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4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风云初记(节选)

孙犁

天明的时候,春儿她们到了滹沱河边。她们很兴奋:她们前来慰问的部队,就是那传说和盼望了很久的,贺龙将军带领的一二〇师。

更巧了,司令部就驻在春儿的家乡子午镇。她们在村东头一家贫农的北屋里见到了贺龙将军。突然见到他,她只顾得浑身打量,好像在这位将军身上,每一个地方都带着红军时代的灿烂的传说,都是那些出奇制胜的英雄故事。

慰问了自己的部队,见到了红军时代的人物,是春儿生平很值得纪念的一件事。她想:她出生的这个村庄,有机会驻扎了这一支革命劲旅的首脑机关,它一定也感觉着光荣。

春儿和变吉哥都到家里看望了一下。春儿家里也住着一班战士,他们看见自己部队上的客人,和这家房东这样熟识,最初还有些奇怪哩,后来才知道是春儿的家,战士们笑着说:好呀!这么一来,你这个女同志,就不是我们的客人,快来招待我们吧!

乡亲们偷偷地问春儿:她会见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大司令?春儿保守军事秘密,只是笑着说:这是一位很有名的人物,一位很能打胜仗的将军。乡亲们虽然闹不清将军到底是谁,可是他们知道:这一准是真正老牌的八路过来了。

一开始就是紧张的行军。春儿她们编列在一支队伍的后面,一走起来,就得紧跟着跑。队伍走开了,真像一条龙,它忽东忽西,忽南忽北,有时,使得春儿她们这些本地人,也闹不清方向,只是紧跟着转。只有在第二天驻下的时候,一打听村庄的名字,才知道又出来了一百几十里。

最初几天夜里,春儿是累,是腿痛,是害怕掉队。后来,也就习惯了。每天黄昏出发的时候,她觉得很有精力,脚步跟得上,也就用不着那样紧追紧赶了。行军到了黎明,才是最困最乏的时候,她常常走着路就做起梦来了。

到了宿营地,太阳升起来,坐到大场边上就不再愿意动弹。可是她们的任务,正是要在这个时候完成。部队上的口音,老乡们听不清,有些风俗习惯又不相同。她要帮助管理员去找房子,借东西,要粮要草。她要向老乡们动员解释。等大家都进了房子,伙房里把米下了锅,她才能去休息。

敌人从东西两线向根据地压迫,调集了很大的兵力,跟在一二○师的后面。

一二○师好像并没有和它一决胜负的意思。这支部队只是在敌人的空隙里穿过,攻击敌人的弱点,在根据地的边缘打着回旋。这支部队也不是单纯的行军,它有很大的政治影响,有很强的吸引力量。它刚刚进入冀中的时候,听说只有两个主力团,现在它一路行军,一路扩大,谁也不知道它已经增加了多少倍的人马。

跟着这支部队,春儿走遍了冀中区。在平汉路一带,村庄很大很密,水车园子很多。定县境内,小小的清凉的水沟在村边绕过,用手就可以捕捉那潜藏在芦苇根底下的小鱼。在津浦线附近,地形宽阔,村庄很稀,农民们住在那零散的黄土筑成的小屋里,村外大洼里是一丛丛的红荆,天空里盘旋着大鹰。

她渡过了家乡的不同姿态的河流,她无数次在奔腾的河流上,小心地走过颤动的浮桥,她的身影和天上的星月,一同映进碧绿的水流。

春儿经过号称金的束鹿和号称银的蠢县,这里丰产棉花;她到过叫作小苏州的胜芳,那里著名的是荷菱鱼稻。农民们用秋收的新粮,供给过往的部队。

她望见过城里的不安的灯火,听到过人民在那里受难的呻吟。

深夜里,春儿看见过那骑在马上的将军。他们有时停在村庄的边缘,从马上跳下来,掩遮着一个微小的光亮,察看地图和指示向导。他们骑马走在队伍中间,春儿不知道在他们前边走着的有多少人,在他们后边走着的又有多少。有时他们闪在一旁,让队伍通过,轻声安慰和鼓励着每一个人。到了宿营地点,战士们都睡下的时候,他们又研究敌情,决定行程。

