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仲尼之将丧

冯至

仲尼自从春天去了以后,意味的阑珊,情绪的萧索,更甚于前年西狩获麟、《春秋》绝笔的时候了。那时他满心满意地想,世态是一年不如一年,我的《春秋》写到这里也尽够了。天啊!你总还可以多给我几年的生命吧;我要努力在我这未来的几年以内,把我们先哲传下来的一本《易经》整理一番;把我的哲学思想都借着这部古书表现出来,留给我的弟子们——咳,他们真是可怜,像是船没有舵,荒野浓雾中没有指南车呀。哪知到了现在,转瞬间就快要两年了,《易经》,一点儿没有着手;《春秋》,也有刻在竹板儿上的,也有涂在一卷一卷的树皮上的,错错乱乱地在他的房里堆积着,向来不曾有过一个人来过问。就是那张古琴,伴着他流浪他乡,十四年总在身边的,现在挂在壁上,不但着了许多灰尘,并且结上许多蜘蛛网了。他每每在黄昏时节,倚着窗子望落日,领略着自然间的音乐,正在忘记物我、融会一切之际,房子里便会发出来一种苍茫的音调,使他回转头来,目光懒懒地落在那张琴上,他这般伤感地自语,不知说了多少次了:

——当年从我困于陈蔡的故人们,死的死了,不死的也多半在远方,只剩下这张琴,寂寞无语的琴……

二十年前,奔走齐鲁之间,追慕着古代的风光,正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实现在这乱世上最热衷的时期。一天独自一个人登上泰山的高峰,澄滓太清,齐鲁俱磅礴于茫茫大气之内,自己不觉得胸怀高朗:

——啊,当初登上东山,觉得鲁小,现在立在泰山顶,天下并不大呀!

现在呢,泰山依旧是那样嵯峨,可是旧日的气概一点也没有了,耳边只是缠绕着一个樵夫的哭声,凄凄婉婉的。心里忽地一片苍凉,宇宙都似乎冰化了一般,一个久已消逝了的泰山樵夫的影子,犹如白衣的神显现在黑漆的夜色中,又回到他的意念之内了。

——樵夫啊,你是世间的至圣!当我们在泰山的幽径里相遇时,你哭得是恁般苦闷,岩石为之堕泪,鸟兽为之惊心。我这愚蠢的人啊,我那时不但不能领会,还要问你为什么哭。樵夫啊,你说,你自伤,所以这般哀泣……茫茫天空,恢恢地轮……万物的无着无落,是这样锐敏地感动了你……你深入了人生的真髓、宇宙的奥秘;我直到今日,才能了解你!

他的头脑眩昏,目光放出许多火花——泰山也似乎旋动起来,地在震动,远方的河水在沸腾……他颤着……

泰山其颓乎!

梁木其坏乎!

杖,被掷在一边,颓然坐在阶上了。两手托着颐。

——赐呀,你来了?来得怎么这么晚呢?

他远远望见一个衣冠齐楚的人,渐渐辨别了知道是子贡以后,慈母见了远方归来的游子一般,两目射出消逝了的旧日的光芒,迎上去,紧紧地握着子贡的手。

——赐呀,你来得怎么这么晚呢!

——先生……

——赐呀,你看这座泰山呀。你说它有时要崩颓吗?

——先生……

——寂寞呀……赐,你日日锱铢为利,你好久不到我这里来了……

子贡本来是因为货殖的事,由这里经过,顺便看看先生,并且想问一问他近来对于政治上的意见。哪知出乎意料,先生说出这样悲痛的话,是他从来没有听过的。

——先生,可是病……

——我哪里有什么病,只是昨夜做了一个梦。咳,这样的梦也不止一次了。你说,前面的泰山,有崩堕的那一天吗?

