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4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鸟铳,也许会令人联想起晚清时期的鸟枪和抬枪。那时候,中国用鸟枪、抬枪等过时的武器与西方的坚船利炮抗争,这两种武器是中国落后于西方火器技术的重要标志,但鸟铳背后的历史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2)鸟铳在明代中期刚传入中国时,可谓当时最先进、最重要的单兵作战火器,并逐渐成为中国军队的主流装备。不过,当下了解鸟铳的人并不多。其实,鸟铳曾在西方军事革命中起到重要作用,并深刻影响过中国的历史进程。

(3)制造鸟铳的技术(简称鸟铳技术)起源于欧洲,中国的鸟铳技术主要有三大来源:葡萄牙、日本和土耳其。它们都对中国鸟铳技术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推动作用。

(4)葡萄牙是较早崛起的殖民国家,在其征服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过程中,鸟铳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东南亚及中国沿海扩展影响力时,葡萄牙与当时的明军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据《筹海图编》记载,嘉靖二十七年(1548),明军指挥卢镗带领部队攻破了葡萄牙人的据点双屿岛,俘获了善制铳的外国人,获得了制铳技术。葡萄牙式鸟铳是欧洲鸟铳技术起步阶段的产物,其作战威力远不如后来传入日本和土耳其的鸟铳。

(5)在中国东南沿海开展的大规模、长时间的抗倭战争,是日本鸟铳(倭铳)传入中国的直接原因。经过对欧洲鸟铳的技术改进,日本鸟铳的威力更大、精准度更高,造成的杀伤力也更强。后来,通过对日本海盗的分化和打击,明军缴获了部分鸟铳并获得了制作方法,从而改进了中国的鸟铳,有效地遏制了中国东南沿海的日本海盗。

(6)中国学者对于在抗倭战争中从东南沿海传入的鸟铳技术关注较多,而较少提及通过噜密(在今土耳其境内)传入中国的鸟铳技术。然而,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在明朝哈密争夺战期间(1513—1524),噜密的鸟铳技术便传入中国西北地区。从明代军事发明家、火器专家赵士桢在《神器谱》中的奏疏可以得知,嚕密铳在中国的传播范围并不广,当时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万历年间(1573—1620),赵士桢仿造了噜密铳后,情况才有所改变。

(7)鸟铳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利能洞甲,射能命中”的特点。它能够穿透重铠,这得益于其拥有细长的铳腹,可以让火药在其中充分燃烧,从而产生强劲的气体推动力,增大了铅弹的威力。鸟铳命中率高则归功于“三点一线”的瞄准器、平直的铳管出口以及改进的点火装置,这些提高了射击的精准度。在明代中后期,鸟铳已成为明军作战中重要的装备,作为单兵火器的战略作用一直延续到清朝。

(8)明代初期的中国火器主要以火铳(小型金属管形火器)为主,通常使用铅子(铅弹)作为发射物。火铳以一种类似发散弹的方式进行发射,因此其射击精准度较低。为了确保火铳的气密性,明代初期的火铳在装填时通常需要筑土(用土块填充),并使用木马子(一块与火铳的内径相同的木片,起到阻隔火药和弹丸的作用)压紧压实,从而保证发射时作用于铅子上的膛压稳定。关于为何使用铅弹的问题,明末火器著作《火攻挈要》中提及:铅的密度较高、重量较重、穿透力更强,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可以比铁和铜更有力地穿透甲胄并造成致命伤害。

(9)赵士桢身为文官,却对军事和火器技术有着浓厚兴趣,制成各具特色的噜密铳、西洋铳、迅雷铳等10多种火器。他的《神器谱》是一部对鸟铳技术内容和种类记载极为详细的火器专著。赵士桢留心访求各种兵器,曾多次下军队了解倭寇所用火器的情况并进行过多次讨论,从而全面了解了鸟铳在战争中的作用。

(10)赵士桢还在《神器谱》中绘制了各种鸟铳的打放姿势图。何汝宾所著的《兵录》也给出了齐备的打放方法,有铳歌曰:“一洗铳,二下药,三送药实,四下铅子,五送铅子,六下纸,七送纸,八开火门,九下线药,十仍开火门安火绳,十一听令开火门,照准贼人举发。”

