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33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以完整的体例成为正史之祖,开创了史书纪传体的先河,并且以其在人物描写上所达到的水平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是陆机在《文赋》里总结的写作经验。传记文学中写人物的对话也是如此。画龙点睛,整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就刻画出来了。《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所讲的“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用人物自己的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也是作者司马迁提炼的,最能表现蔺相如思想境界的内在美的精粹语言。在《陈涉世家》,司马迁用了许多细节语言来刻画人物,这些语言很具有个性。如开头写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些细节看来似乎与重大的历史事件无甚关系,但仔细一想,它们却富于代表性,具有典型的意义。

在一篇以人物描写为主的文章当中,正面描写是绝对的重头戏,但仅有正面描写还远远不够,侧面描写的烘托再加上特写的浓墨重彩的渲染,才能塑造出立体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物来。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是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魁梧伟岸,勇猛无敌。文中不仅正面描写了他“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还多次从侧面对项羽的孔武有力作了衬托。一句“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便从侧面写出了少年项羽的勇武,吴中子弟皆尚武强力,能为诸多少年英雄所“惮”,可见项羽的非同一般。司马迁对项羽有过肖像描写,与肖像描写相近的是人物的特写镜头,前者偏重于静态描写,后者则是动态的。在“霸王别姬”这段文字中,听闻四面楚歌,项羽“大惊”“夜起”“饮帐中”“悲歌慷慨”“泣数行下”,慷慨悲歌,道尽胸中无限失意。

对比映衬,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刻画人物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史记》中的《李将军列传》描写李广就是用的这种手法。李广带兵的特点是宽缓简易“行无部伍行阵”,“莫府省约文书籍事”,近乎无为而治。程不识带兵却非常严谨,“正部曲行伍营阵”,“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乃是一丝不苟。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从匈奴和士卒的反映中,流露出作者的倾向性。写李广的不幸遭遇,司马迁又是把李蔡与李广对比:“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其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读了这样的文字,读者禁不住要为李广唏嘘叹息,而对当时压抑人才的社会不觉扼腕而切齿了。

人的本性只有在诸如患难的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才能毫无保留,表现得透彻,表现得淋漓尽致。《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作者选择表面平静,实际杀机四伏的鸿门场面,让众多人物在明争暗斗和彼此映衬中展示出了各自鲜明的个性。《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紧张的场面与尖锐的矛盾冲突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在秦王的大殿上,面对秦王意欲毁约的状况,蔺相如随机应变、足智多谋,在面对面的斗争中计谋百出,将主动权始终掌握在自己手里。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充分表现了蔺相如智勇兼备的爱国形象。

在安排材料上,司马迁写《史记》采用了“互见法”。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要突出的是项羽的豪爽直率、英勇无敌、才气过人,对于他的一些缺点和过失,或做了淡化处理,或掠过不提,但却在《高祖本纪》和《淮阴侯列传》中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高祖本纪》中有一段刘邦数项羽十大罪状的描写,详细地记述了那十条罪状,而同样的情节,在《项羽本纪》中只用“汉王数之”四个字一笔带过,因为这一段是为表现刘邦善于玩弄政治,放在《高祖本纪》中最为合适,而并不是为了表现项羽,这样的有详有略,互为补充,既突出了项羽的个性,又保持了他性格的完整。

(摘编自《〈史记〉中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通过写陈涉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了陈涉的远大志向,而通过对四面楚歌中项羽的特写表现了末路英雄的心情。
B.肖像描写是静态描写,人物的特写镜头是动态的,司马迁将特写镜头直接对准项羽,将末路英雄的心情引到极致。
C.司马迁写程不识带兵特点是为了突出李广带兵特点,从匈奴和士卒的反映中,流露出作者的对李广的敬慕之情。
D.在《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司马迁采用“互见法”描写人物,或详或略,或补或删,记述史实互相补足。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以“正史之祖”“开创”“先河”等语言高度评价《史记》在史书中的历史地位,并指出本文的探讨主题。
B.文章以《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为例,说明只有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才能将人的本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C.文章从注重语言、正侧面描写、对比映衬、矛盾冲突、互见法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司马迁在描写人物时所达到的水平。
D.文章没有将《史记》只看作历史著作,而是结合典型事例,全面论述了《史记》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陆机在传记文学的写作中画龙点睛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总结得出“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经验。
B.司马迁首先意识到要用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就最能表现蔺相如的性格。
C.只有正面描写,没有侧面描写的烘托和特写的浓墨重彩的渲染,不能塑造出立体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物。
D.司马迁创造了史书纪传体的新体例,精心选择材料,以前人不曾尝试的笔法在书中描摹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2023·四川成都·一模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中有不少关于节俗的描写,如第二十七回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

