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这里有一座歪房子

     

我们只见过因年久失修而歪斜的老房子,哪有人专门去建一座倾斜欲倒的新房子呢? 但还真有这样的事。婺源严田村就建了一座精心设计、结构复杂、外斜内平的徽式新房。

婺源向以山清水秀的风景和白墙黛瓦的民居闻名。近年来,婺源除吸引了走马观花的游客外,还有一批艺术家、作家、学者长期住在那里。他们将身心融入山水田园,同时,他们又按照自己的理念来解读生活。文化,从来都是在传统与变异中前行的。于是,这座歪房子就成了老树上的一朵新花,忽放奇彩,蜚声四野。而每当一个内涵丰富的意象出现,总会有无穷个不同的解读,斯为艺术。

世界万物没有一个绝对的平衡,总是在倾斜与校正中来回摆动。这座歪房子不过是将这种意识具象化,让人可看、可摸、可住、可思,去理解人生。其实,以“斜”警世古已有之。中国古代有一种叫“款”的器皿,在一根横木上挂一陶罐,空着时,罐身半斜;加水一半,罐身正;加满水,罐子立刻倾翻。孔子见而感叹道:“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这是警惕人不要自满。“欹”,名“宥坐之器”,“宥”同“右”,意为座右铭,是在以斜警正。国宝山西永乐宫壁画里有众多人物故事,但是没忘了画一个细节:一个童子,正在用一块斜木片去垫支一个桌腿。别小看这块斜木片,明代学者李渔的《闲情偶寄》曾记录它。宋代学者刘子翚曾有一首咏物诗专说它:“匠余留片木,楮案定欹倾。不是乖绳墨,人间地少平。”这也是以斜示正。清代诗人龚自珍有一名篇《病梅馆记》,他说梅花本来长得好好的,有人偏要把它们绑得东扭西歪,以曲为美,这是病态。他同情被扭曲之梅,就买了300盆梅花为它们松绑,发豪言要将天下病梅全部解放。这也是以斜说正。佛说“一物一世界”,看来无论是一个小陶罐、一块小斜木片还是一枝梅,都含有辩证法,都可解物警世。

以上所举三件,都是可于手中把玩之小物件,现忽有庞然如一所房子者矗立眼前,人可绕其外,入其内,效果又当如何? 这正是现代艺术与传统之别吧。遂有感而作《歪房子铭》:

人居地球而不知头朝下行走,居平常之屋而不知反常之事,正所谓习以为常,歪以为正,非以为是。

居都市者,吸汽车尾气而不觉;吃农药残留之粮菜而不觉;夜不见星光之灿烂而不觉;日不闻鸟语之欢鸣而不觉;身处喧闹纷扰之市而不觉;心陷案牍之劳、商利之争、职场之累而不觉。疲于奔命,忙如蜂蚁,自以为得意。

有某君一日行至婺源严田古村,见山青水绿,天朗气清,惊为桃源。遂造屋数间以引知音,又筑歪房一座以警人心。房外观之,为将倾欲倒之状,入内则敞亮平稳,目跳远山天际绿,耳听鸣泉心上流。坐饮清茶一杯,顿悟今是而昨非,尽洗半生红尘。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今以房为镜,可明居世之道。陡然一倾,震悟人生。

(摘编自《解放日报》2022年1月20日)

文本二:

文章传统的传承与进阶

—论梁衡的《树梢上的中国》兼及其散文创作史

高明勇

王梦奎曾说:“考察近代中国文学史,散文发展的主流始终是同社会政治和思想进步的潮流相呼应的,有成就的作家很多都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积极参与者,他们作品的社会意义也因此而提升。梁衡的散文继承着这种优良的传统。”他所说的“传统”,更多偏重于“文以载道”的传统。

关于文章写作,梁衡有一篇非常重要的文本,谈“一篇文章怎样才好看呢?”由此,他提出了“文章五诀”的写作主张:形、事、情、理、典五个要素,我们可以称之为“文章五诀”。其中形、事、情、理正好是文章中不可少的景物、事件、情感、道理四种内容,又是描写、叙述、抒发、议论四个基本手段。四字中“形”“事”为实,“情”“理”为虚,“典”则是作者知识积累的综合运用。

他进一步阐释:“(创作)手法必须有变化。最常用的手法有描写、叙事、抒情、说理等。如就单项技巧而言,描写而不单调,叙事而不拖沓,抒情而不做作,说理而不枯燥,文章就算作好了。但更多时候是这些手法的综合使用,如叙中有情,情中有理,理中有形,形中有情 ,等等。所以文章之法就是杂糅之法、出奇之法、反差映衬之法、反串互换之法。”

