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6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费孝通早在70年前写的《乡土中国》一书中,就提出在中国的乡村,大家全是彼此看着长大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乡里乡亲的交往,全凭相熟度、关系度。好比投石入水的涟漪效应,一圈圈涟漪扩展开,愈远愈疏,愈近愈密。最密的小圈子,非本家叔伯舅姨或外姓铁哥”“铁妹则莫入,属于熟人社会里的核心单位。

一入小圈子,既为核心单位中人,最须讲究义气。义气的优点是注重情谊,缺点是只重情谊。见圈内事,必帮,哪怕是坏事;见圈外事,懒理,哪怕很正当。你看古代推崇的一班义士,有多少其实彰显的是圈内之谊亦即投桃报李的个人情义,缺乏大义,不够正义。不信,你仔细读读《史记·刺客列传》,掂量一下那班慷慨悲歌的好汉是否当得上司马迁称颂的主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以及诗人骆宾王、李白等的代代歌咏?

费孝通是深刻的,他从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不是见外了么的寻常话语中,分辨出其间具备现代社会的阻碍之或然性。原因在于: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当今人口大流动,必然到处碰上陌生人,且多的是匿名者。陌生人保持日常互动,确定彼此边界,须依赖一系列契约规则,底线是强制的法律。

熟人社会的经验,或曰圈子情结,会发生纵向位移,这也是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在陌生人社会的表现。诚然,看病找相熟的医生,求教知识难点找老同学……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则可。泛化开来,奉行熟人是一宝,关系最重要的庸俗哲学,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只顾拉拉扯扯,则不可。

现代社会的管理亟待新型组织纽带,去圈子化,树契约化。斯隆领导下的早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曾久盛不衰,要诀之一即平衡与部下的关系。后人忆述:斯隆担任总裁的50多年里,他没在通用公司结交一个朋友。要想和他成为真正意义的朋友,那前提就是你先离开通用。总之,上下级间不容称兄道弟。

(摘编自司徒伟智《圈子情结的前世今生》)

材料二:

过年走亲戚,是中国传统家庭必不可少的活动。大年初二到初五,正是家人团聚、走亲访友的高峰期。然而,比起串门走亲戚,还要在饭桌上尬聊,年轻人似乎更愿意踏实宅家,享受难得的安静与惬意。这是近年出现的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可能让许多长辈颇为不解,话题为什么你不愿意走亲戚了在网上引起热烈讨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网友吐槽,因为和亲戚许久未见,有些疏离,加之要回答许多尴尬的问题,每次只得勉强应付。小时候最盼望的过年探亲,聚餐玩乐,长大后却不那么愿意了。长辈们则打出现在年轻人亲情观淡薄的感情牌,似乎当下的年轻人已不再看重亲情,感情淡漠。

这并非是极个别人的特例,如此普遍的现象出现,背后必然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年轻人不愿走亲戚,实则反映了一种社会变化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模式已被一种新的法则逐渐替代:依托道德、法治、规则和契约精神等要素组成的社交纽带。

年轻人已经逐渐适应并遵循新的社交法则,更加强调公平、个性、尊重,这与旧时父辈依靠血缘、地缘等要素,社交对象仅限于小范围人群而构成的利益共同体,是截然不同的。人们的社交类型逐步由熟人陌生人转型,传统交往的小圈子往往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交往需求。而在过去,父母长辈间维系感情则更多依靠共同的人生经历、群居生活带来的密切交流与深厚情感基础。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愿意选择去大城市发展。年轻人与亲戚们的成长和生活很少再有交集,家乡的亲戚,时而让人觉得熟悉又陌生。彼此的共同话题少了,年节时分的关心和交流,变成了让许多年轻人尴尬的三连问:工作、对象、车房。刻在基因里的尊老爱幼让年轻人面对这份询问式关爱无所适从。年轻人迫切地想要走亲戚自由,遂产生了逃避念头。

对此,倒也不必过分苛责年轻人。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压力让年轻人疲于应对,面对年节时分长辈对婚姻、就业问题的追问,消耗社交精力回应亲戚的花式关心,难免会让部分年轻人感到疲惫。生活环境与经历完全不同的长辈,很难体会当下年轻人的心境。

