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6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守岁

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 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 少年犹可夸。

[注]①1061年,朝廷任命苏轼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遇到年终,写了这首诗寄给弟弟苏辙,苏辙此时在京师侍奉父亲。②挝:击,敲打,此处指更鼓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把“垂尽岁”比成“赴壑蛇”,化虚为实,用游向幽壑、势不可挡的长蛇喻指华年已逝、容颜衰老的人。
B.“儿童强不睡”,描写儿童被强迫着遵循守夜的风俗,后来还是相守着在夜间笑语喧哗。
C.诗人善于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且”“畏”二字将诗人守岁时的心理状态写得细致入微,表达了时光流的无奈。
D.诗歌语言晓畅,情感富于变化,最终表达出诗人愿与弟弟共惜年华,积极奋发,不让志向抱负付诸东流的愿望。
【小题2】清代纪昀称此诗写出了“真景真情”,请分析本诗中的“真景”对表现“真情”的作用。
23-24高三上·广东佛山·阶段练习
知识点:苏轼(1037-1101)即事感怀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