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较难0.4 引用1 组卷47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春风拂过大地一片绿意盎然、万紫千红。然而,春风唤醒的不仅是红花绿叶,还有一群     ①      的植食者。植食者对植物来说,常常被视为单一的取食关系,是非善意的访问者、掠夺者。

事实上,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植物与植食者之间早已充满了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植物与植食者斗智斗勇的现象       ②       ,然而,它们之间并非只有势不两立的仇恨。有的植食者在满足自身存活的必要需求下,不会对植物赶尽杀绝,而是懂得“收敛”,也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既然植食者做出让步,植物也懂得“妥协”,往往不再斤斤计较,而是愿意做出一部分牺牲作为回馈。双方做出的让步可以化干戈玉帛,实现和睦相处,甚至双方还能     ③ ,建立起互利共生的合作关系。头细蛾与叶下珠就建立了这样一种协同进化的关系。在叶下珠的种子成熟时,头细蛾幼虫也刚好从叶下珠的果实里孵化出来,并依靠取食种子成长。此时,叶下珠并没有做出反抗,而是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一部分种子拿来饲养头细蛾的幼虫,直至其化蛹。到了第二年开春,蛹破茧变为能够飞翔的头细蛾成虫时,又为叶下珠提供传粉服务,帮助其完成繁衍后代的使命。

【小题1】请在文中横线外填入恰当的成语。
【小题2】下列各句使用到的修辞手法和文中加点的“干戈”“玉帛”不同的一项是(     
A.“北京话”双手抱住胳膊肘,和她们站得不远不近地说:“喂,我说小姑娘们,别扒窗户,危险!”。
B.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行,(刘禹锡《陋室铭》)
【小题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的“收敛”一词所用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
B.她只是一心一意地想:赶快走回去,明天理直气壮地去上学,理直气壮地打开书包,把“它”摆在桌上。
C.但到这里,消息忽然停顿了,下来的伤员只是简单的回答“在打”,或是“在巷战”。
D.在这样一个“白夜”里来攻击,有多困难,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
【小题4】划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叶下珠并没有做出反抗,它的一部分种子成为了头细蛾幼虫的食物,直至其化蛹。”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3-24高一上·海南海口·阶段练习
知识点:修辞手法标点符号语句(语段)表达效果熟语(含成语)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站在西江苗寨的脚下向上望,那些木制的建筑,环山而建,一圈又一圈,一层又一层,远远望去,像是一个巨大的螺旋体。它像时光的涡流,留住了生活的印迹。西江苗寨的建筑以吊脚楼为主,这种结构的建筑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的上古时期,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节省土地。吸引我目光的是建在堂屋外侧的美人靠,在苗语里被称为阶息,主要用于乘凉、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设计者匠心独具,用心良苦:人在颠沛流离、为生存担忧、为生计奔波之后,是需要停下脚步歇息的——在极速狂奔之后停下脚步,让自己安静下来,以便确立下一步的方向。那身体的歇息处即是心灵的休憩处。

绿如碧玉的白水河从桥下穿行而过,奔向远方。天色渐渐暗下来,夜风吹皱了一弯河水,淙淙的流水声中央杂着一两声虫鸣。河岸边的木椅上坐着三三两两的游人,闲谈声在朦胧的夜色中时高时低。隔岸的灯火逐渐熄灭,如同夜闭上了一只又一只眼睛。心底突然涌起一种感动,任世界如何变幻,有些东西是永远不变的。我们追寻着美好,也应接受不完美,珍视寻常或不寻常的每一天。

【小题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书店老板说:“你买这本吧——这本比那本好。”
B.我这么一直坚持奋发读书,也想借此唤起弟妹们热爱生活的希望——无论环境多么困难。
C.“画得真好。——你为什么这样勇敢,不怕他?”
D.“我终于考上大学啦!我终于考上啦——!”金石开简直兴奋得快要晕过去了。
【小题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那些环山而建的木制的建筑。”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