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0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白洋淀边的一次小斗争

孙犁

有一天,我送一封信到同口镇去。把信揣在怀里,脱了鞋,卷起裤腿,在那漫天漫地的芦苇里穿过。芦苇正好一人多高,还没有秀穗,我用两手拨开一条小道,脚下的水也有半尺深。

走了半天,才到了淀边,拨开芦苇向水淀里一望,太阳照在水面上,白茫茫一片,一个船影儿也没有。我吹起暗号,吹过之后,西边芦苇里就哗啦啦响着,钻出一只游击小艇来,撑船的还是那个爱说爱笑的老头儿。他一见是我,忙把船靠拢了岸。我跳上去,他说:“今天早啊。”

我说:“道远。”

他使竹篙用力一顶,小艇箭出弦一般,窜到淀里。四周没有一只船,只有我们这只小艇,像大海上飘着一片竹叶,目标很小。就又拉起闲话来。

老头儿爱交朋友,干抗日的活儿很有瘾,充满胜利情绪,他好打比方,证明我们一定胜利,他常说:“别看那些大事,就只是看这些小事,前几年是怎样,这二年又是怎么样啊!”

过去,他是放鱼鹰捉鱼的,他只养了两只鹰,和他那个干瘦得像柴禾棍一样的儿子,每天从早到晚在淀里捉鱼。刚一听这个职业,好像很有趣味,叫他一说却是很苦的事。那风吹雨洒不用说了,每天从早到晚在那船上号叫,敲打鱼鹰下船就是一种苦事。而且父子两个是全凭那两只鹰来养活的,那是心爱的东西,可是为了多打鱼多卖钱,就得用一种东西紧紧地卡住鱼鹰的嗓子,使它吞不下它费劲捉到的鱼去,这更是使人心酸可又没有办法的事。老头儿是最心疼那两只鹰的,他说,别人就是拿二十只也换不了去;他又说:“那一对鹰才合作哩,只要一个在水里一露头,叫一声,在船上的一个,立刻就跳进水里,帮它一手,两个抬出一条大鱼来。”

老头儿说,这两只鹰,每年要给他拾上一千斤。鬼子第一次进攻水淀,在淀里抢走了他那两只鱼鹰,带到端村,放在火堆上烧吃了。于是,儿子去参加了水上游击队,老头儿把小艇修理好,做交通员。

老头儿乐观,好说话,可是总好扯到他那两只鹰上,这在老年人,也难怪他。这一天,又扯到这上面,他说:“要是这二年就好了,要在这个时候,我那两只水鹰一定钻到水里逃走了,不会叫他们捉活的去。”

可是这一回,他一扯就又扯到鸡上去,他说:“你知道前几年,鬼子进村,常常在半夜里,人也不知道起床,鸡也不知道撒窠,叫鬼子捉了去杀了吃了。这二年就不同了,人不在家里睡觉,鸡也不在窠里宿。有一天,在我们镇上,鬼子一清早就进村了,一个人也不见,一只鸡也不见,鬼子和伪军们在街上,东走走西走走,一点食也找不到。后来有一个鬼子在一株槐树上发现一只大红公鸡,他高兴极了,就举枪瞄准。公鸡见他一举枪,就哇一声飞起来,跳墙过院,一直飞到村外。那鬼子不死心,一直跟着追,一直追到苇垛场里,那只鸡就钻进了一个大苇垛里。”

没到过水淀的人,不知道那苇垛有多么大,有多么高。一到秋后霜降,几百顷的芦苇收割了,捆成捆,用船运到码头旁边的大场上,垛起来,就像有多少高大的楼房一样,白茫茫一片。

老头儿说:“那公鸡一跳进苇垛里,那鬼子也跟上去,攀登上去。他忽然跳下来,大声叫着,笑着,往村里跑。一时他的伙伴们从街上跑过来,问他什么事,他叫着,笑着,说他追鸡,追到一个苇垛里,上去一看,里面藏着一个女的,长得很美丽,衣服是红色的。——这样鬼子们就高兴了,他们想这个好欺侮,一下就到手了。五六个鬼子饿了半夜找不到个人,找不到东西吃,早就气坏了,他们正要撒撒气,现在又找到了这样一个好欺侮的对象,他们向前跃进,又嚷又笑,跑到那个苇垛跟前。追鸡的那个鬼子先爬了上去,刚爬到苇垛顶上,刚要直起身来喊叫,那姑娘一伸手就把他推下来。鬼子仰面朝天从三丈高的苇垛上摔下来,别的鬼子还以为他失了脚,上前去救护他。这个时候,那姑娘从苇垛里钻出来,咬紧牙向下面投了一个头号手榴弹,火光起处炸死了三个鬼子。

人们看见那姑娘直直地立在苇垛上,她才十六七岁,穿一件褪色的红布褂,长头发上挂着很多芦花。”

我问:“那个追鸡的鬼子炸死了没有?”

