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杨万里,字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浚入相,荐之朝。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后迁太常博士,寻升丞兼吏部侍右郎官,转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

盗沈师犯南粤,帅师往平之。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就除提点刑狱。请于潮、惠二州筑外砦,潮以镇贼之巢,惠以扼贼之路。俄以忧去。免丧,召为尚左郎官。

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宫僚以得端人相贺。他日读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曰:“人才。”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等六十人以献,淮次第擢用之。历枢密院检详,守右司郎中,迁左司郎中。后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朝议欲行铁钱于江南诸郡,万里疏其不便,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不赴,乞祠,除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自是不复出矣。

杨万里为人刚而偏。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用。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诧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万里精于诗,尝著《易传》行于世。光宗尝为书“诚斋”二字,学者称诚斋先生,赐谥文节。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①追胥:追租的公差。②掖垣;泛指高官。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B.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C.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D.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赣州司户”的“为”指担任,与《鱼我所欲也》中“今为妻妾之奉为之”的“为”含义不相同。
B.郎中,官名,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
C.“由此不见用”的“见”与《曹刿论战》中“公将战,曹刿请见”的“见”含义相同。
D.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时君主每年都进行祭祀,后借指国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万里治理有道。他任隆兴府奉新县知县时,阻止催讨赋税的官吏下乡扰民,只在集市张贴逃避赋税者的名字,就交清了赋税,县里因而大治。
B.杨万里带兵有方。盗贼沈师进犯南粤,杨万里亲自率兵讨平;修筑寨堡在潮州震慑盗贼,在惠州用来扼住盗贼的道路,因而被征召为尚左郎官。
C.杨万里勇于举贤。当杨万里和王淮谈及人才问题时,他写了朱熹等六十人的名字进献了上去,而这些人也因此得到了王淮依次的任用和提拔。
D.杨万里为人正直。他不惧强权势力,在韩侂胄掌权的时候,他宁可丢官也不为其作记,又曾因反对韩侂胄专权僭越而忧愤不已,郁郁成疾。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宫僚以得端人相贺。
(2)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
【小题5】选文末段写了杨万里的哪些事情?这些事情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23-24高一上·重庆黔江·阶段练习
知识点:脱脱等《宋史》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10~14题。

材料一:

帝命曹彬为西南路行营都部署,将兵十万以伐江南。江南主危迫,遣学士承旨徐铉求缓师。铉至,言于帝曰:陛下兵出无名。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帝曰:尔谓父子为两家,可乎?铉不能对而还。逾月,江南复遣铉乞缓师,以全一邦之命。帝按剑怒曰:不须多言!铉惶恐,辞归江南。

城陷。江南主率臣僚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既已降,必不能自引决。煜治装毕,遂与其宰相汤悦等四十五人赴汴京。捷至,群臣称贺。九年春正月乙亥,曹彬俘江南主李煜还汴。帝御明德门,以煜尝奉正朔,命勿宣露布,止令煜君臣白衣纱帽至楼下待罪,后赦,授煜检校太傅,封违命侯。

(《宋史记事本末·平江南》有删减)

材料二:

曹彬,字国华。显德五年,一日与主帅朱衰暨宾从环坐于野,会邻道守将走价驰书来诣,使者不识彬,潜问人曰:孰为曹监军?有指彬以示之,使人以为给已,笑曰:岂有国戚近臣,而衣弋绨袍、坐素胡床者乎?审视之,方信。

二年冬卒平蜀乱时诸将多取子女五帛彬橐中唯图书衣衾而已。七年,将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煜归服。十一月,彬又使人谕之曰:事势如此,所惜者一城生聚,若能归命,策之上也。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共焚香为誓。明日,稍即称愈。又明日,城陷。

初,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预以为贺。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成,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及还,献俘。上谓曰:本投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待之。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未几,拜枢密使,太宗即位,加同平章事。

(《宋史·曹彬列传》有删减)

