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韦皋,字城武,京兆万年人。皋始仕为建陵挽郎,擢监察御史。

张镒节度凤翔,李楚琳杀镒,众叛归朱泚。泚留兵五百戍陇上,以部将牛云光督之。云光谋请皋为帅,将劫以臣泚。别将翟晔伺知以白皋。云光惧不克,率众出奔,遇泚奴使皋所,谓云光曰:太尉已为天子,使我以御史中丞授皋。若听,固吾人也,不受,可遂诛之。请以兵俱。许之。皋迎劳,先奴,伪受泚诏,曰:苟无它图,请释甲以安众,而后可入也。云光以皋诸生,亡能为,乃命士委仗铠,皋受而内其卒。明日,置酒大会,奴、云光与其下至,皋伏甲左右庑,酒行,尽杀之,以其首徇。泚复使它奴拜皋凤翔节度使,皋亦斩之及从骑三人,纵一人使报泚。帝闻,拜节度使宠其功。

贞元初,代张延赏为剑南西川节度使。五年,东蛮断泸水桥攻吐蕃请皋济师皋遣精卒二千与蛮共破吐蕃于台登杀青海大酋乞臧遮遮等,虏坠死崖谷不可计,多获牛马铠装。进检校吏部尚书。梦冲复与吐蕃盟,皋遣别将召之,诘其叛,斩于琵琶川,蛮部震服。十三年,复巂州。吐蕃怨,完垒造舟谋扰边,皋辄破之。自是曩贡、腊城等九节度皆降。赞普怒,遂北掠灵、朔,破麟州以取偿焉。帝诏皋深入以桡虏。皋分兵十路,大破吐蕃。帝悦,进检校司徒兼中书令,制纪功碑褒赐之。

顺宗立,诏检校太尉。皋知叔文多衅,又自以大臣可与国大议,即上表请皇太子监国,又上笺太子,暴叔文、伾之奸,且劝进。会大臣继请,太子遂受禅,投殛奸党。是岁,皋暴卒,年六十一,赠太师,谥曰忠武。

皋治蜀二十一年,数出师,凡破吐蕃四十八万,禽杀节度、都督、城主千五百,获牛羊二十五万,收器械六百三十万,其功烈为西南剧。善拊士,昏嫁皆厚资之,死丧者如是。皋务私其民,列州互除租,凡三岁一复。皋没,蜀人德之,见其遗象必拜。

(选自《新唐书·韦皋传》)


【注】①复,免除(兵役或徭赋税)。
【小题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东蛮断A泸水桥B攻吐蕃C请皋D济师E皋遣精卒F二千G与蛮共破H吐蕃于台登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劫”,文中意为“胁迫”,与《六国论》“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中的“劫”意思相同。
B.“纳”,文中意为“接纳”,与《五代史伶官传序》“及凯旋而纳之”中的“纳”意思不同。
C.“却”,文中意为“使退却”,与《过秦论》“却匈奴七百余里”中的“却”意思相同。
D.“因”,文中意为“于是”,与《过秦论》“蒙故业,因遗策”中的“因”意思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皋足智多谋。在牛云光欲胁迫他加入叛军时,韦皋从容稳住牛云光使其放松警惕,随后设置伏兵,置酒宴饮迷惑众人,趁机取其性命。
B.韦皋骁勇善战。在数次与吐蕃军队的交战中,韦皋皆亲率精兵,出其不意,重创敌军,斩杀其首领。因战功最大,皇帝特赐纪功碑褒奖。
C.韦皋辅立新君。韦皋知道王叔文与官员们不和,上表请求皇太子监国,又揭发王叔文等人,朝臣也不断请愿,最终太子登基,驱逐了奸党。
D.韦皋善抚人心。如遇属下婚丧嫁娶,韦皋会赠与丰厚财物;辖区各州每三年即免除一次赋税,百姓感念他的恩德,见到他的遗像便拜。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云光以皋诸生,亡能为,乃命士委仗铠,皋受而内其卒。
(2)泚复使它奴拜皋凤翔节度使,皋亦斩之及从骑三人,纵一人使报泚。
【小题5】《新唐书》载:“天宝时,李白为《蜀道难》斥严武,(陆)畅更为《蜀道易》,以美皋焉。”其诗云:“蜀道易,易于履平地”。请结合材料概括陆畅赞美韦皋的原因。
23-24高二上·辽宁沈阳·期末
知识点:欧阳修(1007-1072)《新唐书》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房玄龄,临淄人。开皇中,皆谓隋祚方永,玄龄密白父曰: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年十八,举进士吏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曰: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太宗以燉煌公徇渭北,杖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公为秦王,征伐未尝不从,众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物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居府出入十年,军符府檄,或驻马即办,文约理尽,初不著稿。高祖曰若人机识,是宜委任。每为吾儿陈事,千里外犹对面语。隐太子将有变,王召以方士服入,夜计事。事平,第功班赏,功第一,食邑千三百户。淮安王神通曰:义师起,臣兵最先至,今玄龄以刀笔吏居第一,臣所未喻。帝曰:叔父兵诚先至,然未尝躬行阵劳。今玄龄有决胜帷幄、定社稷功,此萧何所以先诸将也。居宰相积十五年,自以权宠隆极,累表辞位,诏不听。帝遣使谓曰:让,诚美德也。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毋多让!会伐辽,留守京师。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忧矣。玄龄数上书劝帝,愿毋轻敌,久事外。晚节多病,玄龄顾诸子曰:今天下事无不得,惟讨高丽未止,上含怒意决,群臣莫敢谏,吾而不言,抱愧没地矣!遂上疏,帝得疏,曰:是已危惙,尚能忧吾国事乎!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娼忌,闻人善,若己有之。明达吏治,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治家有法度,常恐诸子骄侈,乃集古今家诫,书为屏风,令各取一具,曰:留意于此,足以保躬矣!汉袁氏累叶忠节,吾心所尚,尔宜师之。

