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5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天”在古代中国虽然是一个自然哲学的范畴,但它又同时具有道德哲学或人生哲学的内涵。张岱年说:“古代哲学中所谓天是有歧义的,或以指主宰之天,或以指自然之天,或以指义理之天。”他还指出古代先贤中,孔子、墨子、孟子及董仲舒都认为天是“有意志的,是世界的最高主宰”。宋明理学或讲天即理,或认为心即天,其要义都在强调天的独一和绝对。就是说,遵从“天”是对绝对客观外在的承认,也是一种道德上的必然要求。基于这一认识,先秦时代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天下”观念。

“天下”观念的基本原理,就是“‘天下’万物都反映着并且要服从于‘天’的意志”及“世界上只能有一个‘天下’”。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思想根源,是先秦“天下”观念中所表现的“周边民族集团与中原王朝同属一个‘天下’”的认识,这是“天”作为最高主宰的外在表现。由于“天”在道德上的内涵,“天下”观念还有另外一层道德上的必然,亦即“四夷”尊崇中原,具有道德上的合法性和优先性。甚至可以说,“天下”观念在早期中国首先是作为一种道德价值而存在的。当然,早期中国相对周边高度发达的文明,是“天”的外延和内涵被普遍认同的客观原因。

古代中国对于“天下”观念的叙述,可以理解为道德与制度的系统构建。早期中国的“五服”及周的封建与宗法制,秦汉之后的羁縻、土司制度乃至宗藩制度,都是对于“天下”的制度构建。除了原本所具有的道德属性之外,“天下”观念亦因此成为一种维护秩序和安全的手段而被实用化。可以说,“天下”观念兼具道德与实用之二者,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制度化的安排。由多层复杂内容构成的抽象的“天下”观念,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巩固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维度的“统合”功能。

一是“天下”观念使“华夷一体”或“华夷一家”思想有了理论根基。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的政治形势及立场,会使华夷之间既合又分。华夏及“四夷”族群,一方面彼此融合,另一方面又存在客观差别。当强调彼此融合时,即所谓“华夷一体”,是一种“合”的表现。当注重他们之间的差异时,就会存在“华夷之辨”的分野。“华夷一体”及“华夷之辨”在中国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

二是“天下”观念推动了各区域族群的不断融合与统一,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及发展提供了条件。在客观的历史进程中,受“天下”观念影响形成的“天下一统”政治目标追求,有助于各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不同族群的交往交流交融,推进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促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由小而大不断滚雪球式发展。

当然,“天下”观念虽使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态不断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不断巩固,但理想与现实的割裂、不同区域族群在文化及经济等方面表现的客观差异、“中国”与“四夷”既统一又对立的形态,使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呈现了极大的差别,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经历了复杂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缺乏“天下”观念,则“华夷一体”将没有适宜的理论阐释空间。“天下”观念使华夷之间的转化、结合有了理论谱系,成为维系中国古代各族群不断融合的根本思想根基。

(摘编自段金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论析》)

材料二:

自先秦以来,古代中国人鲜明划出“中国”“华夏”与“四裔”“夷狄”的界限,而所谓“华夷之别”“夷夏大防”,主要不是族群的区别,而是文化的差异。孔子说过“内诸夏而外夷狄”,也是就其文化程度而言的:“内诸夏”为礼仪之邦,“外夷狄”乃化外之民。

最初的中国人自然而然地认为,“中国”即“天下”,后因张骞、玄奘与郑和等出使的经历,对“天下”(世界)与“中国”(华夏)的大小观念虽有认知,但迟至明清,仍顽固地把“中国”等同于“天下”。即便不得不承认“天下”大于“中国”时,他们也依旧坚信,“中国”位居天下之中央,形成一种将“四裔”也包括在以中国为中心的天下之内的新“天下”观。这种中国中心论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构件,附着于儒家思想之上,自始便有强烈的文化意义,并在“四夷”压迫“中国”时越发高涨。当北宋受到辽朝与西夏的威逼,学者石介就在其《中国论》里强调:“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天地为之乎内外,所以限也。”当“中国”一词用于国家概念后,大一统的中国君主,无不把自己视为整个天下的最高统治者。唐太宗表示:“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这种观念不自唐太宗始,直到明清皇帝那里,仍能听到类似的声音。