(11)鸟铳在传入中国之后,国内涌现出一批与鸟铳相关的军事技术家,如戚继光、赵士桢、徐光启等。然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鸟铳是一种非常重要却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和开发的火器,即使到了明代后期,鸟铳的技术水平仍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其制作和使用方法也没有在明代后期得到推广和普及。与大型铳炮的发展相比,鸟铳并没有得到明军应有的重视。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对于这种新型火器都存在一种不愿学习的倦怠态度。在实战中,由于人员众多、烟雾干扰等原因,士兵们没有心思去完成举铳、贴腮、对准星等动作。戚继光甚至在练兵过程中提出疑问:“鸟铳本为利器,临阵第一倚赖者。夫何各军兵不思倚赖之重?”

(12)在同时期的西方,出现了比较专业化的火绳枪部队,他们早早地开始用科学的量化标准规定鸟铳铳管和口径的比例以及铅弹和发药的比例,并应用物理知识研究了鸟铳在平放和仰放时的不同射程。

(13)此后,明代的鸟铳技术走上了一条不断衰落的道路。明末,尽管毕懋康发明了自生火铳,但是未能像西方那样走向发展燧发枪等先进单兵火器技术的道路。在清末抗击外来侵略的战场上,清军所使用的鸟枪和抬枪已经完全落后于世界火器技术的发展潮流。