——先生,梦是无凭的;泰山是不会崩颓,如同哲人永不陨亡一样……

——赐呀……

仲尼皱纹消瘦的颊上,缀了两颗绿豆大的泪珠了。

子贡慢慢地扶着先生又坐在台阶上,这时候太阳转到南方,被几片浮云遮护着。子贡站立在先生的身旁。等到浮云散开了以后,一只雄鸡高踞在树巅,叫起来了。

——赐呀,这是什么在叫?仲尼低着头。一切都在白昼的梦里迷迷蒙蒙的。

——先生,是一只雄鸡。

——啊,一只羽毛灿丽的雄鸡呀!他抬起头,对着那只鸡望了许久。假如仲由还在,恐怕又要把它射下来,把它的羽毛插在他的冠上;把它的血肉来供我的馐馔。可怜他金星随着太阳一般,傍着我车尘劳碌于卫楚陈蔡的路上,一日不曾离开过我;同我一块儿受着隐士们的嘲笑、路人们的冷遇。我又何益于他呢?他终于很惨怛地死了!

我抱着我的理想,流离颠沛,一十四年——卫呀,楚呀,陈呀……没有一个地方能够用我一天,种种魔鬼的力恐吓着我,讽刺着我,压迫着我,四海之大,没有一个地方容我的身躯;终于不能不怀着惆怅回到我这儿时的故乡。故乡真是荒凉呵,乡音入在耳里,泪便落在襟前了。没有一个人不说我是陌生人,没有一个人对我不怀着一些异殊的意味。儿时的门巷变成一片瓦砾,生遍了鬼棘向我苦笑。防山侧父母的坟茔已经被人踏平。我哪里还有读易奏瑟的心情呢。

——我为什么回到这个故乡来呢?我早就应该……我为什么不死在匡人手里?为什么不死在陈蔡人的手里?那时候的死,是怎样光荣!怎样可以自傲!那个时候,有颜回在我身边,仲由在我身边,百十个弟子在我面前,在弦诵声中死去,韵调是怎样悠扬,怎样美丽呀!现在,不肯先我死的颜回也死了,勇健的仲由也死了,百十个弟子都各自走上自己的路了。死也要有死的时候。

仲尼一气说尽了多少天积蓄着的抑郁,两目像着了疯狂,两手按胸,不住地咳喘,淤塞着,再也说不下去了。子贡想用旁的话路岔开,却找不出适当的词句。

仲尼依然坐在门前。他怕走进房内,同怕阴森的坟墓一样。远远近近,静悄悄使人听到万籁中极细微的呼吸……

正是傍午的时分。

泰山的余脉,又蒙上一层薄薄的云霭了。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狩获麟、《春秋》绝笔的时候,孔子正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与现在孔子的处境形成对比。
B.泰山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与孔子的形象相通,这一形象的设置可以让孔子在抒发自己的情感时更有依托。
C.高踞树巅的雄鸡唤起了孔子对仲由的回忆,他为其命运悲叹,为自己没有给仲由带来什么好处而痛心。
D.小说将回忆与现实交织,例如困于陈蔡、流人物内心世界。
【小题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的心理描写写出了孔子对生命将尽的感叹,对许多未完成之事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无人过问的孤独。
B.文中画横线的两处文字内容几乎相同,但前者是孔子的想象,表现了他对子贡到来的期盼;后者则是现实,有埋怨之意。
C.由“子贡本来是因为货殖的事,由这里经过,顺便看看先生”可以看出子贡重利的性格,与文中仲由的性格形成对比。
D.孔子后悔回到故乡,主要是因为不肯“先我死”的颜回和勇健的仲由都死了,百十个弟子都各自走上自己的路了。
【小题3】文中“古琴”意象有怎样的意蕴?请简要分析。
【小题4】作者结合《史记·孔子世家》《论语》等相关记述进行再创作,使本小说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融合。请你结合文本分析作者是如何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的。
23-24高二上·云南红河·期中
知识点:中国现当代小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牵风记(节选)

徐怀中

文化教员的职责,本来是为司令部干部战士上文化课。眼下一个战役接一个战役,根本没有休整时间,文化课早撂到一边去了。汪可逾不好意思总是处于失业状态,她跑去找五号要工作。齐竞倒不感觉这有什么不妥。

有空余时间,你不正好可以多练练古琴吗?

