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7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山水文学之发达,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山水文学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也非常之高。从宏观的角度看,山水文学之发达是多种因素配合作用的结果,而“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中国古人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是以艺术化的态度对待自然,视人为自然的一部分,追求人与自然浑然合一的理想境界,因此“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观念。与这种强调主体与客体融合为一的人生理想相适应,中国的美学中产生了“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正如“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观念一样,“情景交融”则是中国古代美学中的重要观念,它作为美学原则,直接地影响了山水文学的创作和发展。

西方艺术被认为是再现型的艺术,中国艺术被认为是表现型的艺术。山水文学是以自然景物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从表面上看,模仿说支配下的再现型艺术似乎应当更适合表现自然景色之形貌,更适宜于山水文学的生长。而实际上,从一方面看,重视现实的人生感受,才更能领略、感受自然山水的美,进而将对自然景物的观照和体悟表现出来。因而注重于对自然的感受、体验,为在形象的艺术之中反映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而把自然景物作为媒介,这样的表现型艺术才真正适合于山水文学的生长和发展。另一方面,西方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理论虽然在广泛的意义上包括对整个宇宙人生的模仿,但它所强调的主要是对于人物性格、动作和事件情节的模仿,整个西方古典美学都较少注意对自然景物的表现。而中国人由于很能体验细腻的情感,能在自然万象上发现潜伏的生命活力,其物感说中“物”的部分,虽然可以包括事件情节以及人事,但更主要更经常地却是指自然的景物。总之,中国人一方面强调主观的感受,一方面强调客观的景物,追求着二者的融合。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情景交融原则,当然极利于山水文学的发展。巡视中国山水文学的画廊,或借山水抒发喜怒哀乐之情感,或因山水而领悟禅机,千姿百态,情景合一。

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艺术境界。重视景,即重视作为客观基础的自然物象;重视情,即重视作为主体意识的主观作用,对于自然的自觉审美正起于客观物象与主体情思的对应交感。艺术创作也正需要这主客双方的交互作用。对于山水艺术来说,有了景就有了艺术的客观基础,有了情就有了艺术的内在生命。所以情景交融的美学理论符合于审美和创作的内部规律,它也就能够促进山水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在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的指导下,为了更好地抒发情怀,文学中的山水成份不断增加,由只言片语的写景发展到独立的山水诗,以至产生了大篇幅的山水游记,山水文学的涓涓细流汇成了浩瀚的江海。

(摘编自王可平《“情景交融”与山水文学》)

【小题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有关,也直接影响了中国山水文学的发展。
B.表现型艺术和再现型艺术不同,二者的区别在于对外物是感知并表达出来,还是仅作样貌模仿。
C.中国人重视心与物的交互和融合作用,既能从山水中悟得禅机,也能够借用山水表达现实感受。
D.情景交融的美学理论能够促进山水艺术以及抒发情感,所以山水诗才能由片段写景到独立文体。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亮出观点,即“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造就了中国山水文学发达,重点突出。
B.文章结构上采用了层进式结构,从提出观点到分析原因到总结意义,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C.文章采用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将西方艺术与中国艺术对比,强调了“情景交融”的优势。
D.文章论证使用了大量修饰词语,如“更主要”“更经常”等等,体现了学术类文章的平实。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古典美学受模仿说理论影响,较少表现对自然景物的观照和体悟,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山水文学的长远发展。
B.陶渊明的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可作为论据支撑“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艺术境界”。
C.王夫之的诗评“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邪?”可作为论据支撑“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艺术境界”。
D.中国古代山水文学创作既是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又是对自然环境的超越,这一理念仍可为当代文学创作所借鉴。
2023·四川成都·一模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兰亭”已成为了一个神话,无论在书法行家那里,或者非专业人士那里,“兰亭”俨然成为了一座不可触摸更不可撼动的图腾立柱。和其他艺术所不同的是,书法的历史是一个逆行的历史。当一系列经典范式被建立起来以后,后人始终在对于这些经典进行不断趋近化的效仿中建立起各自的历史谱系。这个描述很像是哲学家本雅明在《历史哲学论纲》里所描述的景象,时间的天使背向未来被狂风越吹越远。“兰亭”如一个越来越清晰的不可接近的艺术理想,却离尘世越来越遥远。尽管书法史上的图腾柱大大小小各擅胜场,但“兰亭”毫无疑问已成为了一切图腾柱中央最宏伟夺目的那一座。