在古代世界,中华文化处于强势地位,不仅朝鲜、日本等深受中华文化浸染的东亚国家对中国深表认同与仰慕,其他周边民族也对中国表示向往。周边民族与国家对中华文化的向慕,是中华强势文化在外部世界的折光,这种反射回来的折光,让古代中国人更加沉在原有的文化优越感中。乾隆朝修撰《皇清文献通考》时就陶醉道,四夷“自附于中华之教,是则圣人之道之大与圣朝之化之神也”。

文化优越感以精神层面支持了中国中心论,中国中心论又以国家形式强化了文化优越感。这种互动所带来的直接效应,就是古代中国在处理外部世界事务时,对周边民族与国家往往有一种居高临下的自大与不屑为伍的鄙视。于是,在古代中国与周边“四夷”的关系中,不仅没有平等可言,甚至连起码的对等关系也不能接受。大业初,隋炀帝见到日本国国书抬头为“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就大为不悦道:“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

(摘编自虞云国《历史上的中国中心论》)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及“华夷之辨”时,指出华夏与四夷的对立与统一在历史上客观存在,且都认为华夷的差异主要在于文化。
B.材料一认为,先秦“天下”观念影响深远,这一观念的形成,是以对“天”的遵从这一道德上的必然要求为基础的。
C.材料二引用北宋石介的言论,说明了中国与四夷在地理位置上的差别,主要论证了地理位置会带来中原与四夷的文化差异。
D.材料二认为,古代中国对待周边国家和民族的态度,使得文化优越感和中国中心论产生了互动,并在古代君王的行为中展现。
【小题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夷普遍认同“天”的外延与内涵,与早期的中原文明较周边文明高度发达有关。
B.“天下”观念兼备道德和实用二者,制度的构建是对“天下”观念的一种叙述和实践。
C.历史上“华”“夷”或对立或统一的状态,是复杂且抽象的“天下”观念造成的。
D.如果没有“天下”观念,那么中国古代各族群不断融合的进程将会受到极大影响。
【小题3】下列不能支撑“中国中心论”的是(     
A.“凡天子者,天下之首;蛮夷者,天下之足。”——贾谊
B.“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荀子
C.“以四海之广,岂须夷虏在内,然后取足哉!”——江统
D.“圣帝在上,德流天下,诸侯宾服,威振四夷。”——东方朔
【小题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小题5】《齐桓晋文之事》中提到的“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体现了两则材料的主要观点,试加以分析。
23-24高三上·重庆沙坪坝·阶段练习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朝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而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古者有儒风、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高举远慕、留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潇洒超脱的风味。我们也发现注重归真返朴,羡慕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是老庄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风度超脱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

(摘编自《儒家与道家人生气象》)

材料二:

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致的。儒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合而不同”。道家也讲“致中和,守静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万物等等。

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起初,确曾因我国囿于“夷夏之辨”一度显得孑立。但经过一番与儒、道的碰撞、辩驳、演变、磨合,外来的佛教渐渐中国化,到了隋唐,就逐渐实现了儒、道与佛的融和,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世界各国思想历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坚强的“胃”,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为中国化的佛教。所以,史学大师陈寅恪早就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是“道家的真精神,新儒家的旧途径”。故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而那种把“国学”只看作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是有重大偏颇的。缺了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的补充,儒家难撑国学这台戏。儒、道两家,还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使“国学”真正发扬光大。

(摘编自韩秉方《儒道互补——国学之根基》)

材料三:

在殷周之际,中华传统文化由“神本”转向“人本”,人道主义思潮从而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儒家致力于以“仁”为核心,构建“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秉持“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其思想的核心都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儒、道两家在“人本”的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相融互补,达到辩证统一,也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道两家之所以能长期共存,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是因为它们既互相竞争,又互相吸收。
B.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
C.汉代,佛教就从印度传入中国,一直到隋唐时期,逐渐中国化了的佛教才与儒、道逐渐融和,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
D.人道主义思潮的出现,为儒、道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儒、道两家在“人本”的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相融互补,达到辩证统一。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积极进取,道家消极自保,二者人生观不同,体现出的气质与风度各异。但是儒、道两家互补,共同构成了“国学”的根基。
B.佛教顺利地融入,并被消化吸收为中国化的佛教,是因为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博大包容性的特点。
C.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主张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体现了儒家以“仁”为核心的理念。
D.道家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主张各自顺任自然之性,注重归真返朴,富于山林隐逸之趣,是其“道法自然”思想的体现。
【小题3】下列选项中属于“儒家”观点的一项是(     
A.兼相爱,交相利B.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C.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小题4】《礼记·大学》中写道:“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请结合材料一对这句话加以分析。
【小题5】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你认为儒、道两家思想对当今社会还有积极意义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一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电影在上映后屡获高票房,甚至成为现象级作品。这些新主旋律电影与传统主旋律电影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叙事策略方面。

