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世纪文学作品中,杰克·伦敦笔下的冒险家、巴尔扎克笔下的暴发户、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灰姑娘、司汤达笔下的凤凰男等生动的文学形象令人难忘。作家们敏锐广博地表现了世俗生活,将文学从神学状态推向了文学即人学的广阔大地。但是在20世纪初,人学却出现了分化。

其一,人学成为自我学。尼采的酒神说、弗洛伊德的本我无意识等,为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弗洛伊德尽管后来在心理医学界光环不再,却在文学领域备受青睐,正如彼德·沃森所言,现代主义可以被看作是弗洛伊德‘无意识’的美学对应物。普鲁斯特、乔伊斯、卡夫卡等作家不约而同地把文学这一社会广角镜变成了自我的内窥镜。他们的作品不一定引来市场大众的欢呼,却是学院精英们的标配谈资,成为某种不安的都市文化幽灵。

其二,人学成为人民学。陀斯妥耶夫斯基在追念普希金的文学成就时,使用了人民性这一新词,并阐明了三大内涵:表现小人物,吸取民众语言,代表民众利益。后来,托尔斯泰,契诃夫等俄国作家大多成为这种忧国亲民文学的旗手,影响了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普罗文艺。深重的人间苦难,非同寻常的阶级撕裂和民族危亡,构成了文学新的背景和动力。不过,即便是《双城记》《复活》,也因社会性强和下层平民立场被学院精英们无视,这与它们在别处广受推崇的情形,形成了意味深长的对比。

自我学人民学,构成了20世纪两大文学遗产。正常情况下,自我人民,作为微观与宏观的两端,不过是从不同角度拓展对人的认知和审美,释放不同的感受资源和文化积淀。在良性互动的情况下,它们就是人学的一体两面:真正伟大的自我,无不富含人民的经验、情感、智慧、愿望以及血肉相联感同身受的大我关切;真正伟大的人民,也必由一个个独立、自由、强健、活泼、富有创造性的自我所组成。值得警惕的是,任何一种遗产都可能被后人学偏做坏。鲁迅曾批判过招牌式的高调革命文学;当下人民的形象也在文学中屡遭扭曲,变得空洞干瘪。而非理性的独行者们或幽闭自恋,或放浪自大的文字,让文学中的自我越发雷同,离真正的个性更远,离复制和流行更近。并诱发都市心理病。在舆论场上,文青”“文艺腔则是嘲讽或同情的对象,成为文学及其相关教育的负资产。

更重要的是,时代在变化,文学不能止步于20世纪。自我人民也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大潮扑来,多种视角更应彼此含容统一,重新融铸成一个个血肉丰满的文学形象。当人的大部分智能被机器接管,人类最后的差异性,恰恰表现于人的情感、精神、价值观和创造力。换句话说,自我学人民学,都进入了新的领域,都需要注入理论和实践的新的活血。

(摘编自韩少功《自我学人民学》)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19世纪作家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敏锐广博地表现世俗生活,将文学从神学状态推向了“人学”。
B.学院精英重视普鲁斯特、乔伊斯等人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成为某种不安的都市文化幽灵,却引不来市场大众的呼声。
C.“自我”与“人民”从不同的角度拓展对人的认知和审美,在本质上没有很大差异。
D.“文青”“文艺腔”被嘲讽或同情,是因为二者成为文学及其相关教育的负资产。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梳理了19世纪到20世纪“人学”的兴起和流变,既有正反式的论述,又有逻辑上的递进。
B.文章批评“高调革命文学”和“非理性的独行者”以论证“任何一种遗产都可能被人学偏做坏”。
C.文章第四段在分析“自我”和“人民”的关系时,强调了二者互相含容和正向促进的辩证关系。
D.文章末段结合现实指出,随着各种大潮扑来,“自我学”和“人民学”的发展需要新的理论和实践。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说的“国家不幸诗家幸”与托尔斯泰等人的创作都说明,深重的人间苦难可以为文学创作提供滋养。
B.老舍的《骆驼祥子》、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与普希金的某些作品,都具有陀斯妥耶夫斯基所说的“人民性”。
C.文学遗产的继承与发展应当建立在准确理解与合理运用的基础上,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中要与时俱进。
D.20世纪“自我学”和“人民学”在屡遭扭曲后仍然持续更新、含容统一,成为了“人学”的一体两面。
22-23高一上·福建福州·期中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荀子以主张“人性恶”而著名,这与孟子所主张的“人性本善”正好相反。表面上看,荀子对人性的评价很低,而事实上恰好相反,荀子的理论可以称之为一种文化哲学。他的理论主旨是认为,一切良善和有价值的事物都是人所创造的。价值来自文化,而文化则是人的创造性成就。因此,在宇宙中,人和天地同等重要。