仍旧是长距离的方向不定的急行军。春儿跟着部队,每天夜里,就又要经过无数的村庄。各个村庄的民兵都在集合,深夜里,区村的干部们还在工作。所有根据地的人民,站在门口,兴奋地欢迎他们,把必胜的信念,寄托在自己的主力部队身上。

她听到铁锤叮当的声音。在一处背静的街道里,她看见一座打铁炉燃烧着,火苗闪在油黑的大风箱上。在火光里,那系着破油布围裙的,来自冀南或是山东的铁匠们,正在给农民打制破路的铁铲小镐,给民兵们修制枪支地雷。就是在阴雨连绵的夜里,炉火也不会熄灭,铁锤的声音也不会停止。

当各方面的条件成熟了,一二〇师用一个团吸引住敌人的主力,往死里拖,然后用全部力量包围上来,坚决、猛烈地歼灭了它。敌人有生以来还没见过这样严重的阵势,他们着急地施放毒气,也没能逃过死亡。

战斗结束以后,虽然敌人还占据着一些县城据点,但是冀中区的局面和人民的心情已经稳定下来。地方部队经过这一次战争的学习和考验,也逐渐在各方面适应新的环境,不断地壮大自己,保卫根据地。

(有删改)

文本二:

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再现了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滹沱河两岸组织人民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曲折历程。《风云初记》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刊载于《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尽管当年的报纸已发黄、变脆,但那仍发散着的淡淡墨香有着让人动情的力量,让人穿越时空,仿佛看到了当年只有30多岁的孙犁,他满怀对家乡人民的挚爱深情,在作品中写出了故乡亲人的爱与恨,把他们真实的生活记录下来,反映了那伟大的时代和伟大的斗争。

孙犁曾在《为外文版<风云初记>写的序言》中说:当我的家乡,遭遇到外敌侵略的时刻,我更清楚地看到了中华民族的高贵品质,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农民勤劳、勇敢的性格,在最困难、最危险的时候,他们也没有低下头来,他们是充满胜利信心的。孙犁想要表现的中国精神和中国人面对困难时的勇气、信心,被他用小说的笔法写进了《风云初记》中。小说中,他深情地描绘了滹沱河水的涛声,塑造出多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如勤劳、善良、勇敢的农村女孩春儿在革命时期迅速成长,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摘编自《读〈风云初记〉忆孙犁》)

【小题1】下列对两则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叙写了一二〇师在冀中区的行军、抗战生活,以战火硝烟为主,来反映时代风貌。
B.“一位很有名的人物,一位很能打胜仗的将军”,这是春儿为保守军事秘密而随意胡诌的。
C.春儿看到农民们住在那零散的黄土筑成的小屋里,可见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破坏很严重。
D.孙犁在《风云初记》中深情地描绘了故乡的滹沱河,描写了鲜活的人物,记录了他们的生活。
【小题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她们很兴奋”““快来招待我们吧””“她常常走着路就做起梦来了”,通过神态、语言和心理描写再现了军民关系。
B.孙犁的小说对美有一种特殊的追求,文本一有许多诗意的景物描写,散发着浓郁的泥土的芳香,激荡着作者对故乡的爱。
C.孙犁特别擅长描写农村的青年女性,文本一深入描写了春儿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她的故事反映了时代的风云。
D.文本一把春儿的形象放在革命队伍这个大集体中、放在对一二○师的军旅生活的叙述中进行塑造,让春儿的形象鲜明。
【小题3】有评论认为,小说标题“风云初记”蕴含了孙犁的创作目的,即表现时代风云。但有人不认可这种评论,你觉得不认可这种评论的理由可能是什么呢?请结合文本二简要说明。
【小题4】文本二中说“春儿在革命时期迅速成长”,请结合文本一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2-23高二上·辽宁沈阳·阶段练习
知识点:孙犁(1913-2002)中国现当代小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天的工作

孙犁

口头村交通站门口,摆着几十根铁条,就是火车轨。①这些铁轨,要在今天送到灵丘县大高石站上去

有一群人聚拢来了,这是各村来的自卫队,运送铁轨的。交通站长红眼老八喊着:“三个人抬一条――两个人抬,一个人预备替换。”

这时,从街的东头跑来三个小孩子。领头的那一个也不过十六岁。②他们还都喘着气,头上冒着汗气,肩上背着粗麻绳子,手里提着一个布饭袋。领头的那个银顺子,看见人们一组组抬着铁轨走了,他着急地向红眼老八问:“谁是交通站长?”