这个写作主张,其实就是对“文章传统”在方法论层面的重新理解与高度提炼,来自梁衡散文创作的经历与认知,又反过来影响甚至统摄其散文创作。在宏观层面,“文章传统”可与“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相衔接;在微观层面,又与梁启超、叶圣陶、唐弢、夏丐尊以降的文章修养相沿袭,进而言之,对话题选择的重视、对写作目的的反思、对语言推敲的专注、对修辞锤炼的讲究、对思想表达的思索,都是“文章传统”所在意的范畴。

值得注意的是,梁衡谈“为文之道”,大多是通过“文章”——当然,从诗歌、散文、小说的分类来看,散文的创作逻辑也是最符合文章传统的。

【小题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运用设问修辞,作者自问自答,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歪房子”,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将歪房子比作“老树上的一朵新花”,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歪房子是传统文化孕育出的新理念的产物。
C.作者赋《歪房子铭》赞美歪房子,列举了生活中的一系列反常之事证明“歪以为正,非以为是”的观点。
D.文章以物明理,文末又运用类比手法,劝诫人们要像古人以铜、人为镜一样,以歪房子为镜,感悟人生。
【小题2】文本一的语言有哪些特色?请简要分析。
【小题3】文本二中梁衡指出,一篇好文章要有形、事、情、理、典五个要素。这五个要素中“形”“事”为实,“情”“理”为虚,“典”则是作者知识积累的综合运用。请问文本一是如何落实这一点的?
22-23高三上·新疆喀什·期中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任何文化都以时空认知为起点。根据宇宙大爆炸学说,宇宙因爆炸而生成,时间得以同时生成。这个时间,是自然时间。人类在自然时间范围内,为了标记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给自己拟订一种“纪序”参照系,这就是定义时间。今天人们所“感知”的日期,就是一种全球约定的定义时间。定义时间在自然时间面前只是一个微量,但它已作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入人类生活,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甲子,是世界时间文化中的一种独特定义。从1911年发现的六十甲子表甲骨来看,甲子作为一个确定的记述系统用于定义华夏时间,至迟在殷商时期已然完备。天干源于纪日,地支源于一年十二个月,用日、月与地球的视运行关系来记述人类活动时间,就是甲子时间纪序的本质。甲子纪序,是先民对自然时间关系的一种客观摹写,体现了一种朴素的自然取时思想。

关于时间的本质,柏拉图认为时间是理念永恒性的摹本。亚里士多德认为时间既不是运动,又不能脱离运动,是运动的数。伽利略指出,时间具有各向同性、均匀性和无限性。后来,爱因斯坦提出时空不是互相独立而是一个整体的四维时空连续区。至此,时间在其永恒与无限的直观视界中,与运动、空间的同一性本质得到了最权威的认定。而研究者发现,甲子既定义了时间与运动的同一性,也定义了时间的永恒性和无限性,同时又定义了时空一体性。细究甲子的定义内涵,其所体现出来的时间观念与现代科学对时间本质的描述非常一致。

不同的民族,因其不同的生存环境而形成不同的生存模式,从而也形成不同的文化模式及价值选择。时间文化的形成,同样受到了不同的价值选择路径的影响;这种不同的时间文化又会“反哺”于社会生活,形成不同的文化效应。在西方,时间作为本体论问题成为思想与探究的主要对象。这种对“时间是什么”的连续追问与解答,直接导致了以哥白尼革命为标志的近代科学的诞生,并为牛顿经典力学时空观的建立提供了条件。也正是由此,时空与运动才成为当代科学最为关注的前沿问题,并引发了新一轮宇宙时空探索的科学时尚。可以说,当今科学主宰世界的文化潮流,其起点就是“时间” 问题的解决。在中国,“天人合一”观念把人“放大”到与天地齐一,天地的存在与人事的价值目标相互统一。这种与西方迥异的思维方式,正源于古代中国长期持续存在的宗法血缘共同体的历史实践。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天由最初的外在实体逐渐转向与人相互共生的关系性存在,这培育和预设了中国人特有的时间观念。

