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较难0.4 引用1 组卷2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成长小说一词译自德语,又译做教育小说”“修养小说”“塑造小说,在欧美是个源远流长、影响极为深远的小说传统,中国起步较晚,目前的研究成果大致分定义介绍”“主题探讨”“理论研究”“外部视野四类。

关于定义介绍,真正有分量的介绍文章最早出自冯至、杨武能和刘半九等著名翻译家之手。同为译序,冯至 1943 年在为自己翻译歌德的经典教育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中文版序言》一文时使用修养小说发展小说的名目,着眼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强调的是个人调整自己以融入社会的需要。而杨武能1999年重译之后的代译序中,明确指出教育小说并非只是在学校念书,而是指广义的人生教育,看重的是主人公对自己人生的自由选择。

冯至、杨武能师徒介绍的重点还是歌德小说的意义阐释,刘半九在为田德望译的《绿衣亨利》作序时则用了更多篇幅高屋建瓴地讨论教育小说这种小说类型的自身特点:往往是以一个所谓白纸状态的青少年为主人公,通过他的毫不离奇的日常生活,通过他一生与其他人相处和交往的社会经历,通过他的思想感情在社会熔炉中的磨炼、变化和发展,描写他的能力、道德和精神的成熟过程,他的整个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但强调主人公的最后命运既不能是明显的惨败,也不是虚假的胜利,以便读者自觉把生活当做严肃的课程而奋勉向上,不免画蛇添足——成长小说中同样有悲剧意味浓厚的作品。

西方有不少理论家对成长小说都曾有过较为深入的研究。艾布拉姆斯风行世界的《欧美文学术语词典》中专门有主人公成长小说的条目,这类小说的主题是主人公思想和性格的发展,叙述主人公从幼年开始经历的各种遭遇,主人公通常要经历一场精神上的危机,然后长大成人并认识到自己在人世间的位置和作用。艾氏可贵在对主人公的精神危机的强调,但成长小说未必始自幼年,托马斯·曼《魔山》写的就是青年主人公的精神历程。

莫迪凯·马科斯《什么是成长小说》一文综合诸多定义之后的最终理解是,成长小说展示的是年轻主人公经历了某种切肤之痛的事件之后,或改变了原有的世界观,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或两者兼有;这种改变使他摆脱了童年的天真,并最终把他引向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成人世界。在成长小说中,仪式本身可有可无,但必须有证据显示这种变化对主人公会产生永久的影响。他还根据主人公经历事件后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程度,把成长小说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主人公获得尝试性经验,他所经历的事件只把他引导至成熟的门槛。这一类故事往往强调事件对主人公的震撼效果。第二类,主人公未完全成熟,只是被引入成熟之门,但却茫然不知所措。第三类,主人公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跨入了成熟之门,这一类小说通常表现了主人公对人生的顿悟和自我意识的获得。

巴赫金在《教育小说及其在现实主义历史中的意义》一文中认为,以往遵循纯结构原则(即把整个情节集中在主人公的教育过程上)和只要求小说中有主人公发展、成长的因素的这两种分类标准都没有抓住要点。教育小说与其他小说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的成长这个重要的因素。大部分小说的主人公在小说的公式里是一个常数;而所有其他因素,如空间环境、社会地位、命运都可能是变数。而教育小说塑造的是成长中的人物形象,主人公形象是动态的统一体。主人公本身、他的性格,在这一小说的公式中成了变数。

(选自徐秀明《20世纪成长小说研究综述》,有删改)

材料二:

任何类型的小说都存在推动故事情节不断发展的内在叙事动力,比如侦探小说中的悬念。悬念的设置、发展、推理及解谜使故事情节的发展得到一种内在驱动力。同理,成长小说中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也是推动故事情节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作家围绕主人公成长的躁动、环境的考验、困境中的迷惘、顿悟和拯救等经历,组织各种不同的事件,形成一个个叙事单元。这些对主人公成长产生启发的事件,成为成长小说情节发展必不可少的叙事动力。

