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土社会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让我先说明,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礼里被别人烧死,这是礼。又好像在缅甸有些地方,一个人成年时,一定要去杀几个人头回来,才能完成为成年礼而举行的仪式。我们在旧小说里也常读到杀了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在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恻隐之心并没有使孔子同意于取消相当残忍的行为。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在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社会的任务,社会的任务是在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人们要满足需要必须相互合作,并且采取有效技术,向环境获取资源。这套方法并不是由每个人自行设计,或临时聚集了若干人加以规划的。人们有学习的能力,上一代所试验出来有效的结果,可以教给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地累积出一套帮助人们生活的方法。从每个人说,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有人替他准备下怎样去应付人生道上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了。他只要“学而时习之”就可以享受满足需要的愉快了。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

我自己在抗战时,疏散在昆明乡下,初生的孩子,整天啼哭不定,找不到医生,只有请教房东老太太。她一听哭声就知道牙根上生了“假牙”,是一种寄生菌,吃奶时就会发痛,不吃奶又饿。她不慌不忙地要我们用咸菜和蓝青布去擦孩子的嘴腔。一两天果然好了。这地方有这种病,每个孩子都发生,也因之每个母亲都知道怎样治,那是有效的经验。只要环境不变,没有新的细菌侵入,这套不必讲学理的应付方法,总是有效的。既有效也就不必问理由了。

像有效的经验这一类的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我们说“灵验”,就是说含有一种不可知的魔力在后面。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了。

如果我们在对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了。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尽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

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材料二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皖,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皖,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选自《礼记·檀弓上》)

(大体意思:病危的曾子认为自己的身份不适合使用大夫才能享用的席子,不顾弟子的劝阻执意更换。他回到自己的席子上,还没躺安稳就去世了。)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礼治”社会,虽然“无法”,但是不代表没有规则,并不影响社会运行的秩序。可见在乡土中国中礼治优于法治。
B.“礼治”并非文明的代名词。“礼”其实很野蛮,其与“法”的不同在于维持规范的力量,前者来自传统,后者来自国家权力。
C.“礼”的形成与发挥作用和乡土社会安土重迁的特点有关,它从传统社会经验与教化中养成了人主动而非自动的敬畏与服从。
D.道德和礼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如果做了不道德的事情,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
【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的礼有自己的形成过程:从经验到传统,从传统到仪式。
B.乡土社会满足了礼治实施的前提,因此它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
C.传统是社会积累的为了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的经验方法。
D.礼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要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
【小题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
B.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
C.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中国谚语)
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是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
【小题4】材料一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小题5】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材料二中“曾子易箦”这个故事的理解。
23-24高一上·山东临沂·期中
知识点:学术论文费孝通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3年,中国风成为舞台主角。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上,以地为画、踏墨而舞的国风少年,清雅身姿与芭蕾舞步融合辉映的宋韵女子,饱含隽永情谊的攀花赠友,成为传统文化赋能舞台创作的生动缩影。

以古开今、传承创新的实践精彩纷呈,折射出文艺工作者传承发展好传统文化的蓬勃创造力,更反映出传统文化对当代观众的持久吸引力。2023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2023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等活动,为观众奉献一部部守正创新的戏曲佳作。

可以看到,2023年的舞台艺术,向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奋力开掘,多了份文气、多了些诗情、多了点古意。舞台创作更密切地与文物、古诗梦幻联动,创新表达让优秀传统文化更为可知可感2023北京文化论坛文艺晚会中包含无人机飞天、大跳台投影与演员共同起舞的节目《敦煌飞天》,舞台上的中国风被越来越多世界观众看见

当我们再开拓视角,便能看到传统文化正向着广阔的生活场景展开,潜移默化地涵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节选自王瑨《传统文化有效赋能》)

材料二:

回顾2023年的舞台艺术,一个突出特点是剧目质量较高,文艺院团的创作趋于理性化、长远化,优质的创作生态正在形成。2023年演出市场的火爆,得益于一批精品力作接连涌现,保证了舞台艺术的优势供给。

