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较难0.4 引用1 组卷4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91116日晚,大型地名文化类节目《中国地名大会》正式亮相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一场期待已久的文化盛宴正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据了解,《中国地名大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继《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等节目之后,推出的中国首档大型地名文化类节目。和其他几档文化类节目一样,《中国地名大会》让传统文化、地名文化教育再度成为“热点”,引发新一轮“全民猜地名”的热潮。

《中国地名大会》节目聚焦的“地名”,既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又饱含着传承千年的中国文化。通过地理、历史、语言、文学、民俗等多个角度的交互碰撞,以全新的方式展现中华大地的万千风貌,弘扬民族文化。

(摘编自《探索综艺化学习新模式》)

材料二:

近段时间以来,一部以“猜地名”为主要形式的电视节目《中国地名大会》,在民众中间引发了一场“全民猜地名”的热潮。专家表示,地名是社会交流交往的基础信息,也是重要文化载体。解读地名活动受到持续关注,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坚定社会大众文化自信提供了新的尝试。

关于地名的来源,浙江舟山群岛地名文化工作室工作人员王建富认为,一个地方的地名,可能源自当地最典型的自然特征,也可能来自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来自地方的人文特色、生活习俗、精神追求、希冀向往等。人们对自然与社会的各方面、各角度的认知,都有可能投射到小小的地名之中。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认为,地名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但许多人对它的认知停留在表面。“我一直认为,行走在地名里,就是走在历史里。比如,走在深圳的地名里,就是走在改革开放的历史里;走在南京的地名里,就是走在六朝古都2000多年的时光长河里。”胡阿祥这样看待地名的含义。

在王建富看来,地名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往往还寄托着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作为一名在海岛基层工作了30年的老地名工作者,王建富工作之初正值两岸通邮起步之时,他发现很多去台老兵寻亲的信件因为是请人代写的,信封上的地名常常出现错误。但如果把信封上写的用相近的方言翻译,基本还是能找到对应的正确地名。“可见,一些去台老兵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又已离家数十年,但故乡的名字仍然牢牢镌刻在他们的脑海里。”王建富说,“地名成为游子赓续根脉最重要的线索。”

“目前,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共收集地名1200多万条。可以说,每一条都承载着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记忆、情感的寄托。”民政部区划地名司相关负责人说。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认为,解读地名热潮的基础是近年来学习传统文化兴趣的回归。他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地名“玉门关”为例指出,很多人知道玉门关这个地名,但有关东汉时期军事家班超与玉门关的故事却鲜为人知。“我们看似在解读地名,实际上是在解读地名背后的人、文化和生活,以及我们的情感。”康震说。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研究员刘连安也表示:“地名是文化化石,其中积淀了最深沉、最为社会公认、与百姓生活最为密切的文化共识。大家热衷于解读地名,源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是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

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周尚意看来,解读地名满足了社会大众对“我是谁”“我从哪儿来”问题的思考和回应,对于如何更好地增进文化自信也有启发借鉴意义。“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只要善于发掘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生活之间的契合点;找到传统文化的‘烟火味’,就可以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坚定全社会的文化自信。”

(摘编自《“全民猜地名”为何火爆》)

材料三: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火爆荧屏,越来越多的“跟风”节目也纷纷涌现,各种主打“朗读”的节目和“大会体”节目出现在各大电视台,观众对这类节目的审美疲劳也开始出现。

“文化类综艺节目创新最难的就在于,它不像娱乐类综艺节目那样有很多国外成熟模式可以借鉴,另外,文化类综艺节目对观众的文化和教育背景是有一定要求的,不像娱乐类节目那样具有先天的亲和力。”一位文化类综艺节目制片人说,“但所有文化类节目都面临的困境在于,电视台对节目的收视率考核是很残酷的,在有的电视台,出于对广告收益的考核要求,收视率排名靠后的节目会被直接拿下,一些文化类综艺节目也难以幸免。”

业内人士认为,文化类综艺节目要走出同质化、低收视的困境,首先还是要在内容和形式创新上有所突破,让人们印象中“高冷”的文化真正具有观赏乐趣,让观众产生共鸣和参与感。“比如《国家宝藏》就用大众较为喜闻乐见的‘趣闻轶事’视角解读国宝,做到了既有史有据,也生动有趣。”彭侃说。