荀子认为,天、地、人构成宇宙的三个力量,它们又各有自己的作用。“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这是天、地的作用。至于人的作用,则是运用天时地利以创造自身的文化。

按照荀子的看法,人性也应当受到教养,没有经过教养就不可能成善。在《性恶》篇中,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就是人为。荀子的人性论虽然与孟子的正好相反,但是他也同意孟子所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他自己也说过“涂(途)之人可以为禹”,即路上的普通人也可以成为禹。这种一致,让有些人认为这两位儒家并无根本的不同,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在孟子看来,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善端”,人只要充分发展这四善端,就能成为圣人。而荀子的看法是:人生来不仅没有善端,相反地倒是具有恶端。在《性恶》篇中,荀子一方面认定人生来就有贪图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欲望,另一方面也肯定人生来又有智性,可以使人成善:“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也就是说,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而荀子认为涂之人皆可以为禹,是因为人有智性。

沿着荀子的思路,势必要引导出这样一个问题:人怎样才能够在道德上达到善呢?既然人生来就有恶端,那善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荀子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首先,荀子指出,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组织。若没有在社会组织中的合作和互相支持,人就无法改善自己的生活。荀子认为,从个人生存的角度来说,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靠各种行业的物品供养,但是一个人不可能兼通各种技艺,一个人也不可能同时管理各种事物,所以人不能脱离社会,否则就会陷入困境。荀子还从人需要在竞争中求生存的角度指出,人们需要联合起来,才能制服其他动物,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由于这两种原因,人们需要社会组织。为了使社会组织起来,人们需要有共同的行为准则。这就是“礼”。儒家一般都重视礼,荀子则特别强调礼。“礼”是由何而来的呢?荀子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这就是说,先王制定礼(个人行为准则)义(道德),就是为了杜绝社会和思想的混乱。

荀子还说:“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在这里,荀子指出人类社会各种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人们所爱的和所恨的都是同样的东西。假如有一个人喜欢征服别人,而另一个人喜欢被征服,那么这两个人和睦共处便不成问题;或者人们所喜爱的东西十分丰富,如同空气那么多,那也就不成问题,又或者人们在生活中隔得很远,互不相干,彼此之间的问题也会简单得多。但是,世界并不是如此理想。人们必须在一起生活,又无法避免竞争,于是对每个人的欲望都不能不加以节制。“礼”的作用就是规定应有的节制。有礼,才有道德。遵“礼”而行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违“礼”而行的人就是没有道德的人。

荀子还提出了另一方面的论证。他认为禽兽有父子,有雌雄,这是自然。在人类社会里,有父子关系、夫妻关系,这是文化和文明的产物。这不是自然的恩赐,而是人类的精神成就。人应当有社会关系和“礼”,因为只有它们才使人异于禽兽。从这个方面的论证看来,人的道德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于人的需要。