(摘编自肖世洪《甲子对时间本质的定义》)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定义时间最初是用来标记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的,是人类在自然世界范围内应用,时至今日已成为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
B.我国最迟在商代,已经完备采用甲子作为确定的时间记述系统,这已经得到了考古学的证明。
C.西方对时间本质的认识历经千年不断的演进,形成了具有科学权威性的时间观念。
D.价值选择路径会影响时间文化的形成,而不同的时间文化会产生不同的文化效应。
【小题2】下列对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区分了自然时间和定义时间,并以定义时间为立论的基础展开进一步论证。
B.文章依次讨论了甲子纪序的本质、文化效应及其定义内涵,逐层深入,结构严谨。
C.文章通过比较分析,指出甲子体现的时间观念与现代科学的时间观念非常一致。
D.文章在围绕时间文化展开论述时,指出了中西方时间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时间在宇宙形成之初并不存在,这是依据宇宙大爆炸学说而得出的基本观点。
B.甲子纪序客观摹写了自然时间关系,甲子属于定义时间,也同时属于自然时间范围内。
C.西方对时间作为本体论问题的关注,是为了建立近代科学体系和经典力学时空观。
D.“天人合一”观念把人“放大”到与天地齐一,其所培育和预设的特有时间观念,可以“反哺”当代中国社会生活、文化生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议论是人的理性思维,其基础是对具体的感性事物的抽象概括。这种能力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实践过程。有了一定的抽象能力以后,还要从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等方面进化为语言文字,还得从口头即兴交流升华为文体,这个过程相当复杂、漫长,经历了多个阶段的跨越。

在孔子时代,人们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对话,当时并没有做文章的概念,连标题都没有。孔子的言论之精彩,在于其大部分都是深刻的格言式警句。当然,光是形成独特而全面的观点,也还只是属于逻辑中最初步的概念、判断层次,要言之有理,则需要进入更高的层次:推理和论证。

到了孟子那里,他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辩证格言,另一方面进一步用类比推理来说明观点,不但增强了论点的可信度,而且把抽象的逻辑感性化。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弈秋诲人”等,这样的寓言在逻辑上属于类比推理,多少具有论证的功能,这比孔子进了一步。用寓言作类比推理是当时的风气,也是汉人思维经过多年的积累,突破孔子时代局限于判断的表现,体现了国人在推理能力,抽象能力,论证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但类比推理和比喻一样,只是在一点上相通,难以全面。而事物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故类比推理鲜能全面。

孟子晚孔子一百多年,中国人在交流中最明显的进步是表达观点时正反结合转化的模式普及了。孟子对与自己论点不符的例子不但不回避,而且加以分析,用“他说圆己说”,这就把正例和反例,论证和驳论结合起来,达到了雄辩的境界。这与20世纪西方科学学者波普尔的“证伪比证明更有理论”的突破性学说不谋而合。

光有了这样的自觉,还只限于思维方式,并不等于为文。从思维方式到形成文章,除了语言,逻辑以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文体。

与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一样,传播方式的进步推动了文体的发展。有了做文章的意识,文体就随之丰富起来。“说”在最开始有现场即兴、口头交际的性质,“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等,虽不像“论”那样特别强调全面和严密,但是有机智,敏锐、出奇制胜的优长,特别是比喻的巧妙。其特点是:第一,不直接正面说理,而是从侧面以比喻引出论点;第二,不是单层次宣告,而是多层次的逐步深入。而“论”作为一种文体论证的规范显然比“说”要复杂。“论”是直接推理,从肯定,否定两方面进行分析,把握全面资源,深思熟虑,把所有的可能都加以权衡,严密到没有任何漏洞,让论敌反驳无门。总的来说,“论”的要求就是全面、反思、系统、缜密,《过秦论》《六国论》等就是这样的典范。

(摘编自孙绍振《孙绍振解读经典散文》)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概念和判断是逻辑思维中的初级思维,而推理和论证属于更高层次,可以让人做到言之有理。
B.孟子运用寓言来说明观点,把抽象的逻辑感性化,增强了论点的可信度,这是当时的风气使然。
C.用寓言作类比推理虽然突破了判断思维层次,但它也存在一些不足,很难全面说明观点。
D.“说”具有侧面引题和多层次逐步深入推理的特点,但全面性和严密性不足,论证比“论”要简单。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采用总分结构,总起部分提出观点,即人的议论能力的形成经过了复杂、漫长、多个阶段跨越的过程。
B.在论述孔子和孟子的议论能力时,作者既阐明了两者的不同,也剖析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C.文中列举孟子三则寓言的事例是为了阐明类比推理和比喻一样,只是在一点上相通,难以全面。
D.文章论述孟子能用“他说圆己说”的事例,是想强调孟子的论证有了新高度,已经达到了雄辩的境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书法艺术之“真”包含了两个基本含义,即情感之真与自然之真。情感之“真”指汉字书写是传达作者内心真情实感的工具,其过程简单自然,不假雕饰。如东晋士族的尺牍书迹,其内容都是生活之日常,随事而发,随手而书,情感之真赋予了这些作品以动人的气息。

