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6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代化是人类主体力量的增长,是文明程度的提高,也是世界不同地区人们的普遍追求,但不同民族、国家由于社会、文化的差异,其现代化的路径和进程也会显示出很大差异。看待不同社会、文化间的现代化程度和差别时有两种基本思路:一是差序化思路,二是差异化思路。差序化思路突出的是不同社会、文化间的文明程度差别,表现出对现代化道路的单一性理解;差异化思路强调的是不同社会、文化在文化性格、类型上的差异,认为不能简单地用文明程度的高下取代文明性格的差异,体现出对于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理解。中国近现代遭遇西方现代文明,不论是器物和制度,还是观念和思想都遭到巨大冲击。在看待中国与外部世界尤其是西方文明之间的关系时,存在种种不同看法,既有鲁迅的“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的创造性转化,也存在全盘西化论的倾向,如胡适说:“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上不如人,不但机械上不如人,并且政治社会道德都不如人。”胡适认为中国文明完全落后于西方文明,所以要全面向西方学习。这种倾向体现为一种差序化的思路。所谓差序化思路并不在于是否向他者学习,也不在于是否批判传统,问题的要害在于,要实现自身的文明进步,实现自身的现代化,还要把自己变成他者,变成他种文明。

具体到文学领域,乡土小说在早期虽然体现出一定的启蒙色彩,但并没有构成对于现代化发展的差序化的思路。大约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问题逐渐上升为一个理论热点。八十年代中期,学术界在对历史探索进行总结时,忽视了历史过程的复杂性、多样性,逐渐形成一种差序化的思路。这是因为,一旦我们认为现代化只有启蒙这一条路径,启蒙就成了必然的不可跨越的历史环节。这样,对于中国社会来说,现代化就不是一种主动选择,现代化过程也就谈不上来自一种独立文化样态的主动选择。其结果就如同论者所说,“现代性的故事已经成功地构造了一个‘历史的必然’,一切似乎都是以西方的文化社会为终极范本。”需要借鉴、学习是一回事,无主体性和不加反思地借鉴、学习则又是另一回事。

差序化思路从根本上说是对社会、文化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却是一种偏颇的理解。乡村变革书写中,差序化思路往往体现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文化问题社会化,一种是社会问题文化化。文化问题社会化在早期乡村建设运动中就已经出现,并且比较典型。比如晏阳初对于乡村社会的判断,认为其病根在于“愚、贫、弱、私”。他认为,乡村社会绝大多数农民不识字便是其中的“愚”。对此,费孝通提出了质疑,认为晏阳初把文化问题社会化了,应回到文化的角度来看待农民的“不识字”现象。他们不识字并不是他们没有识字的能力,而是他们没有识字的需要和条件,所以谈不上“愚”。与此相联系,对那些传统文化底色比较突出的作品,研究往往从启蒙的视野出发解读为“静态的”文明,言下之意是过时的,不符合现代社会即动态文明要求的审美表达。不难看到,不少研究从这一角度来解释和评判沈从文、废名、汪曾祺等作家的乡土抒情小说。又如,从当代寻根小说的宣言来看,寻根小说似乎有着一种文化自觉。韩少功的《文学的“根”》强调“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虽然说在理论上不乏清醒的认识,但对照具体的文学表达及相关批评,我们见到更多的则是与启蒙视野相联系的对传统文明的批判。

出于对现代文明的渴望,差序化思路从社会变革的层面要求乡土文明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造;然而,富有意味的是,当中国乡村社会探索自己的变革路径时,这种思路也同样表现出一种批判的姿态,表现出把社会问题文化化的倾向。说到底,其背后存在着一个以西方文化为旨归的参照,进而影响到作品的叙事架构和情感表达,使作品呈现出二元式架构和鲜明的焦虑化心态。

(摘编自赵顺宏《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百年变革的文学书写》)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不同民族、国家的现代化的路径和进程有着很大差异,所以他们看待不同社会、文化间的现代化程度和差别时形成了两种基本思路。
B.差序化思路突出了不同社会,文化间的文明程度差别,它的关键在于要实现自身的文明进步和现代化,要将自己变成他者,变成他种文明。
C.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学术界逐渐形成一种差序化思路,这与当时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问题逐渐上升成为一个理论热点有关。
D.作者认为,从启蒙的视野出发,沈从文、废名等作家的乡土抒情小说和寻根小说都是一种“静态的”文明,不符合动态文明要求的审美表达。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开头从多个角度详细地阐释了差序化思路与差异化思路之间的区别,论证严谨。
B.材料引用鲁迅,胡适的观点,论证了在看待中西文明关系方面存在种种不同的看法的观点。
C.材料列举晏阳初对乡村社会的判断的事例,是为了证明文化问题社会化早就出现了。
D.材料由现代化引出差序化思路的话题,然后主要围绕差序化思路展开论述。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的“拿来主义”不属于差序化思路。
B.对待西方文明,作者更倾向于差异化思路。
C.费孝通对农民“不识字”现象的看法更合理。
D.差序化思路对作家作品创作有害而无利。
2024·青海·一模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是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的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一年一度,周而复始。前人所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