越来越多院团以院团品牌为中心,进行风格化剧目建设。2023年,花鼓戏《夫子正传》获得第二十五届曹禺戏剧文学奖,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坚持用湖南作者写湖南故事。由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出品的《生命册》在陕西首演,这是剧院继《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主角》后改编茅盾文学奖作品的又一力作,以厚重的文学底蕴做支撑,以多个剧目的成功上演逐步完成剧院的风格化建设。

20233月,随着中国作家协会剧作家活动日的开展,戏剧与文学的话题再次得到广泛关注,多部从文学改编而来的戏剧作品成为舞台上的亮丽风景。剧作家们在前辈创作的基础上,展现着自身独特的发现、独立的思考、独到的表达。凭借在舞台语汇。表现形式、思想深度等方面的创新表达,这些作品提升了舞台艺术的文化品格与美学品位。

(节选自武丹丹《精品力作层出不穷》)

材料三: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产电影质量日益提升,中国观众越来越青睐能与自身生活产生连接的电影作品,国产电影也越来越能够为观众提供丰富多样的观影体验。以2023年为例,现实题材影片尤其受到观众欢迎,《孤注一掷》《八角笼中》《坚如磐石》等一批影片中的人物和事件都与普通观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容易引发观众共情,让观众走出影院时收获感满满。

近年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不断加强,传统文化题材的电影也在积极开拓市场。动画片《长安三万里》出品方于洲说:近年来,传统文化题材影片越来越受欢迎,影片质量提高固然是重要原因,但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日益坚定。我们在创作中必须考虑当下观众审美变化的趋势,适当加入具有当代性的创作元素,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打造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优秀影片的宝贵资源。

电影美学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电影与观众的关系。电影的创作和表达不管用什么手段,最终就是要引发观众走进影院的兴趣和热情,并最终与观众达成共识。当下的国产影片逐渐找到了与观众沟通的正确方式,无论是现实题材影片还是科幻片,无论是喜剧片还是动画片,都抓住了社会热点,与观众达成了良好的互动。现实题材职场喜剧《年会不能停!》的编导董润年认为,同样作为科幻片,好莱坞超级英雄在中国市场表现欠佳的同时,《流浪地球2》却获得观众认可。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当影片中老宇航员喊出“50岁以上的宇航员出列时,唤起了中国人情感上的共鸣。

(节选自刘阳《国产电影贴近现实、创新表达,叫好又叫座》)

材料四:

2020-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国产影片票房占比表

年份中国电影票房总额(亿元人民币)国产影片票房总额(亿元人民币)国产影片票房占比
2020204.17170.9383.72%
2021472.58399.2784.49%
2022300.67255.1184.85%
2023549.15460.0583.77%
【小题1】下列与“传承”“创新”相关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舞台创作运用创新的表达,舞台表演融入现代科技元素,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B.剧作家们改编文学作品,凭借创新表达,展现自身的独特性,提升了原著的文化品格与美学品位。
C.近年来,传统文化题材影片受欢迎的根本原因在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不断加强。
D.影片内容取材于传统文化,影片拍摄技术不断创新是打造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优秀影片的有力保障。
【小题2】下列对四则材料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列举2023年“中国风”成为舞台主角的实例,展现了传统文化赋能舞台创作的显著效果。
B.材料二指出,2023年,各地剧院都秉持风格化与本土化并举的理念进行剧本创作,使剧目质量普遍提高。
C.材料三从电影美学重要问题——电影与观众关系的角度分析2023年国产影片“叫好又叫座”的原因。
D.材料四显示,自2020年以来,国产影片票房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比每年都超过80%。
【小题3】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文化对当代观众的持久吸引力,来源于文艺工作者对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实践。
B.国内多个文艺院团以院团品牌为中心,进行风格化剧目建设,它们成功的路径不同,而经验值得借鉴。
C.近年来,拍摄抓住社会热点,为观众提供丰富多样的观影体验的高质量影片逐渐成为中国电影人努力的方向。
D.与中国观众的日常生活缺乏直接联系,不符合中国传统价值观,是好莱坞科幻片在中国市场表现欠佳的重要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史上,有这样一批教育家,不囿于一隅,在其当时所处的历史壁垒中不断变革创新,引领着语文教育的发展,让语文教育向前迈出了一步又一步。

