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较难0.4 引用3 组卷7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长征,是由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的伟大历程。但是,这一伟大壮举,一开始并没有被称为“长征”。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撤出位于江西的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当时,中央计划是转移至湖南西北部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并未预料到要万里转战到西北。因此,在中共中央等机关发布的相关文件中,将这次大规模的战略行动,称为“突围”“长途行军”“反攻”“西征”等,并没有称为“长征”。

1935年2月,红军总政治部在贵州发布的《告工农劳苦群众书》中,提到,“我工农红军从江西转移作战地区,长征到川贵边地域”。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使用“长征”一词的文献。

9月,中央政治局在俄界会议上通过《中央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决定》中有中央红军“突围后的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的提法,这是中央文件中第一次出现“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的表述。

12月,毛泽东同志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对长征的重大意义作了详细阐述:“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此后一段时间,毛泽东同志在讲话和文章中,又多次提及“党中央和红军主力”的“长征”。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文件所提及的“长征”,此时指的都是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到陕北的战略转移。随着时间推移,党内对长征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在对哪些红军队伍参加长征的认识上,逐渐由专指中央红军的长征扩展到包括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在内的长征。

(摘编自李东方《对党的文献中“长征”概念演变情况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战士牺牲。长征这条红飘带,是用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从湘江战役到四渡赤水,到强渡大渡河,到突破腊子口……纵观长征中的系列战斗历程,无不体现了红军将士英勇战斗、敢打敢冲、顽强拼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忘我献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在飞夺泸定桥的战斗打响之前,指战员纷纷请战,掀起了“争当突击手,飞夺泸定桥”的请战热潮。杨成武将军回忆当年的场景:“二连连长廖大珠刷地站了起来,说:‘一连过乌江立了功,成了渡江模范连,我们要向一连学习,争取当夺取泸定桥的英雄连……’‘夺桥任务非给我们三连不可!’三连连长王友才,没等廖大珠说完,也霍地站了起来……”正是红军战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激励着红军战士前赴后继。

中国共产党曾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在重大问题上,必须执行共产国际的一切决定。这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探索本国的发展道路,导致党内部分领导人将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教条化,照搬照抄,给中国革命带来挫折。由于电台损坏,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中国共产党开始自己解决问题。在1935年,中国共产党召开遵义会议,开始独立自主地批判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其后的扎西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和《经验教训决议大纲》,并对领导层的人事做了调整,从此,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率领下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地探索中国革命的成功之道。

长征途中,红军面临恶劣的自然条件,还有国民党军队的围堵。在这种艰险的境地下,只有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才能保证长征的胜利。长征之初,红军各路部队自觉以大局为重,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主动把困难留给自己、把希望留给兄弟部队。在明知留下就意味着九死一生的情况下,陈毅、瞿秋白、何叔衡、陈潭秋等人坚决服从命令,留在苏区根据地坚持斗争。在长征期间,党和军队领导人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人,都胸怀全局,淡泊名利,甚至主动让贤,以革命大局为重,紧密团结全党全军。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以“救国救民”旗帜唤醒劳苦大众。长征路上,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衷心的支持和拥护。1935年5月,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一路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进入冕宁县境,在彝海边,红军总参谋长兼先遣队司令刘伯承按照彝族传统习俗,与彝族首领小叶丹结为兄弟,并向他们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革命道理。彝海结盟为红军顺利通过彝民区继续北上、最终取得长征胜利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王炳林《长征精神的内涵》、王相坤《深刻把握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

材料三:

长征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令人感叹的是,长征其实也是“一群年轻人的进发”。因为在这支一往无前的队伍里,大约54%的人是24岁以下的年轻人,只有4%的人超过40岁。在江西信丰,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师长洪超只有25岁;在湖南道县,死守湘江阵地的陈树湘只有29岁……就是这群胸怀理想的年轻人,在这条淬火成钢的道路上舍生忘死、抛洒热血,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怎么看待来时的路,往往决定了能否走好未来的路。让人欣慰的是,不断有年轻人回到长征路上,用脚步与先辈对话,切身感受这一传奇史诗。一名20多岁的网络主播,用直播的形式挖掘红军艰苦卓绝的英雄故事,观察长征路上变化与发展中的今日中国;一名95后的大学生在重走长征路时几次落泪,为过去不了解红军的艰辛而流泪。精神是可以传承的,这条地球红飘带孕育的英雄的基因,感染与召唤着一代又一代人在这条曲折而顽强的道路上努力奔跑、奋力前进,探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密码。

