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2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汉乾祐中,为成德军牙将。节帅武行德见其端懿,指谓左右曰:“此远大器,非常流也。”周太祖贵妃张氏,彬从母也。周太祖受禅,召彬归京师。

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吴越人以轻舟追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既而曰:“吾终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以归,悉上送官。

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由是器重焉。建隆二年,自平阳召归,谓曰:“我畴昔常欲亲汝,汝何故疏我?”彬顿首谢曰:“臣为周室近亲,复忝内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交结?”

七年,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李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与基臣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煜之君臣,卒赖保全。

初,彬之总师也,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使相。”副帅潘美预以为贺。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及还,献俘。上谓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既闻此语,美窈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彬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

咸平二年,被疾。六月,年六十九。

(选自《宋史·曹彬传》,有删改)

[注]①忝: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而有愧。②垂:将要。③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

【小题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煜与其臣A百余人B诣军门C请罪D彬慰安之E待以F宾礼G请煜H入宫治装。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越,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欲因之梦吴越”的“吴越”意思相同。
B.遗,赠送,与成语“路不拾遗”中“遗”的意思不同。
C.为,做、担任,与《琵琶行并序》中“因为长句”的“为”意思不同。
D.薨,古人常用来称诸侯、有爵位的大官的死,一般人的死称为“卒”。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彬清正廉洁,把越人送的礼物登记清楚后拿回来,全部交给官府。
B.太祖掌管禁军,曹彬保持中立,只为公事登门拜访,很少参加宴会。
C.讨伐江南攻下城池的那天,将士没有乱杀一人,曹彬的病才逐渐好转。
D.曹彬率领几人在宫门外等候李煜,曹彬身边人私下认为李煜或许会自杀。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节帅武行德见其端懿,指谓左右曰:“此远大器,非常流也。”
(2)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
【小题5】太祖非常器重曹彬,这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
23-24高一上·江西赣州·期中
知识点:脱脱等《宋史》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朱震,字子发,荆门军人。登政和进士第,仕州县以廉称。胡安国一见大器之,荐于高宗,召为司勋员外郎,震称疾不至。会江西制置使赵鼎入为参知政事,上谘以当世人才,鼎曰:“臣所知朱震,学术深博,廉正守道,士之冠冕,使位讲读,必有益于陛下。”

上乃召之。既至,上问以《易》《春秋》之旨,震具以所学对。上说,擢为祠部员外郎,兼川、陕、荆、襄都督府详议官。震因言:“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观衅而动,席卷河南,以逸待劳,万全计也。”迁秘书少监兼侍经筵时郭千里除将作监丞,震言:“千里侵夺民田,曾经按治,愿寝新命。”从之。是时,虔州民为盗,天子以为忧,选良太守往慰抚之。将行,震曰:“使居官者廉而不扰,则百姓自安,虽诱之为盗,亦不为矣。愿诏新太守到官之日,条具本郡及属县官吏有贪墨无状者,一切罢去,听其自择慈祥仁惠之人,有治效者优加奖劝。”上从其言。故事,当丧无享庙之礼。时徽宗未袱庙,太常少卿吴表臣奏行明堂之祭。震因言:“《礼记》云‘丧三年不祭,惟天地社稷为越绋而行事’,《春秋》书‘夏五月乙酉,吉,谛于庄公’,《公羊传》曰‘讥始不三年也’。国朝景德二年,真宗居明德皇后丧,既易月而除服。当时未行三年之丧,专行以日易月之制可也,在今日行之则非也。”七年,震谢病丐祠,旋知礼部贡举,会疾卒。

(节选自《宋史·朱震传》)


