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之所以经常被先进人物事迹感动,是因为这些事迹反映了人间的真善美,表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共同的追求。也许我们身边没有名闻遐迩的楷模新闻人物,但一定会有美好的人与事。能发现人世间的美好,能从身边找到值得学习、尊敬的人物,生活和写作都会变得有意义。

A 。以千字左右的篇幅写一个人,要让读者对人物有印象,比较好的办法是,选取典型事例,勾勒人物形象,反映他的主要性格和品格。写袁隆平就要突出他孜孜以求的精神,写他坚持真理、不断创新的研究历程。写钟扬,则通过他长期在西藏采集种子的事迹和他有关生命意义的言论,表现他火一般的生命激情。写人要注意体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避免单一化,可以选取不同的生活侧面真实地表现人物,让人物有立体感

B 。很多情况下,能让别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典型的事迹,而是生活工作的细节(或画面)。在车水马龙的路口,执勤交警小心搀扶腿脚不便的老人过斑马线;一名同学考试没通过,仍然庄重地把试卷折叠整齐收进书包,向老师微笑告别;急诊室的抢救失败了,患者家属反而安慰哭泣的护士……抓住这类细节,只要用一二百字就能写活场景中的那些人,让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站立在读者面前。

【小题1】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与文中相同的一项是(     
可以选取不同的生活侧面真实地表现人物,让人物有“立体感”。
A.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B.“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
C.它一下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D.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小题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小题3】细节描写力量巨大,请从下列两个事例中选择其一,赏析细节是如何写活人物的。
(1)一名同学考试没通过,仍然庄重地把试卷折叠整齐收进书包,向老师微笑告别。
(2)急诊室的抢救失败了,患者家属反而安慰哭泣的护士。
23-24高一上·山东·阶段练习
知识点:标点符号情境补写鉴赏人物描写手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身体剧场超越了语言的限制,提供了一种更为本质的表达方式。________①_______,演员能够传递更加直观、直接的信息,破除了语言的界限,使观众能够跨越文化和语言的差异,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剧场作品。在当今的艺术全球化的环境下,身体剧场的艺术形式也成为一种新的需要。

_________②________,简单的三个词语,可以涵盖创作理念中的核心。当一个人对自然可感可知,那么这个人的动作里便包含着“诗性”,这是创作者创办“自然身体剧场”的初衷,希望能够自然而简单地跳舞——这也应和着现代舞“老祖母”邓肯女士跳舞的初衷,身处20世纪初期,虽然工业化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依然是他们深切的愿景。

舞蹈在原始社会最重要的作用是连接与构建群体。放到当今社会,这一部分的力量虽然减弱,但譬如街舞或一些交谊舞依然保留着这样的功能,因为在日常中,依然会有人经常去掺和社区化的舞蹈工作坊,享受与大家在一起进行自由创作的感觉。

【小题1】下列各句的双引号和文中“老祖母”的双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消息传开,聂将军收到了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聂荣臻《大战中的插曲》)
B.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鲁迅《拿来主义》)
C.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不禁让人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厚。(郁达夫《故都的秋》)
D.“你想得太多了,老家伙。”他大声说。(《老人与海》)
【小题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英文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最近引发热议。在这部片子里,英国历史学家追随杜甫当年的脚步,重走杜甫走过的路,请英国戏剧家用“莎士比亚腔”朗诵杜甫的诗作,与中外学者对话,和中国老百姓交流,在_______的中国寻找“杜甫”的影子。这位西方探访者将杜甫与西方最伟大的文学家并列,并发出感慨:“在当代,往昔以______的速度离我们远去,寻旅者却可以在中国找到传统文化的价值。”

是啊,在中国提到杜甫,人们总是______。“(       )”,三岁小孩就能吟诵;他的律诗______,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典范;他的笔下有“(       )”的沉郁顿挫,“(       )”的人间疾苦,“(       )”的忧国忧民……尽管九死一生,甚至颠沛流离,但没有拘一己之欢,他的身上有一股广大的关怀。“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就像一棵扎根大地、枝繁叶茂的大树,一代代中国人从杜甫的诗心中汲取营养,从文学到人生再到家国。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日新月异   前所未有   心领神会   浑然天成
B.日新月异   闻所未闻   心照不宣   浑然一体
C.日增月益   前所未有   心照不宣   浑然天成
D.日增月益   闻所未闻   心领神会   浑然一体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尽管九死一生,甚至颠沛流离,他的身上有一股广大的关怀,没有拘于一己之欢。
B.他尽管九死一生,甚至颠沛流离,但没有拘于一己之欢,他的身上有一股广大的关怀。
C.他尽管颠沛流离,甚至九死一生,但他的身上有一股广大的关怀,没有拘于一己之欢。
D.尽管颠沛流离,甚至九死一生,但他没有拘于一己之欢,他的身上有一股广大的关怀。
【小题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看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B.他在1961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的往事,注定要成为世界农业史上的经典事例。
C.郭沫若用“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十六字来概括杜甫其人其诗。
D.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泼皮破落户儿,南方俗谓作“辣子”。你叫她“凤辣子”就是了。
【小题4】将下列杜甫的诗句填入文中的括号内,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②③④①D.③②④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