(摘编自盛玉雷《激扬新长征的青春力量》)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1934年长征初期,中共中央没有制定转战西北的计划,只是准备转移到湖南西北部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
B.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长征”一词在中央红军长征4个月左右时才被第一次使用在党和军队的相关文件中。
C.工农红军向西北进军的目的就是抗击日本侵略者,长征虽然艰难,但是锻炼了革命队伍,宣传了革命的思想。
D.长征开始时,中央革命根据地军队并未全部撤走,仍然有一批人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些人面临的斗争局面是极其恶劣的。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工农红军是受形势所迫才进行战略转移的,当时王明等错误指挥导致中央革命根据地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败了。
B.中央红军的长征开始于1934年10月,途中先后发生了四渡赤水河、湘江战役、强渡大渡河、突破腊子口等著名战役。
C.在飞夺泸定桥战役中,一连首先立了战功,二连、三连不甘示弱,纷纷主动请缨,反映了当时红军高昂的战斗热情。
D.长征队伍是一支年轻的队伍,超过半数的人不到25岁,如洪超、陈树湘,这些年轻人胸怀理想,把青春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小题3】下列选项中,对“长征”的表述单指中央红军长征的一项是(     
A.1935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抗日救国宣言》)指出:“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曾经派遣了自己的红军主力,从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经过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历尽艰难困苦北上抗日。”
B.1935年12月,毛泽东和周恩来致电彭德怀等红军将领,提出“表现积极的分子……均应广泛地吸收入党,尤其是陕甘支队及二十五军经过长征斗争的指战员,应更宽广地吸收入党”。
C.杨尚昆1936年8月在《全国主力红军大会合》一文,指出“三个方面军,为了要北上抗日,都进行了万里长征,由东而西,由南而北,纵横驰骋、所向无敌”。
D.1981年6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长征的历史作了如下叙述:“第一方面军不得不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而转战到陕北……第四方面军也先后经过长征转战到陕北。”
【小题4】我们应如何弘扬长征精神?请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
【小题5】长征精神的内涵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二概括说明。
23-24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知识点:政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共同富裕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难题,至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共同富裕是指包括财产、收入在内的物质财富生产和分配的问题。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共同富裕的实质是指人自身的发展问题。促进所有人的发展,保障所有人获得基本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如果只是在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上做文章,不落到人的发展上,那么共同富裕只是分配政策的目标,仅仅具有短期意义。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仅仅依靠分配政策的调整不能逆转贫富差距扩大的基本趋势。

人们不要以为社会的物质生产和分配合意了,所有人的发展也就实现了。物质条件只是人自身发展的基础,并不等于人的发展。所有人的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人的发展体现在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文明性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等于人的素质的自然提升。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共同富裕的本质是所有人的共同发展,而不是物质财富上的均贫富。社会主义的内在价值追求的是人自身发展平等的机会,物质条件上的基本平等是其基础,也是实现手段或路径。历史告诉我们,均贫富并不能实现所有人的共同发展,甚至可能使发展陷入停滞的境地。历史上的“社会实验”结果已经表明了这一点,这与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变化密切相关。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追求生产增长,解决人的生存所需(吃饱穿暖),可以视为促进了人的发展。但随着社会发展,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与人的发展存在偏离。或者说物质的发展远快于人自身的发展,更不要说所有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共同富裕与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是一个长期愿景目标。不能简单地以基尼系数作为衡量共同富裕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指标。

转向社会发展的人本逻辑,意味着要将经济问题纳入社会整体中来考虑。经济是社会的物质基础,但也只是社会的一部分,受制于社会的整体状态。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只有放到整个社会当中才能认识清楚,放在经济当中则只能看到一部分。观察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从整个社会来看,只是为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出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共同富裕的充分条件是社会要通过社会合力来保障所有人获得基本能力。收入不能替代能力,收入差距缩小了也不等于能力差距就缩小了。能力来自社会消费过程。消费的可获得性涉及收入,但消费的可及性与收入无关。