“我是。”

“我们也抬一根。”银顺子接着说下去,他们村里离这二十多里地,昨天接到这里去的“公事”要三个人,因为村里的自卫队今天都到西边工作去了,他们三个就主动来了。他们三个,两个是青抗先,一个是儿童团,他们一夜都没有好好睡,天没明就出来了,可是走错了路,直到现在才到。

红眼老八说:“你们能顶事吗?”

“能呢,站长!”银顺子说,“我能背二斗小米呢!他们两个也不弱,在村里摔跟头,他们也称霸呢!”

三个小鬼头抬着铁条上山了。先是银顺子和小黑狼抬着,顶小的三福跟在后面,给他们两个提着饭袋和那用不着的麻绳。

这是小黑狼的主意,小黑狼说,他和银顺子是青抗先,应该先抬,三福还是儿童团,给他们提饭袋就行了。在路上,为了这件事,三福和小黑狼还打了回嘴架,三福跟在后面不高兴,尤其是过村子的时候,许多洗衣服的娘儿们都说:“瞧!这两个小孩子多壮呵!”――这两个,没有三福。有时站岗的小孩子们也笑话他了:“嘿!人家抬,你跟着,给人家提夜壶!”三福不能忍耐了,低着头喊:“你们也不过是儿童团哪!”

三福就提出了意见,再过一个山头他要抬了。小黑狼正在喘气,身上流着汗,可是他一听见三福要换他,他赶紧忍住不喘气说:“儿童团只能站岗哨,抬东西可差点劲!”接着是“嘘”!

“我不过比你小一岁!”

“小一岁,你就是儿童团!”

“我娘还说,我生月大,按打春说,你不过比我大两个多月。”

“大一个月,也是青抗先!”

三福简直恼了,他问银顺子:“什么时候就到了阳历年?”

“你问那干么?”银顺子心里正想着别的事;他脚上的疮又破了,这疮是因为半年多没穿鞋,被石子刺破成了疮,他想现在冷了,到哪里弄双鞋子呢?以后要常常出来工作呀!

银顺子三岁上就死去了娘,起先给人家放牛,十三岁那年到了大同府,在一家鞋店里学徒,大同被日本人占了,他就回到家来抗日

这时,他听见三福问他,他就走慢些。

“一过阳历年,我就是青抗先了!”三福害羞的说。

小黑狼笑了。

他们走下山坡,有几组大人,正在把铁条放下来,抽烟休息,见他们三个来了,就说:“你们也歇歇吧!这两个孩子!”

“不歇了,我们在前面等你们!”他们三个回答着。

走过去,小黑狼想起个问题,想难一下三福,他说:“三福呵,你知道我们抬的这是什么玩意?”

“什么玩意?”三福想了想,总是想不出来,就接着说:“你说是什么玩意?”

“这是日本人的炕沿板,我们这里是用木板,日本人就用铁的了!”小黑狼接着又说,“银顺子到过大同府,你一定知道,对不对?”

银顺子在心里笑了!“这是火车上的铁条。”银顺子给他们讲起了火车的故事,怎么十几个车连在一起!前头有火车头拉着,呜呜的叫,会冒黑烟,火车站上怎样热闹。

“对呀!”三福说:“整天价听人说,我们的队伍扒敌人火车道,就是扒这个东西呀!小黑狼说是炕沿,炕沿,哈哈!”小黑狼辩白说,那原是他听潘楞子说的,潘楞子从保定府回来,说日本人最喜爱铁,他就想,他们的炕一定也是铁的了。