从宏大叙事到微宏叙事。爱国主义的表现方式本应是多样的,然而在实践中却长久地受限于宏大叙事的藩篱,在各种影像作品中变成了一味的说教。宏大叙事这一概念来源于后现代理论,与语言学关系密切,它的题材一般要反映人类和社会重大问题,以群体抽象为基础,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进行全面而完整的叙事。在此过程中,叙事由于无法落实到具体的细节和人物而不够生动,从而变得空洞,客观上拉远了作品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新主旋律电影突破了宏观叙事这一范式,小切口的方式得到大量的运用,在叙述故事时不再从大的历史背景着手,转而具体到鲜活的人物或事件上,再加上对细节通行仪式化的描写,从微观映射宏观,既增加了作品的故事性也丰富了作品的内涵。这即是微宏叙事它不再是以宏大呈现宏大,而是改以微细方式呈现宏大,或者以微细传达宏大

从精英视角到平民视角。人文关怀来源于人文主义,是新主旋律电影的一个重要转向。人文精神是指人与人之间是自由、平等的,应当尊重每个人的尊严。只有呈现具体而真实的人,影视作品才能做到具体真实,叙事主题才能接地气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电影叙事应以人为本,善于把握细腻的情感。由于私人议题在宏大叙事的范式下被掩盖,人文关怀在以往的作品中略显不足,在电影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精英视角的霸权,平民的存在感较弱。事实上,由于我国家国一体化传统理念的存在,在艺术作品中逐渐地形成了家国叙事的传统。新主旋律电影时常利用人物的家国情怀叙述故事,人文情怀主导的关照平民的叙事理念在此基础上得以实现。

从平铺直叙到起伏跌宕。电影叙事的内容不能平铺直叙,要有故事化情节,只有配合适宜的叙事结构,才能提升电影的整体品质。以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为例,它的叙事结构是新颖的。电影由七个故事组成,这种设计在电影中比较少见,在献礼片中也是首次出现。每个故事中间用书写相应的文字作为过渡,再按照时间线进行排列。由于都是国家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每个部分之间的衔接比较流畅,也能够迅速将观众带入情境中。就每个故事而言,叙事结构也做出了一些突破,代表了新主旋律电影的整体方向。

新主施律电影承载着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按照文艺作品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要求,人文关怀要做到位,文艺工作者就必须跳出宏大叙事的框架转向关照个人。同时,个人的故事一定是处在特定时代,宏大的背景不能丢,因此以细节作为小切口成为最实用的叙事方式。在此背景下,为了贴近受众,宏大叙事变为微宏叙事,平民视角的作品开始登上荧幕。

(摘编自徐洋《谈新主淀律电影叙事策略》)

材料二:

9月30日,电影《长津湖》首日上映。这部电影的叙事手法非常中国化。

第一点,就是英雄群像。在《长津湖》当中,吴京是男主角吗?易烊千玺是男主角吗?唐国强是男主角吗?段奕宏、朱亚文、李晨、胡军、韩东君是男主角吗?张涵予、黄轩是男主角吗?这就是典型的中国自己的叙事手法,英雄群像,大家都是男主角,在戏份上,此起彼伏。第二点,则是革命乐观主义,在电影《长津湖》当中,影迷们能够看到战士们是有说有笑,有打有闹的。包括影片中途,一位战士包扎伤口,想要喊疼,让战友一个馒头给噎到嘴里了,然后就是哈哈大笑地吃馒头。在电影《长津湖》里边,一直没有仇大苦深,这是人性刻画不深刻吗?还真不是。这是中国化叙事的另一种深刻,革命乐观主义的深刻。这一点特征上,《长津湖》是继承了《上甘岭》等老一辈电影传统的。在巨大的革命困难面前,我们的战士们不是叫苦连天,而是以迅猛的乐观面对一切。革命乐观主义更是中国文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叙事态度。在这种创作精神的指导下,塑造出来的英雄群像们,都是画龙画虎更画骨的,这是更为高级的人性深刻。第三点,反三幕式电影高潮。电影《长津湖》显然是反三幕式结构的,不能说哪场戏是第一次高潮,哪场戏是第二次高潮,哪场戏是最后的高潮。《长津湖》是基于真实需求的叙事,打破了套路化的高潮模式,电影当中,在长津湖完成对敌寇的包围之后,开始神兵天降,四面八方地对敌寇包抄,可以作为这部影片的最重要戏份存在。但是,后边敌寇逃走,我军阵地阻击的戏,敌寇被赶下大海的戏,也是非常重要的。不拍敌寇逃窜,我军阻击,敌寇入海,我军围攻,就不足以形成真正的符合现实的叙事。所以,电影《长津湖》直接扔掉了三幕式结构,在长津湖大战之后,依旧有阵地阻击战,机场围攻战等等。最大的高潮没有放到最后,而是余波不断。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叙事。类似的例子,《三国演义》里边的赤壁之战,火烧赤壁,当然是最大的高潮。但是,这场戏,根本不是赤壁之战的最后。《三国演义》里边,还有周瑜的人马过江之后,如何围追堵截曹军,还有诸葛亮的各路人马对曹操的拦截,还有华容道的故事等等。