如果在文艺团体,你一天二十四小时练琴,那是提高专业水平,领导表扬群众称赞。在九旅司令部,练琴多了,人家自然就会有反映,话讲得很不中听。完成了本职工作,利用业余时间练琴,别人就管不了那么宽啦。小汪考虑很实际。

五号找来政治部宣传科长姜科长,当面把文化教员汪可逾推荐给他,由宣传科安排小汪参加标语组工作。姜科长知道,小汪出身于一个颇有名望的书法世家,标语组求之不得的。他心里那一份兴高采烈,就别提了!表面却假作诚惶诚恐的样子说:首长!我怎么好收编汪参谋这位大才女,吓死了我们小组那些人,谁还敢动笔写标语?

姜马克思接受了一项重大任务,不敢有任何怠慢,他决定亲自来教汪可逾学会写大字标语。写标语的刷子,也叫作排笔。因为日常消耗量很大,只能靠个人自行解决。姜科长曾向小汪表示,由组里保证你的供应,你就不必学着扎刷子了。小汪的手,几次被洋铁皮扎破,终于掌握了这一门技术。小汪还悄悄地加以钻研,她用碎布条扎成长短适当的笔头,掺入几根细细的竹篾棒棒,保持笔头不打软。写出的字画又很规整,不会那样毛毛奓奓的。

汪参谋先是给别人打下手,很快她就成为标语组的一支主力军了。姜科长特地配属给她两个兵,负责她工作所需的各项勤务,保证她不会从梯子上掉下来。

现在小汪单独执行任务了,便立即舍弃了常用的美术字,回复使用柳体楷书,充分发挥了她的童子功优势。虽然在砖墙上很难体现毛笔字奥秘之处,但毕竟是楷书,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老乡们反映说:这位女八路写出的字与别人不一样,一眼就认得出,不用你大伤脑筋去猜。

春秋天还好,一到七八月,面对被太阳烤得滚烫滚烫的一道砖墙,去刷大标语,真得拿出一点精神头来。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臂膀和脖颈上立时就脱掉一层皮。十冬腊月,小汪几乎是颤颤巍巍站在木梯的顶端了,还要高高举起手臂,向上够着去写标语。石灰水倒流进入,顺着小臂而腋窝、而腹股沟、而大腿小腿,冰凉冰凉的直至脚板心。

行军途中,部队休息埋锅造饭,标语组哗啦一下全散了出去,要不了多久,村里再找不出空白墙壁了。怕就怕的是,往往写到半半拉拉,传来紧急集合号声,部队开拔了。标语组慌了手脚,不得不立即收拾摊子,跑步去赶部队。汪可逾也赶上过这样的情况,两个小战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住地喊:汪参谋!快下来,快下来!部队走远了!

汪可逾像是根本没有听到,只管站在梯子上继续刷她的大标语。即刻停手,去追大部队,把尚未完成的一半标语留在墙上,算是怎么一回事呢?她绝对不能接受。直到写完最后一个字,勾上了黑边,任务圆满完成。

延误太久,部队出去很有些里程了。他们不要命地紧追慢赶,汪可逾大口大口喘气,再也支持不住了。两个战士只好扔掉标语桶子,分左右一边一个,架着汪参谋猛跑……

汪可逾是标语组人员中出勤率最高的。随着部队行军路线,辽阔的冀鲁平原不知多少面墙壁上,都留下了她的楷书手迹,堪称明丽灿烂的一道战地风景。旅政治部组织了一次表彰会,特地表扬汪可逾在宣传战线上取得的突出成果。会议就在标语组工作现场举行,由政治部主任亲自主持,宣传科长宣读了表扬决定。

下面一项是颁发奖状奖品。奖状不必说,千篇一律,都是那么一张硬纸片。奖品是一条雪白的羊肚子毛巾,对外不会公开讲的,其实是姜科长掏自己津贴费买来的,科里并没有这一项开支。

