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21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正公,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已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节选自《古文观止·义田记》,有删改)

材料二:

范仲淹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仲淹不苦也。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仲淹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三日而去。

(《宋史·范仲淹传》,有删改)

【小题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公既殁A后B世C子孙修D其业E承F其志G如公H之存也。
【小题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正: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范文正公即范仲淹,谥号“文正”。
B.斋:斋戒,指古人祭祀前整洁身心等。范仲淹去世后,羌族首领斋戒三日,表示崇敬与怀念。
C.为:意为“成为”,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霓为衣兮风为马”的“为”字,意思不同。
D.堪:意为“经得起、忍受”,与李清照《声声慢》“如今有谁堪摘”的“堪”字,意思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买了靠近外城能常年丰收的一千亩良田,叫作“义田”,用它来养活、周济众多同族的人。
B.范仲淹去世时,遗体没有好衣服装殓,儿子也没有钱办好丧事。数百人像失去父亲一样为他痛哭。
C.许多身居三公高位的人,享受着优厚俸禄,可族人却不能进他们的大门,这与范仲淹形成了对比。
D.范仲淹为政多年,到过的地方留下了恩德。范仲淹死后,当地百姓画上他的像并建立祠堂祭祀他。
【小题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
(2)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小题5】范仲淹身上有哪些高尚品质?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23-24高一上·四川成都·期中
知识点:脱脱等《宋史》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安世,字器之,魏人。父航。安世少时持论已有识。航使监牧时,文彦博在枢府,有所闻,每呼安世告之。安世从容言:王介甫求去,外议谓公且代其任。彦博曰:安石坏天下至此,后之人何可为?安世拱手曰:安世虽晚进,窃以为未然。今日新政,果顺人所欲而为人利乎?若不然,公当去所害,兴所利,反掌间耳。彦博默不应,他日见航,叹奖其坚正。

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安世初除谏官,未拜命,入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当捐身以报国恩。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于是受命。

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不倾倚,作字不草书,不好声色货利。其忠孝正直,皆则象司马光。梁师成用事能生死人心服其贤求得小吏吴默尝趋走前后者使持书来啖以即大用默因劝为子孙计安世笑谢曰:吾若为子孙计,不至是矣。吾欲为元祐全人,见司马光于地下。还其书不答。

章惇以强市昆山民田罚金,安世言:惇与蔡确、黄履、邢恕素相交结,自谓社稷之臣,贪天之功,侥幸异日,天下之人指为‘四凶’。今惇父尚在,而别异财,绝灭义理,止从薄罚,何以示惩?会处厚解释确《安州诗》以进,安世谓其指斥乘舆,犯大不敬,与梁焘等极论之,窜之新州。

进左谏议大夫,有旨暂罢讲筵。民间欢传宫中求乳婢,安世上谏曰:陛下富于春秋,未纳后而亲女色。愿太皇太后保佑圣躬,为宗庙社稷大计,清闲之燕,频御经帷,仍引近臣与论前古治乱之要,以益圣学,无溺于所爱而忘其可戒。哲宗俯首不语。章惇用事,尤忌恶之。初黜知南安军,再贬少府少监,三贬新州别驾,安置英州。

宣和六年,复待制。明年卒,年七十八。

(节选自《宋史·刘安世传》,有改动)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梁师成用事/能生死人/心服其贤/求得小吏吴默尝趋走前后者/使持书来/啖以即大用/默因劝为子孙计/
B.梁师成用事/能生死/人心服其贤/求得小吏吴默尝趋走前后者/使持书来/啖以即大用/默因劝为子孙计/
C.梁师成用事/能生死/人心服其贤/求得小吏吴默尝趋走前/后者使持书来/啖以即大用/默因劝为子孙计/
D.梁师成用事/能生死人/心服其贤/求得小吏吴默尝趋走前/后者使持书来/啖以即大用/默因劝为子孙计/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拜命,入母曰             白:禀告
B.今惇父尚在,而别异财       籍:赋税
C.陛下富于春秋,未纳后而亲女色       春秋:人的年岁
D.章惇用事,尤忌恶之             用事:执掌政权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枢府,古代主管军政大权的中枢机构。宋代多指枢密院,元朝是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的简称,明和清初多指内阁,清雍正以后多指军机处。
B.进士,科举时代指会试考取后经过殿试的人,具体分为三甲,其中一甲、二甲赐“进士及第”称号,三甲赐“进士出身”称号。
C.元祐、哲宗,均指北宋皇帝赵煦。元祐是他的年号,该时期是反对新党的旧党当政,所以后来也用“元祐”指称旧党及其成员,而哲宗是他的庙号。
D.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如战国时期统称为“书”,汉代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安世少时很有见识,见解非凡。他回应文彦博对王安石为政的评价,认为应该根据情况去害兴利,文彦博在刘航面前赞扬他坚定正直。
B.刘安世正身洁己,深受老师影响。他即使在家也是正襟危坐,写字不用草书,不喜爱女色和钱财,他的忠孝正直都是效法老师司马光。
C.刘安世痛斥奸人,毫不留情。他了解到章惇被民众视为“四大恶人”之一并且有灭绝道义情理行为的事情,认为章惇应被重罚。
D.刘安世身为谏官,敢于直言。对宫中寻求奶妈一事,他上疏进谏,认为皇帝应远离女色,多学习治国之道,因此惹怒皇帝而被贬官。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曰:“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诏委以规画,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寨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傔人在外,战马铁甲皆备。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差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每内知名士。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改)

