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46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子·十年尘土湖州梦【注】

王寂

十年尘土湖州梦,依旧相逢。眼约心同,空有灵犀一点通。

寻春自恨来何暮,春事成空。懊恼东风,绿尽疏阴落尽红。

【注】杜牧游湖州,识一民间女子,与其母相约过十年来娶,后十四年,杜牧始出为湖州刺史,女子已嫁人三年。词人王寂,善写他人故事,本词即隐括杜牧故事而成。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前两句,词人表达虽相隔久远,但期待重返湖州、与故人相逢。
B.词人觉得“春事成空”是因为自己回得太晚,词句中流露出自责之情。
C.词人使用“懊恼”两个字,意在强调岁月弄人、命运无情、空留怨愤。
D.词人以春为喻,来阐述他的情感体验,使其更加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小题2】“眼约心同,空有灵犀一点通”,虽化用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但两者词意迥异,请简要分析。
23-24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知识点:即事感怀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丁酉岁感事

陈人杰

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未还?怅晨星残月,北州豪杰;西风斜日,东帝江山。刘表坐谈,深源轻进,机会失之弹指间。伤心事,是年年冰合,在在风寒

说和说战都难,算未必江沱堪宴安。叹封侯心在,鳣鲸失水;平戎策就,虎豹当关。渠自无谋,事犹可做,更剔残灯抽剑看。麒麟阁,岂中兴人物,不画儒冠?

【注】①青毡:比喻中原故土。②东帝:代指穷途末路的南宋。③刘表坐谈:刘备劝荆州牧刘表袭许昌,刘表不听,坐失良机。④深源:东晋殷浩,字深源,善高谈阔论,曾轻率北伐,结果大败。⑤年年冰合,在在风寒:以气候的寒冷比喻局势的艰危。⑥江沱:代指江南,沱江是长江的支流。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第一句感慨神州国土沦丧敌手,北宋覆亡已过百年,“谁使”二字发出疑问,引人深思。
B.“晨星残月,北州豪杰”将英雄豪杰比作晨星残月,虽然数量不多,却给黑暗的现实带来一丝希望。
C.下阕开头两句承上启下,正是因为“伤心事”才出现了和不能安、战不能胜的情势,而朝廷却耽于安乐。
D.“更剔残灯抽剑看”刻画了一位在灯下凝视利剑的爱国志士,与“醉里挑灯看剑”的形象相似。
【小题2】本词中作者的感情非常复杂,请结合材料从国家局势、朝廷、个人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制布裘

白居易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注]①[桂布]即唐代“桂管”地区(今广西一带)所产木棉织成的布,尚不普,十分珍贵。②[吴绵]当时吴郡苏州产的丝绵,非常著名。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紧扣诗题,写出“新制布裘”用料考究、制作精良、颜色洁白、质地柔软、布实棉厚等特点,为下文写穿着“新制布裘”的所感所思张本。
B.诗人通过描写自己“朝坐至暮”“夜眠达晨”“支体暖如春”的情态,突出“新制布裘”给自己带来的舒适温暖之感。
C.“丈夫贵兼济,岂独善--身”两句,意谓男子汉不可贪图自身温暖舒适,而应拿出一些财物来赈济贫民,这体现诗人有悲天悯人之心。
D.白居易在其《新乐府序》中指出,作诗当“辞质而径”“言直而切”“事核而实”“体顺而肆”,本诗鲜明地体现了他的这种诗歌创作理念。
【小题2】论者常把本诗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相提并论。请从写作技巧和诗人情怀两个角度,简要分析两诗被相提并论的原因。
答: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