(摘编自王昕然、冯震宇《鸟铳:明代最先进的单兵作战火器》)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明朝时的武器装备与西方相差不大,不过到晚清时期,军队所用鸟枪和抬枪的威力已大大低于当时西方的坚船利炮。
B.虽然鸟铳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十分陌生,但不可否认的是,从历史角度看,鸟铳曾对中国的历史进程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C.明朝的鸟铳技术及其普及程度未能提升,原因就是当时的军方官员更注重大型铳炮的作用,而忽略了单兵火器的技术演进。
D.赵士桢之后,我国在鸟铳的技术研发上鲜有成就,而在同时期的西方则对鸟铳进行了一系列的研发,其技术越来越成熟。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介绍了我国鸟铳的演变情况时,将中外进行对比,既具有辩证思维,又使得说明的视角更加阔大。
B.从世界鸟铳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葡萄牙的鸟铳技术属于初级阶段,而日本和噜密的鸟铳制作技术更为先进。
C.西方的学者普遍认为噜密的鸟铳技术是在明朝哈密争夺战期间传入中国的,但是中国学者一直以来不予以认同。
D.文中所引用何汝宾《兵录》中的铳歌既形象地说明了鸟铳的打放情况,又大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艺术性。
【小题3】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鸟铳“利能洞甲,射能命中”原因的一项是(       
A.鸟铳有细长铳腹,能让火药充分燃烧,产生强劲气体推动力,增大了子弹威力。
B.鸟铳是当时最先进、最重要的单兵作战火器,并逐渐成为各军队的主流装备。
C.“三点一线”的瞄准器、平直的铳管出口以及改进的点火装置,提高射击精度。
D.鸟铳所使用的子弹是铅弹,其密度较高、重量较重,比铁和铜的穿透力更为强大。
【小题4】请简要分析文中大量运用小括号的表达效果。
【小题5】鸟铳技术在我国经历了一段演变过程,请根据以上材料简要分析。
23-24高三上·河南周口·期末
知识点:科普-社会科学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下面的文字,完成第小题。
超越时空的量子通信
一种被称为量子通信的新的通信方式初露端倪。它是一种不受通信双方空间距离限制、不存在任何传输时延的真正意义上的实时通信,因此,它可望承担起未来宇宙通信的使命。那么,什么是量子通信呢?
简单地说,量子通信就是根据量子力学关于相互耦合的微观粒子(如电子、光子等)之间存在的超光速关联来实现信息的传递。量子力学指出,如果我们对相互耦合的一对粒子中的一个粒子进行测量,另一个粒子将会瞬时“感应”到这种影响,并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不管这两个粒子间相隔多远。上述这种微观粒子间的超光速关联和影响叫做“缠结”,它是一种具有交互作用的粒子之间通过“感应”而建立的神奇连接。这种连接是实现超光速通信的主要依据。量子通信的优点很多,首先便是它的零时延,正是由于这个特性,它可望应用于未来的星际通信;其次是它可以不通过双方之间的空间进行,这就避免了环境对通信的干扰;第三,是保密性强,因为信息载体可以只保存在收发信息的双方,使与此项通信无关的第三者无法干扰和窃听。此外,它还是一种环保型通信,不会产生电磁污染。
量子通信系统由量子态发生器、量子通道和量子测量装置组成。按其所传送的信息是经典还是量子而分为两类。前者主要用于量子密钥的传输,后者则可用于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纠缠的分发。隐形传态是一种脱离实物的信息传送,它的过程是光提取原物的所有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传送到接收地点,接收者再根据这些信息选取与构成原物相同的基本单元,制造出原物完美的复制品。但是,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不允许精确地提取原物的全部信息,这个复制品不可能是完美的。因此“隐形传态”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已。
1993年,6位科学家提出了利用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方案:将某个粒子的未知量子态传送到另一个地方,把另一个粒子制备到该量子态上,而原来的粒子仍留在原处。其基本思想是:将原物的信息分成经典信息和量子信息两部分,它们分别经由经典通道和量子测量而获得,量子信息是发送者在测量中未提取的其余信息;接收者在获得这两种信息后,就可以制备出原物量子态的完全复制品。
量子通信的最终实现,需要将量子技术、生物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另外,通过对人脑意识过程的深入研究,还有可能使量子通信的速率大大提高。以至有一天,可以将生物芯片植入人的大脑,实现人脑间的超光速通信。(选自2007年第7期下《百科知识》)
【小题1】下面各项中,对“量子通信”定义正确的一项是
A.量子通信是一种不受通信双方空间距离限制,不存在任何传输时延的实时通信。
B.量子通信是根据量子力学关于相互耦合的微观粒子之间存在超光速关联来实现信息传递的通信方式。
C.量子通信是具有零时延,抗干扰,保密性强的环保型通信。
D.量子通信是由量子态发生器、量子通道和量子测量装置组成的新型通信。
【小题2】【小题2】下面各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缠结是指测量相互耦合的一对粒子中的一个粒子,另一个粒子将会瞬时“感应”,并发生相应变化的神奇连接。
B.经典信息主要用于量子密钥的传输,量子信息可用于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纠缠的分发。
C.隐形传态的过程是光提取原物的所有信息并传送到接收地点,然后根据这些信息选取与构成原物相同的基本单元,制造出完美的复制品。
D.量子隐形传态的新方案,在信息传送过程中,传送的仅仅是原物的量子态,而不是原物本身。
【小题3】【小题3】下面各项依据原文进行的推断和想象,正确的一项是
A.量子通信因为具有零时延的优点,所以可用于星际通信。
B.只要利用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就能最终实现量子通信。
C.接收者获得经典信息与量子信息后,就可以制备出原物量子态的完全复制品。
D.通过对人脑意识过程的深入研究,使量子通信的速率大大提高,大脑植入生物芯片后,就可以实现人脑间的超光速通信。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早在公元前100年,古罗马人在浴室、厕所等公共场所的地面下方和墙体内部建造出为室内加热的设施。这种设施以烧火产生的热烟和热气为热源,热烟和热气经过浴室地面下方、墙体内部和拱顶内部的一排排瓦管,从地面徐徐上升,通过流动散发热量,逐步加热地面与墙体,产生热循环。这种设计被视为中央供热的雏形。

在我国北方,类似的取暖技术被称为“火墙”和“火地”,最早可以追溯到秦代。秦兴乐宫遗址中就发现了火墙的做法,即用两块瓦相扣,做成管道包在墙的内侧,与灶相连通。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了河北观鸡寺大殿内火地的铺设情况:大堂的房基是石头做的,房基内部连通,从屋外房基侧面点火,热气往石头房基里流,大堂里就暖和了。

采用火墙和火地相结合的形式供热,最典型的就是紫禁城。

紫禁城内的很多建筑有火墙,就是将宫殿中的墙壁建造成空心的夹墙,墙下挖有火道,殿外的房基里设有添火炭的炭口。一到冬天,专职的司炉太监就会将烧好的炭倒进炭口,温暖的热烟就会顺着夹墙火道加热整个房间。