【小题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空格上。
所A不B朽C者D垂E万F世G名H孰I谓J公K死L凛M凛N犹O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康,今南京市的古称。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建康”相同。
B.奏疏,臣子向皇帝的奏折,其中可报告工作、歌功颂德、议礼论学、陈政要、言兵事。
C.缗钱,可以指用绳穿连成串的钱;在汉代也可以作为计算税课的单位;后泛指税金。
D.长短句,文中指诗词。词是一种韵文文体,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在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期间,给皇帝上疏,希望皇帝告诫州县以仁爱百姓为本,惩处违法贪赃者。
B.辛弃疾奉命筹建飞虎军时;藏起御前金字牌,最终建成飞虎营栅,再陈奏事情的本末,画图进献,解除了皇上疑虑。
C.辛弃疾任江西安抚使时,成功赈灾;信州谢源明不顾幕僚的反对向辛弃疾求助,辛弃疾将十分之三的米船拨给了信州。
D.辛弃疾曾经和朱熹一起在武夷山游玩,并写了《九曲棹歌》;他的文风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2)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小题5】朱熹去世时,他的学说正被朝廷宣布为“伪学”,门生故旧因避忌而不敢去送葬,辛弃疾却前往哭祭,对此你怎么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绍兴十八年进士第调福州宁德簿摄尉以获盐寇改秩知临安府于潜县。户版积弊,富民多隐漏,贫弱困于倍输,衡定为九等,自五以下除其籍,而均其额于上之四等,贫者顿苏。征科为期限榜县门,俾里正谕民,不遣一吏而赋自足。治为诸邑最,郡以政绩闻。

擢知常州。时水潦为灾,衡发仓为糜以食饥者。或言常平少不可轻发,衡曰:“储蓄正备缓急,可视民饥而不救耶?”疫大作,衡单骑命医药自随,偏问疾苦,活者甚众。晋陵丞李孟坚摄无锡县,有政声,衡荐于上,即除知秀州。

除太府少卿。合肥濒湖有圩田四十里,衡奏:“募民以耕,岁可得谷数十万,蠲租税,二三年后阡陌成,仿营田,官私各收其半。”从之。

除户部侍郎。时盐课大亏,衡奏:“年来课入不增,私贩害之也,宜自煮盐之地为之制,司火之起伏,稽灶之多寡,亭户本钱以时给之,盐之委积以时收之,择廉能吏察之,私贩自绝矣。”仍命措置官三人。

丁母忧。起复,除枢密都承旨。奏马政之弊,宜命统制一员各领马若干匹,岁终计其数为殿最。李垕应贤良方正对策,近讦直,入第四等,衡奏:“陛下赦其狂而取其忠,足以显容谏之盛。”乃赐垕制科出身。有言江、淮兵籍伪滥,诏衡按视,赐以袍带、鞍马、弓矢,且命衡措置民兵,咸称得治兵之要。讫事赴阙,上御便殿阅武士,召衡预观,赐酒,洒宸翰赐之。

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上锐意恢复,凡将帅、器械、山川、防守悉经思虑,奏对毕,从容赐坐,讲论机密,或不时召对。

上选使求河南,衡奏:“司谏汤邦彦有口辨,宜使金。”邦彦请对,问所以遣,既知荐出于衡,恨衡挤己,闻衡对客有讪上语,奏之,上大怒。即日罢相。年六十有二薨。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三》,有删改)


[注]①常平:常平仓。②亭户:古代的盐户。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绍兴十八年进士/第调福州宁德/簿摄尉以获盐寇改秩/知临安府于潜县
B.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绍兴十八年进士第/调福州宁德簿/摄尉/以获盐寇改秩/知临安府于潜县
C.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绍兴十八年进士/第调福州宁德/簿摄尉/以获盐寇改秩/知临安府于潜县
D.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绍兴十八年进士第/调福州宁德簿/摄尉以获盐寇/改秩知临安府于潜县
【小题2】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摄尉”之“摄”,指暂代官职。古代汉语中,表示暂代或代理官职的词还有“署”“权”“假”等。
B.“檄”与“牒”“移”都是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文种名称。其中“檄文”用于征召、晓谕和声讨;“牒书”与“移文”都是用于不相统属的各官府之间的行文,“牒书”上行、下行、平行文都用,而“移文”只是一种平行文书,多用于晓谕或责备。
C.“丁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为父母守丧,也称“丁艰”“居丧”“苫块”“服阕”。依照古礼,父母死,子女得在家守丧三年,不出仕,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母丧称“丁内艰”,父丧称“丁外艰”。
D.“宸翰”,指帝王的墨迹(文章或手书)。《林黛玉进贾府》中,“荣禧堂”三字之后的又一行小字“万几宸翰之宝”中的“宸翰”也是此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衡关心百姓疾苦。在任于潜县县令时,曾把五等及其以下的民户应交的赋税的份额均摊给五等以上的民户,使贫民得到解脱;在常州任上,他积极赈灾救民。
B.叶衡能够唯才是举。李孟坚在代理无锡县县令时,有很好的为政声誉,叶衡就向皇上举荐他;李垕在应贤良方正科对策时亢直敢言,叶衡上奏劝说皇上赐他制科出身。
C.叶衡富有治军之才。他在任枢密都承旨时,有人反映江、淮一带士兵名籍造假现象泛滥,皇上下诏让叶衡考察巡视,并且命令叶衡安置民兵,人们都称赞他抓住了治军要领。
D.叶衡深得皇上赏识。皇上驾临偏殿检阅武士时,特意让叶衡参与观礼,赐给他酒;皇上讨论军机大事时,也常常召见他,让他参与研讨。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户版积弊,富民多隐漏,贫弱困于倍输,衡定为九等,自五以下除其籍。
(2)衡发仓为糜以食饥者。或言常平不可轻发,衡曰:“储蓄正备缓急,可视民饥而不救耶?”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