“潘楞子?你不要听他的话,那家伙有些汉奸样。日本人喜爱铁,是拿去做枪炮来打我们哪!”银顺子警告小黑狼。

小黑狼不言语了。

在太阳快下山的时候,他们到了大高石,把铁条交代好。

天色已经晚了,但他们准备还赶回口头村站上去,打算就睡在那里过一夜,他们想,明天也许还有东西抬。

到一个小河旁,他们坐下来,吃了带着的玉黍棒饼子,喝了些水,大家跳着走了。

三福也忘记了不高兴,银顺子还对他说,他抬东西也行,等到回到家里,银顺子要告诉青抗先队长,说三福很成,以后便可以常常一块出来工作了。

三福就更高兴了。

19391115

材料二:

孙犁的创作生动、细腻,如《荷花淀》和《芦花荡》,一篇写女人,一篇写孩子,恰恰是与硝烟战火离得最远的两种人。这是为什么?任何艺术家天生都不喜欢单刀直入的角度,他们宁愿迂回,宁愿绕到事物的后面,抑或从人们寻常所不见的某个偏僻的侧面入手……比如女人和孩子,最不适合战争,但恰恰因此,从女人或孩子的角度刻画战争,可能在艺术上是最震撼人心的,这种题材在当时的创作中显得别开生面。就像是从冀中平原上,从水淀里,刮来一阵清凉的风,带着乡音,带着水土气息,使人头脑清醒。

(选自李仲明《孙犁抗战小说创作特点概略》)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要写了打嘴架和讨论铁条的作用两件事,但所写“一天的工作”内容太少,时间较短,人物形象难以得到鲜明呈现。
B.文中所写的三福、小黑狼、银顺子三个小孩子性格不同,银顺子老练,小黑狼聪慧,三福聪慧,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
C.材料一中,“铁条”等语体现了地域性,“嘘”“什么玩意”“就是扒这个东西呀”孩子气浓厚,符合人物的身份特点。
D.孙犁的抗战小说生动、细腻,善于塑造与硝烟战火离得最远的女人或孩子这些人物,源于生活实际,接地气,十分清新。
【小题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既体现了文章主要内容,也自然引入下文孩子们抬铁轨一事,使情节得以发展。
B.句子②用“喘”“冒”“背”“提”四个动词生动展现了孩子们积极参与工作的状态。
C.句子③运用插叙手法,交代了银顺子悲惨的人生经历,与其它孩子的幸福生活形成对比。
D.句子④用短句结尾,既以“更高兴”照应前文所写三福的心情,又戛然而止,简洁精当。
【小题3】请简要分析文中所写“三福与小黑狼打嘴架”的表达效果。
【小题4】材料二中说孙犁的创作“这种题材的新鲜在当时的创作中显得别开生面”,请分析材料一“题材的新鲜”体现在何处,其效果如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云初记(节选)

孙 犁

芒种拿起饼子,连蹦带跳地跑下堤捻去,他头一回听见子午镇村边柳树行子里的小鸟们叫得这样好听。小风从他的身后边吹过来,走在路上,像飞一样。

当天晚上,他就过了平汉路,在车站上,他看见了灰色的水塔和红绿色的灯,听见了火车叫。一火车一火车的兵马,在他眼前往南开去了,车顶上挤着行李、女人和孩子。

他走在山地里的石子路上,爬过一个山坡,又一个山坡,一打听道儿,老乡总是往前面山顶上一指说:“翻过这个小梁梁儿就到了,一马平川!”

中午,他走到一个大镇店,叫做城南庄。村边河滩上有一片杨树,有一个中年妇女坐在大道旁边纳着鞋底儿,卖豆腐和红枣。芒种坐在一块石头上,脱下鞋来休息。

前面是一条大河,叫腘脂河,太阳照在河面上,水流很清,红色的砂石在河底翻动。河对面有唱歌和喊叫的声音。

不久,从山后转出一支队伍来,稀稀拉拉,走得很不齐整,头上顶着大草帽,上身披着旧棉衣。这队伍挤在河边脱鞋,卷裤子,说笑着飞快地趟过来,在杨树林子里休息了。芒种问那妇女:“大嫂子,这是什么军头啊?”