(选自《新唐书·房玄龄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B.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C.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D.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考试的人,即殿试及第者。
B.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名,主管全国文职官员的任免、官员俸禄、财政收支等。
C.刀笔吏,指文职官员或掌管文案的官吏,因为古代读书人常用刀和笔修改文字。
D.夷,古代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各族,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玄龄深得太宗信任。太宗巡行渭北时,房玄龄与太宗就一见如故;后来凡有战事房玄龄就一定跟随。
B.房玄龄为国尽心竭力。他不爱奇珍异宝,一心广揽贤才,为国效力;即使病重,也不忘为国事上书进言。
C.房玄龄才能卓尔不群。年轻时就被高孝基誉为国家的栋梁;在秦王府任职达十年之久,展现了他的才华。
D.房玄龄注重家风建设。房玄龄注重自身修养,见贤思齐,宽以待人;收集古今家训,警示子女遵守法度。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人机识,是宜委任。每为吾儿陈事,千里外犹对面语。
(2)留意于此,足以保躬矣!汉袁氏累叶忠节,吾心所尚,尔宜师之。
【小题5】文中唐太宗两次把房玄龄比作汉朝名相萧何,各有怎样的目的?
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周行逢传

①周行逢,武陵人也。与王进逵俱为静江军卒,事希萼为军校。进逵攻边镐,行逢别破益阳,杀李景兵二千馀人,擒其将李建期。进逵为武安军节度使,拜行逢集州刺史,为进逵行军司马。进逵与刘言有,行逢为画谋策袭杀言。进逵据武陵,行逢据潭州。

②行逢,故武陵农家子,少贫贱,无行,多慷慨大言。及居武陵,能俭约自勉励,而性勇敢,果于杀戮,麾下将吏素恃功骄慢者,一以法绳之。大将十馀人谋为乱,行逢召宴诸将,酒半,以壮士擒下斩之,一境皆畏服。民过无大小皆死,夫人严氏谏曰:“人情有善恶,安得一概杀之乎!”行逢怒曰:“此外事,妇人何知!”严氏不悦,曰:“家田佃户以公贵颇不力农多恃势以侵民请往视之。”至则营居以老,岁时衣青裙押佃户送租入城。行逢往就见之,劳曰:“吾贵矣,夫人何自苦邪!”严氏曰:“公思作户长时乎?民租后时,常苦鞭扑,今贵矣,宜先期以率众,安得遂忘垅亩间乎!”行逢强邀之,以群妾拥升肩舆,严氏卒无留意,因曰:“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以不欲留者,一旦祸起,田野间易为逃死尔。”行逢为少损。

③建隆三年,行逢病,召其将吏,以其子保权属之曰:“吾起陇亩为团兵,同时十人,皆以诛死,惟衡州刺史张文表独存,然常怏怏不得行军司马。吾死,文表必叛,当以杨师璠讨之。如其不能,则婴城勿战,自归于朝廷。”

④行逢卒,子保权立。文表闻之,怒曰:“行逢与我起微贱而立功名,今日安能北面事小儿乎!”遂举兵叛,攻下潭州。保权乞师于朝廷,亦命杨师璠讨文表,告以先人之言,感激涕泣,师璠亦泣,顾其军曰:“汝见郎君乎?年未成人而贤若此。”军士奋然,皆思自效。师璠至平津亭,文表出战,大败之。初,保权之乞师也,太祖皇帝遣慕容延钊讨文表,未至而文表为师璠所执。延钊兵入朗州,保权举族朝于京师。

(选自《新五代史》)