老头儿说:“手榴弹就摔在他的头顶上,他还不死?剩下来没有死的两三个鬼子爬起来就往回跑。火从早晨一直烧到天黑,照得远近十几里地方都像白天一般。”

从水面上远远望过去,同口镇的码头就在前面,广场上已经看不见一堆苇垛,风在那里吹起来,卷着柴灰,凄凉得很。我想,这样大火,那姑娘一定牺牲了。

老头儿又扯到那只鸡上,他说:“你看怪不怪,那样大火,那只大公鸡一看势头不好,它从苇子里钻出来,三飞两飞就飞到远处的苇地里去了。”

我追问:“那么那个姑娘呢,她死了吗?”

老人说:“她更没事。她们有三个女人躲在苇垛里,三个鬼子往回跑的时候,她们就从上面跳下来,穿过苇垛向淀里去了。到同口,你愿意认识认识她,我可以给你介绍,她会说得更仔细,我老了,舌头不灵了。”

最后老头说:“同志,咱这里的人不能叫人欺侮,尤其是女人家,那是情愿死了也不让人的。可是以前没有经验,前几年有多少年轻女人忍着痛投井上吊?这二年就不同了啊!要不我说,假如是在这二年,我那两只水鹰也不会叫兔崽子们捉了活的去!”

1945年

(选自《孙犁集》花城出版社)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在情节设置上看似随意,其实颇具匠心,鬼子追大红公鸡,鸡逃引出红衣少女,少女消灭鬼子后脱身,情节起伏多变。
B.本文与《百合花》一样,善于用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如描写红衣少女“直直地立在苇垛上”“长头发上挂着很多芦花”。
C.“街上的鬼子全来了,他们冲着苇垛架起了机关枪,扫射,扫射,苇垛着了火,一个连一个,漫天的浓烟,漫天的大火,烧起来了。”这段运用了反复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细致。
D.小说中的老人既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是故事的线索人物,起到了串连情节的作用。
【小题2】关于本文不注重写“大”反而写“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为“白洋淀边的一次小斗争”,是指红衣少女用手榴弹消灭了鬼子的故事情节,斗争虽小,却仍旧荡气回肠。
B.老头对我说:“别看那些大事,就只是看这些小事。”从老头给我讲的小事上,能看出白洋淀百姓对抗日充满必胜的信心。
C.老头做交通员,他的儿子去参加了水上游击队,三位女子与日本鬼子英勇斗争,通过小人物的经历,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
D.小说中老人讲述两只鱼鹰的遭遇时,一直反复强调要是这二年就不会让日本鬼子抓去,从这件小事看出他怀念过往生活。
【小题3】《百合花》中新媳妇和本文中的姑娘,都是战争中深明大义的普通女性形象,但各有不同特点,请结合文本和教材加以分析。
【小题4】孙犁的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本篇小说也有这样的特征,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3-24高一上·辽宁·阶段练习
知识点:孙犁(1913-2002)中国现当代小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识字班

孙犁

鲜姜台的识字班开学了。

鲜姜台是个小村子,三姓,十几家人家,差不多都是佃户。

冬天到来了。一个机关住在这村里,住得很好,分不出你我来啦。过阳历年,机关杀了个猪,请村里的男人坐席,吃了一顿,又叫小鬼们端着菜,托着饼,挨门挨户送给女人和小孩子们吃。而村里呢,买了一只山羊,送到机关的厨房。

大家住在一起,住在一个院里。吃饭的时候,小孩子们总是拿着块红薯,走进同志们的房子:“你们吃吧!”

同志们也就接过来,再给他些干饭;站在院里观望的妈妈也就笑了。

“这孩子几岁了?”

“七岁了呢。”

“认识字吧?”

“哪里去识字呢!”