所谓叙事动力就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内在逻辑。哪些人物和事件可以成为成长小说的叙事材料?这些事件中的什么要素激发和构成了青少年的成长?这些事件之间以一种怎样的逻辑关系推动着故事的发展?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首先弄清楚青少年成长的内涵是什么。

在关于成长小说特质的种种描述中,常常被突出的是青少年主人公的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莫迪凯·马科斯在他的论文《什么是成长小说?》中就曾对众多定义进行了归纳分类,指出成长小说的定义主要有两类:一类把成长描绘成年轻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过程;另一类把成长解释为认识自我身份与价值,并调整自我与社会关系的过程。可见,认知发展是青少年成长的基本内涵。通过对美国一些优秀成长小说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我们发现青少年人物的认知发展除了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以外,还有道德认知、情感认知、智慧认知和环境认知。这些认知发展都是青少年成长的内涵,也是成长小说着力刻画和表现的内容。

(选自芮渝萍、范谊《认知发展:成长小说的叙事动力》,有删改)

【小题1】下列各项中,最符合材料原意的一项是(     
A.成长小说在中国的起步较晚,最早由冯至、杨武能和刘半九等一批翻译家在翻译的小说的序言中介绍相关的定义。
B.艾布拉姆斯认为,“主人公成长小说”的主人公是以幼年为起点,往往要经历一场精神危机,然后长大成人并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和作用。
C.莫迪凯·马科斯根据主人公经历的事件将成长小说划分为三类,表明并不是所有的成长小说的主人公在最后都能获得人生的顿悟。
D.任何类型的小说都存在内在叙事动力,成长小说情节发展的叙事动力就在于那些对主人公成长产生启发的事件。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最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A.巴赫金认为教育小说区别于其他小说主要在于“人的成长”这个因素,只要求小说中有主人公发展、成长的因素的这两种分类标准都没有抓住要点。
B.莫迪凯·马科斯对成长小说的众多定义进行了分类,艾布拉姆斯对于成长小说的定义解释属于“把成长解释为认识自我身份与价值,并调整自我与社会关系的过程”这一类。
C.弄清楚青少年的成长的内涵是什么之后,才能更好地回答“哪些人物和事件可以成为成长小说的叙事材料?”“这些事件中的什么要素激发和构成了青少年的成长?”这些问题。
D.依据材料,成长小说一般着重探讨主人公的成长变化,主人公成长的过程,也是他们认知发展的过程。
【小题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哪部作品最符合成长小说的定义(     
A.鲁迅《孔乙己》B.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D.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20-21高二上·黑龙江哈尔滨·阶段练习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字。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社会中的变化确实如有些学者所观察到的,行政村中的村民之间相互认识而不熟悉,缺乏共同生活的空间,而大批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更是带来乡村社会普遍的空巢现象。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失去约束力。但是,这可以称之为物、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长期浸淫于熟悉社会而习得的给予亏欠的人情传统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等还存在巨大影响。

众多研究表明,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农民,虽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但依旧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也由此不断延续下去。而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虽然遭遇到大量陌生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和地缘等,结成亲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且依此确认其自我身份,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地方认同。可以看出,熟悉社会已遭遇强烈冲击,但在日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

(摘编自黄锐《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

材料三:

熟悉的社会是对乡村社会的地方性与整体性结构特征的一种概括,而非指微观的、个别的人际关系或社会网络状况。经历经济转型、社会与文化变迁之后,乡村社会中诸多微观结构与行动都可能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其中就包括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的变化。然而,村落共同体的地方性以及共同体的整体性特征依然留存。

