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心系群众 扎实苦干 奋发作为 无私奉献

——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摘登

材料一

李老师给村民上的第一堂课是剪枝。他把课堂就设在果园里,亲自动手,一会儿就把一棵果树的枝条,剪掉了三分之一。村民们心疼得不行,还有村民找到我家里。面对这些质疑,李老师就一句话:明年果树如果挣了钱是大家的,如果损失了,算我的。

为了推广套袋技术,李老师买来了十六万个苹果袋,免费送给村民用。因为以前村民使用不成熟的套袋技术吃过亏,所以这次很多人死活都不敢用。李老师还是那句话:损失了都算我的。

李老师就这样一次次给村民们立着军令状,推广新技术。第二年初见成效,第三年果园的面貌全变了,苹果长得细皮嫩肉、酸甜适口,一亩多卖了3000多元,带来效益900多万元。

他想方设法给村民办夜校、搞培训,建议借邢台农校送教下乡,让100名果农在家门口读了中专。后来,62名拿了大专文凭,现在都在考本科,191人获得国家颁发的果树工证书,《人民日报》报道说岗底是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

现在,岗底村富了,村民人均收入三万一千元,村民都住上了楼房,做饭、取暖烧燃气,100多户买了小轿车。今天的岗底,山青了,水绿了,人富了,生态美了,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越来越多。

(摘编自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我见不得老百姓穷》)

材料二

像许多夫妻一样,我们也很用心经营自己的家。不一样的是我们有三个家:一个是城市里的家,在保定河北农大家属院;一个是山里的家,在各个帮扶基地;还有一个是流动的家,就是常年穿梭在山地平原之间的那辆越野车。

近年来,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后,慕名来找他的人越来越多,保国帮扶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常常开车奔走于各地。帮扶基地的家我们住得少了,在车上的日子越来越多了,一年行程约4万公里。他开车,我坐在旁边,替他接打电话,安排工作,联系事情,有时看他累了,陪他聊聊天。喝水、吃药、中午休息,都是在车里。一些常用物品,雨鞋、草帽、衣服、工具包等,把后备箱塞得满满的,车成了我们流动的家。

比较起来,在保定市里的那个家待得最短。2016年春节前,我俩回到保定的时候是腊月二十九,想准备准备年货,第二天过个年三十儿。可是我俩忙得都不知道,今年没有年三十儿,看着家里冰锅冷灶啥也没有,我心里一阵难受。最后,还是我们亲家打来电话,让我们去他们那里过了个除夕。

我想初一总不能还在别人家过吧,就张罗着去买点肉馅,想包顿饺子,可是附近卖菜卖肉的摊贩早就都回家过年去了。

三十多年来,我们在三个之间来回奔波,结婚这么多年,保国因为太忙,常常顾不上家里的事。我前后两次做手术,他都不在身边,连手术签字都是同事代签的。去年在燕赵楷模发布厅录制现场,他对主持人说,这辈子最愧对的就是老婆和孩子!

(摘编自河北农业大学研究员郭素萍《我和保国的三个家》)

材料三

作为李保国生前所在学校的同事,我目睹了李保国从一个学农爱农、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山区综合治理专家,感受到他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报国情怀。李保国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在服务人民中寻找和实现自身价值。李保国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他常说,党把我培养成一个教授,就是让咱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干点事,我是一名党员,理应带头把事情做得更好。李保国是太行山人民的好儿子。35年来,他的足迹踏遍太行山所有山区县,身上沾满了泥土,心中装满了百姓。他把太行山人民当成亲人,农民也把他当成自家人。李老师去世后,他的骨灰被太行山区不同地方的乡亲带走,撒在他生前为之奋斗、牵挂的太行山上,与巍巍太行相融,与山区人民相依。

(摘编自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饶桂生《他是太行山的儿子》)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李保国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三十多年坚持将农业技术送到太行山区,为了帮助农民致富,献出宝贵的生命,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B.李保国认识到帮助农民致富,不能只靠一个人的力量,而是要让农民都掌握农业技术,于是他和邢台农校一起“送教下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C.郭素萍对丈夫李保国的回忆充满深情,虽然丈夫顾不上家里的事情,忙得连年都没过好,但她更多的是理解,以及对丈夫工作的支持。
D.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列举了大量的数字,这些数字非常具有说服力,都具体地表现了李保国为村民带来的经济效益,表达了村民的感激之情。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则材料都表现了李保国教授一心一意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热情,赞颂了他作为共产党人的楷模,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精神。
B.第二则材料讲述李保国长年在山区奔波劳累,也不能很好地休养,表达了对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和改善知识分子工作、生活条件的呼吁。
C.由于农民在使用套袋技术上有失败的先例,最初李保国推广农业技术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可见帮助农民致富任重道远,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D.由于侧重点的不同,三段材料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材料一、材料二主要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材料三主要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
【小题3】依据三则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村支书杨双牛是李保国贡献的见证者,侧重于表现李保国推广农业技术的事迹和他为帮助农民致富作出的贡献。
B.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饶桂生代表上级领导对李保国作出评价,侧重于对李保国的思想与精神的高度评价。
C.李保国的妻子郭素萍是李保国辛劳与付出的见证者,侧重于表现李保国工作的劳累辛苦和对老婆孩子的愧疚。
D.作报告的人由于身份不同,与李保国的关系不一样,因此所看到的情况也不一样,从而多方位地展示了李保国的形象。
22-23高一上·福建宁德·期中
知识点:报告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勇于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在考察调研时对乡村振兴进一步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就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