另外,专家也指出,现有的文化类节目在内容上仅限于字词、成语、诗歌等类型,内容开掘上较为单一,有待于对更宽的文化类型范畴进行开掘。

(摘编自《文化类综艺节目如何创新》)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大型地名文化类节目《中国地名大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首档文化类节目,进一步弘扬了民族文化。
B.目前,中国有1200多万个地名,中国地名包含着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反映了人们对自然与社会的各方面、各角度的认知。
C.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与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研究员刘连安认为,“全民猜地名”的火爆离不开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D.娱乐类节目有很多国外成熟模式可以借鉴,具有先天的亲和力,文化类综艺节目不可能像娱乐类节目一样具有亲和力。
【小题2】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地名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这些文化类综艺节目,都起到了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
B.作为一名地名文化工作人员,王建富在自己的工作经历中,深刻地体会到地名成为游子赓续根脉最重要的线索。
C.《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曾火爆一时,并且在各大电视台上出现了不少“跟风”节目,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D.文化类综艺节目因为对观众的文化和教育背景有一定要求,所以往往成为收视率排名靠后的节目,常常会被直接拿下。
【小题3】下列说法中,不能印证地名“寄托着游子对故乡的思念”的一项是(     
A.“‘叠嶂路’‘状元路’‘锦城路’等,凝结着历史痕迹,极富历史沉淀和文化内涵。”
B.“你们经济发展得很好,建设也很好,但是地名不要改,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C.“去年梅子黄时,带外地友人参观姜堰老街,兴之所至,写下了那首《老家北大街》。”
D.“绍兴市在城中村改造中,要求所有新建小区统一用原来的村庄名字来命名。”
【小题4】材料二大量地引用了不同专家的观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小题5】请结合《中国地名大会》的成功经验简要分析文化类综艺节目应如何提高收视率。
20-21高一上·黑龙江哈尔滨·期中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段文字常被学者看作是孟子对性善的证明,此乃大误。人性善是对人性的全称判断,是说人性的全部内容及表现都是善的,这显然是不能靠有限的举例来证明的。若要举人性可以为善之例来证明性善,同样也可举人性可以为不善之例来证明性恶。你若举雷锋助人为乐证明人性为善,别人也可举盗贼偷人财物证明人性为恶;你若举梁山伯与祝英台对爱情忠贞不渝,别人也可举潘金莲与西门庆勾搭成奸、毒害亲夫证明人性为恶。这样的举例可以是无限的,对于证明性善实际没有任何意义。其实,孟子只是要证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就是人皆有善性,而这与人性是善虽有联系,但所指显然不同。人皆有善性是说人性中皆有善的品质和禀赋,皆有为善的能力,但不排除人性中还有其他内容,所以即使为不善,也不能否认善性的存在。人皆有善性当然也不可通过有限的举例来证明,但由于它近乎一种事实,实际上是任何人都难以否认的,孟子只需举出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这一特殊事例,就可说明人确有本心或善性的存在。

(摘编自梁涛《如何理解孟子的性善论》)

材料二:

真正从趋向之性出发,认真解释孟子性善论的是傅佩荣、信广来和张祥龙等人。傅佩荣在一系列论著中表示,孟子不可能幼稚地认为人性因为有善端就是善的,所以孟子事实上从未主张过性本善。孟子的真正意思是,人心有向善的动力或萌芽,只要顺着这一动力或萌芽的要求去做自然会实现善。傅佩荣说:心就是‘不断发出要求的动力状态’,也就是显示为人性向善的‘向’字。依此了解的本性是什么呢?是向善。如果追问这种向善的本性之根源,则答案是‘天’。换言之,是天给了人向善之本性。这种人性向善论,注意到了孟子所说的善性主要是指善端,而善端有一个成长、发展的过程,故认为孟子不是主张性本善,而是性向善。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异议,如果说性向善,那就等于承认不在性之中,而在性之外了,这实际是孟子所批判的义外说,与孟子自己主张的义内说正好相反。于是有人认为,与其说孟子主张性向善,不如说主张性善向,即性中有善,善规定了性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方朝晖《从生长特性看孟子性善论》)

材料三:

孟子将爵位分为人爵天爵,前者指权势和地位,后者指内在的善性。每个人都想变得尊贵,却往往忽略了自己本来就具有的比生命还尊责的善性。在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中,人爵服从天爵,只要人们尊崇仁义,培养善性,便会获得相应的地位,赢得他人尊重。可见,在孟子那里,性善不仅是人生信念,还是实现社会公正的价值基础。现实中人与人是不平等的,但人们一直没放弃过对平等的追求。在儒家内部,首先对平等问题作思考的是孟子,而孟子肯定人格平等,又是建立在性善论的信仰上的。孟子将善性看作人的价值所在,而善性又是上天平等地赋予每个人的,只要培养善性,人皆可以为尧舜,这样便从根本上保障了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可能。不仅如此,性善论还使人们获得了人生之乐。人们都有这样的经验,积极行善时,总能感到一种,当很多人有这种的时候,社会就和谐了。这说明善才是人真正的性,虽然成为君子、善人还需经过后天努力,但成为君子、善人是符合人本性的,是人扩充、实现善性的结果。

(摘编自关全《浅议孟子性善论及其价值》)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中孟子“性善论”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性善论是孟子对人性的一个重要判断,所谓“性善”即孟子所说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就是说人性的底色原本就是善的。
B.性善论可以从“人皆有善性”的角度来理解,即人性中都有善的品质和禀赋,也有为善的能力,当然也可能存在着不善的元素。
C.性善论可以从“人性向善”的角度来理解,即人心有向善的动力或萌芽,人们顺此行动,自然会实现善,从而反证出人性中有善。
D.性善论可以从“人性善向”的角度来理解,即人性中有善,善充满了人性的全部,规定了人性发展方向,这与“义内”说吻合。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性是善这个全称判断,无法用举例来证明,你举一个人性可以为善的例子,跟举十个人性可以为善的例子一样,都不能证明人性善。
B.傅佩荣等人注意到孟子所说的善性主要指善端,于是从“趋向之性”出发,解释孟子的性善论,形成了有一定见地的“人性向善论”。
C.“性向善”论优于“性善向”论之处在于,前者承认“善”在性之中,后者则将“善”置于性之外,一定程度上逾越了性本善的边界。
D.孟子将内在的善性视作“天爵”,并赋予其高于人爵的地位,实际上是在引导人们去尊崇仁义,培养善性,从而营建合理的社会秩序。
【小题3】根据材料三,概括“性善论”的另外两个社会价值。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传统文化的修心

张其成

我们养生也好,做企业也好,管理一个组织也好,精神文化是最重要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神”“心”。这个“神”从哪里来?我觉得要从“轴心时代”的经典中来,养生把握住这个“神”,然后就能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生存质量,活得有尊严,有幸福感。

何谓“轴心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有的文化形态,比如说传统的宗教文化、伦理文化,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已经基本定型,那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最高峰,叫“轴心期时代”。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在“轴心时代”达到高峰,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直至现在,人类还没有出现第二个“轴心期时代”。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并不是越来越进步了,整个人类文化至今没有走出第一个轴心期,即“轴心时代”的精神文化的高度是整个人类文化的顶峰,至少到目前为止是如此,所以,我们需要学习这些智慧,这些精神文化。

落实在每一个人的修养上(包括身体、心灵两方面的修养),我们也发现“轴心时代”所创造的文化是养神的最好工具。就养神而言,仅仅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内容,并不能保障人类必然享有幸福,而来自“轴心时代”文化的智慧是解放保障人们获得幸福感的大助力。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儒家、道家、佛家和医家都与人类“轴心时代”有渊源,它们无论哪一家都非常关注修心。修什么“心”?虽然各家说法不一,但殊途同归,都师法“轴心时代”的文化经典。

儒家讲“正心”。《大学》里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叫“三纲领”,归根到底是要“止于至善”——要守住人性中最本真、最大的那个善念。然后逐步展开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经过了止于至善、定、静、安、虑,然后人就能心安理得。那怎么做呢?按照儒家的规程,那就是“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儒家“正”的这个“心”实际上就是仁爱之心。

道家讲“静心”。《道德经》认为最高明的是“致虚极,守静笃”,就是要回归到虚静的状态,所以,道家“静”的“心”是一种虚静之心、自然之心。这个“自然”不是大自然的意思,这个“自然”就是本然,指的是人本来的那个样子,不虚伪、不做作,与自然界、社会、他人安然相处,自己的身心也和谐一体,不跟自己较劲。人本来的样子就是虚静的,所以道家讲要“静心”,修虚静之心。

