有这样的论述:

社会变迁却是指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任何社会绝不会有一天突然变出一个和旧有结构完全不同的样式。所谓社会变迁,无论怎样快,也是逐步的。所变的,在一个时候说,总是整个结构中的一小部分。

社会结构自身并没有要变动的需要。社会结构的变动,是人让他变的。要让它变的原因是在它已不能答复人的需要。

社会变迁是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新的环境发生了。人们最初遭遇到的是旧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生活上发生了困难。


结合本文⑭⑮段的相关论述,请对费孝通先生的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