“老红军!”妇女说,“前几天就从这里过去了一帮,别看穿得破烂,打仗可硬哩,听说从江西出来,一直打了两万多里!”

“从江西?”芒种问,“可有咱这边的人吗?”“没看见,”妇女说,“说话嘹得厉害,买卖可公平,对待老百姓可好哩!”

“怎么火车上兵往南开,他们倒往北走哩!”芒种又问。

妇女说:“那是什么兵,这是什么兵,往南开的是蒋介石的,吃粮不打日本,光知道欺侮老百姓的兵。这才是真心打日本的兵,你听他们唱的歌!”

芒种听了听,那歌是叫老百姓组织起来打日本的。队伍散开,有的靠在树上睡着了,有的跑到河边上去洗脸。有一个大个子黑瘦脸的红军过来,看了看芒种说:“小鬼!从哪里来呀?看你不像山地里的人。”

“从平地上,”芒种说,“深泽县!”

“深泽?”那红军愣了一下笑了,“深泽什么村啊?”芒种听他的口音一下子满带了深泽味儿,就说:“子午镇。老总,听你的口音,也不远。”

“来,我们谈谈!”红军紧拉着芒种的手,到林子边一棵大树下面,替芒种卷了一支烟,两个人抽着。

“我和你打听一个人,”红军亲热地望着芒种,“你们村西头有个叫吴大印的,你认识吗?”

“怎么不认识呀,”芒种高兴起来,“我们在一个人家做活,我还是他引进去的哩。现在他出外去了,在牡丹江种菜园子。”

“他有一个女儿……”红军说。

“有两个,大的是秋分姐,小的叫春儿。”芒种插上去,“你是哪村的呀,你认识高庆山吗?”

红军的眼睛一亮,停了一下才说:“认识。他家里的人还都活着吗?”

“怎么能不活着呢?”芒种说,“生活困难点也不算什么。就是想庆山想得厉害,你知道他的准信吧?”

“他也许过来了。”红军笑了一下,“以后能转到家里去看看,也说不定。”

芒种说:“那可就好了,秋分姐整天想念他,你见着他,务必告诉他回家看望看望。”

红军说:“你这是到哪里去呀?”

“我去给当家的送封信。”

“你们当家的叫什么?”

“田大瞎子。”

“你们村里谁叫这个?”

“就是村北大班里,那年闹暴动,叫红军打伤了眼的。”

“是他!”红军的眼睛里的热情冷了,宽大的眉毛挑动一下,“那些闹暴动的人们,眼下怎么样?”

“那些人有的死了,有的出外去了。”芒种说。

“老百姓的抗日情绪怎么样?”红军又问。

“什么情绪?”

“抗日的心气高不高?”

“高。”芒种说,“我这就是去买枪,回来就操练着打日本。”

“村里是谁的主事?”

“田大瞎子。”

“咳!”红军说,“武器掌握在他们手里,是不会打日本的。你们要组织起来,把枪背在自己肩上。”

他给芒种讲了很多抗日的道理,天气不早,芒种要赶道,红军又送了他一程,分别的时候,芒种说:“同志,你真能见着庆山吗?”

“能。”红军说,“你告诉他家里人们放心吧,庆山在外边很好,不久准能家去看看。”说完,就低着头回到树林子里去了。

芒种一路上很高兴,想不到这一趟出差,得着了庆山的准信,回去一告学,她们不定多高兴哩。把信交了,把事情办妥当,第二天就赶回来,路过城南庄,部队不见了,卖豆腐的妇女说连夜又往北开了。

回到子午镇,看见秋分和春儿在堤捻上镶布,芒种老远就合不上嘴,走到跟前小声说:

“秋分姐,家来!我说给你句话。”

“什么事啊,这么偷偷摸摸的?”春儿仰着头问。

“家来,你们全家来!”芒种说着先走了。

到家里,芒种坐在炕沿上说:“天大的喜事,庆山哥快回来了!”