佛家讲“明心”。“明”的这个“心”就是慈悲心、平常心、虚空心、精静心,也就是人的本心,所以叫“明心见性”。佛家怎么“明心”?有副对联:“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世外人”是指世外高人,是一些有很高智慧的人,一些超常的人,这些“世外人”是“法无定法”的。他们有没有法门?他们也有“法”,要有所依据。但又没有“法”,是“法无定法”,即没有固定的法门。下面一句是:“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天下事了犹未了”的“了”就是完结、了结,但是又是没有“了”,有的事情是没完没了,这就叫“了犹未了”。那怎么办呢?那我就“不了了之”呗,这就是佛家的大智慧——“明心”,即明白世界的本性,明了自己的本心,那就不会纠结了,就能很聪明地应对各种生活,幸福感就提高了。

【小题1】下列对于“修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主要流派,无论哪一家都非常关注修心。各家流派在修心内容方面说法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它们都师法“轴心时代”的文化经典。
B.儒家所讲的“正心”,归根到底是要“止于至善”,也就是要守住人性中最本真、最大的那个善念。
C.道家的“静心”,是一种虚静之心、自然之心。这个“自然”与大自然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指的是人本来的那个样子。
D.佛家讲“明心”。佛家的“心”是指慈悲心、平常心、虚空心、精静心,其实质就是人的本心。所以,佛家可以通过“明心”而明了“本性”。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人类历史上有的文化形态已经基本定型,那个时代叫“轴心期时代”,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高峰。
B.现代科学技术的内容,并不能保障人类必然享有幸福,而“轴心时代”所创造的文化有助于人们提升幸福感。
C.儒家所“正”之“心”,实质上就是仁爱之心,它与道家所修的“虚静之心”是不同的;前者在善念基础上还有规程,后者更关注身心和谐。
D.佛家的“明心”和道家的“静心”基本是相同的,都强调明白世界的本性,明了自己的本心。
【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是不可能出现第二个“轴心期时代”的,因为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在“轴心时代”达到高峰,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
B.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儒家、道家、佛家和医家都从人类“轴心时代”的文化智慧中汲取了营养,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那个时代精神文化的重要因素。
C.儒家强调经过了止于至善、定、静、安、虑,然后人就能心安理得。而道家则倡导要回归到虚静的状态,与自然界、社会、他人安然相处。
D.“明心”是佛家的大智慧,只有做到明于本性,才能很聪明地应对各种生活,幸福感自然也就提高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愁,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首。《乡愁》的美令人瞩目,特别是音乐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上,其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四节中同一位置上“小小的”“窄窄的”   “矮矮的”“浅浅的”等叠词的运用,使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 “一方”“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而其中的不少道路是古典诗歌没有摸索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

材料二

诗歌的音乐性一向是业界争论的热点问题。

关于诗歌的音乐性,文学评论家谢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包括新诗在内的所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诗歌要有音乐性,没有了音乐性,就与其他的文体没有区别了。而中国新诗缺少的恰恰是音乐性。现在的很多诗人不懂旧体诗,甚至认为旧体诗好写,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诗歌内在的一些规律,不知道怎么用词,不知道声韵上怎么表达才动听。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说,现代诗没有必要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中间对偶,但讲究语言的和谐还是有必要的。李山所强调的向古诗学习,并不是要我们回到传统,而是现代的散体诗如何在借鉴古代汉语有声调的基础上,创作出既符合现代品位,又能充分体现汉语魅力的诗,他认为这是需要大力尝试的。

诗人王久辛说,新诗有无音乐性是不懂修辞的诗人提出的一个很可笑的疑问,真正懂修辞的诗人是不会有这样的疑问的,因为畅达的修辞,高妙、精微、动人的修辞,那种复合性的修辞,都是对诗歌音乐性的一种大胆的创造、勇敢的探索。诗人西川提出,格律是个假命题。西川称主张诗歌要讲究格律的人,是“要给新诗立规矩的人”,他称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他们多以19世纪以前的西方诗歌为参考系,弄出些音步或音尺,但这没什么意义。

材料三

中国新诗走过的一百年里,质疑之声似乎从未断过。诗人郑敏甚至从源头上对新诗做了否定:20世纪之所以没能出现“李白”“杜甫”,原因是“五四”时期引入了西方文化的末流,割断了传统,使得白话诗万劫不复。

如此说来,这真是一部让人沮丧的百年新诗史。但是且慢,持不同意见者也大有人在。诗人于坚就坚持认为,“中国20世纪的所有的文学样式,小说、散文、戏剧等,成就最高的是新诗,被误解最多的是新诗,被忽略最多的也是新诗,这正是伟大的迹象”。

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看待新诗?

