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适中0.65 引用18 组卷17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暮春

陆游

数间茅屋镜湖滨,万卷藏书不救贫。燕去燕来还过日,花开花落即经春。

开编喜见平生友,照水惊非曩岁人。自笑灭胡心尚在,凭高慷慨欲忘身。


【注】开编:打开书。曩(nǎng):以往,丛前。曩岁:往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数间茅屋”可见生活清贫,而“万卷藏书不救贫”语带夸张中满含辛酸的自我解嘲。
B.颔联对仗工整,将时序匆匆,浓缩在燕之来去、花之开落中,并点出暮春之意。
C.全诗构思很见匠心,后半首紧承前半首,且有照应之妙,如颈联内容上与首联和颔联都有照应。
D.体裁上,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风格上,这是一首浪漫主义诗作;语言上,诗歌用语质朴,不事雕琢。
(2)本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22-23高三上·浙江·开学考试
知识点:陆游(1125-1207)写景抒情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岑参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渔家傲·寄仲高

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注】①碛西: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②寻河:史载张骞出使西域寻找黄河源头。③仲高:陆升之(1113-1174),字仲高,陆游的堂兄。④山阴:今浙江省,陆游的家乡。
【小题1】以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岑诗本为送朋友入京,起笔却写自己从长安入安西,着墨不多而内涵丰富,很自然地引出二、三联对安西景色的具体描写。
B.陆词最后三句描述自己现状——韶华已逝,浪迹天涯,夜不能寐,只有饮茶消忧。看似有些消沉,而实际是化愤激不平与热烈为闲适与凄婉。
C.两首诗歌都是借“家书”表达思乡怀人之情,但岑诗还表达了诗人不畏艰辛、远戍边疆的报国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愁绪,同时又暗含希望朋友多珍重之意。
D.两首诗歌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岑诗除最后一联叙眼前之状外,其余都是回忆,属虚写。而陆词上下片均有虚有实。
【小题2】这两首诗数量词的运用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