故宫内的火地结构主要由工作坑、炉膛、主烟道、支烟道、排烟道等几部分组成。工作坑的位置一般在建筑前檐外的阶条石内,也有在走廊内或山墙处的。工作坑通常是方形的,深约1米,平时用木板盖上,用时掀开木板,人可下到工作坑里烧炭。工作坑与炉膛相连,一般靠近床炕,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取暖效果。炉膛的形状有长方形的,也有椭圆形的,一般用生铸铁制成。炉膛上方是经受最高温的地方,所以会安放一块特制的铸铁方砖,以增加抗热强度,防止因局部过热而烧塌地面,引起火灾。炉膛后部是一条斜坡状的主烟道,利于热烟迅速通过。主烟道两侧分出若干条支烟道,左右对称,使热烟流动到各处,最后从排烟口排出。

火地施工难度系数大,需要打通宫殿地下部分,施工不便极易引起建筑下陷,所以只有少数帝后起居的宫殿内建有火地。乾隆皇帝最爱待的养心殿三希堂就设有火地。

(选自张品秋的相关文章)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罗马时期,中央供热的形式得到快速发展。
B.火墙的做法很简单,秦宫建筑中就已大量出现。
C.火地结构设计合理,为故宫整体采暖提供便利。
D.火地的施工难度很大,不可能在民间推广使用。

材料二

19世纪早期的欧洲出现了以锅炉为热源、以蒸汽或热水为热媒的集中供暖。发明蒸汽机的瓦特把一条输送高压蒸汽的管道铺设到了自己家里,并用焊接钢板制成了散热器。试验成功后,瓦特又扩大规模,将其安装在了一家纺织工厂里。这样,瓦特就成为暖气的先驱者之一。后来,法国出现了最早的热水供暖系统。从那以后,蒸汽供暖和热水供暖成为集中供热最主要的两种形式,一直延续到现在。

19世纪中叶,铸铁散热器即最早的暖气片被俄国人发明出来。随后,暖气片的材料也从铁质发展到钢质、铜质、铝质等不同类型。暖气片的制作成本逐渐降低,实用功能强,成为普通百姓也能享受到的冬日福利。在19世纪末,这股暖气风潮被引入了近代中国,北京东交民巷的一些外国公使和外国企业开始在其驻地建筑中安装暖气设备。到了1910年前后,北京和上海的一些新建筑也纷纷安装了暖气设备取暖。

暖气刚刚来到中国时,被称为热水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自产煤的数量上升,大城市的煤源逐渐充足,从而解决了采暖所需的燃料问题,为暖气的推广提供了能源保障。暖气采暖干净、均匀、持续,与传统的烧火取暖相比,优势不言而喻。于是,热水汀在北京和上海的政要公馆、知名企业、豪华酒店、高档公寓等西式建筑中流行起来。上海的礼查饭店、汇丰银行、电报大楼,北京的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地方,均安装了蒸汽采暖设备。

在当时,上海是全国暖气事业最发达的地区。有文献记载,当时上海几乎所有的设备安装企业都从事暖气安装业务,暖气工程技术也非常先进。

不过,暖气的普及只是在西式建筑中,对于那时的普通大众来讲,暖气还是时髦和奢侈的象征。1932年冬末春初之际,鲁迅住在上海,其子周海婴起了疹子,鲁迅专门找了一家有蒸汽采暖的旅馆,不料这家旅馆虽然有采暖设备但是当时并没有蒸汽供应,住店费用却比一段旅馆要贵,鲁迅因此在给友人的信中抱怨说,这钱算是白花了。

(改自张品秋的相关文章)