司仪朗声宣布:请汪可逾同志上台领奖!会场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可是受奖人小汪坐在最后一排长板凳上直发笑,上边再三催促,她死活不去领奖。虽然那条羊肚子毛巾正是她特别需要的,写标语扎在右手腕上,石灰水就不至于流进袖口里去。

倒也说不上汪可逾如何反感,但她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给她的感觉这像是哄小孩子,没有一个表彰决定,没有一条羊肚子毛巾,难道我就不会好好干吗?

政治部主任考虑到,发奖仪式再这样勉强进行下去,很可能闹得谁都不好下台。他向姜科长暗示一下,姜科长立即宣布:今天的会议到此圆满结束,散会!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汪可逾到标语组工作后迅速成为主力,她从小的书法功底和个人对业务的钻研起到了重要作用。
B.面对汪可逾的工作请求,“五号”首长齐竞先是让她多练古琴,后把她安排到标语组,可见齐竞迅速认识到自己先前的错误。
C.颁奖时汪可逾“坐在最后一排长板凳上直发笑”,最终也不上台领奖,这反映了她对待荣誉的心态。
D.小说提及的古琴、书法都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使这篇战争题材的小说浸润一种深沉典雅的韵律。
【小题2】文章开头段的画线句子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小题3】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塑造汪可逾这一形象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无法完成的画像

刘建东

女孩被一个中年妇女领进来。中年妇女是女孩的舅妈。

舅妈说:“小姑子很任性,因为恋爱,断了和我们来往。三年前,我们来找她时,已经看不到她了,只剩小外甥女独自在家。我们找了三年,只好放弃了,就当是死了,所以才请您来她家里给画张像。”

我师傅杨宝丰专门给人画像,给活着的人画,也为故去的人画。

师傅说:“我要她的照片。”

舅妈只找到一本相册,照片却一张不见。

舅妈问女孩:“小卿,照片呢?”

小卿指了指在墙角处放着的脸盆,盆底有一层燃烧后的灰烬。

舅妈无奈,只好回自家去找。

小卿却对我说:“我娘没死。”

“那你娘去哪儿了?”

“找我爹去了。”

“那你爹去哪儿了?”

“我娘说,我爹去的地方不能让别人知道。”

舅妈回来了。把一张泛黄的照片递给我师傅。

师傅眉头一紧,盯着照片,似在认真辨认照片中的人,半天没有说话。

我开始做准备。师傅坐在那里,闭目养神。我在素描纸上打着方格,偶尔,还能听到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枪炮声。

师傅缓缓睁开眼,目光在纸上扫视一遍。阳光正好照在方方正正的格子上,那格子犹如一个个开着天窗的房间,敞亮而温暖。师傅起身,净手,擦干,然后端坐在桌子前,拿起铅笔开始画头像的轮廓。他画得很慢,比平时要慢许多。

舅妈坐在一边数落:“兵荒马乱,一个女子,不找个安分守己的男人,守着自己的小家,天天在外面疯跑。”

师傅紧皱眉头。

她喋喋不休。

天擦黑的时候,师傅才把铅笔稿画完。

第二天画像的过程仍然艰辛。

以往每一次,都是从眼睛画起。而这一天,1944年春天的一天,师傅犹豫了片刻,然后,用小楷毛笔沾上炭精粉,笔落在了鼻子上。鼻头的阴影慢慢地擦出来了,当师傅用炭精粉擦出第一笔黑色的线条时,像是广阔的平原上,吹过来一股春风。

第三天,师傅画了脸部。

第四天,他才最后画眼睛。到傍晚,他再也画不动了。素描纸就放在桌面上,我用宣纸把素描纸蒙住。我看到,师傅的右手布满了密密的汗珠。从来没有过这么难熬的作画过程。

第五天一早,我们就赶到了小卿家。我掀开宣纸,惊得大叫。宣纸下面是空荡荡的桌面。

舅妈把小卿喊进来,吼道:“前两天你把你娘的照片烧了,这次你又把画像弄到哪里去了?”