在儒家思想中,“礼”的含义十分广泛,它可以指仪式、礼节,也可以指社会行为准则。在上述有关荀子的论证中,“礼”更多的是指后者。这时,“礼”所起的是规范作用,在人满足欲望时,对人的行为加以规范。而在用于礼节、礼仪时,“礼”有另一种作用,就是文化教养,即净化人的情感,使它纯洁、典雅。在这一方面,荀子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小题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的人性观对人性给予了很低的评价,但却比孟子的人性观更有文化哲学上的价值。
B.孟子和荀子都认为人皆可以成为尧舜禹那样的人,但他们观念的立足点其实并不相同。
C.在荀子看来,人类各方面的能力都无法与其他动物相提并论,所以才需要联合起来。
D.荀子论证了人类道德的起源,即由于人类不同于禽兽,所以才需要道德和“礼”的约束。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述荀子人性主张而时时与孟子思想相参照,在优劣对比中使论点更鲜明。
B.文中引述观点时或摘取《荀子》原文,或仅转述文意,显出论据剪裁上的灵活。
C.文中时现举例论证,借助读者熟悉的生活现象,将深刻的道理阐述得简易明了。
D.文章围绕荀子性恶论展开论述,既正本清源,又纠错指谬,思路明晰,层次井然。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强调人的地位,将人与天、地并列为构成宇宙的三个力量,并认为人的作用是运用天时地利以创造自身的文化。
B.孟子认为,人只要充分发展“四善端”就能成为圣人,成为圣人不仅要具有善的本性,还要积极地行善、扬善、发展善。
C.“礼”是人类为了组织社会而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组织,因此人必须遵“礼”而行,做有德之人。
D.既然“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是人类社会出现问题的根源,那么当物质满足人的需要时,很多社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小题4】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荀子对人性看法的一项是(     
A.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
B.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C.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D.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
【小题5】孔子《论语·为政》中讲对百姓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所谓“齐之以礼”就是要用“礼”来规范人民的行为。荀子更丰富完善了这一观点,请结合上文说明荀子是怎样阐释“礼”的作用和意义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目。
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启示
古代丝绸之路,从时间上看,跨越2000多年,历经先秦、汉唐、宋元、明清4个时期;从地理类型来看,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依据商品类型可细分为“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香料之路”等。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漆器等得以与西方的胡麻、胡桃、胡萝卜、胡瓜、葡萄、石榴、琥珀等物品互通有无。在此基础上,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经由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明代郑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七下西洋,与南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同样的作用。
事实上,中国与西方的交流很早就开始了。从希腊考古和文献资料中可以发现,公元前6世纪时,中国的丝绸等物品已传入希腊。战国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者就将当时的中原地区认定为与丝绸相关的地区,古代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自然史》中将中国称为“赛里斯”,“赛里斯”在希腊古语里是“丝”之意。从古代中国的情况看,公元前10世纪周穆王西征犬戎就曾到达中亚一带,沿路还将丝绸、黄金、贝带和朱丹等中原物品馈赠给当地部落首领。尽管《穆天子传》等带有神话色彩,但却提供了古代各族分布、迁徙和交往的历史素材,描述了古代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的基本状况。
学界有人认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开通丝绸之路。事实上,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是为了传达汉朝希望与西域大月氏等国建立联盟共同抗击匈奴的愿望,尽管这一目标并没有达成,但张骞出使西域却使横贯东西方的丝绸之路被正式开通了。此后,西域历史成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中亚草原成为连接中国与西方文明的桥梁。
当然,在讨论古代丝绸之路形成和发展时,不仅要关注中国在沟通西域方面的举措,也要关注中亚和欧洲在构筑丝绸之路中所起的作用。
公元前6世纪中期,波斯帝国崛起,其地域横跨亚欧非三大洲,为了密切宫廷与各郡的联系,加强统治,开始修建御道。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就认为“波斯御道”上往来的邮差可能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邮差。后来亚历山大打败波斯帝国,将西亚和中亚地区纳入希腊的统治范围。随着亚历山大东征,并在沿途修建商贸网点,大量希腊人和马其顿人迁徙到这些地区,无疑促进了欧洲、中亚地区与我国中原地区的经贸和文化交流,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打通创造了极好的客观条件。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政府当下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是为现代社会条件下泛欧亚大陆深度合作提供的一个崭新的多边合作方案,是中国与世界进行深度战略互动的基本范式,而贸易投资缺乏便利正是泛欧亚大陆及其沿岸地区最大的障碍之一。就像古代丝绸之路中中国是东方的端点国家,但并不主导一切那样,在“一带一路”战略中中国也更多地起到发起者和推动者的作用。只有通过深度的国际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才是这一方案的灵魂所在。
(摘自2015年4月20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各项的表述,不属于古代丝绸之路作用的一项是(     
A.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 中原内地和西域之间的交往和接触就已开始,亚欧非三大洲就已经有较为频繁的接触和交流。
B.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漆器等得以与西方的胡麻、胡桃、胡萝卜、胡瓜、葡萄、石榴、琥珀等物品互通有无。
C.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与南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意味着在明代丝绸之路已成为商贸与文化交流之路。
D.中国的“四大发明”通过古代丝绸之路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传入西方,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小题2】【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朝出于军事战略需要,迫切希望与西域大月氏等国建立联盟以实现抗击匈奴的愿望,所以才派张骞出使西域。
B.人们在探讨古代丝绸之路形成和发展时常常从“东方”的视角来阐述和分析,实际上,古代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共同构筑的。
C.尽管《穆天子传》等具有神话色彩,但其提供的古代各族分布、迁徙和交往的历史素材,印证了东西方的物质文化交流已经存在。
D.古代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自然史》中将中国称为“赛里斯”,即希腊古语“丝”之意,可见研究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学者认为东方的中原地区与丝绸相关。
【小题3】【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亚历山大东征并设立商贸网点使得北非、欧洲与中亚地区建立了直接联系,丝绸之路的中段和西端部分已畅通无阻。
B.古代丝绸之路的形成既有外在的形势需要,更有内在的历史动因,而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是一种主观的意外、客观的必然。
C.波斯帝国修建的御道方便了货物、人员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西域”地区交通网络的形成和畅通,观上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通打下基础。
D.中国政府的“一带一路”战略是在借鉴古代丝绸之路经验与模式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将会解决泛欧亚地区贸易投资缺乏便利的难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史记》《汉书》(以下简称史汉)布世以后,就研究情况而言,唐前解释《汉书》者备有名家,而《史记》传者甚微,《汉书》受推崇程度明显高于《史记》。至唐代,史汉评论者大抵以疏通音义、诠解史笔等为标榜。宋元以后,评论史汉者更关注史汉的文学价值,史汉文学层面的研究盛况空前,迁固史法”“太史公笔法”“孟坚笔力等作为文章评论术语首次亮相。

