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67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渐渐之石

《诗经·小雅》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山川悠远,维其劳矣。武人东征,不皇朝矣。

渐渐之石。维其卒矣。山川悠远,曷其没矣。武人东征,不皇出矣。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武人东征,不皇他矣。

[注]①渐渐:同“巉巉”,山石高竣貌。②皇:同“遑”,闲暇。③卒:借为“崒”,高竣而危险貌。④豕:猪。⑤蹢:蹄子。⑥烝:众多。⑦毕:二十八星宿的毕宿。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各章先叙后议,情出自然,透过一次“武人东征”事件,点出穷兵黩武的危害性。
B.前两章采用相似的句式,以回环复沓的形式写出东征的士卒想象的景象,历历成画。
C.“曷其没矣”联想到险境的无法逾越,着力表现将士的不平、愤怨、哀叹和绝望。
D.第三章通过描写滂论大雨汇流成河,点出行军路上的艰难,加剧了远征将士对战争的怨恨。
【小题2】朱熹说:“将帅出征,路途险远,不堪劳苦而作此诗也。”请以第一章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诗是如何抒发军士的劳苦之情的。
23-24高二上·安徽·期中
知识点:诗经写景抒情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击鼓

《诗经国风邶风》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居爰处?爰丧其马?予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注】①镗(tāng):击鼓的声音。②土国:用土筑城。③孙子仲:人名,卫国将领。④平:平定。⑤爰(yuán):哪里。⑥契:合。⑦阔:离。⑧成说:约定誓言。⑨于嗟(xūjiē):感叹词。⑩洵(xún):久远,指夫妻离别长久。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先用一阵阵镗镗的击鼓声造成一种紧张急迫的气氛,然后在交代“击鼓”的原因,国家要有战事.
B.“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两句,诗人把自己的遭遇与众人作对比,突出自己的英勇,不再筑城,将独去南征。
C.“不我以归”即“不让我归家”,“忧心有忡”即“内心忧伤”,这两句直接表达诗人对战争造成的长期分离的不满。
D.诗歌写出了一个被迫南征的兵士在出征前、出征时和出征后的复杂心理和行为,其中又插叙忆人,悲恻感人。
【小题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传诵千古的名句。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分析这四句诗流传千古的原因。
【小题3】本诗和《采薇》在题材、主题和表达方式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简要概括。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