如果我们对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了。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礼字本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曾子易簀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礼治从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不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了。

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人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是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理解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安土重迁:重,不轻易。意思是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用在文中揭示了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生存与生活方式。
B.言必尧舜:尧舜,古代的圣主明君,文中指代乡土社会长期形成的传统。言必尧舜,突出了乡土社会
对传统的否定。
C.从豊从示:《说文解字》对“礼”的解释是“从示从豊豊亦声”,从造字法上讲,“礼”是会意字,示是指一种仪式,豊是一种祭器。
D.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表示监督的人很多,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隐瞒不住。这个成语所在的句子是说,当人们形成守礼的习惯后,即使在没有人监督的地方,也能守礼。
【小题2】下列对文中有关概念的理解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传统:传统存在于所有的社会形态中,也存在于衣食住行之中。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效力比现代社会更大。
B.礼治:礼治并不是人本能地、自动地服从于成规而构成的秩序,经过教化的过程主动地服于成规才是礼治的体现。
C.法治:法治跟法律是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本文段中作者是把这两个词当作同一个意思来看待的。
D.人治:人治一词容易被误解为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所以文中选择礼治一词来对应法治,以此来解说乡土社会的特色。
【小题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代的变更对恪守传统的乡土社会影响不大,在乡土社会中,越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传统,越是值得保有与守护。
B.道德的作用基于社会舆论的力量,可以用好与不好来评价,而礼不止于此,它还可以用对不对,合不合,成不成来衡量。
C.礼治的社会不是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而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秩序。法治的社会也完全剔除了个人好恶的因素,靠国家权力来推行行为规范。
D.礼治社会并不等同于文明社会。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礼的内容在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杜甫看过唐代舞蹈名家公孙大娘舞剑,写下了有名的句子——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这四句描写舞蹈的形容,写“闪光”,写“速度”,写爆炸的“动”,写收敛的“静”。

这位公孙大娘的舞蹈,正是使张旭领悟狂草笔法的关键。张旭当然从书法入手学习,但是使他有创作美学领悟的却是舞蹈。

杜甫看了公孙大娘舞剑,也看了张旭狂草,他在《饮中八仙歌》里写张旭醉后的样子——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新唐书·艺文传》里对张旭书写时的描述,也许更为具体传神——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

“酒”成为狂草的触媒,使唐代的书法从理性走向癫狂,从平正走向险绝,从四平八稳的规矩走向背叛与颠覆。张旭、怀素被称为“颠”张“狂”素,颠与狂,是他们的书法,也是他们的生命调性,是大唐美学开创的时代风格。

杜甫诗中谈到张旭“脱帽露顶”,似乎并不偶然。同时代诗人李颀的《赠张旭》也说到“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脱帽露顶”常被解释为张旭不拘礼节,不在意同席的士绅公卿。但是“脱帽露顶”如果呼应着《新唐书》里“以头濡墨”的具体动作,张旭的狂草,或许是要摆脱一般书法窠臼,反而应该从更现代前卫的即兴表演艺术来做联想。

唐代的狂草大多看不见了,“以头濡墨”的淋漓迸溅,或留在寺院人家的墙壁上,或留在王公贵族的屏风上,墨迹斑斑,使我想起克菜因(注:克莱因,法国艺术家)在20世纪60年代用人体律动留在空白画布上的蓝色油墨。少了现场的即兴,这些作品或许也少了被了解与被收存的意义。

如果张旭书写时果真“以头濡墨”,他在酒醉后使众人震撼的行动,并不只是“书写”,而是解放了一切拘束、彻底酣畅淋漓的即兴。“以头濡墨”,是以身体的律动带起墨的流动、泼洒、停顿、宣泄,如雷霆爆炸之重,如江海清光之静。张旭的“狂草”才可能不以“书法”为师,而是以公孙大娘的舞剑为师,把书法美学带向肢体的律动飞扬。