接着,边区又在提倡着冬学运动,鲜姜台也就为这件事忙起来。

打扫了一间房子,找了一块黑板——那是临时把一块箱盖涂上烟子的。又找了几支粉笔。定了个功课表:识字、讲报、唱歌。

全村的人都参加了学习。分成了两个班:自卫队、青抗先一班,这算第一班;妇女、儿童团一班,这算第二班。

每天吃过午饭,要是轮到第二班上课了,那位长脚板的班长,便挨户去告诉了:

“大青他妈,吃了饭上学去呵!”

“等我刷了碗吧!”

“不要去晚了。”

第二班的“先生”,原先是女同志来担任,可是有一回,一个女同志病了,叫一个男“先生”去代课,一进门,女人们便叫起来:

“呵!不行!我们不叫他上!”

有的便立起来掉过脸去,有的便要走出去,还是儿童团的班长说话了:

“有什么关系呢?你们这些顽固!”

虽然还是报复了几声“王八羔子”,可也终于听下去了。

这一回,弄得这个男“先生”也不好意思,他整整两点钟,把身子退到墙角去,说话小心翼翼的。

等到下课的时候,小孩子都是兴头很高的,互相问:

“你学会了几个字?”

“五个。”

可有一天,有两个女人这样谈论着:

“念什么书呢,快过年了,孩子们还没新鞋。”

“念老鼠!我心里总惦记着孩子会睡醒!”

“坐在板凳上,不舒服,不如坐在家里的炕上!”

“明天,我们带鞋底子去吧,偷着纳两针。”

第二天,“先生”果然看见有一个女人,坐在角落里偷偷地做活计。先生指了出来,大家哄堂大笑,那女人红了脸。

其实,这都是头几天的事。后来这些女人们都变样了。一轮到她们上学,她们总是提前把饭做好,赶紧吃完,刷了锅,把孩子一把送到丈夫手里说:

“你看着他,我去上学了!”

并且有的着了急,她们想:“什么时候,才能自己看报呵!”

对不起鲜姜台的自卫队、青抗先同志们,这里很少提到他们。可是,在这里,我向你们报告吧:他们进步是顶快的,因为他们都觉到了这两点:

第一,要不是这个年头,我们能念书?别做梦了!活了半辈子,谁认得一个大字呢!

第二,只有这年头,念书、认字,才重要,查个路条,看个公事,看个报,不认字,不只是别扭,有时还会误事呢!

觉到了这两点,他们用不着人督促,学习便很努力了。

末了,我向读者报告一个“场面”作为结尾吧。

晚上,房子里并没有点灯,只有火盆里的火,闪着光亮。

鲜姜台的妇女班长,和她的丈夫、孩子们坐在炕上,围着火盆。她丈夫是自卫队,大儿子是青抗先,小孩子还小,正躺在妈妈怀里吃奶。

这个女班长开腔了:

“你们第一班,今天上的什么课?”

“讲报说是日本又换了……”当自卫队的父亲记不起来了。

妻子想笑话他,然而儿子接下去:

“换一个内阁!”

“当爹的还不如儿子,不害羞!”当妻的终于笑了。当丈夫的有些不服气,紧接着:“你说日本又想换什么花样?”

这个问题,不但叫当妻的一怔,就是和爹在一班的孩子也怔了。他虽然和爹是一班,应该站在一条战线上,可是他不同意他爹拿这个难题来故意难别人,他说:

“什么时候讲过这个呢?这个不是说明天才讲吗?”

当爹的便没话说了,可是当妻子的并没有示弱,她说:

“不用看还没讲,可是,我知道这个。不管日本换什么花样,只要我们有那三个坚持,他换什么花样,也不要紧,我们总能打胜它!”

接着,她又转向丈夫,笑着问:

“又得问住你,你说三个坚持,是坚持些什么?”

