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2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神雕侠侣(节选)

金庸

郭靖拍案而起,登城瞭望。只见敌兵的万人队在离城数里之地列开阵势,却不进攻。过不多时,千余个工匠负石竖木,筑成了一个十余丈高的高台。

这时黄药师、黄蓉、一灯、朱子柳[注]等都已在城头观敌,见蒙古兵忽然构筑高台,均感不解。郭靖道:我久在蒙古军中,从未见过他们做这般怪事。

说话之间,又望见千余名士兵舞动长锹铁铲,在高台四周挖了一条又深又阔的壕沟,挖出来的泥土便堆在壕沟以外,成为一堵土墙。黄药师怒道:襄阳城是三国时诸葛亮的故居,鞑子无礼,在这位大贤门前玩弄玄虚,岂不是欺大宋无人么?

只听得号角吹动,鼙鼓声中,一个万人队开了上来,列在高台左侧,跟着又是一个万人队列在右侧。阵势布定,又有一个万人队布在台前,连同先前的万人队,一共是四个万人队围住了高台。这个大阵绵延数里,盾牌手、长矛手、斩马手、强弩手、折冲手,一层一层,将那高台围得铁桶相似。

猛听得一阵号响,鼓声止歇,数万人鸦雀无声,远处两乘马驰到台下。

马上乘客翻身下鞍,携手上了高台,只因隔得远了,两人的面目瞧不清楚,依稀可见似是一男一女。

众人正错愕间,黄蓉突然惊呼一声,往后便倒,竟是晕了过去。众人急忙救醒,齐问怎么?甚么事?黄蓉脸色惨白,颤声道:是襄儿,是襄儿。众人吃了一惊,面面相觑。朱子柳道:郭夫人,你瞧明白了么?

黄蓉道:我虽瞧不清她面目,但依情理推断,决计是她。鞑子攻城不成,竟然使出奸计,真是……真是无耻卑鄙已极。黄药师和朱子柳经她一说,登时省悟,满脸愤激之色,郭靖却兀自未解,问道:襄儿怎地会到这高台上去?鞑子使甚么奸计了?

黄蓉挺直身子,昂然道:靖哥哥,襄儿不幸落入了鞑子的手里,他们建此高台,台下堆了柴草,却将襄儿置在台上,那是要逼你投降。你若不降,他们便举火烧台,叫咱们夫妇心痛肠断,神智昏乱,不能专心守城。

郭靖又惊又怒,问道:襄儿怎会落入鞑子手里?黄蓉道:连日军务紧急,我怕你分心,没说此事。于是将郭襄如何在绝情谷中被金轮法王掳去之事说了。郭靖一听杨过在谷底失去踪迹,连连追问端详,待听黄蓉说完,皱眉道:蓉儿,这可是你的不对了,过儿生死未明,你怎地便舍他而去?郭靖一向敬重爱妻,从未在旁人之前对她有丝毫失礼,这两句责备之言说得甚重,黄蓉不由得满脸通红。

一灯道:郭夫人深入寒潭,冻得死去活来,查明杨过确系不在谷底,又何况小姑娘落入奸人之手,大伙儿都主张追赶,须怪郭夫人不得。一灯既如此说,郭靖自不敢再说甚么,只恨恨地道:郭襄这小娃儿成日闯祸,倘若过儿有甚好歹,咱们心中何安?让她给蒙古兵烧死了干净。

黄蓉一言不发,转身下城。众人正商议如何营救郭襄,忽见城门开处,一骑向北冲出,马上乘者正是黄蓉。众人一见,无不大惊。郭靖、黄药师、一灯、朱子柳等纷纷上马追出。

一行人奔向高台,在敌人强弓射不到处勒马站定。只见台上站着两人,一个身披黄色僧袍,正是金轮法王,另一个妙龄少女被绑在一根木柱上,却不是郭襄是谁?

郭靖虽恼她时常惹事,但父女关心,如何不急?大声叫道:襄儿,你别慌,爹爹妈妈都来救你啦!他内力充沛,话声清清楚楚地送上高台。郭襄早给太阳晒得昏昏沉沉,忽听得父亲声音,喜叫:爹爹,妈妈!

法王说道:郭大侠,令爱聪明伶俐,老衲本来很喜欢她,颇有意收之为徒,传以衣钵。但大汗有旨,你若不归降,便将她火焚于高台之上。别说你心痛爱女,老衲也觉可惜,还请三思。

郭靖哼了一声,眼见四十名军士手执火把站在台下柴草堆旁,只待法王一声令下,便即点火。四个万人队将这高台守得如此严密,血肉之躯如何冲得过去?何况即使冲近了,火发台焚,又怎救得女儿下来?

他久在蒙古军中,知道蒙古用兵素来残忍,掠地屠城,一日之间可惨杀妇孺十数万人,若将郭襄烧死,真如踩死一只蚂蚁一般,抬起头来,遥望女儿容色憔悴,不禁心中大是痛惜,当下叫道:襄儿听着,你是大宋的好女儿,慷慨就义,不可害怕。爹娘今日救你不得,日后定当杀了这万恶奸僧,为你报仇。懂得了么?郭襄含泪点头,大声叫道:爹爹妈妈,女儿不怕!