这种艺术史上的偶像化对我们并无好处。一方面我们看到现代文化的琐碎和平庸占据了主要的位置,同时也看到那些经典的图腾变得越来越坚不可摧,而人类的生命和创造力却在这些文明碎片的挤压之下变得举步维艰。关于“兰亭”的起源已几乎湮没无闻,和王羲之的其他真迹一样,大多已被历史的烈焰摧毁殆尽。要是我们通过那些残留的余烬来观照“兰亭”的出生证明,会发现实际上连这座图腾本身都是极为可疑的。

东晋这个朝代和以往不同,他们拥有非常强大的“厚今薄古”的风气。我们说汉魏风骨,实际上也强调其古意盎然,拥有一种经典化的理想美学。但是东晋时代除了个别人之外,主要的文化风气在于对经典美学的逆反。我们可以说,在当时的哲学风气下,那种来自汉代儒学的历史观被清谈式的玄学化的历史观所取代,同时在国家权力松弛的现实政治之下,人们更多地把目光放到了今世,期待在当下建立起属于自身的经典艺术体式。

“兰亭”最初的经典性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书法的传统尺度一度是汉魏时代的张芝和钟繇,然而到了王羲之出世之后,他将古拙的写作形态一改为妍丽之风,很快获得了人们的赞誉。一种新的美学格局的出现总是会受到时人的高度评价,但这种评价也常常带有争议。因此若干年后,当王羲之的七子王献之出世之后,很快就在书法领域取代了其父亲的位置,成为了大众所青睐的新对象。这样看来,王羲之的第一次经典化尝试并不是很成功,尽管他确实得到了认可并纳入了经典的谱系,但是离后来“书圣”的地位,其实还很遥远。

问题就出在几个皇帝身上。当时代过了一百多年,走进梁武帝的年代后,“崇古薄今”的风气再度袭来了。这是一个知名的崇古帝王,他试图重新建立一系列关于书法的古代丰碑,重新激发起文化里对于经典的向往。问题随之而来,那些更为古老的书家作品,传世已然稀罕,他往前推算所足以找到的最为合适的书家范式,正是王羲之。在这样一种皇权和艺术经典权的共同策应之下,王羲之被推上了其生前难以想象的宝座。尽管后来梁元帝在战乱里焚毁了大量真迹,但这些在现实中的焚毁也恰恰让这些经典在精神史里变得更加牢固。直到后世皇家不断以王羲之作为珍藏,“兰亭”的“第一行书”和王羲之的“书圣”地位也就这样逐渐流传下来了。

这是一个简要的偶像建立史。我们知道,一座艺术图腾的树立并不是简单而孤立的事件,而要依靠无数波涛的合力才能够逐渐建成。问题是,这场复杂的历史事件在后来被简化成了一桩纯粹的艺术美学问题,仿佛“兰亭”生来就是为了“天下第一行书”的称号而来的,这当然是我们在认知上的重大谬误。事实上,何止是“兰亭”,在任何领域建立起偶像丰碑,总会伴随着认知简单化的危险。要是对图腾的崇拜还混杂了一些其他的权力崇拜在里面,那局面就更加糟糕了。

(节选自《长江日报》)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原文来看,“兰亭”成为“第一行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和政治环境的宽严有着密切的关系。
B.东晋时代整个文化风气“厚今薄古”,政治环境业较宽松,这有利于建立独属东晋的经典艺术体式。
C.“兰亭”走上神坛,固然有艺术上推陈出新的因素,但是也和时代审美风气以及政治需求等有关。
D.作者开头承认“兰亭”是一座伟大图腾立柱,后文又进行了质疑和否定,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法。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采用举例论证,通过本雅明在《历史哲学论纲》的描述来论证后人会通过模仿经典来建立各自历史谱系。
B.第二段从两个方面来论证艺术史上的偶像化对我们并无好处,能够辩证地看待经典对人类的影响。
C.本文基于历史事实进行分析,涉及“厚今薄古”和“崇古薄今”两种时代风气,作者并未对此作出评价。
D.作者在论证中渗透着基本的理念:不能简单而孤立地看待问题,不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对“兰亭”事件细致入微的分析,最终得出只要建立图腾就会导致认知简单化的结论。
B.作者对于政治权力对艺术品的评价和影响心存警惕,认为艺术品的价值不应该受到其他领域的干涉。
C.平庸和琐碎在现代文化中占据了主要地位,使得人类的创造力无法从经典文化的影响下取得突围。
D.王羲之的书法在生前就获得了较高的评价,他被儿子超越并不能说明他的书法造诣略逊一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论语》开篇《学而》中提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此句,指出了孝与悌是为人的根本。本立而道生,生生不息的人道,其根源在于孝悌。孟子则进一步提出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从人伦关系和人伦次序来说,一般是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孝敬,指的是上下两代人的纵向人伦关系,指的则是兄弟姐妹间的横向人伦关系,一纵一横所形成的十字形的人伦构造,无疑是中国人伦关系的重要构造,悌文化在其中的作用与重要性,具体体现为三个有利于

