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0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三门峡是一个“因河而生”的城市,地处河南省西部,豫晋陕三省交界黄河南金三角地区,是河南省的“西大门”。相传大禹治水时,凿龙门,开砥柱,在黄河中游形成了“人门”“鬼门”“神门”三门并立的峡谷河道,     ① 。它的前身是陇海铁路上的一个小镇——会兴镇和黄河三门峡附近原属陕县的黄底等几个乡的农村。1957年,为开发和治理黄河,兴修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设市建城,应运而生。

历史和地理的双向坐标就这样决定了三门峡的地位,决定了     ②     。黄河是宽阔的,又是暴烈的,每隔数年,它就会发怒一次,“经天亘地,滔滔流出,昆仑东北。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以不可一世的野蛮恣意,嘶吼着,咆哮着,携滔滔黄水呼啸而至、而去,给沿河而居的人们留下大片的荒芜和无尽的悲苦。据记载,从先秦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2500多年间,黄河下游共决溢1500多次,改道26次,正如史书所称:“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百里不见炊烟起,唯有黄沙扑空城。”曾几何时,水静浪平,清风和月,是历朝历代居住在黄河岸边的人们梦寐以求的向往和理想……

【小题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小题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三门峡是一个“因河而生”的城市。
B.总书记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C.“一带一路”不仅是货物运输的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D.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彰显着“城市温度”。
【小题3】请简要分析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23-24高一上·安徽·阶段练习
知识点:一般词语标点符号情境补写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鲜为人知的荒山野岭,如今已成为著名的历史文化景区。这个变化,与考古人数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_____________。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须弥山石窟考古,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考察,其间还进行了无数次不同形式的考古研究活动。这是一个极为艰辛的过程,栉风沐雨,筚路蓝缕,_____________了新中国考古人的心血。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宿白先生是须弥山石窟考古活动的推动者和领导者。从1984年到2000年,他曾4次前往须弥山石窟考察。尽快把须弥山石窟的宝藏发掘出来,是以宿白先生为代表的几代考古人的共同夙愿。我国是世界上石窟寺数量最大、历史跨度最多的国家,截止2020年,石窟寺就有2000多座左右。在如此众多的石窟文化遗产中,我国几代考古人为什么对须弥山石窟情有独钟、倾心竭力?据专家介绍,须弥山石窟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河西走廊、大漠南北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丝绸之路开通后,这里又成为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       ),在我国石窟文化的发展中举足轻重。须弥山石窟艺术宝库现存石窟160多个,造像1000余尊,_____________地分布在连绵两公里的八座山峰上,形成了数峰并举、山形变幻、曲径通幽、对景丛生的奇特布局,甚为壮观。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休戚相关       凝聚       星罗棋布
B.休戚相关       凝结       错落有致
C.息息相关       凝聚       错落有致
D.息息相关       凝结       星罗棋布
【小题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是世界上石窟寺数量最大、历史跨度最多的国家,截至2020年,石窟寺有2000多座左右。
B.我国是世界上石窟寺数量最大、历史跨度最多的国家,截止2020年,石窟寺就有2000多座。
C.我国是世界上石窟寺数量最多、历史跨度最大的国家,截至2020年,石窟寺就有2000多座。
D.我国是世界上石窟寺数量最多、历史跨度最大的国家,截止2020年,石窟寺就有2000多座左右。
【小题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这里的地理条件通达便利,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佛寺群形成了
B.通达便利的地理条件,使这里得以形成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佛寺群
C.这里得以形成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佛寺群,是由于通达便利的地理条件
D.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佛寺群形成于此,是由于这里通达便利的地理条件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媒体曾就各国小学生每日家务劳动时间           过这样一组数据: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英国0.6小时,中国0.2小时。中国小学生每天仅有12分钟的家务劳动时间,少得可怜的数据告诉我们:如今的中小学生已经很少主动承担家务。               ,劳动教育在全社会的教育观念中就会逐渐被忽视和               。如何让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成了当下棘手的问题。家庭劳动应该是劳动教育的首选,从叠被子、打扫卫生到洗衣做饭,看似琐碎的这些生活技能,却能帮助孩子们赶超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孩子们的广阔未来,只有从基础做起,由小及大,生活的技能包才能不断充实;由近及远,成长的基石才能一层层夯实。如今,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已然成为社会              。让孩子放开手脚、主动体验劳动之乐,教孩子学会合作,尽享劳动之美,理应成为今后家校共同努力的方向。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披露       久而久之       概念化       共鸣
B.透露       长此以往       概念化       共识
C.透露       久而久之       边缘化       共鸣
D.披露       长此以往       边缘化       共识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看似琐碎的这些生活技能,却能帮助孩子们越过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
B.这些看似琐碎的生活技能,却能帮助孩子们跨越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
C.这些看似琐碎的生活技能,却能帮助孩子们赶超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
D.看似琐碎的这些生活技能,却能帮助孩子们跨越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
【小题3】“劳动”历来受到中华民族的重视,下列内容都与“劳动”有关,其中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是一位劳动能手,她“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但还是被婆婆刁难,最终被遣归。
B.《诗经·卫风·氓》中“风兴夜寐”一词形容劳动之辛苦,《氓》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勤劳、善良、坚强的劳动妇女形象。
C.《芣莒》是《诗经》中的一首表现劳动生活的诗歌,诗中“采”“有”“掇”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画意。
D.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并序》全文只描写了他亲近自然、躬耕陇亩的劳动生活,流露了他回归田园之初的激动欣喜之情。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