消费是人的生产再生产过程,是人的发展过程,是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是人的能力提升的过程,是为经济提供目的和创造条件的过程。消费包括私人消费和公共消费,二者应当合力才能满足每一个人的基本消费,提供基本营养、基本教育、基本医疗和基本住房,以此保障每一个人获得基本能力。

所有人的基本能力普遍提升,起点公平、机会公平也就有了基础,同时也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广泛社会基础,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效率与公平的融合也就内在其中了。促进共同富裕,要摆脱效率与公平、做“蛋糕”与分配“蛋糕”的困境,只有从物转向人,从财产和收入基准转向消费基准,才能真正做到从物本逻辑转向人本逻辑。所有人发展了,所有人获得了基本能力,实现共同富裕才有了根基。

(摘编自《中国经济时报》)

材料二: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发展质量效益有待提高,居民生活品质还需改善,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我们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要全面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和要求。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同时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要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要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抓住重点、精准施策。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兜底救助体系、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要加强促进共同富裕舆论引导,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良好舆论环境。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摘编自求是网《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完美地解决了共同富裕这个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难题,而共同富裕又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问题。
B.有人错误地认为社会的物质生产和分配合意了,所有人的发展也就实现了。其实,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等于人的素质提升了。
C.物质条件上的基本平等是实现人自身发展平等的基础,但均贫富并不能实现所有人的共同发展,甚至可能使发展陷入停滞的境地。
D.消费是人的生产再生产过程,是人的发展过程,包括私人消费和公共消费。私人消费就能满足每一个人的基本消费。
【小题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解决人的吃饱穿暖等问题,可以视为促进了人的发展。但随着社会发展,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与人的发展关系很小。
B.促进共同富裕,要从物转向人,从消费基准转向财产和收入基准。所有人发展了,所有人获得了基本能力,实现共同富裕才有了根基。
C.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要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要抵制一部分人拥有大量财富。
D.促进共同富裕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各项建设。
【小题3】根据材料二,下列各项中,不符合促进共同富裕政策的一项是(     
A.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B.鼓励人们辛勤劳动,合法经营,创业创新
C.在高质量发展中更加注重效率
D.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
【小题4】两则材料的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小题5】为什么说实现共同富裕不能仅仅在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上做文章?请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艺之所以要服务人民、表现人民、歌颂人民,始终以人民为主题和主体,这不仅因为人民是生活的创造者、社会的变革者和时代前进的驭手与推手,而且还因为以人民为主体的现实生活,始终都是一切文艺创作的强大胚基与不竭源泉,同时也是一切优秀文艺作品的审美主体和评判主体。由此而决定了文艺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与主从关系,甚至我们完全可以笃定:只有人民,才是文艺的活力源与生命线。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为无本之木与无源之水,哪里还称得上什么充满活力与魅力的艺术生机和审美创造呢!

实际上,文艺作品的生命力与感召力,从来就是基于和源于对人民的真切描写和崇高礼赞,并因此而获致广泛的社会认同与大众认可,进而转化成为社会变革与时代进步的强大推动力。像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作品,就都以不同的方式对不同时代的社会变革和历史变迁起到了激励和推动的积极作用,并为特定的时代和特定的人群树立了前进的路标,擎起了精神的旗旌,造就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范,特别是在深层次上氤氲出一种强大的集体无意识。

所有这些作品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具有鲜明而强烈的人民性,并因此而深得人民的认同与接受。文艺家从人民的生活中汲取营养、选择主题、描画特定的生活情境、塑造具有历史特质和时代意义的典型形象,且以艺术的形式将之作为审美对象而返还给人民大众,使之从中得到启迪,受到鼓舞,获致思想感召、艺术熏陶和道德的纯化与升华,从而孳衍出文明的社会因子与精神的不竭动力,用以推动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这便是文艺与人民之关系的内在机制与辩证法则,这同时也是文艺的生命核质和价值源泉。由此可见,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不仅是彼此相依的,而且是血肉交融的,在互有所恃、所倚、所凭、所契的前提下,文艺对人民的倚重则是基础性和根本性的。这也就是说,文艺一旦离开人民,其生命之火便必熄灭,其艺术之花便必凋萎,其功能之效便必摧折,其审英之韵便必泯灭。当然了,人民也自然会随之而失却来自文艺的思想烛照与美学滋养,进而陷入文明的荒原与精神的凹地,乃致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人格矮化与生活窳陋。