情感之真是书法艺术自然之真的重要基础。在情感真挚的书写中,任何多余的笔下动作都会妨碍情感的传达,都会使笔下的点画产生令人不适的奇怪变化。自然率意、真情流露的书写不但不会降低点画的质量,反而能够极大地增加其美感,使其具有一种动人的力量。

书法之“真”的意义,在于通过长期的学习与陶冶,汰洗掉心灵中那些可能存在的不良部分(无论是质直、刚佷、矜敛、脱易、躁勇,还是狐疑持重),而保留纯真的赤子之心。这种赤子之心的修炼与护持,最终会转化为笔下的典雅、中和、自然、烂漫,转化为清丽、含蓄、温雅而和煦的书卷气,转化为内在品格修养与外在仪表风度气质的高度统一,文质彬彬,相映生辉,从而臻于美与善的境界。

所以,书法艺术的研习,心灵的陶冶与学养的提高远比技法的学习重要。技法只是形而下的基础,短时间内就能明白并加以解决,心灵的陶冶修炼则需要长期乃至毕生的时间。

(摘编自雒三桂《书法艺术的真、善、美》)

材料二:

公元755年12月,对大唐王朝来说,如同一场噩梦——手握十五万精锐之兵的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自范阳起兵叛乱,由此拉开历时近八年的安史之乱序幕。

此刻,颜真卿完全可以选择明哲保身——他曾被皇舅、宰相杨国忠排挤出朝,打发到平原郡。然而,此际,他毅然挺身而出,高举义旗誓死抵抗叛军……

义军与叛军在土门关战事最为惨烈……义军孤军奋战、苦苦支撑、粮尽援绝……经此一役,颜杲卿、颜季明父子双双殉国,颜氏家族三十余人罹难。

亲人离去,阴阳两隔,尸骨不全,魂归何处?颜真卿不禁椎心泣血,情不能已,便奋笔疾书,作文以祭,寄托哀思,是为《祭侄文稿》。

流传于世的《祭侄文稿》作品尺寸并不大,约两张A4纸大小,却堪称伟大的作品。它烙刻下厚重悲壮的历史记忆,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华,赓续了博大厚重的书法脉络,其情性张力纵贯古今,其正大气息跃然纸上。家国恩仇、亲情至爱,笔笔传神,字字泣血……其中有书法最为宝贵的东西——笔墨线条形诸纸端的情性之美,感人至深潸然泪下的文字和恸彻肺腑哀痛欲绝的感情,使其傲然于宇宙间。展卷凝神,就会与书者一起沉浸于悲痛郁愤战火纷飞的往事——开始落笔厚重工稳,书者极力控制情绪,越到后来,便越渐流畅奔放、洒脱奔泻,越写越快,情不能抑,甚而援笔蘸墨,落笔成文,直至干枯滞涩为止。文末,“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数字,行书掺进草法,笔走龙蛇,写得汪洋恣肆,荡气回肠,感情到达高潮,意绪难平。

笔底乾坤,心中道义。颜真卿以书法为念,把信仰与准则,把家国大义和道德操守刻进历史深处,留在炎黄子孙心里……

从这个意义来说,《祭侄文稿》在,就多了一扇窗户——透过它,我们看到中国的精神、价值、力量永在。

(摘编自李昕《一门忠烈千秋颂——读<祭侄文稿>》)

材料三

   

(2022年抖音短视频点击率统计)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艺术中,情感真实相较于自然真实更为重要,因为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情感真实能使书法作品具有动人的艺术力量。
B.人们一旦认识到在书法艺术的研习中心灵的陶冶与学养的提高远比技法的学习重要,那么就可以保留纯真的赤子之心。
C.颜氏《祭侄文稿》堪称伟大作品,不仅仅是因为其赓续了中华书法要义等,更在于其间喷薄而出的家国情怀。
D.材料二高度赞扬颜氏忠义节烈的光辉形象,并中肯评价《祭侄文稿》的历史、社会等意义。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书法中蕴涵的情感,不过二者的写作目的并不完全相同。
B.研习书法艺术重在提高心灵陶冶与学养,赏鉴《祭侄文稿》应侧重其中的情性美。
C.从材料三可知,对于王羲之与颜真卿,当下人们更喜欢前者,因为前者擅长行书,而行书是近年来最受欢迎的书法字体。
D.材料二以文学性语言描述《祭侄文稿》产生的历史背景,激发了读者的阅读期待。
【小题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东汉崔瑗《草书势》:“狡兔暴骇,将奔未驰。”
B.唐代孙过庭《书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C.元代陈绎曾《翰林要诀》:“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
D.清代朱履贞《书学捷要》:“凡学书,须求工于一笔之内,而后逐笔求工……直至全篇皆工。”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