血浓于水,亲情依然是不可取代的。彼时,距离和时间可能会让亲情变得疏远。如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缩短了人们之间联络的物理距离,让亲情往来和沟通更加密切。传统拜年走亲戚形式已逐渐被新型社交新年俗取代,电话、短信、视频拜年的方式拉近了彼此的情感距离,在社交软件上留言、送祝福亦不失礼节,一样有过年滋味。

父母长辈与年轻人,两种不同文化圈层差异的碰撞,消化和理解总归需要一些时间。诚然,人们终究会找到一种新的亲情存在形式,在当前城市化的语境下,家庭成员之间有着最舒服的相处状态,从而让这个具有血缘关系的群体保持紧密联系。如何在当前社会现状下,巩固和维系亲情,树立更积极的亲情观,是值得思考的社会话题。

(摘编自孙岱《年轻人,不爱走亲戚了?》)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熟人社会”里的核心单位就像投石入水引发的最内层的涟漪,具有相对封闭性,只有本家亲戚可以进入。
B.“现代社会的阻碍”是指陌生人保持边界明确的日常互动所必须依赖的契约规则,并且以强制的法律作底线。
C.“走亲戚自由”是指年轻人面对亲戚们年节时分的关心和交流感到无所适从,因此不再看重亲情,感情淡漠。
D.亲情依然不可取代,在当前社会现状下,人们应该思考如何巩固和维系亲情,而不是消极地回避存在的问题。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社会主要由陌生人组成,维系这样的社会需要契约规则,并以强制的法律为底线,与有着“圈子情结”的乡土社会不同。
B.古代“义士”大都崇尚圈内之谊而缺乏大义,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从发牢骚推辞到欣然应允,就是对郑伯个人的投桃报李。
C.社会流动往往造成亲属间居住分离,距离和时间可能会减少亲戚间的情感联结,而互联网则可缩短人们之间联络的物理距离。
D.当代年轻人强调公平、个性和人格尊重,和旧时父母长辈维系感情的方式不同,传统的“小圈子”式交往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小题3】下列对材料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三段主要运用引用论证的手法,引用费孝通著作中的观点,增强论证力度。
B.材料一最后一段举“斯隆”的例子,证明现代社会的管理亟待去“圈子”化,树契约化。
C.材料二先摆现象作为靶子,然后逐层展开分析,其论证思路与《反对党八股》相似。
D.材料二使用“似乎”“非常”“可能”“颇为”“有些”等词语,用词准确,使论证严密公允。
【小题4】材料二中“年轻人不爱走亲戚”,是否在践行材料所主张的“去‘圈子’化”?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小题5】面对走亲戚的社会生活习惯逐渐淡化的现状,星球中学组织学生就“当代社会应如何保持亲戚联系、维持亲情关系”展开讨论。作为学生代表,请你结合材料列出讨论结果的基本要点,并自行归纳角度,使展示的内容更有条理。
23-24高三上·吉林白城·期中
知识点:学术论文时评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媒介素养的产生与新媒介的出现及快速发展密不可分。所以,新媒介素养的内涵首先涉及的是使用者对新媒介的认知问题。传统媒体无法摆脱的资本和权威,在新媒体时代同样存在,只是以相对民主的形态隐蔽地存在着。表面上公众自由地操纵手中的媒介,但其注意力却常常成为两大传统权力逻辑的俘虏:资本利益驱使商家借助网络炒作大发横财,权威对信息的控制也依然存在。此外,新传播技术产生了海量信息,一般的信息难以吸引眼球,而耸人听闻、极度反常和超级娱乐才能引起注意,造成“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后果。当对信息的选择成为一种“风险”和“赌注”时,公众自身能力的全面提高就显得十分重要。新媒介需要培养这样的一批使用者,他们能够时刻警醒:所有经过媒介传播的内容都是高度选择和组织的结果;能够冷静选择,拒绝诱惑;能够超然于信息文本之外,多方求证,不盲从盲信。

“媒介即讯息”,原创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的这一命题提醒我们,对媒介形式本身的掌握也是对信息内容的掌握。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传播革命,要求大众既要掌握这种新的信息工具的操作、使用和维护的技能,也要具备利用信息资源的技能,即能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定位自己的价值取向,通过检索、鉴别、使用信息来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新媒介的发展,尤其是web2.0技术取代webl.O后,个人媒体蛾起,数字化技术、交互技术对大众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媒体时代会看、会读乃至会批判这些媒介素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传播技术,因为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界限已经含混不清,以往的“受众”成为匿名的“无冕之王”,他们不仅仅要求具备信息接受技能,更要懂得如何利用这种技能传播自己的声音和思想。

