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适中0.65 引用7 组卷1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人与海(节选)

海明威

东北风,微风,老人说,天气对我有利啊,鱼儿。他的左手抽筋还没完全好,但它慢慢能张开。

我讨厌抽筋,他想,这是身体的背叛。有时人们会因为食物中毒上吐下泻,在众目睽睽之下大煞风景。他觉得抽筋也是对自己的羞辱,尤其是孤身一人的时候。

太阳落下去的时候,为了给自己打气,他想起了那次在卡萨布兰卡的一家小酒馆里,他跟一个从西恩富戈斯来的大块头黑人比手劲,那个黑人是码头上力气最大的。整整一天一夜,他们俩把胳膊肘撑在桌面那道粉笔线上,前臂伸直,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两人都试图把对方的手压倒在桌面上。煤油灯下,他一直盯着那个黑人的胳膊、手和脸。相持八个小时之后,他们每四个小时换一次裁判,好让裁判有时间睡觉。血从他和那个黑人的指甲缝里渗了出来,他们俩都死死地盯着对方的眼睛、手和前臂,人们走进走出,坐在靠墙的高脚椅上观看。墙壁是木制的,漆成明亮的蓝色,灯光把他们两人的影子投射到墙上。黑人的影子大得出奇,随着微风吹动灯盏,巨大的影子在墙上摇曳。

整个晚上,两个人风水轮流转,人们把朗姆酒送到那个黑人嘴边,给他点燃香烟。朗姆酒一下肚,那黑人就会拼命使劲儿,有一回他把老人的手扳下去将近三英寸,那时候的老人还不是老人,而是冠军圣地亚哥。但是老人又把手扳了回来,两人成了平手。当时,他有把握击败黑人,那是个好样的黑人,一个了不起的运动员。天亮时,人们要求把比赛定为平局,可裁判却直摇头。老人用足了力气,硬是把黑人的手一点点往下扳,直到落在木头桌面上。比赛从星期天早上开始,一直到下个星期一早上才结束。人们要求算作平局,因为他们得到码头上去干活儿,把成袋的蔗糖装上船,或者到哈瓦那煤行去上工。其实人人都想让比赛有始有终。可不管怎么说,他结束了这场角逐,而且是赶在大家必须去干活儿之前。

打那以后好一阵子,人人都管他叫冠军。春天里他们又进行了一场比赛。他轻而易举就赢了,因为在第一场比赛中,那个来自西恩富戈斯的黑人被他打垮了自信心。后来他又比赛过几次,就不再参加了。他坚信,只要自己一心想要做到,就能打败任何人。他也确信不疑地认为,掰手腕对用来钓鱼的右手不大好。在几次练习赛中,他曾经试着用左手,可他的左手总是不听使唤,不怎么得力,他对左手毫无信赖可言。

此刻还有一点阳光,老人想直到晚上天气转冷之前,这只手应该不会再抽筋,可是到了晚上,真担心它会出什么幺蛾子。

一架飞机从他头顶上飞过,沿着航线前往迈阿密,他眼看着飞机的影子惊起一群群飞鱼。有这么多飞鱼,说明附近一定有鲯鳅。他一边说着一边把身子向后仰,他想试着向船后靠,去看看那只鱼群,但是因为海水颠簸,他只能暂时坐着不动。小船在慢慢地前进,他一直望着飞机,直到它消失在视线尽头。

坐在飞机里一定会觉得很新奇,他想。不知道从那么高的地方望下来,大海是什么样子?要是他们飞得不是太高,一定能从空中清楚地看到鱼。在捕龟船上的时候,我待在桅顶横杆上,在那么高的地方甚至也能看到不少东西。从那儿往下看,鲯鳅的颜色显得更绿,你能看见它们身上的条纹和紫色斑点,还有游动着的整个鱼群。为什么在黑沉沉前景的海流中飞快游动的鱼,背部都是紫色的,而且一般来说都有紫色条纹,又或斑点?鲯鳅看上去是绿色的,这当然是因为它们实际上是金黄色的。不过,当它们实在饿极了要吃食的时候,身体两侧会现出紫色条纹,跟大马林鱼一样,这是因为愤怒吗?还是因为他们极速逃窜所引起的?