从史论方面来看,宋前史汉评论呈现出明显的正反两端。东汉王充以《汉书》记事详悉,义浃理备,认为甲班乙马。而晋人张辅断言马优胜于班: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唯五十万言。班固叙二百年事乃八十万言,烦省不同,不如迁一也。良史述事,善足以奖劝,恶足以监诫,人道之常。中流小事,亦无取焉,而班皆书之,不如二也。毁贬晁错,伤忠臣之道,不如三也……故述辩士则辞藻华靡,叙实录则隐核名检,此所以迁称良史也。唐人刘知几则对张辅的看法作了纠偏,并批判张辅以文字多寡来判断班马优劣的片面性。

与宋前不同的是,宋元学者从文学的眼光品读史汉,且对史汉叙事论有所创获与发明。如王构《修辞鉴衡》评《史记》以简为贵,是对史汉辞简事约叙述特色的论述。陈绎曾《文章欧冶》称道司马迁善序事,只陈最大事为主,主者从者,以次而略,小者不书,可视为对史汉叙事体例的评价。张镃《仕学规范·作文》载李麃言《史记》其意深远,则其言愈缓;其事繁碎,则其言愈简,则更多关注的是《史记》作为实录史书在语言表达方面的成就。还有学者注意到了迁固因节奏疏密不同造成的叙事风格的区别,如朱熹用疏密一词概括了史汉在叙事节奏上的异同:太史公书疏爽,班固书密塞。

随着迁固叙事笔法论的不断深入,宋元学者对迁固文章结构法度的探求更为鞭辟向里,纷纷对史汉字法、句法、章法等予以显微阐幽。严格说来,吕祖谦虽第一个提出迁固史法,但最早将迁、固并称并从文学叙事层面剖析史汉叙事文法的应该是苏洵。他在《史论》中论迁固史法之长时说:后之人其务希迁、固,实录可也。他要求用规矩准绳制史法,认为迁、固笔法之妙在于迁、固史虽以事辞胜,然亦兼道与法而有之。此后,宋元文法理论著作中关于迁固叙事文法的探讨比比皆是,显示了宋元学者对叙事体法的深刻认识。

材料二:

宋代伊始,古文大家们以唐代古文运动为指向,继承了韩柳复兴古道、学习西汉文的宗旨。宋元学者除剖析迁固叙事文法外,还主动提出作文学习与摹拟迁固文法,史汉遂成为复古道路上主要的崇尚对象。