对新传播技术的掌握,是新媒介素养的第一步,但并不意味着技术就能发生正向的效应。网络舆情复杂多变,其中理性和情绪化表达相互交织,并常因后者的泛滥而影响技术民主潜能的发挥。理性声音消沉的社会后果极为严重,如果任由非理性言论自由发展而不加以引导和控制,势必会导致社会舆论的混乱。新媒介素养应将理性交往作为一种基本素养普及至每一个公民,使这些可能的新媒介使用者具备一种平和的心态、冷静的态度、批判的视角和容纳异见的胸怀回归理性的讨论。

(摘编自茵必峰、陈夏蕊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在网络媒体中,人们可以更自主地选择、更自由地表达、更主动地参与信息传播,进而实现具体的信息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理想化的网络媒体有助于社会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资本的增值,有助于人们参与公共事务、提升社会影响力。但现实中的网络媒体要远比其理想化图景复杂,网络新闻伦理失范现象时有发生。

网络媒体难以摆脱商业利益的制约,一些运营单位为追求转参量、社会轰动效应及其背后的利润,不惜沦为“标题党”“狗仔队”,大量传播未经甄别、核实的信息。网络媒体中,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往往被混淆,大量揭秘性传播、透露个人信息的无意识传播,乃至“人肉搜索”的攻击性传播屡见不鲜。此外,网络信息的“海量性”和信息发布的“匿名性”,使信息的真实性难以考证;而信息传播的“迅速性”和“广泛性”,也使得网络成为蓄意捏造歪曲事实、诽谤他人、制造混乱的沃土,一些网友仅仅会因为意见相左就互相谩骂攻击。

这些行为正在影响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也违背了媒介伦理非暴力和最小伤害的基本原则。媒介伦理经过理论和实践百余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当成熟的操作规范。仅在公民私权的保护方面,匿名处理、信源多样平衡、保护弱者等具体报道方法已经为专业传播者所采纳和运用。对于当下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乃至违反法律法规的失范行为,媒介伦理的相关原则、规范和方法给公民传播者以借鉴。

(摘编自冯若谷、钱明芳等的相关文章)

[链接材料]电影《搜索》简介:

叶兰秋被诊断出癌症,精神恍惚的她在公车上拒绝给老人让座而引发争执。此事被电视台记者刻意报道、追踪和引导,成为社会热点事件。随后叶兰秋遭到网友的“人肉搜索”,个人隐私被公之于众,人们竞相转载、丑化,甚至谩骂、攻击,最终叶兰秋不堪重压,自杀身亡。

材料三:

据媒体报道,在2017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首场主题日活动中,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相关负责人提到,截至6月份,我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7.51亿,其中青少年网民已达到2.77亿。此外,伴随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设备的普及,我国网民不仅数量持续增长,且越来越呈现低龄化趋势。

青少年网民占整体网民数已逾三分之一,意味着不只是网络安全需要加以重视,与互联网有关的信息传播规范、网络礼仪等也需要学校和相关社会机构不断跟进。加上网络消费渐成风潮,无现金社会在许多城市成为现实,如果不建立科学的媒介教育体系,任由青少年自己摸索、自由使用各种新媒介,势必带来诸如网络安全事故、造谣传谣、网络欺凌、网络骂战等令人忧思的乱象。

青少年能熟练使用新媒介,不等于他们天然具有科学、理性的媒介认知,不等于他们有较高的媒介素养;青少年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也不代表他们不需要媒介教育。相反,当下的青少年比以往更需要拥有媒介素养,更需要具有批判思考、借助多种媒介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青少年要有能力区分哪些是谬误哪些是真理、哪些是搞笑哪些是违规,而这需要借助成体系、有特色的媒介教育。其实,媒介教育是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庇护所,不只是为了学习设置密码、打字上网、下载视频、安装软件等技能,而是作为一种跟听说读写一样的基本素养;让青少年看到各种媒介的技术特征和传播特点,意识到媒介环境的复杂性、媒介信息背后的多元利益主体,不断反思个人与媒介之间的关系,时刻体察自己在媒介产业链中的位置。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营造关注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非常重要。媒体人可以走进中小学,帮助学生们更多地了解媒介组织运作、生产流程;学生也可以担任“小记者” “小主持人”,参与媒介产品的制作,消除他们对媒介的距离感,为理性媒介消费、媒介批判奠定基础。

