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0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非作《说难》,而死于说难,盖谏说之难,自古以然。至于知其所欲说,迎而拒之,然卒至于言听而计从者,又为难而可喜者也。秦穆公执晋侯,晋阴饴甥往会盟,其为晋游说无可疑者。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曰必报仇,君子曰必报德。”秦伯曰:“国谓君何?”曰:“小人谓之不免,君子以为必归。以德为怨,秦不其然。”秦遂归晋侯。秦伐赵,赵求救于齐,齐欲长安君为。太后不肯,曰:“复言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愿见,后盛气而揖之入,知其必用此事来也。左师徐坐。问后体所苦,继乞以少子补黑衣之缺。后曰:“丈夫亦爱怜少子乎?”曰:“甚于妇人。”然后及其女燕后,乃极论赵王三世之子孙无功而为侯者,祸及其身。后既寤,则言:“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于是后曰:“恣君之所使。”长安君遂出质。范雎疏于秦,蔡泽入秦,使人宣言感怒雎。曰:“燕客蔡泽,天下辩士也。彼一见秦王,必夺君位。”雎曰:“百家之说,吾既知之;众口之辩,吾皆摧之。是恶能夺我位乎?”使人召泽,谓之曰:“子宣言欲代我相,有之乎?”对曰:“然。”即引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事。雎知泽欲围已以说,谬曰:“杀身成名,何为不可?”泽以身名俱全之说诱之。极之以闳夭、周公之忠圣。今秦王不倍功臣,不若秦孝公、楚越王,雎之功不若三子,劝其归相印以贤。雎竦然失其宿怒忘其故辩敬受命延入为上客卒之代为秦相者泽也。秦始皇迁其母,下令曰:“敢以太后事谏者杀之。”死者二十七人矣。茅焦请谏,王召镬将烹之。焦数以桀、纣狂悖之行,言未绝口,王母子如初。吕甥之言出于义,左师之计伸于爱,蔡泽之说澈于理,若茅焦者真所谓刷虎牙者臭。范雎亲困穰侯而夺其位,何遽不如泽哉!彼此一时也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谏说之难》)

【注】①阴饴甥;名饴,又名目甥,晋国大夫,封地在阴,是晋侯的外甥。

【小题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雎竦A然失其宿B怒C忘其故D辩E敬受F命G延H入为上客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盟,特指诸侯集合结盟。如《过秦论》中“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B.“齐欲长安君为质”与“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两句中的“质”意思不同。
C.见,表被动,相当于被,受到,与《陈情表》中“慈父见背”含义不同。
D.“劝其归相印以让贤”与“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两句中的“让”意思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饴甥利用回答问题的机会,巧妙地点明了晋国的舆论倾向,借助君子和小人的不同认识,请秦穆公权衡利弊,宽恕晋侯。
B.触龙劝说赵太后,采取迂回策略。他从为儿子谋差事谈起,指出爱儿子就要让他有功于国,从而说服太后让长安君做人质。
C.茅焦能成功劝止秦始皇放逐母亲,表面上看是强谏,其实是揣摩到了秦始皇内心深处不愿被人视为桀、纣之类暴君的心理。
D.韩非因作《说难》而死,可见自古以来劝谏就是难事;明知道对方会拒绝却最终能劝说成功,劝谏又是难能可贵可喜之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家之说,吾既知之;众口之辩,吾皆摧之。是恶能夺我位乎?
(2)范雎亲困穰侯而夺其位,何遽不如泽哉!彼此一时也。
【小题5】蔡泽是如何游说范雎并取而代之的?请简要概括。
23-24高三上·山西朔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杂记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②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得,托遗响于悲风。”