王洙《王氏谈录·为文》首谈文章的造语下字:为文以造语为工,当意深而语简,取于六经、庄、骚、司马迁、扬雄之流,皆以此也。此可谓造语一词在现存文献中最早的记载,当指造句和用字。黄庭坚主张熟读史汉以学文,他在传授自己读书作文的经验时曾说:凡人修学惟节略,今人文字似无益于用。若熟读班固《汉书》,自首至尾不遗去一句,然后可见古人出处。朱熹也对后生晚学说:若会将《汉书》及韩、柳文熟读,不到不会做文章。他们都指出师法古人首先要熟读迁固古文,以不因袭前人、另创新语为学文标准。

宋元时期,研究者们对迁固叙事艺术的认识是他们摹拟迁固的重要前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推动下,宋元古文大家们在散文创作上纷纷仿效迁固史笔文法。欧阳修《新五代史》师法《史记》,吴德旋说:事外远致,《史记》处处有之,能继之者,《五代史》也。苏洵的文章也师承迁固,宋人邵博就指出苏洵的《上欧阳内翰第二书》文似司马子长,赞其《史论》得迁史笔。学习迁固学得最好的要数苏轼,他融会贯通,化史法于无形,吕祖谦《古文关键》看苏文法曰:(苏文)出于《战国策》《史记》,亦得关键法。周密《浩然斋雅谈》评苏轼《赤壁赋》曰:多用《史记》语。

宋元文人还以迁固文法为标准评述前人文章,其中最重要的理论便是韩柳班马并提论,以南宋吴子良韩柳文法祖《史记》论为代表。吴子良提出韩愈《获麟解》句法祖《史记·老子传》,柳宗元《游黄溪记》句法亦祖《史记·西南夷传》。楼昉《崇古文诀》评韩愈《进学解》曰:设为师、弟子诘难之词,以伸其己意。机轴自扬雄《解嘲》、班固《宾戏》来。又评《毛颖传》曰:笔事收拾得尽善,将无作有,所谓以文滑稽者,赞尤高古,是学《史记》文字。在这样的文学环境下,韩、柳文法祖《史记》这一术语便应运而生。这一术语既是宋人对史汉文学价值再度认可与接受的体现,也是迁固史法理论范畴在散文史上定型的表现。自此,上溯迁固文、下延韩柳文几成学文定法。

(选自《迁固史法:宋元史笔文法理论之宗及其流衍—兼谈班马优劣论》,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宋元后,史汉文学层面研究盛况空前,“迁固史法”“太史公笔法”“孟坚笔力”等文章评论术语的出现即是明证。
B.张辅认为司马迁的著述语言简约但叙事全面,而班固则烦省不同,这是其言司马迁优于班固的一个主要原因。
C.司马迁、班固叙述笔法精妙,吕祖谦从文学叙事层面剖析史汉叙事文法,第一个提出了“迁固史法”这一概念。
D.黄庭坚和朱熹都指出师法古人首先要熟读迁固古文,韩愈柳宗元文法祖《史记》,这表明学文必读迁固韩柳。
【小题2】结合材料,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元学者以文学的眼光读史记,从叙述特色、叙事体例、语言表达、叙事节奏等方面对史汉叙事论进行研究。
B.宋代古文大家们继承了韩柳复兴古道、学习西汉文的宗旨,使史汉成为复古道路上主要的崇尚对象。
C.材料二中②③④段围绕“迁固文法”展开论述,②段侧重从理论上学习,③段侧重从古文创作上摹拟,④段侧重以“迁固文法”为参照评述前人文章。
D.结合两则材料内容,作者认为史学研究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实证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精神。
【小题3】下列说法中,不能够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A.洪迈主张为文烦简有当,其《容斋随笔》称《汉书》用字“不为冗复”。
B.《屈原列传》中,屈原的“迁”用笔较多,而关于屈原的“任”“疏”用笔较略。
C.《鸿门宴》中,“立诛杀曹无伤”,一个“立”字,写出刘邦的坚决、果断。
D.《汉书·晁错传》中评价晁错“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是班固对晁错的毁贬。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