如夏丏尊。夏丏尊在语文教育领域奋斗了将近二十年,创造性地提出了“国文教学法”,在教法和学法上都颇有建树,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拓荒者和奠基人。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他从全方位教育的角度出发,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完善的修养和人格。

如叶圣陶。叶圣陶认为“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教师之为教,重在诱导,而不在于全盘授予,教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能够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叶圣陶认为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是整个教育的本质,他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中说:“教育的本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

如朱自清。朱自清的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认为教育者须有坚贞信仰与健全人格,教育是目的,而非手段。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而教育者的人生理想,应该超乎功利,教育者不但要做一个能干、有用的人,并且要正直、坦白、敢作敢为、以身作则。朱自清认为教学与训育应该并重,“为学与做人,如人的两足应当一样长一般”,学生在学校既要学知识,也要学做人。

(摘编自周丹《这些语文教育大师的思想,值得被传承》)

材料二:

朱自清不仅是中国现代散文领域里成就很高的作家,他还是现代中国一位出色的语文教育家。从他众多的教育论著中,可以明显看出他的语文教育思想自成体系。

他在《古文学的欣赏》一文中相当独特地提出了语文教育的两项目的:一是选读古书,了解、认识和接受本国固有文化;二是以欣赏作为情感的操练,设身处地地欣赏古文学,弄清古文学的立场,或扬弃或清算,培养欣赏力和批判力。

朱自清把语文教育的远大目标确定在了解本国固有的灿烂文化,加强民族意识,这种观念显然区别于“语文教育就是讲授语文知识使学生语文成绩考试合格”,或者“语文教育就是一种解析作家作品和语言现象的学术研究”的一般观念。朱自清这种对语文教育目的的崭新揭示,让我们感觉到他的一种具有特定意义的对于前人的跨越。他还认为:中国虽然需要现代化,但是中国的现代化,得先知道自己的固有文化才成。在他看来,本国固有文化遗产不仅是语文教育必须把握的一个重要目的,而且也是中国奔向未来的一个重要依据。在这方面,朱自清把语文教育独特地理解为一种继承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的特殊行为,这显然体现了他个人的特色。

朱自清所主张的“了解本国固有文化”是指津津有味地接受古文学的篇章字句、语体、词汇、风格和技巧,设身处地地接受古代作家的写作态度、喜怒哀乐爱恶欲。他认为语文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借助对古文学的了解来帮助青年人信古、学古。朱自清认为无论古今人物、人情总还有不相远的地方,人类的喜怒哀乐爱恶欲可以跨越历史的长河彼此相互伸展,以此达到青年读者与中国固有文化思想精神的相互融合。

另一方面,朱自清又提出语文教育的另一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接受文学,培养欣赏力,培养批判力。他说:“接受文学,我们有我们的立场。得弄清楚自己的立场,再弄清楚古文学的立场。所谓知己知彼,然后才能分别出哪些是该扬弃的,哪些是该保留的……自己有立场,却并不妨碍了解或认识古文学,因为一面可以设身处地为古人着想,一面还是可以回到自己立场上批判的。……这‘设身处地’是欣赏的关键,也就是所谓‘感情移入’。”这段话今天看来似乎相当普通,但其体会切身,因而其意义也就不同寻常。它指出了欣赏文学作品的首要问题是解决立场,不能将作品的立场和读者阅读时自我的立场混为一谈。