没有叙事套路是不可以打破的。《长津湖》英雄群像,革命乐观主义,叙事上的高潮与反高潮,都是典型的中国化叙事。中国电影,本就应该有这样的自己讲故事的方式了。

(节选自马庆云《<长津湖>告诉我们,什么叫中国叙事》)

【小题1】下列对“新主旋律电影”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主旋律电影在坚持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创作手法更加灵活。
B.新主旋律电影改变了以往影视作品一味地说教的表现方式。
C.新主旋律电影呈现具体而真实的人,使叙事主题更“接地气”。
D.新主旋律电影比传统主旋律电影更追求故事化情节和起伏跌宕的叙事。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对《长津湖》的叙事手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津湖》的主题是宏大的,又通过塑造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表现出人文主义关怀。
B.《长津湖》中,战士们在冰天雪地里啃食冻土豆的情节,体现了“微宏叙事”的特点。
C.《长津湖》突破了常规电影在叙事上多采用的建置、对抗和结局的三幕式结构。
D.《长津湖》高潮与反高潮的设置,是以《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这部分为模板的。
【小题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优秀的爱国电影中呈现出的有情感、有梦想、有大爱的人物,对应着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个体,所以鲜活。
B.《水浒传》《七侠五义》等传统小说,塑造英雄群像,是典型的中国化叙事。
C.《我和我的祖国》在整体和局部的叙事结构上的创新,是中国电影探索自己叙事方式的有益尝试。
D.《地道战》《地雷战》《烈火中永生》等老一辈爱国电影,都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小题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小题5】请结合材料,谈谈在新时代如何促进我国主旋律电影的全面繁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上古神话中,有一支西北大荒神话系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叛神的形象。这里有偷了天帝的“息壤”跑到人间治水的鲧,他后被天帝派出的火神祝融杀于羽郊,神话说他化为黄熊而入于羽渊。这个叛神有点近于希腊神话中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不过有书说他不服尧让位于舜而率众造反。这里有人面蛇身而朱发的水神共工,他与火神祝融交战,不胜而怒,头触不周之山,把支撑天地的天柱撞倒,所以才有女娲炼石补天,积灰理水。这里有敢和黄帝争战的刑天,失败后,被黄帝砍下脑袋。断头的刑天以乳为目,以脐为口,继续拿着干戚作战。

在叛神的诸神中间,以环绕后羿的神话最有叛逆的特色。神话说当尧之时,天上十日并出,草木不生,民无所食。后羿原是天神,奉帝命而降大地,以箭射落九日……后来他爱上洛水之神宓妃,射瞎宓妃丈夫河伯的左眼,被河伯上诉于天帝,这时的后羿已是叛神之神了。成为叛神的后羿不能自由上达天都,他西上昆仑取得不死之药,但是不死药带给后羿另一个更大的悲剧;他的妻子嫦娥因为不死的诱惑背叛了他,偷吃不死之药,飞身入月。后羿最后死在他最心爱的学生逢蒙的桃木杖下。逢蒙认为天下能胜过自己的唯有老师后羿,所以设下埋伏,杀了后羿。叛神、叛情、叛师,古代后羿的神话是由叛逆而组成的悲剧。

古代神话中的诗情、悲剧、叛逆,构成了中国文化中的另一个人文意境,存在于后世无数中国人的思想之中,个体自我的成长使它已不再浮现神话所含有的原初隐喻和象征,它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文意义。