天快黑的时候,老人那根粗钓线被一条鲯鳅咬住了。他第一次看见那条鲯鳅是在它跃出水面的时候,在最后一缕阳光的照射下,它呈现出真金一般的颜色,在空中狂乱地挣扎摇摆。那条鲯鳅惊慌得一次次跃出水面,好像在做杂技表演。老人费力地挪到船尾,蹲下身子,用右手和右臂拽着粗钓线,左手把鲯鳅往回拉,每扯回一段钓线,就用赤着的左脚踩住。等鱼到了船尾,绝望地来回乱窜乱跳,像尖刀一样砰砰地砍向船身。老人探出身去,把这条带着紫色斑点,金光灿灿的鲯鳅拎进船里。那鱼的嘴在钩子上抽搐一般急促地张合不停,又长又扁的身体、尾巴和脑袋在船底乱撞一气,直到老人用木棍猛击那金闪闪的鱼头,它才颤抖一阵,纹丝不动了。

老人把鱼从钩子上取下来,又装上一条沙丁鱼做鱼饵,扔进海里,然后他慢慢挪到船头。他洗了洗左手,在裤子上擦干。他把沉重的钓线从右手换到左手,又在海水里洗了洗右手,这当儿,他眼里望着太阳沉入大海,还有那斜入水中的粗钓线。

你们还是老样子,一点儿没变。老人说。不过,他观察着拍打在手上的水流,发觉船走得明显慢了。

我来把两只桨横绑在船尾,这样一来,夜里就能让它慢下来,他说,你们能熬夜,我也行。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血从他和那个黑人的指甲缝里渗了出来”,不仅表现了比赛僵持之久,更体现了老人面对强大对手刚毅顽强、永不服输的意志。
B.作者为展现老人钓鲯鳅的过程,运用了“挪”“拽”“拉”“踩”等一系列动词,表明了老人捕鱼动作熟练却又异常艰辛。
C.小说首尾老人的内心独白,表现了老人和鱼一搏高下的决心,同时也体现出了老人将鱼视为同类和平等对手的观念。
D.作者细致描写老人成功捕获鲯鳅后用海水洗手的场景,表现了老人悠闲自得的状态,凸显了老人的自信和从容。
【小题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运用大段文字描写飞机过后老人的心理活动,从老人自身角度表达所思所想,使其形象更加真实、丰满和立体。
B.在掰手腕的比赛过程中,作者通过裁判、观众和黑人的不同反应,从侧面衬托了老人的硬汉精神。
C.小说运用了丰富的细节描写和多样的修辞手法,使叙事风格简明、生动、热烈、典雅,极具海明威个人特色。
D.小说不断切换人称视角,不仅避免了叙述的单一性和局限性,而且能够充分全面叙述故事和呈现人物。
【小题3】小说插叙了圣地亚哥比赛掰手腕的情景,请分析其作用。
【小题4】古往今来,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英雄是民族的脊梁,哪怕千钧重压,依然昂首挺立。结合圣地亚哥与文天祥在困境而前的各自表现,谈谈中西方文化对“英雄”的不同理解。
2023·山东聊城·二模
知识点:海明威外国小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塞纳河畔的人们

海明威

从勒穆瓦纳红衣主教路的尽头走到塞纳河有很多条路。最短的一条是沿着这条路径直往前,但是路很陡,等你走上平坦的路段,穿过圣日耳曼林荫大道街口繁忙的交通车辆以后,来到一个没生气的地方,那里伸展着一条荒凉向风的河岸,右边就是那葡萄酒市场。它和巴黎其他任何市场都不同,只是一种扣存葡萄酒以待完税的仓库,从外面看去阴沉沉的像个兵站,或者俘虏营。

跨过塞纳河的支流就是圣路易岛,上面有狭窄的街道和又老又高的美丽的房子,你可以渡河上那儿去,或者向左拐,沿着同圣路易岛一样长的码头走,再向前走,便到了圣母院和城中岛的对面。

在沿码头的书摊上,你有时能发现有刚出版的美国书出售,价钱很便宜。银塔饭店楼上有几间房间,在那些日子里他们把房间出租,给住在那儿的人在餐厅用餐享受折扣优待,如果房客们离去时留下什么书籍,旅馆中的茶房就把那些书卖给沿码头不远处的一家书摊,你就可以从女摊主手里花很少几个法郎买下。她对用英语写的书缺乏信心,买下这些书她几乎没有付什么钱,因此只要能得到一点薄利就马上脱手。

这些书有什么值得一读的吗?我们成了朋友后,她问我。

有时候有些值得一读。

教人怎样辨别呢?

