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95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五石之瓠

《庄子》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秋水(节选)

《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①之大,两涘②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③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④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⑤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注】①泾流:无阻的水流。②涘:河岸。③若:海神的名字。④虚:同“墟”,指所居之处。⑤尾闾:泄海水之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王我大瓠之种     贻:赠送。
B.何不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虑:考虑。
C.以为莫己     若:比得上。
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     殆:危险。
【小题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迩之事父
B.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C.当察乱何自起
D.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其不能自举也
B.见思齐焉
C.其君者也
D.以天下之为尽在己
【小题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剖之以为
B.至于北海
C.东面而视
D.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
【小题5】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非不呺然大也
A.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B.仁以为己任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克已复礼为仁
【小题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盛水浆                    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B.非不呺大也               于是焉河伯欣自喜
C.聚族谋之曰               东面
D.则夫子犹有蓬心也夫            吾非至于子门则殆矣
【小题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石”也可以是官俸的计量单位,如白居易《观刈麦》“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B.洴澼絖,指在水上漂洗棉絮。文中的宋人世世代代以此为业,这是他见识短浅的主要原因。
C.野语,俚语或俗语,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通俗简练而形象化。如《庄子·刻意》“野语有之曰:‘众人重利,廉士重名。’”
D.大方,指见识广博、懂得大道理或有专长的人。与“贻笑大方”中的“大方”意义相同。
【小题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B.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C.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D.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小题9】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水》里的寓言是庄子虚构想象的,表达了庄子认识无止境的哲学思想,文中的河伯被设为庄子思想的对立面。
B.《秋水》描写了河神小却自以为大,批驳了河神在自满后不能自我反省,反而始终沾沾自喜的情态。
C.《五石之瓠》中的两个故事有相通之处,庄子借“宋人与客”对价值的评判,点明世人多看重世俗小利,从而批评了惠子的固陋。
D.庄子在逻辑推理中巧妙运用比喻、象征手法,让读者通过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领悟其中的哲理。
【小题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23-24高二上·浙江衢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庄子(约前369-前286)《庄子》诸子散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种,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1】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2】乎?卑身而伏,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犛牛【3】,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注释:【1】樗:一种木质低劣的乔木。【2】狸狌:狸,野猫;狌,黄鼠狼。【3】犛牛:牦牛。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之成而实五石                    树:种植
B.今一朝而技百金                    鬻:卖
C.于机辟,死于罔罟             中:合乎,符合
D.彷徨乎无为其侧                    彷徨:悠然自得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魏王贻我大瓠          吴王使
B.剖之以                      其无用而掊之
C.夫子固拙用大矣          何不树之无何有之乡
D.说吴王                       候敖者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B.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C.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D.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惠子告诉庄子,打破葫芦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葫芦不坚固,做不了盛水的容器;二是葫芦太大,剖开做瓢没有可盛受之物。
B.庄子认为,同样一种药物,有人凭它可以获得封赏,有人却只能世世代代用它漂洗丝绵,这就是用法不同造成了结果不同。
C.惠子给庄子讲述樗树因为树干和树枝都不符合取材的需要,以至连匠人都不顾的故事,意在讽刺当时世人的言谈大而无用。
D.在主客问答之中,庄子以寓言来反击惠子,他用“不龟手之药”的故事以及野猫、黄鼠狼、牦牛的故事批评了惠子的固陋。
【小题5】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小题6】这两段话,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秋水(节选)

《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五石之瓠

《庄子》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注】①泾流:无阻的水流。②涘:河岸。③河伯:河神。若:海神的名字。④虚:同“墟”,指所居之处。⑤尾闾:泄海水之所。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B.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C.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D.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野语,指民间传闻或私人杜撰之言。庄子率性,喜爱自创俗语,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B.大方,指见识广博、懂得大道理或有专长的人。与“贻笑大方”中的“大方”意义相同。
C.洴澼絖,指在水上漂洗棉絮,文中的宋人世世代代以此为业,这是他见识短浅的主要原因。
D.蓬之心,指如蓬草一般的心,比喻不通达的见识,这里表达了庄子对惠子“大而无用”的批评。
【小题3】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水》里的寓言是庄子虚构想象的,表达了庄子认识无止境的哲学思想。文中的河伯被设为庄子思想的对立面,北海海神若则是庄子自己的化身。
B.《秋水》写了河神小却自以为大,海神大却自以为小,说明了事物认知的相对性,批驳了河神在自满后不能自我反省,反而沾沾自喜。
C.老庄都善于从常人认为没有价值的事物中发现价值,老子以车轮、埏埴、户牖为喻,强调了“无”的用处,庄子则进一步肯定“无用之用”的才是“大用”。
D.《五石之瓠》中的“大故事”和“小故事”有相通之处,庄子借“宋人与客”对价值的评判,点明世人多看重世俗小利,从而批评了惠子的固陋。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2)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3)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昔赵文王喜剑,历三年,赵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太子乃与见王。

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

王乃校剑士七日,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

(选自《庄子·说剑》,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B.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C.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D.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王,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谥号分为官谥和私谥。
B.赵国,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和齐国、楚国、燕国、韩国、魏国、秦国合称战国七雄。
C.太子,是古代帝王的法定继承人的称谓。太子所居之地称为“东宫”。《诗经·卫风·硕人》以东宫指太子,后世沿用。
D.庄子,姓庄,名周,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继老子之后,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小题3】下列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
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
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
D.《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争斗,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乃校剑士七日,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
(2)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