(节选自 2018 年 9 月 29 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材料二: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张芳曼)

材料三:

农业农村四十年巨变

日前,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接受记者采访,介绍了当前农业农村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及农业对外开放等情况。

“现在我可以有把握地说,今年粮食丰收了。”韩长赋说,今年秋粮面积增加,长势正常,粮食产量有望继续保持在12000亿斤以上。特别是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品种产量基本稳定,库存充裕,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韩长赋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6年达到和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这说明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已经达到这个水平。如今,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

韩长赋表示,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这是治国理政最大的事。国家新的粮食安全战略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近年来各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农业科技水平、装备水平、信息化水平不断进步。同时,通过地方政府特别是主产区重农抓粮的积极性、调动亿万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我国粮食生产能力持续提高。

韩长赋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农业基础的稳固给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像一艘船,农业是压舱石。有了农业的稳定发展,保证了粮食安全,我们就能应对经济上、国际上的各种风险。”

(选自 2018 年 9 月 28 日《农民日报》,有删节)

材料四:

乡村振兴战略有历史延续性,也有历史创造性,是新时代中国乡村发展需求与国家建设需求的有效契合和对接。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问题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是乡村社会发展的瓶颈,所以调整和完善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成为国家“三农”战略的重心,具体表现为国家主导的集体化发展战略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战略。进入新时代,城乡发展的非均衡性逐步凸显,促使国家在制定乡村发展战略时注重实现城乡发展的均衡性。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乡村发展战略具有较强延续性,同时也会根据不同时代的特点、既有的发展经验和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需求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将会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从乡村振兴的内容来看,涉及乡村经济、生态、文明、治理、生活,是一项全面的系统性工程。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内在要求是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布局下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是补齐农村这块短 板,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和繁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中之重。

(节选自 2018 年 2 月 5 日《央广网》《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体系及其时代意义》)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比重有所增加,产值构成趋于合理。
B.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畜牧业和渔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增加较快,畜牧业增加到接近两倍,渔业增加到接近七倍。
C.左图着重展现四十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显著成效,右图着重展示四十年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长速度的变化情况。
D.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粮食产量的持续增加,同党和政府持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和不断完善农业农村政策有关。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重农固本是治国之要。由于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B.从改革开放直到现在,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在世界都名列前茅。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已达到年产一万二千亿斤上下的水平。
C.进入新时代,城乡发展的非均衡性一年比一年更加凸显。因此应该根据时代特点、既有经验和发展需求对乡村振兴战略不断调整和优化。
D.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乡村发展需求与国家建设需求的有效契合,是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其重点是补齐农村这块短板。
【小题3】根据材料,请简要概括说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算盘的功能在于计数和运算。中国古代以十进位制计数,这一方法确定了满十进一的计数规则,并且用位值决定数字的大小。十进制的优越性在于计数简便和应用广泛。古罗马只有7个数字符号,数字稍大就计数繁缛。古巴比伦和古玛雅分别采用20位制和6位制,计数运算相当困难。十进制在算盘上达到了完美的应用,不仅可以加减任意的数字,还能用位值标示数字的大小。

宋代数学家谢察微所写的现存最早的珠算书《谢察微算经》中提及“中,算盘之中;上,脊梁之上,又位之左;下,脊梁之下,又位之右;脊,盘中横梁隔木。”表明算盘不但在形制上和现在更接近了,还说明算盘在宋朝已经相当普及了。

   

研究表明,练习珠算有利于提高计算能力,开发右脑潜力。美国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150所小学引入珠算课,在加利福尼亚建立了“珠算研究中心”,而且以西海岸为中心,在小学全面推行珠算课程。

(摘编自《古代的超级计算机“算盘”》)

材料二:

它体积庞大,仅主机部分就有好几个大型机柜,占地达40平方米。它十分精密,在它的机体内有近四千个半导体锗二极管和八百个电子管,1958年,中国自主制造的第一部电子计算机——103机诞生。