这回丈夫只说出了一个,就是“坚持抗战”。儿子又添了一个,是“坚持团结”。

最后,还是丈夫的妻、儿子的娘、这位女班长告诉了他们这全的:“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当盆里的火要熄下去而外面又飘起雪来的时候,儿子提议父、母、子三个人合唱了一个新学会的歌,便铺上炕睡觉了。

躺在妈妈怀里的小孩子,不知什么时候撒了一大泡尿,已经湿透妈妈的棉裤。

1940119日于阜平鲜姜台

(有删改)

文本二:

在孙犁的小说当中,女性人物是被突出的,这主要是与孙犁一贯以来的创作观念有关:孙犁认为女性身上保留了很多人类古老的美好传统。因此,在孙犁的作品当中,女性往往成为了“美”的承担者。

(摘编自肖益坚《孙犁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研究》)

【注释】①冬学运动:中国北方农村冬季农闲时的一种传统社会教育形式。②青抗先:抗日战争时期“青年抗日先锋队”简称。

【小题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替女同志代课的男“先生”被弄得不好意思的情节,既体现了男“先生”的淳朴个性,又反映了村里人思想保守。
B.两个女人的谈论表明了她们一开始抵制念书的原因:家里的活计多、有孩子需要照顾,以及贪图安逸的心理。
C.“丈夫的妻”“儿子的娘”“女班长”三个称呼,充分突出了该妇女扮演着多重角色,也使文中的女性形象更为立体。
D.文本一结尾写小孩子“撒了一大泡尿”而妈妈也没有发觉,侧面体现了家里学习讨论的投入程度,生活气息十足。
【小题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语言质朴自然,既符合人物身份,又富有生活气息,使得整个故事读来亲切感人。
B.关于孩子“认识字吧”的对话,既承接上文机关住在村里的情节,又引出下文村里创建“识字班”的事件。
C.以合唱新歌的温馨场景结尾,既强调了学习带给村民们的精神变化,又强化了文章的浪漫主义风格。
D.文章通过妇女前后学习的对比,表现了人物从对学习的抵触到接受再到积极追求的过程。
【小题3】文本一讲述了识字班的故事,在叙述技巧上有何突出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题4】文本二认为“在孙犁的作品当中,女性往往成了‘美’的承担者”。请分析文本一和《荷花淀》中女性“美”的相同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孙 犁

①赵庄村南有三间土坯房,一圈篱笆墙,面临着滹沱河,那是赵老金的家。

②自从敌人在河南岸安上炮楼,老人整天到河边去,有鱼没鱼,就在这里待一天。看看天边的山影,看看滹沱河从天的边缘那里白茫茫地流下来,像一条银带,在赵庄的村南曲敛了一下,就又奔到远远的东方去了。

③“五一”以后,这里一向是常住八路军和工作人员的。这些日子,每逢赵老金睡下了,母亲和女儿小菊到了东间,把窗户密密地遮起来,一盏小小的菜油灯挂在机子的栏杆上,女儿登上机子,母亲就纺起线来。

④现在是九月底的天气,夜深了,河滩上起了风,听见沙子飞扬的声音,窗户也呼打呼打的响。屋里是纺车嗡嗡和机子挺拍挺拍的合奏。

⑤母亲忽然听见窗户上啪啪地响了两下,她停了一下纺车,以为是风吹的,就又纺起来。立时又是“啪啪啪”的三下,这回是这么清楚,连机子上的女儿也听见了,转眼望着这里。

⑥母亲把耳朵贴到窗纸上去,外面就有这么一声非常清楚、熟悉又亲热的声音:

⑦“大娘!”

⑧“咳呀!李连长来了!”母亲一下就出溜下炕来,把纺车也带翻了。女儿又惊又喜地把机子停止,两手接着柱板,嘱咐着母亲:“你看你,小心点。”

⑨母亲摘下灯来,到外间去开了门,老李一闪进来,随手又关了门,说:“大伯在家吗?”

⑩“在家里。干什么呀,这么急?”

“我们有十几个人要过河,河里涨了水,天气又凉不好浮。看见河边有一只小船,我们又不会驶,叫起大伯来帮帮忙。”

小菊听着,连忙从机子上下来到西间去了。

“十几个人?他们哩?”大娘问。

“在外边。我是跳墙进来的。”老李说。

“那你就快点吧!”大娘向着西间喊了一声。

“来了。走吧,同志。”赵老金已经穿好衣服,在外间等候了。

大娘掩好门,回到屋里,和女儿坐在炕上。她听着,河滩里的风更大了,什么声音也听不见。风杀了,一股寒气从窗子里透进来。

赵老金回来,他的胡子和鬓角上挂着一层霜雪。他很忧愁地说:“变天了,赶上了这么个坏天气!要是今黑间封了河,他们就不好过来了。”