在村落共同体中,村民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熟悉的关系并非指具体的两个个体间的交往情况和熟知程度,而是指村落社会关系是相互熟知的。熟悉的社会是一种信息非常对称的社会,也是一种信息透明的社会。信息对称指的是自我与他人是知根知底的、相互能达成默契的。不论两个村民个体之间是否有直接的交往和互动,也不论一个人对其他个体具体情况的熟知程度如何,人们都能达到相互熟知或知根知底,因为村落共同体本身就是一个信息透明的社会。在一个固定的场域里,个人及其社会关系的信息其实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人们的行动信息也容易被村里人所知晓,并不一定需要专门的努力就能达到。

熟悉关系仍代表着乡村社会的一种特质,因为这是与城市社会关系有着本质区别的。尽管在城镇化扩张和乡村劳动力流动的冲击下,乡村社会熟悉关系也处于变迁之中,但在村落生活共同体依然存续的情况下,基于地缘和血缘而形成的熟悉社会关系的特征也就继续留存。

(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的目标,进行具体地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熟悉”的社会。
B.乡土社会里,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谋生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固守乡土。
C.“熟悉的社会”是指个体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和微观的社会网络状况;在村落共同体中信息对称,村民个体之间知根知底,能够达成默契。
D.乡村社会的农民,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而现在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很难延续下去。
【小题2】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认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与材料一的一些说法相近。
B.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知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C.乡土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D.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是有区别的。
【小题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乌鸦反哺,羔羊跪乳。”B.“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C.“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D.“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小题4】材料一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请概括这“乡土性”的特点。
【小题5】材料一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进行说明。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信息浏览与知识积累

于殿利

大量信息涌来,让人应接不暇,但人们意识到,接触的信息多了,积累的知识却少了

不是所有信息都能构成知识,不是所有信息都具有价值和意义,真正重要的信息会湮没在一大堆不太重要的信息中而难以识别。构成知识的那部分信息若要积累下来,并成为人们智慧的一部分,需要认真理解、品味,光靠浏览是不够的。宽泛地说,任何接受信息的过程都是阅读,但是真正的阅读指向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

一位法国哲学家写道:“信息社会中存在这样一个悖论:我们仿佛拥有了关于这个世界越来越多的信息,但这个世界在我们看来却越来越缺乏意义。”信息因为有意义和价值才成为知识,知识转化成改变世界的工具时,它才成为智慧。不是信息越多越好,信息太多也会给人带来麻烦。法国思想家蒙田说:“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无知是被无意义、无价值的信息包围,无法静下心来真正地阅读。

真正的阅读是什么,很少有人对此进行学理性的考证。阅读,是阅而读之,从阅开始,落到读上。“读”是什么或怎样算“读”?从字源学考察,《说文·言部》曰:“读,诵书也。”“诵,讽也。”“讽,诵也。”文字学家对“诵”的注释为:“诵之者,抑扬高下其声。”对“讽”的注释为:“倍(背)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抽绎其意蕴至于无穷,是之谓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阅读的几层含义:有节奏地朗诵;把文字背诵下来;不断地思考,不断地领会其意蕴。

读屏正在以海量的信息浏览阻碍人们深入思考,更阻碍人们通过背诵让文字融入血液,好像在云端储存的知识就已经属于我们,不再需要记忆。人类忘记了真正的阅读是要让知识储存在脑子里进行思考的。事实上,人们对“信息过载”已经产生了某种程度的焦虑。有学者对这种状况给出了如此的评论:“这是富足的窘境,无疑也再次提醒了我们,信息不是知识,知识不是智慧。”

其实,关于“信息过载”和“信息焦虑”等现象在历史上早已有之,自从谷登堡发明印刷机以后,印刷图书迅速膨胀,引发了“印刷大爆发”,一时间“书太多,读不过来”。布尼茨这样的智者纷纷担心,人类因而会退回到野蛮状态——“对于这种结果,数量骇人且还在持续增加的书籍可能要负很大的责任。因为到了最后,无序状态将变得几乎不可抑制,不计其数的作者将很快遭遇湮没无闻的危险。”