【小题1】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进逵与刘言有(     )(2)今日安能北面事小儿乎(     )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严氏不悦,曰(     
A. 责备             B. 哄骗          C. 忧虑        D. 疑惑
(2)军士奋然,皆思自效     
A. 保全自己        B. 效法自己       C. 为自己效力   D. 为别人效命
【小题3】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民租后时,常苦鞭扑,今贵矣,宜先期以率众,安得遂忘垅亩间乎!
【小题4】第②段画波浪线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家田佃户以公贵颇不力农多恃势以侵民请往视之。
【小题5】结合文章分析夫人严氏“营居以老”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字公垂,中书令敬玄曾孙。世南方,客润州。绅六岁而孤,哀等成人。母卢,躬授之学。为人短小精悍,于诗最有名,时号“短李”。元和初,进士第,补国子助教,不乐,辄去。客金陵李锜爱其才辟掌书记锜浸不法宾客莫敢言绅数谏不入欲去不许会使者召锜称疾即胁使者为众奏天子幸得留锜召绅作疏,坐绮前,绅阳怖栗,至不能为字,下笔辄涂去,尽数纸。锜怒骂曰:“何敢尔,不惮死邪?”对曰:“生未尝见金革,今得死为幸。”或言许纵能军中书,绅不足用。召纵至,操书如所欲,即囚绅狱中,锜诛,乃免。或欲以闻,谢曰:“本激于义,非市名也。”穆宗召为右拾遣、翰林学士,与李德裕、元稹同时,号“三俊”。稹为宰相,而李逢吉教人告于方事,稹遂罢;欲引牛僧孺,惧绅等在禁近沮解,乃授德裕浙西观察使。僧孺辅政,以绅为御史中丞,顾其气刚卞,易疵累,而韩愈劲直,乃以愈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免台参以激绅。绅、愈果不相下,由是皆罢之,以绅为江西观察使。帝素厚遇绅,遣使者就第劳赐。以为乐外迁,绅泣言为逢吉中伤,入谢,又自陈所以然,帝悟,户部侍郎。会敬宗立,逢吉知绅失势可乘,使守澄从容奏言:“先帝始议立太子,杜元颖、李绅劝立深王,独宰相逢吉请立陛下,而李续、李虞助之。”逢吉乘间言绅尝不利于陛下,请逐之。帝初即位,不能辩,乃绅为端州司马。后天子于禁中得先帝手缄书一笥,发之,见裴度、元颖、绅三疏请立帝为嗣,始大感悟,悉焚逢吉党所上谤书。始,绅南逐,历封、康间,湍懒险涩,惟乘涨流乃济。康州有媪龙祠,旧传能致云雨,绅以书祷,俄而大涨。开成初,郑章以绅为河南尹。河南多恶少,或危帽散衣,去大球,尸官道,车马不敢前。绅治刚严,皆望风通去。武宗即位,徙淮南、封赵郡公。居位四年,以足缓不任朝谒,辞位,卒,赠太尉,谥文肃。

(节选自《新唐书·李绅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客金陵李锜爱其才辟掌书记/锜浸不法/宾客莫敢言绅/数谏不入欲去/不许/会使者召锜/称疾/即胁使者为众奏天子/幸得留/
B.客金陵/李锜爱其才/辟掌书记/锜浸不法/宾客莫敢言/绅数谏不入/欲去不许/会使者召/锜称疾/即胁使者为众/奏天子幸得留/
C.客金陵李锜爱其才/辟掌书记锜/浸不法宾客/莫敢言/绅数谏/不入/欲去/不许/会使者召/锜称疾/即胁使者为众奏天子/幸得留/
D.客金陵/李锜爱其才/辟掌书记/锜浸不法/宾客莫敢言/绅数谏/不入/欲去/不许/会使者召锜/称疾/即胁使者为众奏天子/幸得留/
【小题2】下列对原文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宦(仕),古代指做官;擢,提拔;补,补任空缺官职;改,改任官职;贬,降职并外放。
B.李绅,字公垂。绅,古时士大夫束在腰间的大带子,尾部自然垂下;垂,东西的一头向下。一般的情况下,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意义相关联,有的则相对或相反。
C.“国子”,始于晋朝的国子学,隋朝改为国子监,系古代负责教育管理的最高机关;“国子助教”,晋以来国子监教官设博士、助教等职位。
D.武宗,为皇帝的庙号,庙号指的是古代皇帝去世以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无关乎褒贬。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绅因为身材矮小但精明能干,同时在写诗方面有颇有名气,故时人称他为“短李”。
B.李锜欣赏李绅的才能,威逼李绅为自己向皇上写奏章,希望能够留下来,可李绅坚决不从,公开拒绝。
C.唐穆宗十分认可李绅,召他进京,委以重任,让他做上了右拾遗、翰林学士,李绅和李德裕、元稹同一时代,号称“三俊”。
D.敬宗即位,王守澄帮助李逢吉一起陷害李绅,最终李绅被贬出京城,任一无实权的闲职——端州司马。
【小题4】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召纵至,操书如所欲,即囚绅狱中,锜诛,乃免。
(2)河南多恶少,或危帽散衣,击大球,尸官道,车马不敢前。
【小题5】综合全文,概括李绅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