一家三口,惦记着那十几个人,放心不下。

早晨,天没亮,大娘就去开了门。满天满地霜雪,草垛上,树枝上全挂满了。树枝垂下来,霜花沙沙地飘落。

当大娘正要转身回到屋里的时候,在河南边响起一梭机枪。这是一个信号,平原上的一次残酷战斗开始了。

机枪一梭连一梭,响成一个声音。中间是清脆沉着的步枪声。一家人三步两步跑到堤埝上,朝南望着。

赵老金忘记了那飞蝗一样的子弹,探着身子望着河那边。他看见那一小队人退到了河边。当他们一看出河里已经结了冰,中间的水又是那么凶的时候,微微踌躇了一下。但是立刻就又转过身去了,他们用河岸作掩护,开始向三面的敌人疯狂地射击。

赵老金看见就在那烟火里面,这一小队人钻了出来,先后跳到河里去了。

他们跳进结冰的河里,用枪托敲打着前面的冰,想快些扑到河中间去。但是腿上一阵麻木,心脏一收缩,他们失去了知觉,沉下去了。

赵老金他们冒着那么大的危险跑到河边,也只能救回来两个战士。他们那被水湿透的衣裳,叫冷风一吹,立时就结成了冰。

“你们昨晚上过去了多少人?”

“二十个。就剩我们两个人了!”战士们说。

“老李呢?”

“李连长死在河里了。”

这样过了两天,天气又暖和了些。太阳很好,赵老金吃过午饭,一句话也不说,就到河边去了。他把网放在一边,坐在沙滩上抽一袋烟。河边的冰,叫太阳一照,乒乓地响,反射着太阳光,射得人眼花。赵老金往河那边望过去,小麦地直展到看不清楚的远地方,才是一抹黑色的树林,一个村庄,村庄边上露出黄色的炮楼。赵老金把眼光收回来。他好像又看见那一小队人从这铺满小麦的田地里渡过来,纵身到这奔流不息的水里。

他站立起来,站到自己修好的一个小坝上去。他记得很清楚,那两个战士是从这个地方爬上岸来的。他撒下网去,他一网又一网地撒下去,慢慢地拉上来,每次都是叹一口气。

他在心里祝告着,能把老李他们的尸首打捞上来就好了,哪怕打捞上一支枪来呢!几天来只打上一只军鞋和一条空的子弹袋。就这点东西吧,他也很珍重地把它们铺展开晒在河滩上。

这些日子,大娘哭得两只眼睛通红。小菊却是一刻不停地织着自己的布,她用力推送着机子,两只眼狠狠地跟着那来往穿送的梭转。她用力踏着蹬板,用力卷着布。

有时她到河岸上去叫爹吃饭,在傍晚的阳光里,她望着水发一会儿呆,她觉得她的心里也有一股东西流走了。

老头固执得要命,每天到那个地方去撒网。一直到冬天,要封河了,他还是每天早晨携带一把长柄的木锤,把那个小鱼场砸开,“你在别处结冰可以,这地方得开着!”于是,在冰底下憋闷一夜的水,一下就冒了上来,然后就又听见那奔腾号叫的流水的声音了。这声音使老人的心平静一些。他轻轻地撒着网。他不是打鱼,他是打捞一种力量,打捞那些英雄们的灵魂。

那浑黄的水,那卷走白沙又铺下肥土的河,长年不息地流,永远叫的是一个声音,固执的声音,百折不回的声音。站立在河边的老人,就是平原上的一幢纪念碑。

一九四六年春于冀中(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讲述了赵庄村普通村民赵老金帮助八路军战士渡河,战士们被敌军围堵,大多命丧冰河,赵老金执着地打捞战士遗体遗物的故事。
B.母女俩夜间纺线前“把窗户密密地遮起来”,母亲“把耳朵贴到窗纸上”等细节照应上文“敌人在河南岸安上炮楼”,暗示形势紧张。
C.小说写到多种声音,“机枪一梭连一梭,响成一个声音。中间是清脆沉着的步枪声”表明两军力量悬殊,揭示八路军此次战败的必然性。
D.小说精心穿插多处环境描写,比如“树枝垂下来,霜花沙沙地飘落”就既写出了天气的恶劣,也体现出大娘担忧战士的沉重心情。
【小题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在构思和表达上都有“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比如李连长只出场一次,他与赵老金一家的亲厚已然传递出来。
B.小说两次写战士们跳进冰河的场景,一实一虚,强化了八路军战斗的艰苦和牺牲的悲壮,表现了赵老金的悲痛之情。
C.小说独具匠心运用了部分方言词语,比如“出溜”“风杀了”“黑间”等,呈现出较为鲜明的地域特色。
D.滹沱河是贯穿小说的物象。结尾处“永远叫的是一个声音”运用比拟手法,使这个物象意蕴丰富,寄寓了击退敌军的决心。
【小题3】同为表现战士牺牲后群众的悲情,描写小菊悲情的语句能不能用在大娘身上?为什么?请结合小说具体分析。
【小题4】小说以“碑”为标题,有何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铁木前传(节选)