颠张狂素,像久远的传奇,他们的“颠”“狂”似乎无法、也不计较坚持留在轻薄的纸绢上,他们的墨痕随着历史岁月,在断垣残壁上漫漶斑驳,消退成废墟里的一阵烟尘,供后人臆测或神往。

颜真卿在现代人的心目中是唐楷的典范,恭正大气,但是颜真卿曾向比他年长的张旭请益书法,刻石本的“裴将军诗”或许可以看到颜真卿与张旭的承续关系。他们的“狂草”里也并不刻意避忌楷体行书,几乎是用汉字交响诗的方式出入于各种形体之间。

怀素也曾经向颜真卿请益书法。从张旭到颜真卿,从颜真卿到怀素,唐代狂草的命脉与正楷典范的颜体交相成为传承。

(摘编自蒋勋《狂草——颠与狂的生命调性》)

材料二:

书法与舞蹈历来被称为“姊妹”。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一书中提出:“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中国另一特殊艺术——书法,具有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它们的里面都贯穿着舞蹈的精神,由舞蹈的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

舞蹈家在舞台上翩跹的身影恰似书法家手中飞舞的笔墨,舞蹈家与书法家通过人心、身体协调的内外运动,将种种情感波澜表现在舞动的身姿和飞动的笔墨之中,使观赏者进入审美境界。

舞蹈与书法同属视觉艺术,也同属表演艺术。舞蹈的表演是艺术展现的最终目的,它会随演即逝,而书法的表演只是一个过程,最终目的是展现书法作品,书法作品是不会消失的。书法家表演(即创作)的过程,也与舞蹈一样,非常精彩、优美。

书法中的横、竖、撇、捺、提、折等具体点画,和舞蹈中一些公认的手、足、头的姿态一样,都来自动作过程的一个平衡的瞬间。王朝闻先生在《门外舞谈》中认为,中国书法的点画与古典舞蹈的动作存在着“一种形式方面的联系”。他说:“这种联系的事很多。例如‘一’字在用笔方面的特点——下笔与收笔所显示的如意(侧卧着的S),与舞蹈的出手——欲右先左和欲左先右的过程多么接近。”尤其行书和草书的造型变化以及运动迁转,与舞蹈有更多的相似处。

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的草书《古诗四帖》那“神虬腾霄”的气势、“旋风骤雨”的动态、“夏云出岫”的变幻、“奔蛇走虺”的线条、“回环圆转”的体势,综合起来,立即会使人想到杜甫《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诗中对剑舞的描写:“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传说张旭草书即从公孙大娘剑舞的淋漓顿挫的气势和节奏中以及浓郁豪荡的神韵里汲取灵感,得其神,自此草书长进,传为佳话。今天,公孙大娘的剑舞早已失传,但我们却从张旭的草书中看到了她那优美的舞姿。

中国书法艺术与舞蹈虽是两种艺术门类,但它们的审美属性可以说是相通的,审美学家研究的是二者内在的审美共性。20 世纪80年代,某些国内外的书法家和舞蹈家曾尝试将书法与舞蹈合为一体,演员的舞蹈动作配合幕布背景上变幻的书法作品,编排了“墨舞”剧目,在美国和国内演出过,受到了一定的好评。舞蹈艺术的动态存在于表演过程中,而书法艺术的流动表现已经凝固在线条中,正如郑诵先生所说:“舞蹈是动态的书法;书法是婀娜多情的舞姿。”

(摘编自《墨乐之韵——李斌权音乐书法研究》)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孙大娘的剑舞亦刚亦柔、亦动亦静,使观者有淋漓顿挫,浓郁豪荡的感觉。
B.公孙大娘舞剑是张旭领悟狂草笔法的关键,也是他在书法上摆脱传统束缚的来源。
C.公孙大娘舞剑、张旭创作草书、克莱因绘画都强调“即兴”,不易被人理解。
D.我们现在虽看不到公孙大娘的剑舞,但从文学和书法作品中仍能体会其美感。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理性、平正、规矩是张旭之前唐代书法创作的特征,狂草的出现是大唐美学上的突破。
B.从张旭到颜真卿再到怀素,唐代书法在不断地创新,从而得以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
C.舞蹈引领书法、绘画、戏剧等各种中国传统艺术发展,因此是中华传统艺术的核心。
D.书法和舞蹈属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不同,而审美学研究的是二者外在形式上的共性。
【小题3】台北舞蹈社团“云门舞集”领悟古代书法作品精髓,编排了《行草》系列舞蹈,表演大获成功;许多书法爱好者前往观看,也受益匪浅。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汪先生所说人类承受痛苦的能力,往往超出人类自己的想象,自有他大体上的正确性,但是人类自己的想象本是一句有伸缩性的话,所以很难从这里看到人类积聚资本的能力的限度。汪先生曾提到,我们在抗战时代,后方在极艰苦的生活中,6年里增加了6倍左右的资本物。这自是值得骄傲的成绩。但是我们也不能把这成绩完全归功于人类承受痛苦的能力。如果考虑到抗战时沿海资本的内移和国际的协助,后方是否能有此成绩,还是值得怀疑的。这怀疑并不是想否定汪先生所说尤其是这种忍受是在有一种光明的希望作支持的时候