小卿憋着眼泪,不答话。

师傅安抚她:“不关你的事。别怕。”

接着,师傅淡定地说:“我重画。”

重画的过程是一场灾难。每一天下来,他都疲态尽显。返回的路上,听着他软弱无力的脚步声,我不忍心地说:“师傅,要不我们放弃吧。”

师傅说:“不能。”

师傅回答得那么坚决。肩上画夹中那张薄薄的素描纸,仿佛有雕塑般的形态,厚重了许多。

又过了五天。画像告成的那一刻,师傅瘫坐在椅子上,面色苍白。他闭上眼,没说一句话。爱说的舅妈,也变得沉默了。小卿看了一会儿,突然放声痛哭。她一直相信,母亲一定会在某个黎明时刻,回到她的身边。现在,当她看到母亲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她面前时,也许她意识到了那个黎明永远不会到来。

我背着画夹和师傅回到店里。

不知睡了多久,暗夜中传来细碎的声音。我爬起来,摸向柜台——画夹不见了。借着淡淡的月光,只见浓浓的夜色中隐约有一个人,打着了火,在烧什么东西。视线顺着火光向上移——我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那个人竟是师傅。

我和师傅,谁也没有再提起画像的事。一年后的一天,我在店里等着师傅,等了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没有等到。我盘下了那个小店。一边画像,一边等师傅,就像小卿等她的母亲一样。又过了一年,遥远的枪炮声终于来到了城外,清晰而响亮。

1951年的一天,画店里进来一个姑娘,说想请我给她娘画张像。

我觉得眼熟:“好的,把照片给我。”

“有照片,但不在我手里。”

“没有照片我画不了。”

“我是小卿。”她说。

我内心涌动着一股暖流,不知是因为见到小卿,还是想到了当年画像时的师傅。我小心地问:“找到你娘了吗?”

小卿说:“一直在寻找。有一天,舅舅突然来到学校,拉着我狂奔到烈士纪念堂,我们站在一张照片前,是一张合影。合影上是四个微笑着的人,两个年轻的男人和两个年轻的女人。我惊呆了,我越看,其中一个越像我娘,我失声痛哭。后来,一个陌生的女人走到我身边,告诉我,她是照片中的另一个女人,他们四个是战友。她让我叫她黄姨。她指着我娘左边的那个年轻男子对我说,那是你爹。”

我跟着小卿来到烈士纪念堂,看到了那张照片。

那张照片虽然清晰度不高,但他们四人快乐的笑容溢出了照片。我紧紧盯着照片右首的那个男人,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我使劲揉了揉眼睛,指着照片惊呼道:“小卿,你看,那个人,那人是我师傅。”

黄姨领着我和小卿来到一个烈士墓前,她告诉我说,这就是你师傅,这里面埋着他的一顶帽子。黄姨说,他曾经化名杨宝丰,开了一家画像馆。我这才知道,我师傅叫宋咸德。

我潸然泪下。

(选自《十月》2021年第6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卿内心抱怨母亲把她独自留在家中,便自作主张把母亲的所有照片付之一炬。
B.舅妈提供的泛黄照片很不清晰,以致“我”师傅作画比平常都慢,显得特别艰难。
C.师傅作画时,“我”很骄傲于师傅的画技,感觉“像是广阔的平原上,吹过来一股春风”。
D.画像告成的那一刻,师傅瘫坐在椅子上,面色苍白,他心情复杂而沉重,欲诉无言。
【小题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让读者通过“我”的所见所知,了解到师傅、小卿等人的一些故事,这样既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又留下艺术想象空间。
B.舅妈开头说小姑子“任性”,又在师傅作画途中喋喋不休地数落小姑子“不守着自己的小家”,直接表现了小卿母亲义无反顾、投身革命的形象。
C.小说中两次写到枪炮声,看似闲笔,实则与“1944”和“1951”两个年份自然呼应,既点出了时代背景,又暗示了历史的进程,让情节发展更为合理。
D.小说虽然没有描写小卿母亲和师傅的实际革命行动,却通过为小卿母亲画像这条明线,钩沉出隐藏在背后的革命故事,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小题3】小说标题“无法完成的画像”意思丰富,对其中的“无法完成”应怎样理解?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小题4】小说结尾特别写到纪念堂中一张照片和烈士墓中一顶帽子,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暖暖的百柳岗