显然,在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中虽有主从之分和本末之序,但其在总体上、全局上和常态上,则是谁也离不开谁。只不过人民永远都是文艺的生命之源,而文艺始终只是人民的精神花朵与思想蓓蕾,并由此而决定了文艺对人民的无前提倚重与依赖。这种关系,就像鱼和水的相生相依、各得其所一样。鱼固然因为有水才能生存,而它同时也赋予了水以生机与活力。我们说生活是文艺的源泉,而人民则是生活的主人。任何瑰奇壮美、五彩斑斓的生活,既是由人创造的,又是由人维系的。一旦离开人,尤其是离开人的群体,即人民,一切所谓的社会生活便都必将化为乌有、不复存在。

(摘编自艾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道路》)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以人民为主题和主体,主要原因是人民对生活、社会时代的巨大作用。
B.因为文艺作品具有生命力与感召力,所以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与大众认可。
C.文艺家将从人民生活中汲取的内容以艺术的形式返还给人民,起到积极作用。
D.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在总体、全局、常态上,互相依存、密不可分、没有主次。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分析了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的两个原因,并强调了第二个原因。
B.文章以《战争与和平》等中外作品为例,论证了文艺作品产生的积极作用。
C.第三段“生命之火”等四句话构成排比,使论证语言缜密有力、增强气势。
D.文章首尾呼应,都运用了类比论证和假设论证,结构严谨,论证方法多样。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了人民,其他任何事物都不能成为文艺的活力源与生命线,都无法使文艺作品充满生机和创造。
B.不同的作品,对社会和历史进行激励和推动的方式是不同的,影响的时代和人群也是完全不同的。
C.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是彼此相依、血肉交融的,一旦文艺与人民脱离关系,二者将共同受到损失。
D.文艺对人民的无前提倚重与依赖就像鱼对水的倚重与依赖,离开了水,鱼必然将会化为乌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保持生命力的精神支柱、保持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在新时代,我们要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基本准则和必由之路,在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中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相契合,推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物,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全过程。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要坚持辩证的方法,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有所保留、有所抛弃、有所转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前提是科学评判传统文化,区分精华和糟粕。这种评判不能仅仅凭感觉、凭主观情感,而要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形成科学的评判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标尺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传承和弘扬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协调、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提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不少相关文化产品还缺乏吸引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呈现方式与体验方式过于单一,互动性差,缺少趣味和韵味。随着数字技术及新媒体的发展,不仅文化的生产方式、储存方式、表现方式发生了变化,文化的传承方式、传播方式、体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这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要注重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转化,努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让人们在形象化、互动化的感知中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守正出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转化,将其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使其与节日庆典、礼仪规范、民风民俗相衔接,与文艺体育、旅游休闲、饮食医药、服装服饰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等之中。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还要弘扬中华民族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以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为旨归,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应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坚守基本思想元素,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大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大胆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通过转化吸收、吐故纳新、博采众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实现新的发展。

(摘选自夏建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推动其现代转型。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吸引力的一个原因是其呈现方式与体验方式过于单一。
C.科学评判传统文化,区分好精华和糟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前提。
D.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的主要目的。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文化具有时代性为立论前提,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问题。
B.文章论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提出了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型的准则和方法。
C.文章在论述对待传统文化要弘扬包容精神时,关照了时代发展,关照了理论与现实。
D.文章阐发了作为评价传统文化重要标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意义。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生产生活,才能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B.注重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就能让其“活”起来。
C.评判传统文化应有科学标准,如果仅凭感觉、主观情感评判,就会做出错误评判。
D.中华传统文化不能创新发展的原因是缺乏文化交流,不能吸纳国外的文化成果。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