莱布尼茨及后继者们担忧的由于“信息过载”导致记忆丧失、作者湮没和思想力下降等状况并没有发生,因为人们并没有因为书太多而放弃阅读。但在读屏时代,情况却有所不同,人们正在用浏览信息取代真正的阅读。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接触的信息多了,积累的知识却少了”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有价值和意义,能够成为知识的。
B.真正重要的信息常常被湮没,并因此变得难以识别。
C.缺少真正的阅读,信息并没有转化成知识积累下来。
D.拥有了越来越多的信息后,世界也越来越缺乏意义。
【小题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息爆炸”时代,周围充斥着大量无意义无价值的信息,人们无法静下心来真正地阅读,造成了无知。
B.很少有人从学理层面考证“阅读”,从字源学的角度追溯,我们可能并未准确把握“阅读”的真正含义。
C.人们开始产生“信息焦虑”,陷入到一种“富足的窘境”,是因为在进入信息时代后,海量的信息涌入。
D.读屏时代,人们正在用浏览信息取代真正的阅读,由于“信息过载”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将可能真正发生。
【小题3】“真正的阅读”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要揭示艺术作品内在的奥秘,不是凭借现成的资料,而是把艺术形象的情感逻辑和现实的理性逻辑加以对比。艺术家在艺术形象中表现出来的感觉不同于科学家的感觉。科学家的感觉是冷静的、客观的,追求的是普遍的共同性,而排斥的是个人的感情。可是艺术家则恰恰相反,艺术感觉之所以艺术,就是因为它是经过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歪曲”的。正是因为“歪曲”了,这种表面上看来是表层的感觉才成为深层情感乃至情结的一种可靠索引。

有些作品,尤其是一些直接抒情的作品,往往并不直接诉诸感觉,光用感觉还原就不够了。例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两句诗好在什么地方?它并没有明确的感知变异,它的变异在它的情感逻辑之中。这时用感觉还原就文不对题了,应该使用的是情感逻辑还原。诗的逻辑的特点是绝对化。理性逻辑是客观的、冷峻的,是排斥感情色彩的,对任何事物都采取分析的态度。按理性逻辑的高级形态,即辩证逻辑,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不变的。把恋爱者的情感看成超越时间、地点、条件的东西是无理的,但是,这种不合理之理,恰恰又符合强烈情感的特点。

清代诗话家吴乔把这叫做“无理而妙”。无理对于科学来说是糟糕的,是不妙的,可对艺术、审美情感来说则是妙极了。因为无理了,超越了理性了,情感才能得到充分的自由。理性的一个特点是全面性,不能片面、绝对化,而情感的一个特点恰是绝对化,不绝对化不过瘾。所以宋朝诗评家严羽才说:“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自然,情感逻辑的特点不仅是绝对化,而且可以违反矛盾规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臧克家纪念鲁迅的诗中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按通常的逻辑来说是绝对不通的,要避免这样的自相矛盾,就要把他省略了的成分补充出来:“有的人死了,因为他为人民的幸福而献身,因而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这很符合理性逻辑,但却不是诗了。越是到现代派诗歌中,扭曲的程度越大,现代派诗人甚至喊出“扭曲逻辑的脖子”的口号。在小说中,情节是一种因果,一个情感原因导致层层放大的结果,按理性逻辑来说,理由必须充分,这叫充足理由律。可是在情感方面充足了,在理性方面则不可能充足。说贾宝玉因为林黛玉反抗封建秩序,思想一致才爱她,理由这么清楚,却一点感情也没有了。