④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

⑤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

(选自苏轼《赤壁赋》)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酾酒江,横槊赋诗     临:面对
B.知不可乎               骤:一下子
C.而吾与子之所共        适:合适
D.不知东方之既            白:明亮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壬戌,干支纪年法,古时天干地支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人还常将之与五行结合来预测人的命运。
B.既望,农历每月十六。古代“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晦”指农历每月三十。“既”表示达到的状态。
C.斗牛,文中指的是二十八星宿中的斗宿和牛宿。
D.洞箫,乐器名。以竹管制成。用蜡封底的称为排箫,无封底的称为洞箫。通常为举管直吹,正面五孔,背面一孔。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叙事绘景,交待了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描绘了月夜赤壁的景色。景美、人雅,如御风,如登仙,开篇平中见奇。
B.第二段的“歌”中“美人”远在“天一方”已含悲意,接下来的箫声更哀怨悲凉,主客情感由乐转悲,引出下文客的感慨。
C.文中借助曹操的典故,突出曹操昔日的辉煌与气概,继而发出“而今安在”之问,表现了人生无常的感叹,劝诫读者珍惜时间,活出生命的质量。
D.文章第五段既跟前文形成呼应,又是一种情感的升华。这里的“喜”与前文的“乐”已经不属于同一个层次,这是心灵突围之后的旷达与洒脱。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记。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三月乙酉,缘山麓东行一里,至弘圣寺,有浮图高二百丈。考之野史,为隋文帝时敕建者。北渡两涧,有汝南王碑,声如玉磬,清越可闻。因以木击之,歌少陵春山相求之诗。闻北冈有元世祖驻跸台,后人屋之。方至其处,大雨忽至,遂趋屋下避雨,轩窗洞豁最堪游目则见满川烈日农人刈麦予曰异哉何晴雨相兼也 中溪曰:“此点苍十景之一,所谓‘晴川秧雨’者是也,每岁五月,溪上日日有雨,田野时时放晴,故刈麦插秧,两处无妨。世传观音大士授记而然。”

——节选自杨慎《点苍山游记》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轩窗洞豁最堪/ 游目则见/ 满川烈日/ 农人刈麦/ 予曰/ 异哉/ 何晴雨相兼也/
B.轩窗洞豁/ 最堪游目/ 则见满川烈日/ 农人刈麦/ 予曰/ 异哉/ 何晴雨相兼也/
C.轩窗洞豁最堪/ 游目则见/ 满川烈日/ 农人刈麦/ 予曰异哉/ 何晴雨相兼也/
D.轩窗洞豁/ 最堪游目/ 则见满川烈日/ 农人刈麦/ 予曰异哉/ 何晴雨相兼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浮图:是梵语的音译,本意指佛或佛教徒。在《游褒禅山记》中指和尚。
B.阳:这里指华山的南面。古人有“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的说法。
C.某: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
D.乙酉:指乙酉年,这是天干地支纪年法。“壬戌之秋”中的“壬戌”采用的是同样的纪年方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褒禅山记》中,作者突出“有碑仆道”的细节,略写游前洞的经历,详写游后洞的经历,这些都是为后文的说理作铺垫。
B.褒禅山的真实名字应为“花山”,却被误读成“华山”,作者由此悲叹古籍失传,后代人不能深思慎取,连古籍的名字都说不出来。
C.在记游中说理是《游褒禅山记》的特色,作者阐释了“志、力、物”对于成功的意义,认为其中的“志”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D.节选的《点苍山游记》中作者或考察古迹,或引用传说,增添了山水的文化内涵,较之《游褒禅山记》,更侧重于抒情。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仓皇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节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有删改)

材料二:

元和中,出为柳州刺史。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故坐废退,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有删改)

注释:①挈挈而东:挈挈,急切地;东,此处指洛阳。韩愈曾去洛阳做河南令。

【小题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数州之A犬皆仓皇B吠噬C狂走者D累日E至无雪F乃已G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小题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度,指试想、料想,与《鸿门宴》“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的“度”含义不同。
B.因,指按照、依照,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因人之力而敝之”的“因”含义相同。
C.比,指等到,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中的“比”含义相同。
D.就,指完成、得到,与《劝学》中“金就砺则利”中的“就”含义不同。
【小题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世人的指责,韩愈不畏时俗,敢为人师,而柳宗元虽痛恨流俗,却心存顾虑。
B.韩愈不顾世俗偏见,教诲后进,结果横遭非议,被认为是狂人,以致多次被外放。
C.柳宗元替柳州债务人设法赎回被抵押的子女,他的经验被观察使推广到其他地区。
D.韩愈认为,柳宗元的理想不在将相而在于文学辞章,所以不在乎个人仕途的穷达。
【小题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邑犬群吠,吠所怪也。
(2)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小题5】柳宗元到柳州后做了哪些造福百姓的事情?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