【注】①胡安国:北宋著名学者。②袱庙:安葬逝者之前,先在祖庙祭祀,并安放逝者的牌位。③明堂:古代举行朝会、祭祀等大典的场所。④越绋:指不受私丧的限制,在丧期参加祭祀天地社稷的典礼。缔:一种祭祀大典。⑥祠:祠禄官或主管祭祀的官。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B.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C.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D.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参知政事:唐初开始出现参知政事职衔,宋代曾成为常设官职,职权、礼遇接近宰相。
B.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研习经史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经筵。
C.河南:宋代,全国划分为若干个行省,河南是其中之一,地域与现在的河南省相当。
D.《公羊传》:是我国古代阐释《春秋》的著作之一,相传为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所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震学识渊博,为官清正廉洁,著名学者胡安国非常器重他,将他推荐给宋高宗,朱震以身体有病为由,没有接受高宗的征召。
B.赵鼎入朝担任参知政事,向皇上推荐了朱震,皇上召见朱震并听了他的答对后很高兴,提拔他担任祠部员外郎,兼任川、陕、荆、襄都督府的详议官。
C.朱震认为造成虔州一带老百姓偷盗成风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级官员贪腐扰民,他建议皇上,应由当地百姓自行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担任太守。
D.宋徽宗去世后还没有举行祭祀祖庙的典礼,太常少卿吴表臣奏请朝廷举行明堂祭祀大典,朱震认为丧期未满,不应该举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郭千里除将作监丞,震言:“千里侵夺民田,曾经按治,愿寝新命。”
(2)七年,震谢病丐祠,旋知礼部贡举,会疾卒。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苏辙,字子由,年十九,与兄轼同登进士科,又同策制举。仁宗春秋高,辙虑或倦于勤,因极言得失。而于禁廷之事,尤为切至。策入,辙自谓必见黜。考官司马光第以三等,范镇难之。考官胡宿以为不逊,请黜之。仁宗曰:“以直言召人,而以直言弃之,天下其谓我何?”宰相不得已,置之下等,授商州军事推官。三年,辙为大名推官。逾年,丁父忧。服除,神宗立已二年,辙上书言事,召对延和殿。

王安石以执政与陈升之领三司条例,命辙为之属。安石出《青苗书》使辙熟议,辙尽言其弊。会河北转运判官王广廉奏乞度僧牒数千为本钱,于陕西漕司私行青苗法,春散秋敛,与王安石意合,于是青苗法遂行。安石因遣八使之四方,访求遗利。中外知其必迎合生事,皆莫敢言。辙以书抵安石,力陈其不可。安石怒,将加以罪。陈升之止之,以为河南推官。

宣仁后临朝,用司马光、吕公著,欲革弊事。光以安石私设《诗》、《书新义》考试天下士,欲改科举,别为新格。辙言:“进士来年秋试,日月无几,而议不时决。诗赋虽小技,比次声律,用功不浅。至于治经,诵读讲解,尤不轻易。要之,来年皆未可施行。乞来年科场,一切如旧,惟经义兼取注疏及诸家论议,或出己见,不专用王氏学。仍罢律义,令举人知有定论,一意为学,以待选试,然后徐议元佑五年以后科举格式,未为晚也。”光皆不能从。

辙性沉静简洁为文汪洋澹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轼相迫。所著《诗传》、《春秋传》、《古史》、《老子解》、《栾城文集》并行于世。

