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57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辋川,水名,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下,王维曾在此隐居三十余年。裴迪,王维诗友。②接舆:春秋时期的楚国隐士,装狂遁世。
【小题1】下面对这首唐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山中秋景。“转”字化静为动形象写出山色因季节而变的动态;“日”字让流动的水带给人始终如一的守恒之感。
B.颔联写诗人在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日暮蝉鸣。柴门表现田园隐居生活;倚杖临风,则表现了诗人安闲、潇洒的意态。
C.尾联用典,诗人自比楚狂接舆,塑造出完全不同于颔联的狂士形象,以此表现自己与裴迪痛饮狂歌,相酬为乐的情景。
D.本诗是一首兼具诗、画、乐的五律。风光、人物、歌声,接替呈现,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小题2】阅读以下链接文字,回答问题。

黛玉笑道: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我给你这一句瞧瞧,更比这个淡而现成。说着便把陶渊明的□□□□□,□□□□□翻了出来,递与香菱。香菱瞧了,点头叹赏,笑道:原来‘上’字是从‘□□’两个字上化出来的。

——(选自《红楼梦》“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有改动)

化用是一种修辞手法,即将他人作品语言,根据表达的需要,重新组合,灵活运用。虽然黛玉认为前人的句子更“淡而现成”,但本诗的化用仍有其精妙之处,请你结合前人诗句分析本诗化用之妙。

23-24高三上·安徽六安·阶段练习
知识点:王维(701-761)赠友送别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