这里说的似乎是芒种节气的风俗,但从后文对芒种节风俗的描写来看,却是与江南地区的花朝节有着密切的联系。

花朝月夕相对映(月夕一般指八月十五,为中秋),当为中春,一般认为是二月十五。唐人有诗长短一年相似夜,中秋未必胜中春。柳宗元谪居柳州时曾写下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的诗句,表达的是作者对中春时节百花凋尽而致赏花无处的凄凉之情。将二月十五即中春称为花朝,大约源于江南风俗。宋元时期的《事林广记》称二月十五为花朝。《风土记》云言浙闽风俗,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为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之所常言。

南宋的《梦粱录》也如此记载,以二月十五日为花朝。大约到明清时,这花朝节变成了二月十二日,江苏一带至今仍以二月十二日为花朝。《风俗通史》也记载了吴中一带二月十二日花朝,儿女裂彩绡,遍系花木树,曰百花生日。这些内容与《红楼梦》第二十七回的描写相似,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件。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此外,花朝节还有扑蝶、戏蝶之类的活动,小说中也有宝钗执扇扑蝶的情节。

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古代文献中的芒种节气多言其可种有芒之谷,即可播种小麦、大麦之类有芒的谷物。那这个节气是否与花神有关呢?古人大抵认为花神,就是春神,又叫青神。春神掌管春天的花木,所以到春末夏初开的荼蘼(酴醾)花期结束,便认为花事完结。宋人诗曰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所以,如要饯花神,按常理推断的话应当是告别春天,即在春夏之交进行,拖到芒种节气似乎太晚了。而《红楼梦》关于芒种饯花神之说,并无文献记载,民间风俗亦没有反映花朝、花神、祭花与芒种相关的习俗,不似作者的笔误,更像是作者有意为之,至于其中有何特殊寓意,尚待进一步考证。

(节选自韩冬冰《阅读(红楼梦》),有删改)

【小题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花朝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行在江南地区的与祭祀花神有关的节日。
B.又名中春节,时间是农历二月十二日早晨。
C.“花朝”与“月夕”皆为节日,两两对映。
D.此时浙闽地区百花盛开,极适合出游赏玩。
【小题2】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关于芒种节俗的描述与古代文献中“花朝节”有关内容相同。
B.文中引用柳宗元的诗句意在说明“花朝”是个因百花凋零而感伤的节日。
C.《风土记》和《风俗通史》中,都包含了对“花朝节”风俗的相关记载。
D.文章结尾段作者借用宋人诗句,是为了证明芒种节俗应该包含送别花神。

材料二

曹雪芹似乎把花朝节要做的事,比如赏花、扑蝶等活动,都移到了芒种节气,虚构了一个芒种节。那么,他的用心又是什么呢?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花朝节是二月十二日,而那一天,恰恰是黛玉的生日。《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作者借袭人之口道出了这一点。那天是宝玉的生日,众人前来给宝玉拜寿,议论起各人的生日。有人说二月没人,袭人道: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怎么没人?袭人的这句话,交代了黛玉的生日是花朝节,而黛玉的前世正是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由绛珠草修炼而成的绛珠仙子。

问题还不止于此。作者于潜在的叙事层面上交代了这一天是花朝节(黛玉生日),而在其表层叙述中这一天却是芒种节,细考下来芒种节又是男主人公贾宝玉的生日(详见周汝昌著《红楼梦新证》)。

可见,作者是把花朝节(黛玉生日)这天的风俗,拿到芒种节(宝玉生日)去写。这样的安排显然是作者在宝玉和黛玉故事构思上的综合考虑。如前所述,花朝节的赏红,不仅是赏花,更是爱花、惜花。而贾宝玉,是绛洞花主,是怡红公子,是爱花、惜花的代表。把黛玉生日花朝节赏红与宝玉生日芒种节的时令糅合在一起,正是通过民俗化的场景,艺术化地凸显了贾宝玉形象的角色地位及其与群芳的关系。

同时,第二十七回的饯花会,作者把原本是在花朝节那天迎接花神的习俗,写成了是芒种节花神即将退位的时候给她饯行。是否在强调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这是否在暗示:林黛玉的生命已经快走到了尽头?