孙犁

她今年十九岁了,小名叫满儿。已经结了婚,丈夫长年在外面。小满儿一年比一年出脱得好看,走动起来,真像招展的花枝,满城关没有一个人不认识她,大家公认她是这一带地方的人尖儿。

就在这个时候,久别的傅老刚父女,回到了这个村庄。傅老刚还是推着他那铁匠炉,前面拉车的,是九儿。傅老刚越显得年老和削瘦,小车已经破烂不堪,吱礣的声音,也没有了当年的气派。九儿长高了,但穿的衣服也很破旧。她的脸蛋儿很是干瘦,头发上挂满尘土,鞋面儿已经飞裂,只有那一对大眼睛里射出的纯洁亲热的光芒,使人看出她对于回到这里来,是感到多么迫切和愉快。

傅老刚在人群里巡视着,转身望了望他的女儿。女儿好像注视着正在推碾的那个长得极端俊俏,眉眼十分飞动的女孩子,她不认识这个女的,以为是谁家新娶的小媳妇。

“刚才,我看见六儿在村北边赶鸽子,这会儿,也许回家去了。”一个青年说,“你也该去看望看望你的老亲家了,黎老东这二年的生活,可提高大发了!”

傅老刚和人们告别,架起小车。九儿拉着牵绳,还不断地回头看小满儿。

见到老朋友,黎老东高兴极了。他带着亲家到他那新宅子里去看他打制的大车。傅老刚打量着亲家高高翻起的新黑细布面的大毛羔皮袍,忽然觉得身上有些寒冷似的。当两个老人进了屋,九儿刚要跟进去的时候,她抬头看看,六儿站在房顶上向她招手儿,并且指给她上房的梯子所在。九儿轻轻上到房上,看见六儿躲在一排干树枝后面,引逗着一群鸽子玩儿。鸽子看到生人上来,都拍翅飞向天空,现在太阳西沉,西天的红霞映照在白灰抹平的房顶上。红色的白色的鸽子在他们头顶上奋飞着,追逐着,翻腾着。

“你喂这些鸽子干什么?”九儿问。

“好玩呗。”六儿说。

“青年团不批评你吗?”九儿问。

“我不是青年团员。”六儿扬手引逗着天空的鸽子,使它们飞下来又飞上去,“你加入了吗?”“我也是刚加入。”九儿说着沉默了。

吃晚饭的时候,六儿也没有回家来。当四儿知道九儿也是个青年团员的时候,非常高兴地说:“你的关系带来了吗?今天晚上,你先参加我们的学习会吧。”

“六儿为什么不参加青年团?”九儿问。

“谁知道他为什么?”四儿说,“他说脑筋不好,一开会就头痛。你看他像脑筋不好的人吗?”“你要帮助他。”九儿说,“我看他把心都用到旁处去了。”

“你劝劝他也许好些。”四儿叹气说,“他一点儿也瞧不起我。我在我们家里,威信太低。”“胡说八道。”黎老东又斥责他,“你在外边威信高,高了什么来?”

“年轻人进步是好事。”傅老刚劝说着,“亲家,要不是这个世道,你的生活能过得这样好吗?”