其一,有利于个人的修养成才:悌作为对兄长的敬爱,与孝具有天然的联系性。将对兄长的敬顺扩大至父母便成了孝。同时,维持兄弟姐妹关系的和睦本身也是孝的一个方面,兄弟睦,孝在中。义与悌更是紧密联系。义之实,从兄是也。义为行事得宜,分寸得当之意。幼弟对长兄的得当行为正反映了义的内容和要求。孝悌作为个人修养的核心,做好它,仁义礼智便能顺其自然,唾手可得,故孟子说尧舜之道,孝悌者也

其二,有利于家庭的和睦与团结:悌对于先生为兄,后生为弟的强调,在家庭内部确立了普遍认同的同辈兄长核心和井然秩序。弟弟要时刻为兄长考虑,日常中尊敬顺从兄长。兄姐要用回报,关心爱护弟妹。在孝悌思想的指导下,古人崇尚同居共财,甚者有十世同居,几千人吃一口大锅饭,而不闻争吵之声。即便兄弟成年后分家,悌友的思想也为财产划分添上了温情脉脉的色彩。分家之后各支仍旧相互扶持,荣辱与共,兄姐弟姐之间的悌德成为家庭家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的重要因素。

其三,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悌德明确长幼秩序,强调长幼两者各守其道,各安其分。与强调父子关系的孝相结合,培养出每个人的伦序意识与伦理关切,孝以事君,弟以事长,示民不贰也。用悌道来侍奉尊长,在法治不健全和政权不下乡的社会中,孝、悌思想很好地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局稳定。

今天,随着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传统的熟人社会逐渐被陌生人社会所取代。悌道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为现代的人际交往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以一颗友好善意的心来面对所有熟人和陌生人,在此基础上建立融洽的社会关系。如今社会上出现的许多人情冷淡的现象,正是因为对陌生人缺乏兄弟般的热情,而习惯用冰冷的利益衡量人际间的关系所致。将悌道贯彻于社会中,不仅能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更能推动社会更好的进步与创新。

当然,我们需要正确辨别与对待悌道,在重视与弘扬悌道的重要价值与作用的同时,也不能走向极端。兄弟姐妹之间的悌道,只是人伦关系之一,不能是占据人的存在的全部或主导层面的人伦关系。

——摘自丁成际《悌之道》(《光明日报》2020321日)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女对父母的孝和兄弟姐妹间的悌“一纵一横”地组成了中国的人伦关系。
B.悌对于“先生为兄,后生为弟”的强调,确立了普遍认同的同辈兄长核心和井然秩序,使兄弟相互扶持,荣辱与共。
C.在法治不健全和政权不下乡的社会中,用悌道来侍奉尊长,孝、悌思想很好地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局稳定。
D.以“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悌道面对所有熟人和陌生人,在此基础上能建立融洽社会关系。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以《论语》和孟子的话说明了“悌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伦理中的重要地位。
B.文章联系社会人情冷淡的现实,正面论证了悌文化为现代的人际交往提供了良好的思路的观点。
C.文章从个人、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论述了悌文化在中国人伦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D.在论述悌文化的作用与重要性的同时,文章也指出在弘扬悌道时也不能走向极端,具有辩证的思维。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兄弟睦,孝在中”,维持兄弟姐妹关系的和睦本身也是孝的一个方面,因此,“悌”与“孝”联系紧密。
B.孝悌作为个人修养的核心,只要做好了孝悌,就能顺其自然地做到仁义礼智。
C.今天,传统的熟人社会逐渐被陌生人社会所取代,“悌”的对象也应该由兄弟姐妹扩大到陌生人。
D.因为悌道只是人伦关系中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在弘扬悌道时走向极端,效果会适得其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公元前16世纪至前3世纪,中国各地区文化逐渐融合。商周以后,中国北部已有强大的文明,将其他族群、阶层纳入同一政治、文化秩序。春秋战国接续已经发轫的动力,扩大了这一秩序的领域。中国文化的特色,此时也呈现出来,此后又有两千余年成长。同时,中东地区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城两个文明,则由盛转衰,后被边陲的波斯与希腊取代。两河、尼罗河流域本是颇有活力的文化核心区,但没能走向庞大持久的文化圈,却从此以后,分分合合,终于淡出历史。