等我把它们读了就能辨别啦。

可这仍旧多少是一种碰运气的行为。再说有多少人能读英文书?

把它们给我留着,让我浏览一遍。

不行。我不能把它们留着等你来。你并不经常经过这里。你总要隔好长一段时间才来一次。我可得尽快把它们卖掉。没有人能辨别它们是否有什么价值。要是它们原本是毫无价值的,我就永远别想把它们卖出去了。

那你怎样辨别一本有价值的法文书呢?

首先要有插图。其次是插图的质量问题。再次是看装订。如果是一本好书,书的主人就会把它像样地重新装订起来。英文书籍全都是装订好的,但是装订得很差。法国书一般为普通的纸面本,让人用皮革重新装订,比英美的硬面本高档。没有办法从这一点来判别它们是好是坏。

过了银塔饭店附近这家书摊,到奥古斯丁大码头以前,就没有别的书摊卖美国和英国书的了。从奥古斯丁大码头往前到伏尔泰码头再过去的地方有几个书摊出售他们从塞纳河左岸那些旅馆,特别是拥有比大多数旅馆都更有钱的顾客的伏尔泰旅馆的雇员那里买来的书籍。一天我问另一个女摊主,她也是我的朋友,书籍的主人是否出卖过书籍。

不,她说,这些书全都是他们扔掉的。因此人们就知道这些书没有什么价值。

是朋友们把这些书送给他们,让他们在船上阅读的。

没错儿,地说,他们准是把很多书都扔在船上了。

他们就这样把书撂下了,我说,航运公司保存了这些书并且重新装订好,它们就成了船上的藏书。

这倒是一种聪明的做法,她说,至少这样书就装订得像个样子了。像这样的一本书也就有价值了。

在我写作余暇或者思考什么问题时,我就会沿着塞纳河边的码头漫步。如果我散着步,有些事干或者看别人在干着一些他们熟悉的事,我思考起来就比较容易。

在城中岛的西端,新桥南面,在亨利四世雕像的所在地,岛最终变得像一个尖尖的船头,那儿临水有个小公园,长着一片优美的栗树,树干高大而枝叶纷披。

在塞纳河中形成的急流和回水流经之处有不少适宜垂钓的好地方。你走下一段台阶到那小公园,就能看见捕鱼的人们在那儿和在大桥下钓鱼。

垂钓的好地点随着河水涨落而变化,捕鱼人用长长的连接起来的钓竿,但是用很细的接钩线和轻巧的渔具和羽毛管浮子钓鱼,老练地在他们垂钓的那片水域里诱鱼上钩。

我认得几个在圣路易岛和绿林好汉广场之间的塞纳河多鱼的水域钓鱼的人,有时候天气晴朗,我会买上一升葡萄酒、一个面包和一些香肠,坐在阳光下阅读一本我买来的书,观看他们钓鱼。

有了那些捕鱼人和塞纳河上的生活动态,还有在船上自有其自己的生活的漂亮驳船,那些烟囱可向后折叠以便从桥下通过的拖轮,拖曳着一长列驳船,还有河边石堤上高大的榆树、梧桐树,有些地方则是白杨,我沿河散步时就从不感到孤独。

城里有那么多树木,你每天都能看到春天在来临,有时一夜暖风突然在一个早晨把它带来了,有时一阵阵寒冷的大雨会又把它打回去,这样一来似乎它再不会来了,而你的生活中将失去一个季节。在巴黎这是唯一真正叫人悲哀的时刻,因为这是违反自然的。在秋天感到悲哀是你意料之中的。每年叶子从树上掉落,光秃的树枝迎着寒风和凛冽的冬天的阳光,这时你身子的一部分就死去了。但是你知道春天总会来到,正如你知道河水冰结了又会流淌一样。当冷雨不停地下,扼杀了春天的时候,这就仿佛一个年轻人毫无道理地夭折了。

然而,在那些日子里,春天最后总是来临,但是使人心惊的是它差一点来不了。

[注]本文选自海明威《流动的盛宴》一书,《流动的盛宴》是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创作的随笔,该书记录了海明成20世纪20年代以驻欧记者身份携新婚妻子旅居巴黎五年的生活,当时一大批未有成名或已小有名气的青年艺术家旅居于此。