在这种人文特性的笼罩下,这种叛逆思想在文学上一般衍化为两支系统。一支是作为“士”的知识阶层的情感流露,大都体现为诗词创作常以“佯狂”的形象出现,流露出一种愤世嫉俗、不与黑暗现实合作的自然情绪;而在具体的文化规约下,这种倾向又大都有“隐者”的因素,回归自然是这批人所共同具有的美学理想。另一支主要体现了市民精神,尤其是进明代以后,这种市民精神又主要以爱情婚姻的题材出现,像“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许仙与白娘子的民间传说等。

当然,这只是一般而言,“士”的文化与市民文化一直处在相互影响之中,清代的《红楼梦》可以说是融合了当时中国的各种思想精神,其流露出的叛逆精神就很难用某一简单的概念加以框定。

这种人文意义的逐步加强,固然明确了文学的特指内涵,但随着知性原理在思想方法上占统治地位,所观照出的世界也逐渐演化为一个价值的世界、一个有序的世界、一个善恶可辨的世界。这在美学上,反而丧失了神话所体现出的那种原初的混沌与无序,那种更有审美意义的叛逆悲剧。

在美学上,比较接近于神话的,有古典小说《封神演义》。其中哪吒“剜肠别骨,还骨肉于父母”,除了表示“好汉做事好汉当”外,还意味着对亲情的割舍,在当时的道德文化中,确是一种大胆的叛逆。最富悲剧意味的还是纣王的儿子殷效,殷效的母亲因纣王而死,要报母仇就必须杀父,可是他又是殷王的太子,如果要维护殷商的江山,就必须助父抗周。结果终于叛师,违背了答应师父的诺言而抗周,最后惨死在太极图中。这幕悲剧展现出一种人的不可选择的叛逆结果,应该说具有极为震撼人心的美学力量。

神话是集合了许多无意识活动的群体思想,具有人类更多的普遍性。后世的文学在具体文化的规约下,则呈现出它的特指涵义,因为文明社会的价值判断逐步加强,社会要求代替了人的自然情欲,在知性原理的分割下,逐步丧失了神话所具有的那种原初的隐喻和象征。

(摘编自蔡翔《叛神世界》)

材料二:

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神话大抵以一“神格”为中枢,又推演为叙说,而于所叙说之神、之事,又从而信仰敬畏之,于是歌颂其威灵,致美于坛庙,久而愈进,文物遂繁。故神话不特为宗教之萌芽,美术所由起,且实为文章之渊源。惟神话虽生文章,而诗人剥为神话之仇敌,盖当歌颂记叙之际,每不免有所粉饰,失亲本来,是以神话虽托诗歌以光大,以存留,然亦因之而改易,而销歇也。如天地开辟之说,在中国所留遗者,已设想较高,而初民之本色不可见,即其例矣。

(摘编自鲁迅《神话与传说》)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古西北大荒神话系统提供了鲧、共工、后羿等众多叛神形象,尤以后羿的神话最有叛逆的特色。
B.“士”阶层“佯狂”的形象及愤世嫉俗、不与黑暗现实合作情绪,是神话叛逆思想在文学衍化的分支之一。
C.《红楼梦》一书是神话叛逆思想衍化的两支系统不断相互影响的结果,其中流露的叛逆精神比较复杂。
D.在鲁迅看来,神话是先祖就对天地变异不常的诸多现象,无力标释又试图解释而诞生的,它也成为文学源头。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东西方神话具有相通性,偷天帝“息壤”而被杀的鲧和盗火的普罗米修斯这两位叛神,精神上如出一辙。
B.士阶层的“狂”“隐”所流露的情感,与进入明代以后市民阶层对婚姻爱情的追求相比,更具叛逆性。
C.《封神演义》中殷效的结局之所以呈现出震撼人的美学力量,是因为他违背诺言抗周惨死在太极图中。
D.随着社会的价值判断逐步加强,在知性原理的分割之下,后世文学逐步丧失了神话所具有的原初的隐喻和象征。
【小题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人物形象不能体现叛逆思想的一项是(       
A.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中的刘伶醉酒放旷。
B.阮籍驾车狂奔,至无路可走时痛哭而还。
C.《琵琶行》中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
D.故事传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最后双双化蝶。
【小题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小题5】两则材料都涉及了神话与文学的关系,试比较两则材料在这一问题认识上的异同。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