汪先生用抗战时代我们中国人民所表现积聚资本的能力,来说明心理因素的重要是极适合的。因为抗战涉及生和死,主人和奴隶的选择。在忍痛还是死亡、个人受罪还是子子孙孙被奴属的比较中,一个普通人不会有太多的犹豫。但是这种局面是非常的,而且这种非常局面能维持多久也值得考虑。

在一个常态的、平时的、长期的现实里,我们要希望一个人能承受的痛苦必须有一限度,那就是生存和健康。生存和健康不但是事实的需要,也是一个社会应当做到的最低水准。我说这是事实的需要,因为生存和健康是维持生产劳动的必需条件。我说这是最低的水准,因为我认为除了自卫之外,社会没有理由要求一个公民为了别人没有报酬地牺牲他的健康和生存。

我这样说也就包含着我们今后经济复兴的根本纲领,那就是,保证每个人能得到不饥不寒的水准,同时也要保证在这水准上的剩余能储蓄起来,有效地积聚和利用成为资本。这两个纲领其实是相成的。因为在饥寒的人民中累积的资本塔尖是不稳定的。除了在战时(不是内战),一个不足以维持不饥不寒的生活的生产者,不但在体力上支持不住他的生产工作,而且在心理上也找不到工作的意义。光明的希望不能是一句口号,更不能是一个骗局。光明的希望之所以有光明,必须在希望者有兑现的信念。

一方面要维持不饥不寒的小康水准,一方面又要积聚资本,我们有此能力吗?如果保持我们原有的分配方式,我想吴景超先生的悲观论是有根据的,真是不知要等到哪年哪月了。这里我要回到我的乡土复员论了。我已提出过乡土财富不应再任其外流的主张,地主放弃土地权,使经常在乡村里无偿输出至少值农产1/4的财富保留在乡村里。其中一部分补足他们本来要乞贷的数目,假定有一半的农民不能有剩余,我们还可以希望有1/8的农家收入可能在不饥不寒的水准之上储蓄成为资本。

汪先生曾规定一个较低的目标就是增加现有资本的一倍,约值87亿美元。以中国每人每年平均收入3英镑或12美元计算,4亿农民中有2亿可以有1/4的剩余,需要14年,但是如果这资本每年能加以有效的利用,还可以复利计算,缩短到10年左右。这是极约略的估计,不过表示汪先生所谓应该不太难筹的实质棱角罢了。

如果我们接受这个估计,我们可以说,即在平时,没有战争的刺激,中国乡村里现有的生产力也有累积资本的能力,假如我们能使乡土财富不致无偿地外流。换一句话说,中国土地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乡土还是一个创造复兴能力的基地。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还是我们复兴的基地》)


[注]①汪敬虞,又名汪馥荪,经济学家。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使是在非常时期,从人类承受痛苦的能力里也无法看出人类积聚资本的能力的限度。
B.社会没有理由要求公民牺牲健康和生存,这是事实需要也是社会应当做到的最低水准。
C.生产者体力不能维持工作,剩余资本不能有效积聚利用,这违背经济复苏的根本纲领。
D.2亿农民中1/4的剩余收入转化为资本,这符合文中乡土是创造复兴能力的基地的要求。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多处引用汪馥荪的话,意在引出下文自己的不同见解,为立论服务。
B.文章基于对战时河寻常现实民众心理因素的分析,推导出经济复兴的根本纲领。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抛出对方观点,然后予以深入分析,最后得出己方观点。
D.文章立足于对社会真实状况的客观分析,否定对方的认知,显现出思辨色彩。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抗战时代资本物的增加完全归功于“忍受痛苦的能力”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B.生产者不饥不寒是资本稳定累积的前提,满足这个条件有利于今后经济的复兴。
C.改革原有分配方式,不再任乡土财富外流,吴景超先生悲观论现象才可能消失。
D.根据当时的收入水平乐观估算,可发现汪先生目标资本增加的观点依然不现实。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