【小题2】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瓦特发明蒸汽机后,又发明了热水供暖系统。
B.早期的暖气片形式多样,材质单一,成本极低。
C.充足的自产煤资源,为我国暖气推广提供保障。
D.热水汀采暖优势明显,迅速普及于中西建筑中。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城镇供热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热电联产。苏联建成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供热系统,英、美、法等国家多采用区域锅炉房作为供热系统,热媒不是热水而是蒸汽。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供热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主要是学习苏联的供热技术。1952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全国设立了第一个暖气通风工程专业。很快,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8所院校也创设了暖通工程专业。我国暖通工程行业终于有了自己的人才队伍。1956年5月1日,建工部建筑科学技术研究所内成立了采暖通风研究室,标志着我国暖通行业人才队伍初步建成,为进一步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暖通事业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集中供热事业最早从北京起步。1957年,北京市第一热电厂作为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开始建设。1958年4月,全国集中供热的第一条管道“光华线”在京破土动工,开启了我国城镇集中供热的历程。前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虽然建成了多座热电厂,但是投产后供热能力很低,导致我国城镇集中供热事业的起步较缓慢。直到1968年,沈阳才成为全国第二座建成集中供热系统的城市。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暖气事业迎来大发展。1983年年底,全国有17座城市建立了集中供热设施,共铺设供热管道600余公里,市政供热面积3000万平方米。北京也陆续建成了第二热电厂、左家庄供热厂、方庄供热厂等热电厂。80年代后期,我国集中供热逐渐从大型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普及。这一时期是我国集中供热高速发展的时期。1989年,“三北”地区十三个省市的供热面积达到189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12.1%。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在继续发展集中供热的同时,也开始发展分户供暖,以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为热源的供暖方式不断涌现。目前,我国北方城镇主要采用集中供热,北方农村和南方广大地区则以分户供暖为主。

(选自《北京日报》相关文章)

【小题3】依据材料三,下列对“新中国集中供热事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借鉴苏联技术B.北京起步最早
C.早期发展缓慢D.城乡同步发展
【小题4】下列对三则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早期的集中供热,热源以热烟和热气为主。
B.19世纪开始,集中供暖的热媒多为蒸汽或热水。
C.研究使用清洁能源为热源,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D.普及分户供暖,将成为发展集中供热的重难点。
【小题5】综合三则材料,简要说明我国不同时期是如何取暖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科包括了人文与社会科学,我国通常概之为哲学社会科学。新文科建设,关键在于这个是指什么?只有明确了这个,才谈得上如何建设。

一个最熟悉的提法就是,新文科要努力进行学科交叉,在学科边界上形成与拓展新的知识领域,尤其是要与科技相结合,实现文理交叉,对文科来说,就是提升文科的科学性,从而推进新文科的建设。毫无疑问,这当然是对的。但如果以此来理解新文科,似乎又只是老话新说,因为强调文科的科学化几乎是现代中国学术自始即高悬的目标与前进的方向。如果说具体一点,上世纪80年代非常流行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在文科中的运用,就是刚过去了的潮流。文理科交叉是如此,跨学科交叉也是如此。

这样说,并不是否认跨学科交叉、文理科交叉是新文科的建设内容,这样的交叉当然是推进包括文科在内的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问题是跨学科交叉或文理科交叉,一直以来是强调的,这里只有做得到不到位的问题,而不是有与无的问题,因此很难以此来理解新文科的。甚至可以说,如果将新文科的建设聚焦在跨学科、文理科交叉上,实乃了无新意。

也许有人持论,当代的科技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有些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着人的生活,因此,今天强调文理科交叉具有与以往不同的深度与广度。这当然也是对的,而且深度与广度的推进,也会带来性质的改变。只是,这样的推进足以表证文理科交叉研究的必要性,而不足以彰显新文科的,因为这些仍然是以往倡导的延续。

真正厘清新文科的建设理念,不是仅仅重提学科交叉这样的旧话,而应该放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来进行理解。高等教育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尤其是随着20世纪中叶以后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已越来越清楚,那就是扩大知识生产与培养人,在这个过程中,同步实现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可以说,知识生产与培养人既是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基本内容,又是推进与提升高校发展的真正动力。与此相应,包括文科在内的所有学科则是知识生产与培养人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知识分类形态。这种知识的分类形态,即学科,一经形成,便毫无疑义地影响甚至左右着知识的生产与人的培养。只是,这种影响甚至左右原本是正常的,而且也并不可怕,因为知识生产与人的培养的内在要求会以问题为导向,不断突破既有的学科边界,并迫使学科作出相应的调整,跨学科交叉与文理交叉就是这种调整的具体实现。换言之,学科交叉是知识生产与培养人的结果,虽然一旦型塑成新的跨学科,新的学科会强有力地影响后续的知识生产与人的培养,但知识生产与培养人是根本的内在动力。

由此出发,新文科的建设首先应该直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知识生产上寻求知识的增量建设,而不是知识的存量重组,其次,应该重新思考与探索人的培养。

(摘编自陈凡、何俊《新文科:本质、内涵和建设思路》)