103机研制成功后一年多,104机问世,运算速度提升到每秒1万次。1964年,第一部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的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119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提升到每秒5万次。

1973年,我国第一部百万次集成电路大型计算机150机诞生。1982年,757机诞生,这是我国第一部每秒运算达到千万次的巨型计算机。紧接着1983年,我国第一部每秒运算亿次级计算机“银河一号”研制成功,它将我国带入了研制巨型机国家的行列。

2010年以来,我国的“天河”系列及“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多次问鼎世界超算500强。

(摘编自央视网《第一部国产电子计算机》)

材料三:

2021年,潘建伟团队在“九章”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概念和技术创新,于近期成功研制出“九章二号”。他们设计并实现了受激双模量子压缩光源,显著提高了量子光源的产率、品质和收集效率,将光源关键指标从63%提升到92%;通过三维集成和收集光路的紧凑设计,多光子量子干涉线路增加到了144维度;通过动态调节压缩光的相位,实现对高斯玻色取样矩阵的重新配置,演示了“九章二号”可用于求解不同参数数学问题的编程能力。

根据目前已正式发表的最优化经典算法,“九章二号”在高斯玻色取样这一问题上的处理速度比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亿亿亿倍,比“九章”快100亿倍。“九章二号”1毫秒可算出的问题,全球“最快超算”需30万亿年。

量子计算机强大的并行运算能力,可以推动密码破译、材料设计、药物分析等具有重大使用价值难题的解决进程,加速科技进步。量子计算机的未来是人类科技前进的一个方向,而“九章”的出现给予了中国引领世界发展的希望。

(摘编自桂运安《“九章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问世》)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巴比伦、古玛雅和古罗马的计数运算都非常麻烦,而中国古代以十进位制计数,用算盘计数和运算就比较方便。
B.尽管现实中很少使用算盘,但由于练习珠算有利于提高计算能力和开发右脑潜力,因此小学有必要开设珠算课程。
C.我国电子计算机系列中,757机的运算速度是104机的一千倍,“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运算能力远超此前产品。
D.全球“最快超算”计算机已难以望“九章二号”之项背,“九章二号”计算机已在一些尖端科技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小题3】我国为什么能够研制出“九章二号”量子计算机?请根据材料进行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那些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它们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十九世纪的秘密,十九世纪革命的秘密。

②的确,这个社会革命并不是1848年发明出来的新东西。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但是,尽管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大气把两万磅重的压力加在每一个人身上,你们可感觉得到吗?同样,欧洲社会在1848年以前也没有感觉到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它、压抑着它的革命气氛。

③这里有一件可以作为我们十九世纪特征的伟大事实,一件任何政党都不敢否认的事实。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象,这种衰颓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那一切载诸史册的可怕情景。

④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有些党派可能为此痛哭流涕;另一些党派可能为了要摆脱现代冲突而希望抛开现代技术;还有一些党派可能以为工业上如此巨大的进步要以政治上同样巨大的倒退来补充。可是我们不会认错那个经常在这一切矛盾中出现的狡狯的精灵。我们知道,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而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工人也同机器本身一样,是现代的产物。在那些使资产阶级、贵族和可怜的倒退预言家惊慌失措的现象当中,我们认出了我们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革命。英国工人是现代工业的头一个产儿。他们在支援这种工业所引起的社会革命方面肯定是不会落在最后的,这种革命意味着他们的本阶级在全世界的解放,这种革命同资本的统治和雇佣奴役制具有同样的普遍性质。我知道英国工人阶级从上一世纪中叶以来进行了多么英勇的斗争,这些斗争只是因为资产阶级历史家把它们掩盖起来和隐瞒不说才不为世人所熟悉。为了报复统治阶级的罪行,在中世纪的德国曾有过一种叫作“菲默法庭”的秘密法庭。如果某一所房子画上了一个红十字,大家就知道,这所房子的主人受到了“菲默法庭”的判决。现在,欧洲所有的房子都画上了神秘的红十字。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

(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小题1】下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运用比喻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强大彻底。
B.第②段通过对比揭示了革命即将到来的历史趋势。
C.第③段从正反两方面阐释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
D.第④段提出无产阶级担负着推翻资产阶级的使命。
【小题2】下列对结尾段画线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本句以坚定而富有哲理的句式,点明了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景。
B.从最终意义而言,“审判官”与“执刑者”都是由无产阶级创造的历史。
C.“执刑者”是被历史选中来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又以斗争创造了历史。
D.本句揭示了无产阶级解放自己和推翻资产阶级是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的。
【小题3】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本文的语体风格与表达效果。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