花朝节伤春、感怀的节俗内蕴被作者巧妙融入黛玉的形象塑造中,与她作为花神的身份融为一体。在这一回里,林黛玉泪眼对落花,伤心地吟唱《葬花吟》。作者苦心设计,既安排她的生日与花神相同,又借花神的退位,以及与民俗风情交融的生活场景,象征了林黛玉的生命历程。

(节选自赵云芳《民俗学视野中的《红楼梦》,有删改

【小题3】下列对曹雪芹“用心”的分析,与材料二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A.对芒种节俗进行艺术改造和加工,进一步丰富、拓展、深化节日内涵。
B.借助节俗的错位与融合,艺术化地凸显两位主人公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C.将伤春节俗内容融入黛玉的形象塑造,与她“绛珠仙子”的身份相合。
D.虚构“饯花会”节俗,以饯别花神并为其送行,暗示黛玉的悲剧命运。
【小题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实上,芒种节气与花朝节并无关联,没有与“花神”相关的民俗活动。
B.《红楼梦》关于芒种节风俗的描写有悖常理,并没有相关文献予以佐证。
C.将庆祝百花生日与送别花神的仪式掺杂在一起,显然是不合常理的失误。
D.《葬花吟》中黛玉以花自喻,体现其个性的同时,具有强烈的隐喻作用。
【小题5】《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提及了芒种节的哪些节俗活动?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加以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批判性思维教育

钱颖一

在批判性思维教育上,从能力层次入手是自然的,也是需要的。不过,这不是全部。批判性思维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要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在网络时代,为了求新、求快,人们的阅读仅停留于表层,甚至还会蜕化回儿童阶段。这样很容易反刍负面内容,或是简单粗暴,或是刻薄抬杠,或是恶意诋毁,最后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如何在高速流动的信息社会更高级地阅读文本,这就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尤其是对于青年一代。

批判性思维是人的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简单说来,它的主要特征就是:第一,如何质疑。即“会提问”,这是批判性思维的起点。第二,如何判断。即“会解答”,用有说服力的论证和推理给出解释和判断,包括新的、与众不同的解释和判断。把这两个特征结合在一起,批判性思维就是以提出疑问为起点,以获取证据、分析推理为过程,以提出有说服力的解答为结果。在这个意义上,“批判性”(critical)不是“批判”(criticism),因为“批判”总是否定的,而“批判性”则是指审辩式、思辨式的评判,多是建设性的。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批判性思维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有能力(skillsets)和有心智(mindsets)。首先,如何做到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不是指学科知识,而是一种超越学科,或是说适用于所有学科的一种思维能力,也称为可迁徙能力(transferable skills)。这种能力与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以及统计推断有关。

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层次是可训练的。在国内,讲授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师的学科背景不少是逻辑学。批判性思维的教科书也大多围绕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展开,也包括统计学内容。

与此相伴,批判性思维能力还可以测试。比如,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开发的“HEIghten批判性思维测试题目”。这套考题与GRE考题中的部分内容有类似之处,它们并不是考学科知识本身,而是测试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

但批判性思维就仅止于此吗?显然不是。批判性思维除了在能力层次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层次,它是一种思维心态或思维习惯,可称之为心智模式。这个层次超越能力,是一个价值观或价值取向的层次。批判性思维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价值取向,它引导人们有意识地打破思维“禁区”,走出思维“误区”,探索思维“盲区”。

如果说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能力更多地是关于“如何思考”,那么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心态或思维习惯更多地是关于“思考什么”和“问为什么”。

有关“how”方面的问题,多属技术层面,包括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和统计推断的能力,可以通过训练获取的。而有关“what”和“why”方面的问题,则很难通过类似的方法学习。但是它也是可学习的,可以通过被感悟、被启发等方式学习。

心理学家德韦克的畅销书《看见成长的自己》中描述了两种心智模式:“不变型心智模式”:固定思维和“成长型心智模式”:开放思维。

“成长型心智模式”要求的思维方式就是:想以前没有想过的问题,问之前没有怀疑过的命题。这就不是“how”的范畴了,而是进入到“what”和“why”的范畴。应该说,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在训练学生“how”方面见长。中国学生提出的问题,几乎所有都是关于“how”的,但很少是关于“why”的。我们往往满足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批判性思维除了要求在逻辑上、统计上不犯错误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想别人没有想过的问题,问别人没有问过的问题,并且要刨根问底,探究深层次、根本性的原因。在批判性思维教育上,从能力层次入手是自然的,也是需要的。不过,这不是全部。批判性思维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要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正如旅美学者徐贲所说:“我们无法防止别人扭曲真相,也无法阻挡别人说谎,但我们可以让自己变得更为警觉。”批判性思维不仅是独立思考的方法论,更体现了人对自由的追求和捍卫。网络时代,保持生而为人的自主性,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本文刊于《北京日报》,2019年9月16日