这里清楚地说明以坚定的立场和批判力对待文学是培养学生欣赏文学能力的第一要义。这种说法反映出欣赏能力培植的关键又在于对作品的感情移入,即设身处地地体味原来作家作品的喜怒哀乐。这样特殊的意义,理应真正深刻地通过语文教育的课堂介绍给自己的学生,让这些体现中国最主要的文化历史内涵的作品从培养学生的欣赏力、批判力的角度出发给学生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倘若真正着眼于发掘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那么朱自清的这些见解是颇为崭新的。

朱自清实际上以此发出了语文教育之目的在于了解本国固有文化之先声,并深刻认识到提高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与语文教育的紧密联系。他认为,语文教育必须以了解本国固有文化为基础,最终使学生达到能够欣赏文学的目的,“了解与欣赏”构成了朱自清语文教育目的论的中心内容。

(摘编自宾恩海《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初探》)

【小题1】下列关于“朱自清的语文教育思想”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者须信仰坚贞、人格健全,具有超乎功利的人生理想,视教育为目的而非手段。
B.语文教育通常是通过讲授语文知识提高学生成绩或解析作家作品和语言现象的活动。
C.欣赏文学首先要解决立场问题,欣赏者要设身处地地体味原来作家作品的喜怒哀乐。
D.朱自清的语文教育思想自成体系,其语文教育目的论的中心内容是“了解与欣赏”。
【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在夏丏尊、叶圣陶、朱自清等一批教育家的引领下不断前进。
B.朱自清让青年人了解并接受古代文学,信古、学古,旨在以此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C.朱自清认为可通过“感情移入”欣赏文学,也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文学进行批判。
D.朱自清不仅在中国现代散文领域成就高,他关于语文教育的见解也颇具先声意义。
【小题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朱自清关于“教育者”的观点的一项是(     
A.《礼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B.《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C.孔明:“”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D.李贽:“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小题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论述思路。
【小题5】近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对当代语文教育有何启发?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托勒密体系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天球分若干层,最近的是月球,向外是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土星,再外是恒星天,恒星天外还有一层天,是“九重天”。张衡提出的日月五星的排列顺序和托勒密《至大论》中的顺序一致,关于“近天则迟,远天则速”的观点也与托勒密的一致,但是张衡的关于宇宙无穷的思想,要比古希腊的层层叠套的水晶球体系先进得多。

纵观张衡的天文学成就,他的浑天说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些天文学思想是比较进步的,有的可以和托勒密的思想相媲美,有的甚至超过了托勒密,从这一点来看,张衡的《灵宪》及其《浑天仪图注》所阐述的天文学思想,的确代表了当时世界天文学的最高水平。张衡著作中的天文学内容吸收了古代文化的精髓,杂糅各家学说综合而成,是东汉时期天文学的代表性成果。但是浑天说理论在后来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没有和传统数理天文学理论建立起联系,没有被进一步“数学化”。

托勒密的《至大论》提出了地心说的宇宙论,托勒密利用了大量古代测量数据和当时比较先进的数学和天文学,进一步发展了这个理论,对这个理论进行了数量化。关于上述张衡的许多天文学思想,托勒密都建立了各自的数理模型,具有现代意义下的天文学含义。

张衡是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中国古代的数理天文学在他的思想基础上得到发展。例如,九道术理论是历代探讨月球运动所必然面对的课题,在张衡之后的很长时间内,它主要用于解决月球的近点月周期问题,解释月行迟疾现象,并设计断的算法,以便根据月亮中心差来计算定朔,到了唐代以后九道术的内容有所变化,是探讨月亮相对于黄道的位置变化的依据,同时也是唐代黄白道差算法模型的基础,直到1280年后被《授时历》的白赤道坐标变换法取代。

中国古代的浑天模型与现代球面天文学中的天球模型存在着一些本质的区别。首先,浑天说中的天球被认为是真实的,而不是假想的;天球半径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大的,只不过各家的取值有所差别而已。其次,浑天说中的地也不是假想的与地球相切的平面,而被看作是真实的大地;并且,在浑天说宇宙观之下产生的浑天模型中,只有一点被认为位于天球的中心,这一点就是所谓的“地中”阳城。