秋分靠在隔扇门上,问了又问,芒种说了又说。好容易把那个红军的身量、长相、眉眼、口齿,告学明白,秋分哭了起来。

“这是怎么了?”芒种着了慌。

“你见着的恐怕就是他!”秋分说,“怎么这样狠心,见着了靠己的人,还不说实话呀!”

春儿抱着线子家来,也斥打芒种:“你怎么就不知道好好儿叮问叮问?他穿着什么衣裳?”

“衣裳顶破旧。”芒种说。

“什么鞋袜?”

“没穿袜子,我看那也不叫鞋,是用破布条子拧的!”芒种比划着。

“你问那些个干什么?”秋分说,“我看就是他,别人能知道咱这里的事儿那么清楚?”

“他有胡子没有?”春儿还是问。

“一脸黑胡子碴儿。”芒种说。

“我看那不是。”春儿说。

“他离家十几年,你还不叫他长胡子?”秋分说着笑了,她站立不住,就到五龙堂去了。春儿在后边暗笑:姐姐像好了一场大病,今天走得这么轻快——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芒种看到一火车一火车的兵马,又向大嫂打听兵马的去向问题,说明他产生了从军的欲望。
B.大个子黑瘦脸的红军看出芒种不像是山里的人,并没有直接透露自己的身份,但听芒种说他是深泽来的,口音才带了深泽味儿。
C.红军了解芒种村里闹暴动一事的来龙去脉,并关心那些参加暴动的人的生存现状,说明他消息很灵通。
D.听到田大瞎子在村里主事,红军担心他们掌握武器是用来对付老百姓的,才叮嘱芒种要把枪背在自己肩上。
【小题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小风从他的身后边吹过来,走在路上,像飞一样”这一句使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芒种的快乐心情,生动形象。
B.文章写红军队伍时采用正侧面结合的手法,例如“头上顶着大草帽,上身披着旧棉衣”和大嫂子说“对待老百姓可好哩”都是正面描写。
C.大嫂子让芒种听红军唱歌,红军唱叫老百姓组织起来打日本的歌,与大个子红军给芒种讲很多抗日的道理相呼应。
D.“太阳照在河面上,水流很清,红色的砂石在河底翻动”写出了自然环境的静谧,暗示了抗日战争的激烈残酷。
【小题3】“芒种”是小说中的重要人物,请简要分析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小题4】有人说:“孙犁的小说不是惊涛巨浪,而是以阴柔之美醉人。”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的喊,喊了几声,不见有人应,但响动是有了。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地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节选自茹志鹃《百合花》)

文本二: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丛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台儿庄也一定会是这样的

(节选自铁凝《哦,香雪》)

文本三: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节选自孙犁《荷花淀》)

【小题1】下列对人物形象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的新媳妇有着笑而不语、美丽娴静的别样韵致,“半晌”二字足见新婚被子的珍贵和情感上的不舍,也因此更见出人物形象的真实。
B.文本二中“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的自动铅笔盒,象征着文化、知识、现代文明,体现了香雪对新生活的向往。
C.文本二写到“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香雪端详铅笔盒之后,希望同伴们盘问,这是少女虚荣的表现,也意味着纯真而质朴的乡村文化的失落。
D.文本三中“柔滑修长的苇眉子”“在她怀里跳跃着”,这两句活画出了水生嫂有着优美的劳动姿态和娴熟的编席手艺。
【小题2】下列对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选文写新媳妇的肖像、神态、动作以及“我”的解释,但不写新媳妇的语言目的是为了写出新媳妇在贫寒中仍然保持着温润的美好。
B.文本二,作者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山村少女纯真善良、洁白无瑕的心灵,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C.文本三,在皎洁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两个充满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劳动场面诗化了。
D.文本一写新媳妇的神态、文本二写香雪的动作、文本三写水生嫂的劳动场面,都有着清新的笔调、温婉的用词以及灵动的叙述节奏,勾勒了一幅“文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画面。
【小题3】文本二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大山、月亮、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小题4】三个文本都有着相近的风格,是“诗意小说”的典范。作家孙犁曾这样评价《哦,香雪》:“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请你结合选文,谈谈你对该评价的看法。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