现代化的公民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在新媒介高速发展的今天,是否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是衡量民众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

(摘编自张魏勇、李艳等的相关文章)

【小题1】根据材料一, 下列对“新媒介”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媒介能够发挥技术民主的优势与潜能,从而摆脱资本与权威的影响
B.新媒介发展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对使用者的信息技术水平有高要求
C.新媒介要求受众具有更高的媒介能力:既能接收信息,也能传播信息
D.新媒介产生的海量信息中,非理性言论自由泛滥,易让受众产生误判
【小题2】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信息传播能成为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
B.网络传播的信息都能产生社会轰动性效应
C.网络信息匿名发布,信息真实性难以考证
D.网络信息传播迅速广泛,伦理失范常发生
【小题3】结合三则材料,谈谈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中,曾出现一种认为“世界文化本一体,中西文化的差异纯粹是时代性”的观点,可称为“有古今无中外论”。这种论调的根本错误,在于忽视乃至抹杀人类社会以民族的形式存在这一历史事实。既然人类社会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以民族的形式存在,那么,人类文化也一定要以民族文化的形式存在。共同的民族文化不仅可以把一定数量的人民凝聚在一起,也可以把这些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人类社会以民族为基本形式这一事实还告诉我们,具体的文化总是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而一般的人类文化只能存在于这些具体的民族文化之中。离开了各种各样具体的民族文化,所谓一般的人类文化只是一种虚构。因此,文化“有古今无中外论”既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一般能通过特殊而存在的辩证法。

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首先,地理的隔绝机制是民族差异形成的基本条件。因为地域的辽阔、山海的阻碍等因素,各个民族各自独立地生存,文化上差异的产生也不可避免。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民族差异最重要的自然根源。例如,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就分别产生了农业部族、畜牧业部族及少数以工商为主的部族。

其次,不同文化发展成果对人类自身的不同改造是民族差异的最高表现。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但文化发展的成果又不断地反作用于人本身。各民族在创造不同风格的音乐、美术的同时,也发展了不同的审美趣味。各民族不同的审美偏好,正是文化成果长期作用于人本身的结果。审美趣味如此,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也莫不如此。在这个意义上,一个民族的共同文化不仅表现了该民族的共同心理,而且创造了该民族的共同心理。这种文化成果与人自身的身心变化的相互作用,是民族差异的放大器、加速器和稳定器。

其三,一定范围内自由创造的可能性是民族差异形成的重要机制。种族、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是人们从事文化创造的基础,同时也是对文化创造的限制,而自由创造只是在这一定范围内的发挥。因而,文化的发展既非绝对必然的,也非完全自由的,而是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摘编自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

材料二:

文化差异性是始终存在的。历史上对待这种差异性曾经有过三种不同的态度。

第一种是对凡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人,一概作为异端,必征服之,同化之,以至绝灭之而后快。当年白种人占领南、北美洲,对当地土著文化就是持这种态度。

第二种是承认其价值,但只是作为珍稀的收藏、猎奇的点缀或某种可供研究的历史遗迹,实际上是排斥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抽空其生命,崇拜其空壳。如果我们混同了已成遗迹的、定型了的“传统文化”和今天仍然活着的并主宰着亿万中国人民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的,受过现代文化洗礼的“文化传统”之间的根本区别,以复旧充新生,抵销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那么,中国文化的发展将陷入困境。