古希腊在托勒密为代表的地心说宇宙体系之上产生的天球模型和一系列概念,对现代球面天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二者之间仍然具有明显的差异。即现代天球模型是在人类对于地球和宇宙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的,代表了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而托勒密的天球模型是基于地心说之上的若干理性思考和假设的产物,例如托勒密在他的观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假设认为,天球远比地球大,这一点虽然和现代天文学的假设一致,但是托勒密由此认识到的宇宙和天球不能逾越当时的概念,他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和手段有限;但是他的这一理性原则确对他的宇宙观和后来天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古代无论中国还是希腊都没有认识到天球的中心应随观测地点的变化而定。

(选自《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天文学史·张衡与托勒密天文学之比较》,有删节)

材料二:

盖天说在汉武帝时期遇到了浑天说的有力挑战。天文学家落下闳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张:天是个圆球,天包着地,天大而地小。这种主张,后来被人们称为浑天说。浑天说与司马迁等信奉的盖天说本质上完全不同,盖天说主张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等大;而浑天说主张天在外,地在内,天大地小。在此后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究竟是浑天说正确,还是盖天说合理,天文学界的争论一直不绝如缕。总的趋势是信奉浑天说的人越来越多,浑天说逐渐成为天文学界对宇宙结构认识的主流。

浑盖之争涉及与有关宇宙结构问题的方方面面。西汉末年,著名学者扬雄撰写了著名的《难盖天八事》一文,从观测依据到数理结构等八个方面,逐一对盖天说作了批驳。比如,他提出,按盖天说的说法,天至高,地至卑,太阳依附在天壳上运动,也是高高在上的,人之所以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下升起,是由于太阳太高了,导致人产生了视觉错误的缘故。但是即使人眼会因观察对象的距离远而产生视觉错乱,水平面和光线的传播是客观的,它们是不会出错的,那么就在高山顶上取一个水平面,以之判断日的出没。实验证明太阳确实是从水平面之下升起的,光线也是从下向上传播的,这与盖天说的推论完全相反,证明盖天说是错误的。这是扬雄从观测依据的角度对盖天说所作的批驳。整体来说,他从八个方面对盖天说所作的批驳,有理有据,是盖天说无法辩解的。

(节选自《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提出的日月五星的排列顺序及“近天则迟,远天则速”的观点,与托勒密的排列顺序和观点不谋而合。
B.张衡提出的九道术理论探讨了月球运动,被后人用于解决有关月球运动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月行迟疾现象等。
C.在汉武帝后的一千多年里,天文学界关于浑天说和盖天说咒究竟哪个合理的争论一直存在,而浑天说逐渐成为主流。
D.扬雄用实验证明太阳是从水平面之下升起的,光线也是从下向上传播的,从而证明了盖天说是错误的。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浑天说,不过二者论述的重点并不完全相同。
B.张衡著作中的天文学思想,代表了当时世界上天文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C.中国古代浑天模型和古希腊的天球模型郧与现代天球模型有明显差异。
D.信奉浑天说的人越来越多,是扬雄对盖天说进行有理有据批驳的结果。
【小题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A.托勒密在月球视差理论下,利用测得的日月视半径,计算太阳和月球的距离,从而计算日月视差。
B.托勒密对前辈们发现行星运动的周期、速度与轨道大小的关系等,建立了数量化、系统化的理论模型。
C.托勒密准确描述了在黄道上和黄道附近运动的日月五星的位置,给出了1022颗恒星的位置。
D.托勒密认为天空中有两种不同的运动,一种是所有天体自东向西的运动,一种是与此相反的恒星球运动。
【小题4】学校准备举办中国古代天文科技展,需要制作一个介绍“浑天说”的展牌,请结合文本,写出内容要点。
【小题5】张衡和托勒密在天文学研究中都取得了非凡成就,他们的做法给你带来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