(节选自《宋史·苏辙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辙性沉静简洁/为文汪洋澹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轼相迫。
B.辙性沉静简洁/为文汪洋澹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轼相迫。
C.辙性沉静/简洁为文/汪洋澹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轼相迫。
D.辙性沉静/简洁为文/汪洋澹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轼相迫。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制举,又叫制科,是由皇帝下诏而举行的小范围考试,通过策论文章考察应试者水平,选拔各类特殊人才。
B.宰相,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各朝代所对应的官名有所不同,秉承君主旨意处理政务。
C.服除,指开始守丧。古制规定父母、祖父母甚至兄弟姊妹去世均要守丧,是为丁忧,丁忧期间不能为官。
D.临朝,特指皇室女性亲临朝廷处理政事。古时后宫是不能上厅堂的,所以后妃要掌权就要“临朝”。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辙参加制举考试,文章言词激切。苏辙在制举考试的策论文章中,激切地谈论朝廷宫禁之事,最终触怒皇帝,因此被宰相列入下等。
B.苏辙为国为民,劝说王安石。王安石施行青苗法后,派遣使者前往各地寻求未收取的财利。人们对此颇有担心,苏辙去信劝说王安石。
C.苏辙体谅士子,建议考试从旧。司马光想要对科举考试加以改革,但苏辙提出建议,希望来年的考试除稍作变动外,尽量一切如旧,可是司马光没有听从。
D.苏辙敢于直言,不以谄媚为事。无论是对于皇帝,还是执政的王安石与司马光,苏辙均能直言其弊,不以对方位高权重而畏缩不言,体现了他正直耿介的品性。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策入,辙自谓必见黜。考官司马光第以三等,范镇难之。
(2)辙以书抵安石,力陈其不可。安石怒,将加以罪。
【小题5】课内文言翻译
   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叶颙,字子昂,兴化军仙游人。登绍兴元年进士第,为广州南海县主簿,摄尉。盗发,州檄巡、尉同捕,巡检获盗十余人,归其劳于颙。颙曰:掠美欺君、幸赏,三者皆罪,不忍为也。帅曾开大善之。知绍兴府上虞县。凡繇役,令民自推货力甲乙,不以付吏,民欣然皆以实应。催租各书其数与民,约使自持户租至庭,亲视其入,咸便之。帅曹泳令今岁夏租先期送什之八,颙请少纾其期。贺允中荐顺静退,召见。颙论国仇未复,中原之民日企銮舆之返,其语剀切,高宗嘉纳,除将作监簿。移知常州。初至郡,无旬月储,未一年余缗钱二十万。劝献美, 颙曰:名羡余,非重征则横敛,是民之膏血也,以利易赏,心实耻之。召为尚书郎,除右司。诏求直言,颙上疏谓:陛下以手足之至亲,付州郡之重寄,是利一人害一方也。人称其。除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武臣梁俊彦请税沙田、芦场,帝以问颙,对曰:沙田乃江滨地,田随沙涨而出没不常,芦场则臣未之详也。且辛巳军兴芦场田租并复,今沙田不胜其扰。上曰:诚如卿言。颙至中书,召俊彦切责之曰:汝言利求进,万一为国生事,斩汝不足以塞责。俊彦皇恐汗下。是日,诏沙田、芦场并罢。御史林安宅请两淮行铁钱,颙力言不可,安宅不能平,既入枢府,乃上章攻颙云:颙之子受宣州富人周良臣钱百万,得监镇江大军仓。颙乞下吏辩明,乃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上下其事临安府时王炎知临安上令炎亲鞫置对无秋毫迹召颙赴阙入见上劳之日卿之清德自是愈光矣 乾道三年冬至,颙不疾而薨,年六十八。以观文殿学士致仕,赠特进,谥正简。颙为人简易清介,与物若无忤,至处大事毅然不可夺

(节选自《宋史·传一百四十三·叶顺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下其事临安府时/王炎知临安/上令炎亲鞫置对/无秋毫迹/召颙赴阙/入见上/劳之日/卿之清德自是愈光矣/
B.上下其事临安府/时王炎知临安/上令炎亲鞫置/对无秋毫迹/召颙赴阙/入见/上劳之日/卿之清德自是愈光矣/
C.上下其事临安府时/王炎知临安/上令炎亲鞫置/对无秋毫迹/召颙赴阙/入见上/劳之日/卿之清德自是愈光矣/
D.上下其事临安府/时王炎知临安/上令炎亲鞫置对/无秋毫迹/召颙赴阙/入见/上劳之日/卿之清德自是愈光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召见”与“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两句中的“遂”字含义相同。
B.“或劝献羡”与“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归去来兮词》)两句中的“或”字含义相同
C.“人称其直”与“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阿房宫赋》)两句中的“直”字含义不同。
D.“拜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与“上堂拜阿母”《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拜”字含义不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颙不贪功名。他担任广州南海县主簿、代理县尉时,曾参与抓捕盗贼,盗贼抓到后,巡检要把功劳归于他,他婉言拒绝。
B.叶颙治理有方。任虞县知县时。他让百姓自己上报财力高低,并据此分别写下各家租税的数目,让百姓自己交到官衙,百姓都认为很方便。
C.叶颙体恤民情。他任常州知州时,有人劝他将盈余的钱进贡。他认为那些“余钱”都是搜刮来的民脂民膏,那些搜刮民财的人应该感到羞耻。
D.叶颙敢于直谏。皇帝召见他时,他说国仇未报,中原百姓每天企盼皇上返回旧都;后来又说,皇上把州郡交给兄弟至亲,这是有利于一人而害了一方。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言利求进,万一为国生事,斩汝不足以塞责。
(2)颙为人简易清介,与物若无忤,至处大事毅然不可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