材料二 

新文科建设是学科定位、专业布局、评价体系的全面创新。全面创新当然是一个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首先需要一个突破点。这样一个突破点,要能够从根本上创新人文社科的学科特征,还要能够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笔者认为,这个创新点就是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我们知道,学科是现代性的产物,是知识分化的结果。学科的形成既与知识的分类密切相关,也与知识生产的高度专业化密切相关。学科构成了知识生产的结构,规定着学术生产的理念、方法、目标和流程。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它既是理解和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也在有意无意之间重新分割了这个世界,重新构成了这个世界。甚至可以说,世界因学科而断裂。

比如,我们常说文史哲不分家。意思是说,文史哲这三个学科具有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不分家的意思不仅是不要分家,而且是不能分家。但现实的情况是,无论是从人才培养,还是从科学研究来看,文史哲不仅分了家,而且隔膜越来越明显。又比如,我们经常讲,诗乐舞在起源上三位一体,不可分割,但事实上,在现代社会、在现代学科体系中,诗乐舞相互之间的壁垒越来越严重。这当然不是要否认学科分化的意义。事实上,没有学科分化,就没有现代科学,没有现代科学就没有现代文明,没有现代文明,我们也就不可能在这里坐而论道,探讨学科交叉融合的意义。

笔者所要强调的只不过是,学科分化让我们掌握了更清晰地看待这个世界的种种显微镜,让我们拥有了更轻松地看到远方世界的种种望远镜,但是,这些显微镜或者望远镜很可能是有色眼镜,它帮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也同时向我们遮蔽了这个世界。就这个意义而言,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实际上就是要突破学科分化的这个有色眼镜,尽可能地面对世界本身,面对事物本身,回到问题本身。

新文科建设,是人文和科技的融合问题。今天,人文与科技之间,仍旧是壁垒森严。我们各行各业都有很多专家,其中有些专家被老百姓戏称为砖家。为什么会这样?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很复杂。但是有一点,我认为也和现代社会的学科分化有关系,和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脱节有关系,体现在研究自然科学的一些专家缺乏人文关怀和价值判断,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些专家缺乏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他们共同的特点是脱离社会现实,视野、格局和方法上都严重受制于所在学科的规定性,受制于这种规定性带来的种种局限性。因此,自然科学研究如果不融合一些人文精神,或者不在人文精神之光的照耀下发展,它的意义和方向就可能出问题;同样,人文科学研究如果缺乏自然科学的科学精神,如果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它的结论和价值也必然缺乏坚实的根基。从新文科建设来说,人文科学应吸取自然科学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实现交叉融合,这既是发展趋势、创新路径,也是无法绕开的现实需要。

(摘编自张江《用科学精神引领新文科建设》)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文科建设离不开跨学科交叉、文理交叉,其实所有的学科建设都离不开跨学科交叉。
B.一直以来我们都是注重进行跨学科交叉的,但是一直做得不够到位,特别是文科方面。
C.曾经流行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就是跨学科交叉、文理交叉的成功范例和结果。
D.“砖家”是由诸多客观原因造成的,主要一点就是学科分化导致他们脱离社会现实。
【小题2】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的论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主要是进行道理论证,分析论证充分而有力,语言严谨周密,逻辑性很强。
B.材料二中显微镜、望远镜、有色眼镜的比喻,通俗易懂地论证了学科分化的利弊。
C.材料二中关于文史哲、诗乐舞的两个事例,印证了“世界因学科而断裂”的论断。
D.材料二开门见山提出论点,从历史到现实逐层深入,语言口语化,生动活泼平易。
【小题3】下列对材料的分析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学科与知识生产、培养人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学科决定着知识的生产与人的培养,反过来,知识的生产与人的培养又推动着新学科的诞生。
B.学科是由知识生产的高度专业化产生的,它一方面直接催生了现代科学、现代文明;一方面又造成了学科壁垒、世界断裂,总的来说弊大于利。
C.先有知识,后有学科,学科是知识的分类形态,不仅诗乐舞在起源上三位一体,其实,所有知识在最高的层次上都是同源的、统一的。
D.新文科建设,就是针对当今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壁垒森严、一些专家被老百姓戏称为“砖家”等现状而提出的对策。
【小题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小题5】围绕新文科建设,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学科交叉融合的看法有何不同?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