李贯通

隆冬。

在这混混沌沌的旷野,尘障里闯出卢大根巍然的身躯。他迈着矫健的步履,半袒袄襟,裸露着褐色的突隆的胸肌,登上这个二十几丈长的小丘陵般的百柳岗。他止步叉腰,哈出几团烟似的气,俨然是冬的主宰。

他突然听到一种细碎的声音,猛回头——哦,他刚刚走过的蜿蜒小道上,行走着一位矮个子,匆匆忙忙,一颠一颠……杨来顺!杨拐子!他眼里跳出一线隐隐愠怒。

上次两人参加县“劳动致富”表彰大会后,卢大根去看望老书记“大辕骡”。大辕骡病了。哦,大辕骡不再是大辕骡了。他的脸像一张揉满褶皱的草纸与一副骨架的粘合;宽大的前额,塌成洼坑的太阳穴,陷出黑膨的眼窝。

“书记!”卢大根喉头里如塞了一团在酒精中浸过的棉纱,“几个月不见……”

大辕骡微微一笑:“死不了!”

卢大根眼泪汪汪,说道:“你等着,我再来!”

他刚出门,迎面过来杨拐子。他“哼”了一声甩开胳膊,擦身而过。

没想到,现在,他卢大根刚登上百柳岗,那杨拐子又尾随而至。真是冤家路窄!莫不是杨拐子也想到了摸一条鳝鱼?

百柳岗,布满了坟子。然而,筑岗起土而成的坑却有它独特的魅力——盛产鳝鱼。据县城里一位名老中医讲,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曾写到“箭杆鳝”,益气补血,壮阳明目,强身安神……这坑里的鳝确是像箭杆,而且常有证实那理论的事例传开去。

卢大根在离坑还有七八米的一块倒了的石碑前停下了。他不由自主地蹲下来,摸着那光滑的石面,凝视着上面模糊的字痕。哦,多少年了?雷雨风雪……这可是十一岁时的卢大根和十一岁时的杨来顺盟誓兄弟的见证啊!

卢大根摘下那顶足有二斤重的狗皮帽子,正想脱衣,忽儿听到一种窸窸窣窣的声音。不知怎的,他对这声音特别反感。他一下将帽子摔在石碑上。

当忿忿地循声望去,他怔住了。离他五六步的样子,杨拐子已经脱去了衣服,精瘦干瘪,如一个晒了很长时间的发了几个叉的干胡萝卜,风有资格把他抛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挑战!挑战!

卢大根有了一种被捉弄的焦躁。他迅速解开扣子,两胳膊向后一甩,衣服落在地上。他舞舞胳膊,硬朗朗的,骨节在响,铁疙瘩一样的腿子肉一跳一跳。他觉得天气并不冷,火力正从他心里向外蒸发。

一颤一颤的,杨拐子走到坑边,一副可怜相。他两臂紧紧地抱着胸,勾着腰,好像担心冻裂他薄薄的皮。他侧着身子用一只脚朝水里一蘸,立刻倒吸着凉气抽出来。迟疑片刻,又低下身子,一手按着坑沿,极慢极慢地向水里移。牙齿咯咯作响。

