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文,且四十年,窃恐转死沟壑,伏天子哀怜之。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延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悯弱,情不忘君。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宋代〕宋祁撰)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冑曹参军
B.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C.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D.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奇其材”的“奇”是“以……为奇”的意思,其用法与《师说》“不耻相师”的“耻”是一样的。
B.“伏惟天子哀怜之”的“惟”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惟觉时之枕席”的意思不同。
C.“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羸服,指破旧的衣服,和“江州司马青衫湿”中“青衫”的意思类似。
D.“因客耒阳”的“因”可理解为“于是、就”,与《琵琶行》中“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少时家贫不能够养活自己,旅居于吴、越、齐、赵之地。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就先前去见他。杜甫参加科举考试落第之后,困居长安。
B.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进献了三篇赋,后又多次献上赋和颂,大力赞扬自己。
C.杜甫和房琯是平民之交,房琯因为受他的门客董延兰牵累,被罢免了宰相职务;杜甫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
D.严武和杜甫是世交老友,严武统领剑南时,推荐他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很优待他,很多时候对杜甫的放肆行为表面上不在意,可是内心却恨杜甫。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
23-24高一上·四川内江·期中
知识点:欧阳修(1007-1072)《新唐书》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罗绍威字端已,其先长沙人。绍威好学工书。颇知属文,聚书数万卷,开馆以延四方之士。绍威袭父爵长沙。绍威新立,幽州刘仁恭以兵十万攻魏,屠贝州,绍成求教于梁,大败燕军于内黄。明年,太祖遣葛从周会魏兵攻沧州,取其德州,遂败燕军于老鸦堤,绍威以故德梁助已。

太祖围沧州未下,刘守光会晋军破梁潞州。太祖自长芦归,过魏,疾作,卧府中,诸将莫得见,绍威惧太祖终袭己,乃乘间入见曰:“今四方称兵,为梁患者,以唐在故也;唐家天命已去,不如早自取之。”太祖大喜,乃急归。太祖即位,将都洛阳,绍威取魏良材为五凤楼、朝元前殿,浮河而上,立之京师。太祖叹曰:“吾闻萧何守关中,为汉起未央宫,岂若绍威越千里而为此,若神化然,功过萧何远矣!”赐以宝带名马。

燕王刘守光囚其父仁恭,与其兄守文有隙,绍威驰书劝守光等降梁。太祖闻之笑日:“吾常攻燕不能下,今绍威折简,乃胜用兵十万。”太祖每有大事,多遣使者问之,绍威时亦驰简入白,使者相遇道中,其事往往相合。

绍威自以魏久不用兵,愿伐木安阳淇门为船,自河入洛,岁漕谷百万石,以供京师。太祖益以绍威尽忠,遣将程厚、卢凝督其役。舟未成而绍威病,乃表言:“魏故大镇,多外兵,愿得梁一有功重臣临之,请以骸骨就第。”太祖亟命其子周翰监府事语使者曰亟行语而主为我强饭如有不讳当世世贵尔子孙今使周翰监府事尚襄卿复愈耳绍威仕梁,累拜太师兼中书令,卒年三十四,赠尚书令,谥曰贞壮。

(节选自《新五代史·罗绍威传》)

【小题1】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亟命其子周翰监府事语/使者曰/亟行/语而主/为我强饭/如有不讳/当世世贵尔子孙今使周翰监府/事尚襄卿复愈耳/
B.太祖亟命其子周翰监府事/语使者曰/亟行/语而主/为我强饭/如有不讳/当世世贵尔/子孙今使周翰监府/事尚襄卿复愈耳/
C.太祖亟命其子周翰监府事/语使者曰/亟行/语而主/为我强饭/如有不讳/当世世贵尔子孙/今使周翰监府事/尚襄卿复愈耳/
D.太祖亟命其子周翰监府事语/使者曰/亟行/语而主/为我强饭/如有不讳/当世世贵尔/子孙今使周翰监府事/尚襄卿复愈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中国古代有多个国号“梁”的政权,此指隋朝末期西梁宜帝曾孙所建后梁。
B.洛阳,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C.折简,即折半之简。古人以竹简作书本有固定长度将简折半,有轻礼之意。
D.骸骨,指尸骸之骨,又指身体。古代官员为上尽事年老退职,故辞官称乞骸骨。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罗绍威承位之初,逐步巩固封地。他新立之时就面临刘仁恭进攻与屠城,在梁的帮助下大败燕军,次年又凭一己之力发起反攻并取得胜利,外患得以暂解。
B.罗经威求得自保,又得太祖欢心。他说服太祖自立政权预防对方对自己的袭取,后来又为太祖出材出力,营造楼和殿,太祖非常满意,对罗绍威有所赏赐。
C.罗绍威施计劝降,赢得太祖盛赞。他利用燕王父子之间、兄弟之间的内部矛盾劝降燕王刘守光,太祖得知后称赞罗绍威劝降书信的作用可以胜过十万大军。
D.罗绍威忠心仕梁,太祖厚待有加。罗绍威计划每年向梁进献大量粮食水运至京城,被太祖看成忠心之举,造船期间病危时得到太祖关心,逝世后获赠封谥。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绍威好学工书,颇知属文,聚书数万卷,开馆以延四方之士。
(2)今四方称兵,为梁患者,以唐在故也;唐家天命已去,不如早自取之。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杜中立

