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适中0.65 引用5 组卷3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儿时的春节,其实和现在没有太大的不同,这种喜庆团圆的氛围,在我们的生命里汩汩流淌,像万古长存的精神图腾。我记事起的第一个春节,是幼儿园中班。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给我买了新衣服,再加上爸爸妈妈给买的新衣服,瞬间收获了三身新衣服。鞋子呢?初次参加工作的大舅用自己的工资给我买了人生的第一双红皮鞋;从上海出差回来的大伯,从西装口袋里掏出一双棕色搭扣的小牛皮鞋,把上海滩的时尚洋气带到了我的身边。除夕还没到,姥姥就把过年吃的烧肉、烧鸡、烧鱼、炸糕等吃食送到了我家。

后来,筹备年货的工作就落到了爸爸妈妈头上。早早地,爸爸会买好年画、对联、福字,给我讲倒着贴“福”字的习俗。妈妈则在用满满当当一桌又一桌的美食,抚慰过年那几天家人和亲友的胃。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年货的筹备悄然落在了我肩上,不仅要准备自己家的,还有父母和亲戚的,遇到了好货,总要问他们一句:“有没有,我这边先备上了。”这是过年的仪式,点滴亲情在不经意间流淌。

【小题1】文中加点的词“筹备”可换成“准备”,“抚慰”可换成“喂饱”,但表达效果不如原词,为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如话家常,读来倍感亲切温馨,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
【小题3】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像”,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23-24高三上·广东·阶段练习
知识点:一般词语语句(语段)表达效果词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世界却实实在在地在方寸之间他们被改变着:不仅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更赋于器物以生命,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       ),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       ),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出类拔萃、(       )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       )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中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底色       出神入化       鬼斧神工        继而
B.原色       出神入化       鬼斧神工        进而
C.底色       炉火纯青       巧夺天工        进而
D.原色       炉火纯青       巧夺天工        继而
【小题2】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别人可能觉得世界同他们脱节,但世界却实实在在地在方寸之间被他们改变着:不仅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更赋予器物以生命。
B.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更赋予器物以生命,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
C.别人可能觉得世界同他们脱节,但世界却实实在在地在方寸之间被他们改变着;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
D.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
【小题3】下列各项中的引号,与文中“拜手工教”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哪一家?你带我去。”我估计一定是他说话不对,说崩了。
B.作为世界公认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客观分析了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
C.钟扬的“暖”是有目共睹的,这更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关爱上。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阴历七月十五为传统的中元节。中元节与除夕、清明、重阳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我们在这一天祭奠先祖,缅怀先人。

古代中元节是“孝老节”,源自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佛教则称七月半为“孟兰盆节”。

不管是中元节祭祖,还是孟兰盆节的救母脱离苦海的          ,都是劝人向善,劝子行孝。七月半祭祖习俗          ,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农历七月也称之为报恩月。

在传说中,这一天地府之门会打开,已故的先祖可以回家接受后人的祭奠。由于地府会在这天晚上开放,_____传统习俗中,人们应该早早回家,一方面回家祭奠祖先;另一方面肃清街道,为魂灵让路,避免冲撞。传统民俗中,还会晚上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          。放河灯给亡灵照亮道路,也为了普渡水中的亡灵。

同样,祭祖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于当下,谨记教训,缅怀祖德,良好的家风是最好的祭奠,常常感恩先祖的德荫,这才是新时代中元节的意义

【小题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初衷   古已有之   所以   漂泛
B.初心   古已有之   所以   漂泊
C.初衷   由来已久   于是   漂泛
D.初心   由来已久   于是   漂泊
【小题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同样,祭祖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于当下,良好的家风是最好的祭奠,常常感恩先祖的德荫,谨记教训,缅怀祖德,这才是新时代中元节的意义。
B.同样,祭祖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于当下,良好的家风是最好的祭奠,谨记教训,缅怀祖德,常常感恩先祖的德荫,这才是新时代中元节的意义。
C.祭祖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于当下,同样,良好的家风是最好的祭奠,常常感恩先祖的德荫,谨记教训,缅怀祖德,这才是新时代中元节的意义。
D.祭祖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于当下,常常感恩先祖的德荫,同样,良好的家风是最好的祭奠,谨记教训,缅怀祖德,这才是新时代中元节的意义。
【小题3】最后一段划线部分反映了《乡土中国》中的________________思想(填字母),并阐述“差序格局”这一概念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差序格局   B.家族制度   C..长老制度     D.借助语言的社会       E.礼俗社会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