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30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答张十一功曹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本诗是他第一次被贬到阳山(今属广东)后的第二年春天所作。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到郴州,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②恩波:皇帝的恩泽。③斗:通“陡”。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勾画出了春山明净的优美景色,哀猿的啼叫更显出阳山的幽静。
B.筼筜与嫩笋争相滋长,踯躅开出艳艳的花朵,此处远景优美、迷人。
C.诗人被贬,面对炎热的瘴气不禁发出感叹,但求不要在此虚度余生。
D.这是一首赠答诗,尾联诗人看到自己双鬓更加斑白,心中一阵无奈。
【小题2】诗歌尾联写得委婉曲折,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3-24高二上·广东佛山·阶段练习
知识点:韩愈(768-824)酬和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答张十一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答张十一》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张十一名署,公元803年(德宗贞元十九年)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署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②筼筜(yún dāng),竹名,生长于水边。③踯躅,即羊踯躅花,属杜鹃花科植物,花红黄色,可供观赏。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了阳山地区秋日的风光,天高水净,江水广阔,猿猴哀啼,山坳中有隐隐几户人家,这为全诗奠定了明快自然的感情基调。
B.本诗写景极有特色。由远及近,层次分明,既有淡墨涂抹的山水、色彩艳丽的绿竹红花,也有悲啼的哀猿,尽显空寂。景物与作者此时的处境与心情紧密相连。
C.张十一寄给韩愈的诗中有“鲛人远泛渔舟火,鹏鸟闲飞雾里天”的句子,韩诗颔联的语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通过“闲”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D.本诗前四句描写诗人被贬之地的景色,后四句叙事抒情,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心情。整诗显得婉转蕴藉,是一首耐人回味的赠答佳作。
(2)任选角度赏析诗歌颔联。
(3)请概括本诗表达了哪些情感。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答张十一【1】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2】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释:【1】本诗写于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2】踯躅:即羊踯躅花。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山水空净,猿鸣声声,人烟鼎盛,一派繁华美好的景象。
B.颔联“竞”字写出了筼筜蓬勃生长,“闲”字写出了羊踯躅悠然开放。
C.“未”字统领“报”与“知”,诗人慨叹自己未报君恩,不知会死于何地。
D.尾句中“斗”同“陡”,本句的意思是诗人顿时感觉头发白了一多半。
【小题2】本诗首联调动了视觉与听觉写景,下列诗句不含这种写法的一项是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B.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韦应物《登楼寄王卿》)
C.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D.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戎昱《桂州腊夜》
【小题3】《南涧中题》写于柳宗元被贬之后。这首诗与《答张十一》所表达的贬谪之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南涧中题(节选)

柳宗兀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小题4】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韩愈之文长于针砭时弊,《师说》讽刺了当时在士大夫之间耻于相师的风气,“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小石潭记》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表达了他在潭边的所见所感。《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词人遥想三国时周瑜“,谈笑间,”,抒发了壮志未酬的感慨。白居易被贬江州,作《琵琶行》,“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琵琶女的技艺与身世,令他感慨颇深。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