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国人至今依然不屈不挠地拿新诗与古诗一决高下,依然用发展了几千年的古汉语经验来衡量当下的诗歌创作。中国古典诗歌有着超稳定的审美规范,平仄间的韵律流转充满内外交融的音乐性,起承转合的结构又极为自然。从如此强大的古典诗歌参照系出发,读者对新诗的数落与不满便可以预料:能让人完整记住的新诗名篇凤毛麟角,经典之作屈指可数;新诗语言缺乏出神入化的表达技艺;新诗离真正走进大众生活及其内心世界还有距离。

然而,必须正视一个严酷的事实,古典诗歌堪称优美的诗情画意,在后起的新诗这里已经出现了脱节或者转变。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诗经过发展,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对这两种状态下的诗歌,显然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评价体系或许才是明智之举。

多年来,诗歌界有这么一个共识,新时期的中国诗歌用二三十年的时光,几乎走完了西方现代、后现代诗歌的全部征程,“浓缩”了西方近百年的现代诗、后现代诗的发展历史。学习和吸收西方现代诗歌,无疑为中国新诗提供了转型契机,但这种转型不是分阶段的蜕变,而几乎是共时性完成的。中国新诗对西方现代诗歌的吸收,有时消化得很好,有时消化不良,有时过于贪食——狼吞虎咽、饥不择食,有时反复挑剔——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致营养过剩。

在中外诗歌的评价与比照中,人们总是将各国的诗歌菁华与国际级大师串联起来,组成纵深队列的国际军团——从20世纪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的普吕多姆,到爱尔兰的叶芝,再到瑞典的特朗斯特罗姆……多国联军团团进逼,使出全部优势,用世界诗歌的精粹“总和”轻松地把单一国家的百年新诗比了下去。这种缺乏对等参照的评价无形中变成了自我矮化,拉大了所谓中国新诗与世界诗歌的差距。

除了与古代诗歌、西方现代诗歌直接或间接的“对抗”外,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内容、形式和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新诗自身也形成了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自身小传统的考核,而不是固执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和新诗必须是古诗的一种分支与延续。

最后,还涉及对前辈诗人的具体评价问题。当下不少诗人对新诗诞生之初的历史成绩持否定态度,如“用今天的眼光看,穆旦和徐志摩的诗歌写作都是二三流”,这种断语相当有代表性。他们用已经大大发展了的现在的尺度去审视过去,忽视了任何接受与评价都不能偏离历史特定语境的原则。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余光中等人探索了新诗的音乐性,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使之超越了古典诗歌。
B.李山认为新诗创作没有必要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西川则认为讲究格律会使诗人失去创造力。
C.于坚认为对新诗的误解、忽略,表明新诗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处境开始变好。
D.材料三认为,对诗人进行评价不应该抹去时代背景,否则容易做出不恰当的评价。
【小题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余光中的《乡愁》借助叠词和数量词表现出的音韵美,显示了其深厚的语言功力。
B.材料一以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为例,证明了中国新诗富有音乐性的特点。
C.材料二中谢冕与王久辛均认为,要使新诗具有音乐性,诗人就要提高自身素养。
D.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业界对新诗音乐性的认识不同,争论可能还要持续下去。
【小题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诗歌处于高峰期后的“熟透”阶段,现代新诗处于生长期,二者不可比。
B.中国古典诗歌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现代新诗具有了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
C.与西方现代诗歌相比,中国新诗的发展时间短,虽有学习借鉴,但依然不够成熟。
D.中国新诗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创新,挖掘自身的元素,逐渐走向了自洽的生长。
【小题4】材料三是从哪几个角度分析“我们该如何看待新诗”这一问题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小题5】如何评价百年新诗?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