【小题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卷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二年A冬B卒C平蜀乱D时E诸将多F取子女玉帛G彬橐中H唯图书衣衾而已。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士,泛指读书人,南北朝以后,也用来指称司文学撰述之官。
B.正朔,古代改朝换代时新立帝王颁行新历法,象征着一个王朝的合法性与唯一性,即“正统”。
C.素,向来,与《孔雀东南飞》中“十三能织素”的“素”意思不同。
D.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与“下车”“执事”“致仕”含义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煜曾经两次派遣徐铉面见太祖,要求暂缓进兵,都被太祖拒绝,徐铉惶恐地回到江南。
B.曹彬俘虏李煜回朝,太祖让李煜君臣穿白衣纱帽,在明德门下等待判决,最终封李煜为违命侯。
C.曹彬和朱衰及宾客随从在郊野之外围坐时,曾因为穿着普通,坐在没有装饰的交椅上而被使者忽视。
D.曹彬自认为攻克江南有功,应该被封为使相。只是因为太原还没有平定,暂时未被受封。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兵出无名。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
(2)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
【小题5】宋太祖曾告诫臣子“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结合材料,谈谈曹彬在讨伐李煜时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①虞允文,字彬甫,绍兴二十三年始登进士第。允文上疏言:“金必败盟,兵出有五道,愿诏大臣思备御。”宰臣陈康伯传上旨:“今日更不问和与守,直问战当如何。”

②十一月壬申,金主亮率大军临采石。叶义问被旨,命允文犒师采石。丙子,允文至采石,我师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坐道旁,皆败兵也。允文谓坐待援军则误国事,遂立招诸将,勉以忠义,曰:“金帛、告命皆在此,待有功。”众曰:“今既有主,请死战。”或曰:“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他人坏之,公任其咎乎?”允文叱之曰:“危及社稷,吾将安避?”时敌兵实四十万,马倍之,宋军才一万八千。允文乃命诸将大阵不动,分戈船为五,其二并东西岸而行,其一驻中流,藏精兵待战,其二藏小港,备不测。部分甫毕,敌已大呼,亮操红旗麾数百艘绝江而来,俄抵南岸者七十艘,直薄宋军,军小却。允文入阵中,抚时俊之背曰:“汝胆略闻四方,立阵后则儿女子尔。”俊即挥双刀出,士殊死战。会有溃军自光州至,允文授以旗鼓,从山后转出,敌疑援兵至,始遁。又命劲弓尾击追射,大败之。

③乾道五年八月,拜右仆射。允文多荐知名士,如洪适、汪应辰。及为相,人才为三等,有所见闻即记之,号《材馆录》。凡所举,上皆收用,如胡铨、王十朋,其尤章明者也。上以兵冗材匮为忧,允文与陈俊卿议革三衙杂役,汰冗籍,三军无怨言。

④乾道八年四月,御史萧之敏劾允文,允文上章待罪。上过德寿宫,太上曰:“采石之功,之敏在何许?毋听其去。”上为出之敏,且书扇制诗以留之。允文言之敏端方请召归以辟言路上谓其言宽厚命曾怀书之《时政记》。

⑤淳熙元年薨。后四年,上幸白石大阅,见军皆少壮,谓辅臣曰:“虞允文行沙汰之效也。”诏赠太傅,赐谥□□。

(选自《宋史·虞允文传》,有删节)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愿诏大臣思备御(       )       (2)诏赠太傅(       )
为下列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小题2】部分甫毕(     
A.相对少数B.部队分散C.部门分配D.部署安排
【小题3】人才为三等(     
A.名册B.登记C.借助D.铺垫
【小题4】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亮操红旗麾数百艘绝江而来,俄抵南岸者七十艘,直薄宋军,军小却。
【小题5】第④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允文言之敏端方请召归以辟言路上谓其言宽厚命曾怀书之《时政记》。
【小题6】以下材料中对虞允文的评价,你是否同意?请结合第②段“采石一役”加以分析。