【小题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充满回忆色彩的文章,作者向我们展现了记忆中的塞纳河畔的风情,作者对巴黎的感情弥漫在字里行间。
B.文中作者两次提到书摊的女摊主都是“我”的朋友,可见“我”当时的孤独,光顾这些书摊来打发无聊的时光。
C.作者借用“我”和女摊主的对话,说明了书本的由来,既表现了女摊主们拮据的生活现状,也反映了“我”当时生活上的困顿。
D.“我”沿着塞纳河边的码头漫步并不只是为了看风景,因为它还可以帮助我思考问题以及调节我的写作生活。
【小题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像摄影师调整镜头一般,带领读者由远及近地走进塞纳河畔,通过作者的笔端领略塞纳河畔的风土人情。
B.在人物塑造上,文章点面结合,既有塞纳河畔人们的群体刻画,如捕鱼的人和钓鱼的人,也有个体描写,如女摊主。
C.“等我把它们读了就能辨别啦”的语言描写,既表现了海明威对女摊主的坦诚,也可看出他幽默的一面。
D.作者用口语化的对话形式交代了很多内容,通过对话避免了许多解释与背景交代,使得文章内容简洁明快。
【小题3】文中倒数第二段叙述人称由“我”转换成“你”,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小题4】塞纳河畔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文章概括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他看见城市灯光的倒影,肯定是在夜里10点钟左右。起初只是依稀可见,就像月亮升起之前的微弱天光。随后,隔着随风力变大而汹涌起的海洋,那光亮也越来越清晰。他驶进光影里,心想,要不了多久就能到达海流的边缘了。

这下事情就要过去了,他想。不过,它们可能还会来袭击我。一个人在黑暗中手无寸铁,怎么对付它们呢?

这时候,他浑身僵硬、酸痛,在夜晚的寒气里,身上的伤口和所有用力过度的地方都让他感到疼痛。但愿不用再搏斗了,他想,真希望不用再搏斗了。

但是,到了半夜,他又上阵了,而且这次他心里明白,搏斗也是徒劳。鲨鱼成群结队地游了过来,直扑向大鱼,他只能看见鱼鳍在水面上划出的一道道线痕,还有它们身上的鳞光。他用棍子朝鲨鱼的头直打过去,听到几张鱼嘴咬啮的声响,还有它们在船底下咬住大鱼,让小船来回摇晃的声音。他只能凭感觉和听觉拼死拼活地一顿棍棒打下去,觉得棍子被什么东西抓住了,就这么丢了武器。

他把舵柄猛地从舵上扭下来,用它乱打乱砍一气,双手紧攥着,一次又一次地猛砸下去。但是此时鲨鱼已经来到了船头,一个接着一个,或者成群扑上来,撕咬下一块块鱼肉,它们转身再来的时候,鱼肉在水面下闪着亮光。

最后,有条鲨鱼朝鱼头扑来,他知道这下子全完了。他抡起舵柄砸向鲨鱼头,正打在它的嘴上,那嘴卡在沉甸甸的鱼头上,撕咬不下。他又接二连三地抡起舵柄。他听见舵柄断了,就用断裂的手柄刺向鲨鱼。他感到手柄刺了进去,知道它很尖利,就接着再刺。鲨鱼松开嘴,翻滚着游走了。这是来犯的鲨鱼群中的最后一条。已经没有什么可让它们吃的了。