【小题1】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网络时代,求新、求快的需求,会让人们的阅读仅停留于表层,甚至还会蜕化回儿童阶段。这样必然会反刍负面内容,要么简单粗暴,要么刻薄抬杠,要么恶意诋毁,最后陷入恶性循环。
B.培养“批判性思维”是在高速流动的信息社会更高级地阅读文本的方法,这主要是针对青年一代而言的。
C.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层次是可训练的,与此相伴,批判性思维能力还是可以测试的。
D.批判性思维可以让我们变得更为警觉从而去防止别人扭曲真相,阻挡别人说谎。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尾呼应,提出观点,点明原因、意义,中间对批判性思维的特征、层次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论证。
B.文章重点分析了批判性思维的两个层次,尤其是“有能力”这个层次。
C.文章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由浅入深地论证了“批判性思维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要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一观点。
D.文章中既有举例论证也有引用论证。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文意,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性”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批判”,而是审辩式、思辨式的评判,多是建设性的。
B.“如何思考”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体现,而“思考什么”和“问为什么”则是由思维心态或思维习惯决定的。
C.在批判性思维教育上,不仅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要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D.与心理学家德韦克提出的“成长型心智模式”要求的思维方式不同,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在训练学生“how”方面见长。所以,中国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关于“how”的,而非关于“why”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失败的英雄

荆轲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行刺当时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秦王嬴政。这件事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人们却一直把荆轲看作是一个英雄。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里描写了五个刺客:曹沫、专诸、聂政、豫让和荆轲。比较一下这五个人的功绩,荆轲是刺杀最没有成效的一个:刺秦完全以失败告终,不但一无所获,而且损失惨重,除了自己被杀外,还搭上秦武阳、樊於期的性命,失去了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使燕遭秦的报复。但是,荆轲却成为这五名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

在《刺客列传》中,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他一个人的篇幅超过了其他四个人的总和。并且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对荆轲如此偏重呢?因为荆轲比其他四个刺客高出一筹,因为秦王比其他刺客要谋刺的对象高出一筹。况且,这个秦王后来横扫六国,统一天下,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王。

两千年来,人们为荆轲失败扼腕叹息,纷纷分析其失败原因。有人认为是荆轲进咸阳宫失去了帮手;有人认为荆轲剑术不精,武功欠佳,没有刺杀到秦王;还有人认为荆轲有贪生心理,没有在“图穷匕见”的第一瞬间向秦王下手,他想抓活的,给自己生还的希望。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我不敢认同,说他想生擒秦王倒可能是事实。人们对“荆轲刺秦”一直有一个误会,以为荆轲来到咸阳宫的目的就是为了杀死秦王。其实燕太子丹派荆轲到秦国,第一目的是想效仿曹沫挟持齐桓公的事件,荆轲最好也能挟持住秦王,逼他归还侵略燕国的土地;若不行,再刺杀秦王。但最终两个目的都没达到。

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他刺秦成功。然而,假如荆轲真刺死了秦王——那时候嬴政还只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而已,还没有变成后来的秦始皇,那么,荆轲的名声也就与《刺客列传》里其他的刺客一样了,而不会脱颖而出。所以,荆轲的英名,正在于他的“失败”。

荆轲的英名虽与成败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荆轲敢于越过易水,渡过黄河,来到强大的秦国,进入了它的心脏地带——咸阳宫去单挑秦王;他遇到的对手比其他所有刺客遇到的对手都要强大,但他敢于向最强者挑战;当那个号称十二岁就杀过人的秦武阳,一进咸阳宫就被那种威严的气势吓得大惊失色时,他能谈笑自如;当他面对高高在上被文武百官簇拥着的秦王时,他在孤独中完成了他应做的所有动作。

荆轲在咸阳宫只战斗了几分钟,然而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

【小题1】下列不属于荆轲是“这五名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原因的一项是(       
A.司马迁对荆轲有偏爱,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最详细,篇幅超过了其他四刺客的总和,使人们能对这位刺客有更多了解。
B.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描写得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荆轲为了让后人知道,他与其他刺客不同,他不是为了刺杀而刺杀,而是为了表现自己敢于向最强者挑战的精神。
D.对手的地位、分量抬高了刺客的地位与分量,荆轲刺杀的对象后来成为统一中国的第一位帝王,也加重了荆轲的名气。
【小题2】对“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场短暂战斗显示了荆轲敢于单独挑战最强者,勇于赴死的勇力、胆略与英雄气概。
B.荆轲在咸阳宫虽然只战斗了几分钟,但因司马迁的精彩描写而流芳千古,影响深远。
C.刺秦行动虽然失败,但荆轲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影响深远,长久地为中国人所深深敬仰。
D.荆轲在孤独中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动作,他慷慨赴死,大义凛然,是正义的化身。
【小题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着荆轲刺秦成功,作者认为这种愿望可以理解,从文中看,作者也怀着同样的愿望。
B.作者认为荆轲未在“图穷匕见”的一瞬行刺,是想劫持秦王逼其归还侵略的燕地,这是有可能的,而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是一种误解。
C.荆轲是个流传千古,名气很大的刺客。作者开篇却从他的刺杀业绩写起,指出荆轲是刺杀最没成效的一个,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
D.文中写号称十二岁就杀过人的秦武阳在咸阳宫大惊失色的表现,是为了反衬荆轲的镇定勇敢,从而佐证文中的观点——荆轲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