⑴(杜)中立,字无为,以门荫历太子通事舍人。开成初,文宗欲以公主降士族,谓宰相曰:“民间修昏姻不计官品而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不及崔、卢耶?”诏宗正卿取世家子以闻。中立及校书郎卫沫得召见禁中,拜著作郎。月中,迁光禄少卿、驸马都尉,尚真源长公主。

⑵中立数求自试,愦愦不乐,因言:“朝廷法令备具,吾若不任事,何赖贵戚挠天下法耶?”帝闻异之,转太仆卫尉二少卿,历左右全吾大将军。京师恶少优戏道中,具驺唱珂卫,自谓“卢言京兆”,驱放自如。中立部从吏捕系,立棰死。迁司农卿。绳吏急,反为中伤,左徙庆王傅。

⑶久之,复拜司农卿,入谢,帝曰:“卿用法深,乎?”答曰:“毂下百司养名不肯事,如司农尤丛剧。陛下无信流言,假臣数月,事可济。”帝许之。

⑷初,度支度六宫飨钱移司农,司农季一出付吏,大吏尽举所给于人,权其子钱以给之,既不以时,黄门来督责慢骂。中立取钱纳帑舍,率五日一出,吏不得为奸,后遂以为法。加检校右散骑常侍。

⑸京兆尹缺,宣宗将用之宰相以年少欲历试其能更出为义武节度使。旧徭车三千乘,岁挽盐海濒,民苦之。中立置“飞雪将”数百人,具舟以载,自是民不劳,军食足矣。

⑹大中十二年,大水泛徐、兖、青、郓,而沧地积卑,中立自按行,引御水入之毛河,东注海,州无水灾。卒,年四十八,赠工部尚书。

⑺中立居官精明,吏下寒栗畏伏。中虽坐累免,及复用,亦不为宽假。

——《新唐书·杜中立传》


【注释】:①门荫:门第恩荫。②阀阅:世家。③具驺唱珂卫:小吏驾着装饰华丽马在前面开道。④毂:本是指车轮中心的圆木,此指“京城”。 ⑤子钱:利息。⑥黄门:宦官。⑦自按行:亲自巡视。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⑴修昏姻不计官品而阀阅(            )   ⑵卿用法深,乎?(           )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⑴陛下无信流言(          )
A.窘迫            B.赶快             C.惊慌            D.立刻
不及崔、卢耶?(          )
A.反而            B.照顾             C.回头看        D.但是
【小题3】第⑸段画曲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宣 宗 将 用 之 宰 相 以 年 少 欲 历 试 其 能 更 出 为 义 武 节 度 使。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中虽坐累免,及复用,亦不为宽假。
【小题5】依次概括⑵、⑷、⑸、⑹段的大意。
【小题6】杜中立受文宗召见,升任驸马都尉、娶到真源长公主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房玄龄,临淄人。开皇中,天下混壹,皆谓隋祚方永,玄龄密白父曰:“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终当内相诛夷。”年十八,举进士。吏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曰:“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太宗以燉煌公徇渭北,杖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公为秦王,征伐未尝不从,众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物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居府出入十年,军符府檄,或驻马即办,文约理尽,初不著藁。高祖曰:“若人机识,是宜委任。每为吾儿陈事,千里外犹对面语。”隐太子将有变,王召以方士服入,夜计事。事平,第功班赏,功第一,食邑千三百户。淮安王神通曰:“义师起,臣兵最先至,今玄龄以刀笔吏居第一,臣所未喻。”帝曰:“叔父兵诚先至,然未尝躬行阵劳。今玄龄有决胜帷幄、定社稷功,此萧何所以先诸将也。”居宰相积十五年,自以权隆极,累表辞位,诏不听。帝遣使谓曰:“让,诚美德也。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毋多让!”会伐辽,留守京师。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忧矣。”玄龄数上书劝帝,愿毋轻敌,久事外。晚节多病,玄龄顾诸子曰:“今天下事无不得,惟讨高丽未止,上含怒意决,群臣莫敢谏,吾而不言,抱愧没地矣!”遂上疏,帝得疏,曰:“是已危慢,尚能忧吾国事乎!”玄龄当国,风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媚忌,闻人善,若己有之。明达吏治,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治家有法度,常恐诸子骄侈,乃集古今家诚,书为屏风,令各取一具,曰:“留意于此,足以保躬矣!汉袁氏累叶忠节,吾心所尚,尔宜师之。

(节选自《新唐书・房玄龄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B.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C.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D.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考试的人,即殿试及第者。
B.幕府,古代君王或军中将帅在外临时处理政务之地,用帐幕搭建,也泛指官署。
C.刀笔吏,指文职官员或主办文书的官吏,因为古代读书人常用刀和笔修改文字。
D.夷,在古代可以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房玄龄深得太宗信任。太宗攻取渭北时,房玄龄与太宗就一见如故;后来凡有战事,房玄龄一律跟随。
B.房玄龄为国尽心竭力。他不爱奇珍异宝,一心广揽贤才,为国效力;即使病重,也不忘为国事上书进言。
C.房玄龄才能卓尔不群。年轻时就被高孝基誉为国家的栋梁;写军书奏章往往一气呵成,展现了他的才华。
D.房玄龄注重家风建设。房玄龄担心自己的孩子们骄傲自大,于是收集古今家训,警示子女遵守法度。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人机识,是宜委任。每为吾儿陈事,千里外犹对面语。
(2)留意于此,足以保躬矣!汉袁氏累叶忠节,吾心所尚,尔宜师之。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