先从地理形势讨论。中国北方黄土高原、黄土平原、渤海湾平原三者一体,虽有山地,却非天险。南方则河川湖泊处处有之,偶有山岭,不成障碍。南北之间彼此密接,只有四川盆地等地自成格局。长江、黄河两河中下游代表的南方与北方,形成各自的文化特色,又因彼此密迩而交流频繁。南北两个文化系统,经常接触,又不断抗衡,最后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融合为一。

中东两大文明则不同。两河地区北有高山,南有沙漠,难以逾越;其它方向通路狭窄。埃及在尼罗河谷地,两侧皆山,外面不是荒漠就是石碛山地。两河与埃及之间还隔了一个大沙漠,是以两个古代文明虽有接触,却不能密集交流。此间之征服者,只能“马上”取天下,而不能有文化的涵化力,将不同文化系统融为一个可大可久的核心。

中东地区各地方文化,各自发展了独特的文字系统。两河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图像文字,造字原则完全不同,始终无融合的可能。中国地区只出现了一套文字系统。它在新石器时代即已肇瑞,于商周时代一系相承。南方文化与北方交会时,南方可能并无文字,于是接受了北方的文字。战国列国出土的文书,虽有歧异,大体相同,属于一系。中国地区单一的书写系统;实与其文化的融合关系密切。

从思想方式而言,两河流域的文献,显示出二元对立的观念:淡水与苦水、山雨与干风,皆难以调和。埃及古代的宇宙观,则为定于一尊的多元系统:法老是主宰,地方神祇各有职司。新王国时代,埃及向外扩张,接触异地文化,这套封闭的观念便难以自圆其说。

中国古代文化则逐渐形成二元融合的观念,阴阳、动静都对立而互补。《周易》以相对二元、彼此调和作为事物的本质,这套观念迥异于中东两大文明。也许因周人秉持此想法,故其主宰北方时,能吸纳旧商人族群,并与各地土著共存,体现出很大的包容性。

春秋时孔子提出“仁”,将人性与宇宙的道,结合为以人间秩序为主轴的思想体系,此即雅斯贝尔斯所谓“文化大突破”。而亚述与埃及于轴心时代却未有足够的大突破。中国的情形,综合言之,广大地区的古代族群,在接触的过程中,有同- -文字为载具,观念包容调和,遂能合为一系,源远流长。大突破后,人间的关怀,二元的动态及互补,成为中国文化系统主要的思想特点。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东两大古文明土地贫瘠,资源稀少,而缺乏文化交流、融合的能力。
B.中东地区的两大古文明,其思想方式的特点是二元对立,这迥异于中国。
C.在文化大突破之后,中国古代文化系统的主要思想特点才逐渐形成。
D.对立与互补,是中国古文明与中东两大古文明在文化发展上显著的差异。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论证具有宏观的视野,经由比较推出事物特点,方法得当,结论可信。
B.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深入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及其成因。
C.文章选材考究,以古中国之南、北两方与中东之两河、尼罗河,形成严谨的对比结构。
D.文章的论据服务于论点,如周易周人佐证了中国古代文化观念的二元对立。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东两大独特文明,由于地理因素、文字特点、造字原则等具体条件的限制,其文化整合的实现基本没有可能。
B.据文章所述我国古代文化的特点与发展脉络,倡导和谐的“和”文化定然具有更深远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C.朱熹曾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正与文中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些特征或表现相通。
D.文章开头便提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在结尾终于交代了其具体内容,使得文章首尾呼应、内容完整。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