在现代派小说中,恰恰有反逻辑因果的,如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整个小说的情节的原因和结果都是颠倒的,似乎是无理的。情节的发展好像和逻辑因果开玩笑,反因果性非常明显。种种荒谬的情节,仔细研读,你会发现,在表面上绝对无理的情节中,包含着一种深邃的道理,当然,可能阐释的空间是多元的。余华之所以不写鼻子打歪了的痛苦,是因为他要表现人生有一种特殊状态,是感觉不到痛苦的痛苦,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痛苦不已,而在性命攸关的大事上麻木不仁。这是人生的荒谬,但人们对之习以为常,非但没有痛感,反而乐在其中。这是现实的悲剧,然而在艺术上却是喜剧。

喜剧的超现实的荒诞,是一种扭曲的逻辑。然而这样的歪曲逻辑,启发读者想起许多深刻的悖谬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是哲学命题:为什么本来属于你自己的东西被抢了你却感觉不到痛苦?为什么自己的一大车子东西被抢了而无动于衷,却把别人的一个小背包抢走还沾沾自喜呢?缺乏自我保卫的自觉,未经启蒙的麻木、愚昧,从现实的功利来说,是悲剧,从艺术哲学的高度来看,则是喜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这最为荒诞的现象背后潜藏着深邃的睿智:没有痛苦的痛苦是最大的痛苦。

(摘编自孙绍振《批判与探寻:文本中心的突围和建构》)

材料二:

许多作家都在刻意追求人物性格的塑造,而成功者往往是少数。一般的写作书上说,这是因为作家没有抓住人物的个性,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共性上,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但是,如何才能抓住个性呢?这是要进一步追究的问题。其实个性是一个有广泛概括性的概念,可以有思想的个性,也可以有民族的个性,但这不是人物个性的焦点,人物个性的焦点是情感的个性,亦即情感的独特的逻辑性。

作家要服从人物,主要是服从人物的独特情感。这种情感有它独特的逻辑性,不但是作家不能任意左右它,就是人物自己的意志和理性也不能随便改变它。

鲁迅虽然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神化诸葛亮不满,但是,他对关云长的形象特别称赞。这是因为,关云长在理智上不是那么强大,时常感情用事。他的理智时时与感情矛盾,而且经常被感情所败。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经特别引用关公在华容道释放曹操那一段。这一段把关公放在理智与情感的尖锐矛盾之中。在这以前,作者特别交代,诸葛亮不相信关公能够完成俘虏曹操的任务,而关公却主动要求派遣他去,并且立下了军令状。这对关公的理性来说,已经到了别无选择的地步了,可是到了关键时刻,作者却听任关公的感情选择了违背理性的行动。情感逻辑达到这样的一贯性和彻底性,人物性格就达到了一定的饱和度。

(摘编自曹明海《语文教学解释学》)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的感觉是冷静的、客观的,追求普遍的共性,这与艺术家的感觉恰恰是相反的。
B.鉴赏一些直接抒情的作品应该使用情感逻辑还原,光用感觉还原就不够了。
C.小说的情节是一种因果,一般符合“充足理由律”,但从情感逻辑角度看,情节必须违反逻辑因果。
D.超现实荒诞喜剧是运用扭曲的逻辑,让读者在表面绝对无理的情节中,领悟其中包含的深邃的道理。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欣赏和科学分析有着各自不同的追求,故而阅读文本时,不能同时运用这两种方法。
B.唐玄宗和杨贵妃死后化为比翼鸟,变为连理枝,不符合客观理性逻辑,却符合情感逻辑。
C.诗评家严羽说:“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是对现代派诗人“扭曲逻辑的脖子”口号的注释。
D.人物情感的独特的逻辑性是成功塑造人物个性的关键,抓住这一点,就能创作出成功的作品。
【小题3】根据材料二,下列选项中人物性格相对没有达到饱和度的一项(     
A.小说《水浒传》中,醉闹五台山的鲁智深。
B.电视剧《红楼梦》中,怒摔宝玉的贾宝玉。
C.小说《三国演义》中,痛哭典韦的曹操。
D.电视剧《西游记》中,勤挑行李的沙和尚。
【小题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小题5】请运用文中“无理而妙”的观点分析《上邪》中的“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