“你说得这话对。”黎老东说,“时代是不断前进的,可是,我们过日子,还得按照老理儿才行。”

在土地改革时没收的一家地主的宅子里,九儿和这村的青年团员们会面了。夜深了,他们还是认真地讨论着。

“困难就在这里。”四儿真诚地说,“我的父亲根本不听我的话。”

“帮助六儿进步,这又是一个难题。”锅灶笑着说,“那个叫小满儿的,对他的吸引力要比团强烈得多。”

干部们也曾讨论先从改造小满儿入手。接近小满儿是容易的,女同志去了,小满儿总是热情地招待着,如果抱着小孩,她总得给孩子弄些好吃的东西来。任何认生或是任性的孩子,到了小满儿的怀里,也会高兴起来的,孩子的脸也会叫她的充满青春热情的面孔,陪衬得更为出色。“小满儿,拿着你这样聪明伶俐的人儿,好好学习学习吧;晚上,我来叫你,我们一块到民校听课去。”女同志热心地说服着。

“那很好,”小满儿笑着说,“我盼不能得儿愿意去学习呢。不用大姐来叫,黑灯瞎火,道路又不好走,你抱着个孩子,跌倒怎么办?我自己去吧,这个村子,街道都叫我磨平了,谁家我不认识呀!”

“你可一定去。”女同志又叮咛一句。

“一定。”小满儿把她送到门口,又和孩子招手耍笑着。等到女同志一拐弯儿,她把脸一沉,想了想,到家里换上件衣服,就进城回娘家去了。

她的才能是多方面的,谁都相信,不管多么复杂的花布,多么新鲜的鞋样,她从来一看就会,织做起来又快又好。今年,村里宣传婚姻法的时候,这女孩子忽然积极起来。她自动地到会,请人读报给她听,正正经经地沉默着,思想着。

这一天,她的母亲来了。她见到小满儿,就说:“满儿,你男人快回来了,你婆婆找到咱家去,眼下就过年,你该到人家那里去住些时候。”

“我不去。”小满儿说,“婚姻是你和姐姐包办的,你们应该包办到底,男人既然要回来,你们就快拾掇拾掇上车走吧。”“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母亲说,“你在这村里疯跑,人家有闲话哩!”“既是闲话,”小满儿坐在炕沿上低着头整理着鞋袜说,“我管它干什么,叫他们吃了饭没事,瞎嚼去吧!”

她一个人走到她姐姐家的菜园子里,这个菜园子紧靠村西的大沙岗,因为黎大傻一家人懒惰,年久失修,那沙岗已经侵占了菜园的一半,园子里有一棵小桃树,也叫流沙压得弯弯地倒在地上。小满儿用手刨了刨沙土,叫小桃树直起腰来,然后找了些干草,把树身包裹起来。她在沙岗的避风处坐了下来,有一只大公鸡在沙岗上高声啼叫,干枯的白杨叶子,落到她的怀里。她忽然觉得很难过,一个人掩着脸,啼哭起来。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儿和九儿是青梅竹马,黎老东和傅老刚以前曾经说起过结为儿女亲家,从他们的称呼“亲家”可以看出,而九儿也是很迫切地想回来。
B.见到老朋友,黎老东带着傅老刚去他的新宅子看新打造的大车,是因为他看到傅老刚的小车,想急着在傅老刚面前炫耀,说明他们曾经的交情是不真诚的。
C.虽然社会在不断变革,但黎老东说“我们过日子,还得按照老理儿才行”,说明乡村依旧落后,小满儿的“包办婚姻”也表现出这一点。
D.六儿不喜欢参加青年团,思想落后。他喜欢爬到房顶逗弄鸽子,从某种意义上也看出他追求自由、不受束缚的天性。
【小题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忽然觉得身上有些寒冷似的”心理描写与“傅老刚越显得年老和削瘦,小车已经破烂不堪”“也没有了当年的气派”等细节描写呼应,暗示了老朋友之间的情感发生了变化。
B.小说虽然以革命风云变幻为大背景,但作者对革命所带来的现实苦难和精神痛苦做淡化处理,体现了作家叙述上的诗意抒情的表达。
C.孙犁除了善于使用工笔去描绘人物外,还多角度多侧面来烘托人物,比如本文对九儿的外貌采用工笔描写,而小满儿的形象是通过侧面烘托的。
D.选文结尾描绘了人物活动与菜园之景,将叙事融入到描写当中,人与自然交融,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小题3】小满儿是选文中一个非常鲜活的人物,请结合节选内容,简要分析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
【小题4】《铁木前传》是孙犁生前最后一部小说,也是一部非常特殊的作品,杨联芬谈及孙犁的小说创作时称他:“一方面努力顺应主流革命文化,另一方面却又大道主义理想。”请结合本文,谈谈作者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