第三种态度是一种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这是将事物放到其自身的文化语境内去进行观照的一种方式。它赞赏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反对用产生于某一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去评判另一文化体系,承认一切文化,无论多么特殊,都自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因而应受到尊重。这种态度当然远比前两种态度来得宽容合理,但再进一步追问:千差万别的文化有没有普遍认同的东西呢?人类有没有可能超越民族中心主义?这些都是文化相对主义所面临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无论如何,文化差异总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事实。正是这些差异赋予了人类文化以多样性。我们固然不必保留辫子或者“三寸金莲”以供猎奇者玩赏,但中国文化自有其无法“欧化”的特殊的魅力,中国文化的更新也自有其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殊性。所谓的文化相互同化、融合而导致的“世界文化一体化”,只能带来人类文化的单调和没落。事实上,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各个文化体系之间才有可能相互吸取、借鉴,并在相互参照中进一步发现自己,将异国作为帮助自己发现自己的“他者”,从另一种文化的陌生角度来观察自己,看到许多从内部无法看到的东西。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当两种文化接触时,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误读。所谓误读就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他原有的“视域”决定了他将对另一种文化如何选择,如何切割,然后又决定了他如何对其认知和解释。文化之间的误读难以避免,无论是主体文化从客体文化中发现新义还是反观自己,都很难不包含误读的成分。而从历史来看,这种误读又常是促进双方文化发展的契机,因为恒守同一的解读,其结果必然是僵化和封闭。

(摘编自乐黛云《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社会在一定历史阶段以民族形式存在,决定人类文化也只能是民族的、具体的,不存在一般的人类文化。
B.地理环境影响民族文化的形成,还阻碍了文化之间的同化、融合;地理条件不同,产生的部族也一定不同。
C.不同的文化发展成果长期作用于人,可造就不同的民族心理;不同的民族心理又反过来催生不同的文化成果。
D.文化相对主义赞赏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承认一切文化的合理性,应成为我们文化交流时需要坚守的原则。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差异造就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它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它的存在有必要性与普遍性。
B.如果在自由创造上不同,即使种族、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要素相同,发展出来的文化也仍然有可能不一样。
C.对待传统文化,应发挥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以保持其生命力,而不应把它珍藏起来或当作历史研究的对象。
D.在文化交流中,既要保持本国文化的特殊性以避免被同化,又要分清主客,利用客体文化来反观自我、发展自我。
【小题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A.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B.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三国志•夏侯玄传》)
C.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北史•吐谷浑传》)
D.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林则徐)
【小题4】下列文字提到美国动画片《花木兰》与中国《木兰辞》存在差异,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这种差异?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

《木兰辞》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讲述木兰替父从军、最后荣归故里的故事,体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忠孝两全的价值观。美国动画版《花木兰》则对《木兰辞》进行重新诠释,木兰为了证明男女平等、实现自身价值而主动从军,体现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的民族性格。《花木兰》在中国上映后,获得不错的票房。不少观众表示故事有新意,能带来启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山水是观察历史的形而上尺度”,也是理解中国古文明的密钥。中国人是对山水自然情有独钟的民族,李泽厚甚至认为,在山水自然中浸染出来的“中国的山水画有如西方的十字架”。寄情山水,隐逸江湖,从来就是中国文人的一大梦想。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自然山水在中国文化中始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意念或者意象角色,潜移默化,影响至深。在古代,河流可能更具有交通、经济乃至社会意义,也就是说,在自然属性之外,河流还有明显的经济属性、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古人对江河湖海的理解与情感也和今人远远不同。对于绝大多数一辈子没走出过乡村、没见过大海的古人来说,大江大河通向广袤无垠的四海八荒,大江大河就是海,代表的就是遥远陌生的未知世界。如果说乡土是家乡,是此在,是周而复始的熟悉的静态生活;那么江湖就是他者,是远行和异乡,是流动和逃离。

历史学者魏斌,多年来悉心研究六朝时期“山岳文化景观的生成过程及其空间关系”,著有《“山中”的六朝史》,在相关领域有开创性贡献。他认为,山中世界的基本特征是一定程度上的逃离性,是试图逃逸出国家权力的文化共同体。这是山居的本意。东西方差不多同时出现了这种现象,但文化影响却颇有差异。在西方,山中修道院主要仍是作为一种信仰现象而存在。而在中国,以山寺、山馆为代表的山林文化空间,却溢出了信仰范畴,逐渐内化于知识精英的内心世界,成为一个独特的精神文化现象。“文化性的逃离者造就了超越的山水,而社会性的逃离者造就了侠义的江湖和山林,二者都是绵延中国历史中的内容”。