“你下去就要见阎王的!”卢大根吼了起来。

杨拐子漠然地回望了一眼,继续慢慢地下水。

卢大根冷笑了一声,从衣袋里掏出那瓶“大米特酿”。他本可以将它全喝完,然而他留下了足有四两。他一手叉腰,一手把酒瓶伸过去,对水没了半截身的杨拐子说道:“过来!弄几口吧!哈哈!”杨拐子仍是漠然地摇头,脚一蹬岸,向坑里游去了。卢大根又喝了两口特酿,然后把酒瓶举过顶,狠狠地朝石碑上砸去——蓦然感到脑神经一痛,神不守舍地作了个鱼跃,跳进坑里。

他是顺着坑边摸的。摸了几十米。从没有过的摸鱼霉运,让他心里涌起一种难以言表的滋味。他的心仿佛被盐腌了,烦躁地想撕开肚皮晾一晾!然而,他一声不吭地,不折不挠地,摸,摸……他终于从那种烦躁中得到暂时的解脱——他想起了在床上呻吟的憔悴的大辕骡。

一九六五年,大辕骡调来后,鼓励他们各显神通,帮他们贷款。卢大根养了六十只水貂,杨来顺立了两座窑。“文革”来了,一根绳拴了仨蚂蚱。

“你,打他!”造反派头头薅住了杨来顺的头发呵斥道。

杨来顺眼角滑下两行泪,痉挛的手向大辕骡扬了起来……

轮到卢大根了,任那帮小子轮番拳打脚踢,他木头人一般,死挺挺立着,像极了大辕骡。

风咆哮着。水面不时有他们踢腾出的浪花。

突然,杨拐子声嘶力竭地叫起来:“大根!大根!”

卢大根正好浮上水面换气。他颇不耐烦地扭过头,迅速地游过去了。杨来顺正两手忙乱地握着一根鳝鱼,不停地倒换着手,那鳝鱼不算小,刚出水面,活力还足。卢大根迅疾地死死勒住它的腰。

杨来顺万万没想到,卢大根一上岸就昏倒了。

他将耳朵贴在大根的左胸——哦,大根的心还在跳!

泪珠落在大根的腮上。

他叼住僵死的鳝鱼。侧起大根的身子,然后趴在地上,一点点地朝自己的背上挪动。他运足了气,四肢上撑,一公分,二公分……双脚前挪,哦,他奇迹般地背起了他!他奇迹般地站了起来——不异于一株枯柳撑托起一座山峰!

一颠一颠,一颠一颠……

哦,百柳岗终于让他给服服贴贴地踩在脚下了!

哦,他看到了县城。看看身后,那坑,那石碑,那林子,那坟子,全都没有了。他用力向上颠了颠大根,朝着暖暖的灯火阔步而行。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眼里跳出一线隐隐愠怒”,暗示卢、杨二人之间以前必有过节,引起读者的好奇,为后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B.卢、杨二人先是不约而同看望老书记,后又不谋而合去捉鳝鱼,表明他们都对当年扶助过自己的老书记心怀感激。
C.看到杨来顺抢先脱衣试水,卢大根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挑战,他大声诅咒杨来顺去见阎王,显露出心胸狭隘的一面。
D.当年杨来顺动手打了大辕骡,虽然是迫于外在压力,但毕竟不如卢大根刚强,他们这一对发小也从那时结下了芥蒂。
【小题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闯出”“裸露”“止步叉腰”等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活脱脱地展示出卢大根的壮汉形象,与下文杨来顺的“矮个子”形成反差。
B.卢、杨二人为数不多的话语大都处在故事情节进展的关键节点上,或造成悬念,或推动情节,或表达情感,简短有力,耐人寻味。
C.文章在描写卢大根面对“倒了的石碑”时,运用“一摸”“一摔”“一砸”等词语,从细微之处表现出人物当时矛盾复杂的心态。
D.文章内容安排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作者用大量笔墨写卢、杨二人下坑捉鳝鱼的过程,描述下坑前后的情节用笔则较为简略。
【小题3】小说在叙述故事时多处运用插叙方式,试找出并分别说明其作用。
【小题4】故事以“他用力向上颠了颠大根,朝着暖暖的灯火阔步而行”作结,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