自汉以后,文武渐分,然犹有诸葛亮、周瑜、虞允文之徒奋策儒素建功阃外,为时宗臣。彼岂必有抟虎之力,射雕之技哉?不过深明内外之事,能决机宜之便耳。

(节选自陈子龙《安雅堂稿》)

【小题7】小明假期旅游时特地寻访虞公祠堂,只见故居旧迹的人物介绍上字迹有些残缺不清,“赐谥□□”(A.文正   B.忠肃)。请你帮忙做出判断,并结合文本阐述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胡松年,字茂老,海州怀仁人。幼孤贫,母鬻机织,资给使学,读书过目不忘,尤邃于《易》。政和二年,上舍①释褐,潍州教授。八年,赐对便殿,徽宗伟其状貌,改校书郎兼资善堂赞读。为殿试参详官,以沈晦第一,徽宗大悦曰:“朕久闻晦名,今乃得之。”迁中书舍人。

时方有事燕云,松年累章谓边衅一开,有不胜言者。咈时相意,提举太平观。建炎间,密奏中原利害,召赴行在②,知平江府。未入境,贪吏解印敛迹,以兴利除害十七事揭于都市,百姓便之

给事中。会选将帅,松年奏:“富贵者易为善,贫贱者难为功,在上之人识擢何如尔。愿陛下亲出劳军,即行伍搜简之,必有可为时用者。”又奏:“恢复中原,必自山东始,山东归附,必自登、莱、密始,不特三郡民俗忠义,且有通、泰飞艘往来之便。”除兼侍讲。

王伦使金还,言金人欲再遣重臣来计议,以松年试工部尚书为韩肖胄副,充大金奉表通问使。时使命久不通,人皆疑惧,松年毅然而往。至汴京,刘豫③令以臣礼见,肖胄未答,松年曰:“圣主万寿。”豫曰:“圣意何在?”松年曰:“主上意,必复故疆而后已。”使还,拜吏部尚书。

俄以疾提举洞霄宫,卜居阳羡,虽居闲不忘朝廷事,屡言和籴科敛、防秋利害,帝皆嘉纳。绍兴十六年,病革,呼其子曰:“大化推移,有所不免。”乃就枕,鼻息如雷,有顷卒,人谓不死也。年六十。

松年平生不喜蓄财,每除官例赐金帛,以军兴费广,一无所陈请,或劝其白于朝,曰:“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入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松年曰:“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况俸廪,主上所以养老臣也。”

(节选自《宋史·胡松年传》)


【注】①上舍:王安石变法把太学生分为外舍生、内舍生、和上舍生三等。“舍生”即上舍生,太学生中高班的学生。②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这里指朝廷。③刘豫:宋高宗建炎二年济南府知府,投降金朝;建炎四年,受金册封为“大齐皇帝”,后迁都汴京。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入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
B.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入/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
C.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入/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
D.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入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出题和亲临主持。
B.燕云,是指五代时后晋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燕指幽州,云指云州。
C.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降职或免去官职。
D.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松年慧眼识珠,擢拔后秀;献言献策,选拔军中将帅。他做殿试参详官时,评定沈晦第一,宋徽宗对此大为赞赏;他做给事中时,主张皇帝应亲临军中选拔将帅。
B.胡松年出使他国,不辱使命,维护了国家尊严。他在“人皆疑惧”、不敢出使的情况下,毅然出使伪齐政权,面对对方的无理要求,进行了柔中有刚、含而不露的回击。
C.胡松年心忧国事,对朝廷一片忠心。年老多病时,皇上开恩,让他管理洞霄宫,但他仍然多次献言献策,深得皇帝嘉奖和采纳。
D.胡松年淡泊名利,不为子孙储蓄。朝廷每次授予他官职时,都要赐予他大量财物,但他把这些钱财全部用于军队建设。他还说,贤能的人钱财多了,有损个人志向。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幼孤贫,母鬻机织,资给使学,读书过目不忘,尤邃于《易》。
(2)未入境,贪吏解印敛迹,以兴利除害十七事揭于都市,百姓便之。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