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8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成语,有权威学者作了这样的界定:成语是长期习用、结构定型、意义完整的固定词组。在这里,我们是想进一步从历史学维度对成语进行再界定。

三请诸葛亮”“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这些记述的是三国时代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的历史故事,这些历史故事通过民众阅读《三国演义》等小说渐次世俗化,经过民众添油加醋式的加工整理,点化成了与历史真实大同小异的历史记忆。又比如说到曹操,曹操就到这一成语,《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都没有这种说法。它的出处何在?毫无疑问,它就是民众凭历史记忆进行的再创作。它最初一定是流行于民众口耳的口头文学,后来才被小说家写进《孽海花》中去。

现在我们常使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成语,表达对那些爱做小动作、看似聪明、实则蠢笨的人的蔑视和愤恨情结。像这些蕴含着人们丰富情感的成语还有很多,比如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常常用来形容那些恶劣风气的创始人,这其中就蕴含着人们鲜明的爱憎。再如负荆请罪,这个出自于《史记》的成语流传到现在,经常在道歉场合使用,表达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诚意。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很多成语,就是一面镜子,足以引以为鉴。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说的就是殷要以夏亡为镜,周要以殷亡为镜。成语让更多的人拿起历史这面镜子,照一照古往,也照一照今来;照一照他人,也照一照自我。

【小题1】为了多方面、深层次地感受成语的魅力,班里计划举行“历史中的成语”分享会,请你根据材料内容,拟写出分享会发言稿的三个要点,注意简洁流畅,每句不超过15个字。
【小题2】请根据第18题中总结出的发言要点分析“一鼓作气”这一成语。
23-24高一上·云南昆明·期末
知识点:概括要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