山林和江湖一样,在中国文化里极具象征意味。历史上的山林和江湖之间,充斥着失意政客、落魄文人、贬黜官员、不合于群的行为乖张者,以及放浪形骸、纵情山水的各色人等。人们从名利场逃离,从乡土社会中逃离;从蝇营狗苟钩心斗角或剑拔弩张中逃离,山水给了他们莫大的心灵寄托和自由挥洒的精神空间。钱穆将中国文化区分为城市文化、乡镇文化、山林文化、江湖文化。他说:“中国古代有游侠,富流动性,山林人物富静定性;在山林而具流动性者,则谓之江湖。”“中国主要乃一静态社会,而江湖则为其静态下层一动态……”概言之,社会化的山水即为江湖,也可以说江湖就是人格化的山水,是被赋予了人类情感和灵性的山水。江湖既有出世的一面,也有入世的一面;既有天人合一的飘逸空灵,也有行侠仗义的快意恩仇,还有“伦常日用”的世俗烟火。江湖以其多重形式和不同侧面的“逃离性”,冲击着世代相传变动不居的乡土社会。

(摘编自黄杰《“江湖”:乡土中国的另一种想象》)

材料二:

探寻江湖的渊源,还需要远溯先贤对水的认知。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分析,“江湖”这个词自诸子百家就有了特殊意义,水是流动的,动就摆脱了呆板而更具灵性,这似乎也符合了中国美学的一大特征:生命的体验哲学。因此孔子认为:智者乐水。而后朱子阐释说,聪明人通晓事理,才情学思如流水一般灵动;老庄哲学则认为“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这些无疑为“江湖”注入了更多富有智慧和哲理的概念,也成为深入文人精神世界的出发点。

《岳阳楼记》中提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庙堂”与“江湖”放在了两个不同的位置:从“庙堂”与“江湖”的来源看,两者最初的意义是毫不相干的,而此句一出,“庙堂”与“江湖”则是相对立而密不可分的。“庙堂”与“江湖”,两者用儒家思想联系起来,表现了两种生存状态,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个体生命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准则,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文人士大夫终身信守的家国誓言。

《左传·宣公十二年》有云:“……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作为中国精英阶层的文人士大夫而言,政治旋涡是时刻存在,当仕途受挫,政治抱负难以舒展的时刻,“退”又是个人明志的最佳选择。“退”即是“不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从庙堂退出融入百姓民间,即便踏入了江湖。民间闲野与朝堂威严的位置对立引申出的江湖文化定位在了专制文化的对立面,这个对立,是审美取向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犹如美术史上的“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一般,而这个江湖是无车马喧嚣的世外桃源,是个体明心见性、淡泊明志、独善其身的精神空间,是人品、学问、才情、思想的展现舞台,是大道无形的。

自李唐以来的文人,常有退隐江湖远离朝堂的想法,“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舟行水上、行舟渡人,在这里实则是将作者由无奈的现实世界“渡”往江河湖海,是作者的精神寄托,恰如苏子诗云“江海寄余生”。儒道哲学交融,让隐逸思想为中国文人心灵避世打开一方天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古代的文人就常有“功成身退,归隐江湖”的想法,“壮志难酬不如逍遥于江湖”的潇洒天地间的独立意识,推崇“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宇宙观。

(摘编自来维志《人文视野下的“江湖”小论》)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水自然是中国人的情感载体,因此寄情山水、隐逸江湖成为中国文人的一个梦想。
B.山居是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其文化内涵也明显不同。
C.江湖具有象征意味,它是社会化、人格化的山水,被赋予了人类情感和性灵。
D.江湖文化与专制文化是两个对立的概念,它们代表了不同的审美取向和意识形态。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河流的作用重大,它具有交通、经济、社会意义,现在其社会意义已经消失。
B.江湖具有动态性,是一个有着多种形式的复合性的社会存在,逃离性是其根本属性。
C.“庙堂”与“江湖”意义本来毫不相干,用儒家思想联系起来后,看似对立,实则统一。
D.“退”是文人士大夫在人生困厄时的最佳选择,他们退出庙堂,就意味着踏入了江湖。
【小题3】下列句子中“江湖”与材料中“江湖”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A.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                    (陶渊明《与殷晋安别》)
B.江湖常有庙廊忧,逢人好谈天下事。       (方文《寄怀鲁孺发天门》)
C.超然遂有江湖意,满纸为我书穷愁。       (王安石《和王胜之雪霁借马人省》)
D.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小题4】逃离是江湖文化的典型特点,请简要分析材料一是怎样逐层对“逃离”进行阐述的。
【小题5】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江湖文化产生的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