老人这时候差点儿喘不过气来,感觉嘴里有股怪味儿,那是一股铜腥味儿,甜腻腻的,他一时有些害怕,不过那味道并不太重。

他往海里啐了一口,说:吃吧,加拉诺鲨,做个梦吧,梦见你杀了一个人。

他知道自己终于被击垮了,无法挽回,他回到船尾,发现舵柄的一头尽管参差不齐,还是能塞进舵孔,让他凑合着掌舵。他把麻袋围在肩膀上,架着小船起航了。他很轻松地架着船,没有任何想法和感觉。此时,他已经超脱了一切,只是尽心尽力地把小船驶回家去。夜里,有些鲨鱼来袭击大鱼的残骸,就像人从餐桌上捡面包屑一样。老人毫不理睬,除了掌舵以外,什么都不在意。他只注意到,没有了船边的重负,小船行驶得那么轻快,那么平稳。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段中手无寸铁的圣地亚哥老人,在和鲨鱼的搏斗中,多次产生后悔和放弃的念头,这影响了老人作为“硬汉”的形象。
B.作者笔下的老头儿是一个面对险恶形势毫不气馁、不屈斗争的典型的“硬汉”形象。
C.该文主旨告诉人们,老人千辛万苦钓到的大鱼最终被鲨鱼吃掉,天灾和厄运难以预料。
D.《老人与海》可以看作是一篇寓言,在浅显易懂的故事里,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与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看见城市灯光……”作者借对灯光的描写,交代了老人对航船位置的判断,反映了他内心对结束航行回到岸上的渴盼。
B.“这下事情就要过去了”,老人心存侥幸;“不过,它们可能还会袭击我”,老人又意识到还有危险;“怎么对付它们呢”,老人感到手足无措。
C.节选文字从多个角度描写了老人与鲨鱼进行的最后搏斗,主要有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正面和侧面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老人孤胆英雄的形象。
D.“没有了船边的重负,小船行驶得那么轻快,那么平稳”,暗示搏斗结束了,老人最终也获得了解脱,心情变得轻松,船也走得轻快。
【小题3】在和鲨鱼搏斗的最后,老人“知道一切都完了”他认为自己“终于给打败了”,他是真的承认自己被打败了吗?
【小题4】节选文段描写了圣地亚哥最后一次与鲨鱼搏斗的悲壮情景,请简要分析这次搏斗中的“悲壮”是如何体现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人与海(节选)   

海明威

①他们航行顺利,老人将他的手浸在海水里并试图让自己的头脑保持清醒。天空上有高层积云,积云上还有足够多的层卷云,老人知道轻风会持续整夜。老人经常看着那鱼来确认这件事是真的。那是距离第一尾鲨鱼攻击他的前一个小时。

③有时它失去了气味的引导。但它会再次拾回,即便只是一点点气味的痕迹,然后快速而努力地尾随。它是一尾很大的灰鲭鲨,具备能跟海中最快的鱼游得一样快的体格,除了大嘴之外,它身上的每个部位都很美。背和剑鱼一样蓝,腹部是银色,皮平滑而漂亮。它长得像一尾剑鱼,除了此时快速游水时那紧闭着的大嘴。它紧贴着水面,背鳍高高像刀一样不颤不抖将水切开。在它闭着的双层嘴唇里,全部八排牙齿都向内倾斜。那可不是大部分鲨鱼会有的那种寻常的金字塔型牙齿。它们长得像人的五指弯曲成爪状。它们跟老人的手指差不多长,两侧的边缘都跟剃刀一般锐利。这鱼是生来在海中以其他鱼为食,那么快、那么壮,又具备那么好的武装,在水中无可匹敌。现在它闻到了更新鲜的血气,加速赶上,蓝背鳍切开海水。

④老人看到它靠近,就知道这是什么都不怕、为所欲为的鲨鱼。他准备好鱼叉,把绳子拉紧,盯着鲨鱼过来。绳子很短,因为少了他切去绑鱼的一大段。

⑤此刻老人的头脑清醒、运转良好,心中充满了决心,不过他没有什么希望。太好的事不会持久,他想。观察鲨鱼靠近时,他看了那大鱼一眼。这很像一场梦,他想。我无法阻止它攻击我,但也许我可以抓到它。灰鲭鲨,去你妈。

⑥鲨鱼快速靠近船尾,当它咬住那鱼时,老人看见它张开的嘴巴,看到它奇怪的眼睛,看到它向前在那鱼尾巴上来一点的地方用牙齿一合劈下一块肉来。鲨鱼的头露在水面上,背正要浮出来,老人听得到那鱼皮肉撕裂的声音,这时他将鱼叉猛刺进鲨鱼头上的一点——双眼连成的线和鼻子直直往后划出的线交叉的那个点。那样的线并不存在。只有又重又尖的蓝色鱼头,大眼睛,以及开合着、猛推着、把所有东西都吞下去的大嘴。不过那一点就是鱼脑所在的位置,老人刺中了。他用他血肉模糊的手尽全力将一支好鱼叉刺进去。他不带希望,只带着决心和满满的敌意刺中了它。

⑦鲨鱼翻了过去,老人看得出它的眼睛没有生命了,然后它又翻了一次,把自己在绳子里绕了两圈。老人知道鲨鱼死了,但鲨鱼自己还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然后,它朝天躺着,尾巴拍打着,嘴喀喀动着,像快艇一般将水面犁开。在它的尾巴拍打之处,水是白的,它的身体有四分之三全露在水面上,绕着它的绳子变紧,颤抖着,然后断掉了。鲨鱼在水面上静静地躺了一会儿,老人盯着它看。然后它很慢很慢地往下沉。

它咬下了差不多四十磅肉。老人抬声说。它还带走了我的鱼叉和所有的绳子,他想,而且这下子我的鱼又流血了,还会引来其他的鲨鱼。

⑨他不想再看那鱼,因为它被毁伤了。那鱼被攻击,简直就像他自己被攻击一般。

⑩不过我杀了那尾攻击我的鱼的鲨鱼。而且它还是我看到过的最大的灰鲭鲨。老天知道我看到过真正大尾的。

⑪太好的事不会持久,他想。我现在宁可这是场梦,宁可我从来没钓到那鱼,我还一个人在床上看报纸。

不过人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他说,人可以被摧毁,但不能被打败。可我很难过我杀了那鱼,他想。现在糟糕的时刻来了,我手上甚至连鱼叉都没有。灰鲭鲨很残酷、很有本事、很强壮,也很聪明。不过我比它更聪明。也许没有,他想。也许我只是有比较好的配备而已。

别想了,老家伙,他抬声说,照着这个方向航行下去,该来的就让它来。

⑭但我不能不想,他想。因为这是我仅剩的了。这个和棒球。我好奇伟大的迪马吉奥对于我一举击中鲨鱼的脑部作何感想。那没什么了不起的,他想。任何人都做得到。不过你觉得我的手跟骨刺一样惨吗?我没办法知道。我的脚踝从来不曾有过任何毛病,除了有一次游泳时在水中踏到海鳐鱼,被刺了一下,小腿麻痹,而且痛得受不了。

想点快乐的事吧,老家伙,他说,现在你每分钟都更接近家一点。失去了四十磅,你就能航行得更轻快些。

⑯他很明白到达湾流内圈时,事情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发生。不过现在什么都做不了。

不,有的,他抬声说,我可以把我的刀绑在一只船桨上。

⑱于是他就这样做了,将舵柄夹在腋下,用脚控制船帆,一边把刀绑在船桨上。

这下子,他说,我还是个老人。但我手上不是没有武器。)现在风变凉了,他顺利地航行。他只看那鱼的前半部,有几分希望又回来了。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第①段可以看出老人富有航海经验,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故。
B.“人可以被摧毁,但不能被打败。”表现了老人永不屈服、永不放弃的“硬汉”性格。
C.“将舵柄夹在腋下,用脚控制船帆,一边把刀绑在船桨上。”表现了老人顽强的斗志。
D.战胜鲨鱼后,老人想起棒球,想起迪马吉奥,因为他心情愉快,乘机让自己放松一下。
【小题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老人无声的想法与有声的独白展开自我对话,展示他摇摆的精神世界,当犹豫、消极的时候,老人就用自言自语否定它,激励自己。
B.小说以老人的视角叙述鲨鱼美丽、强壮、无所畏惧的形象,衬托出老人的冷静、勇敢,表现他对美好、有毅力、充满智慧的生命的敬畏。
C.小说多次写老人看“那鱼”,反映了老人“缺乏自信—担心失去大鱼—心疼鱼肉被咬—后悔捕到大鱼—重新拾回希望”的心理变化过程。
D.小说写老人刺杀鲨鱼只一个动作——“猛刺进”,但读者能感受到老人丰富的捕鱼经验和沉着的气度,体现了作者“冰山理论”的要义。
【小题3】《老人与海》有许多中译本,从语言风格看,下面两段译文哪段更适合放在第②段的位置?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A.鲨鱼会来并不意外。当血云沉入一英里深的海中并在那里散开时,它从水中深处上来了。它上来得如此快速,全无一点警戒,直接划破蓝色水面,曝显在阳光下。然后它沉回海里,嗅到血腥气味,开始跟随小船和那鱼的路线游着。
B.这条鲨鱼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那一大片暗沉沉的血朝一英里深的海里下沉并扩散的时候,它从水底深处游上来了。它莽莽撞撞地一下子冲过来,全然不顾一切,竟然冲破了蓝色的水面,来到了阳光里。它随即掉回海里,捕捉到血腥味,然后就顺着那小帆船和鱼所走的路线一路追踪过来。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