郭靖道:这才是我的好女儿!解下腰间铁胎硬弓,搭上长箭,飕飕飕连珠三箭,高台下三名手执火把的蒙古兵应声倒地,三支长箭都是透胸而过。郭靖射术学自蒙古神箭将军哲别,再加数十年的内力修为,他所站之处敌兵箭射不到,他却能以强弩毙敌。众蒙古兵齐声发喊,高举盾牌护身。郭靖道:走罢!勒转马头,与黄蓉等回入城中。

一行人站上城头。黄蓉呆呆望着高台,心乱如麻。

(有删改)

[注]黄药师、郭靖、黄蓉、一灯、朱子柳等人为侠义之士。

文本二

自古以来,武侠就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侠客英雄。自《史记》之后,的形象就存在于人心,唐宋元明清的武侠小说中重视的是除暴安良、快意恩仇。其中宋朝阶段游侠形式的小说变少,白话公案、侠义小说则成了中下层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式样。在近代,辛亥革命后各种思想流派涌入中国,报业、出版业得到空前繁荣,文学艺术得到大力发展,各种风格流派的文艺作品异彩纷呈。而当代武侠小说以古龙、金庸、梁羽生等人为代表。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玄幻武侠的出现,传统武侠小说引申出了玄小说,但其小说里面的人物已经不像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那么贴近生活了。

儒家仁爱思想体现出了孔子的仁者,爱人仁爱思想不仅贯穿整部《论语》,而且还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儒家认为‘仁’是‘爱人之本’,认为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所以在《论语》中可以看出有时孔子用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的德行,而是指一切德行的总和,金庸武侠小说在其作品里详细地表达了其背后深藏的儒家思想。

(摘编自马莲《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义文化微探》)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头写蒙古兵修筑高台时众人疑惑,此处设置悬念,为下文郭襄的出场做铺垫。
B.小说着重刻画郭靖和郭襄,对其他人物笔墨不多,主次分明,突出了郭靖和郭襄的性格特点。
C.文中详细描写蒙古军兵强马壮,敌众我寡,营造出襄阳大战的紧张氛围,引人入胜。
D.本文通过一连串的射箭动作描写,突出了郭靖武艺高强,箭术精湛。
【小题2】请简要分析文中黄蓉的心理变化过程。
【小题3】金庸的小说善于通过塑造侠士形象来展现“侠义”精神,请结合文本,谈谈郭靖的形象特点。
22-23高一下·内蒙古通辽·期末
知识点:金庸(1924-2018)中国现当代小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任盈盈演奏《笑傲江湖曲》

金庸

令狐冲又惊又喜,依稀记得便是那天晚上所听到、曲洋所奏的琴韵。

这一曲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温柔雅致,令狐冲虽不明乐理,但觉这位婆婆所奏,和曲洋所奏的曲调虽同,意趣却大有差别。这婆婆所奏的曲调平和中正,令人听着只觉音乐之美,却无曲洋所奏热血如沸的激奋。奏了良久,琴韵渐缓,似乎乐音在不住远去,倒像奏琴之人走出了数十丈之遥,又走到数里之外,细微几不可再闻。

琴音似止未止之际,却有一二下极低极细的箫声在琴音旁响了起来。回旋婉转,箫声渐响,恰似吹箫人一面吹,一面慢慢走近,箫声清丽,忽高忽低,忽轻忽响,低到极处之际,几个盘旋之后,又再低沉下去,虽极低极细,每个音节仍清晰可闻。渐渐低音中偶有珠玉跳跃,清脆短促,此伏彼起,繁音渐增,先如鸣泉飞溅,继而如群卉争艳,花团锦簇,更夹着间关鸟语,彼鸣我和,渐渐地百鸟离去,春残花落,但闻雨声萧萧,一片凄凉肃杀之象,细雨绵绵,若有若无,终于万籁俱寂。

箫声停顿良久,众人这才如梦初醒。王元霸、岳不群等虽都不懂音律,却也不禁心驰神醉。易师爷更是犹如丧魂落魄一般。

(摘自《笑傲江湖》)

【小题1】有人说“走出了数十丈之遥,又走到数里之外”中的“遥”与“外”应该交换位置,这种看法对吗?
【小题2】第3段最后一个长句子的意境,与《琵琶行》中哪4个诗句描写的情景相似?
【小题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中说“这位婆婆所奏,和曲洋所奏的曲调虽同,意趣却大有差别”是因为演奏者的思想性格,情感经历迥异。
B.第3段描摹箫声,具体生动地反映了一年四季自然景物变化的情景。
C.第3段描写音乐主要采用侧面烘托和通感的修辞方法。
D.文中写王元霸、岳不群、易师爷等都不懂音律,但却听得心驰神醉,丧魂落魄,这样描写有点儿自相矛盾。
E.《笑傲江湖曲》是小说《笑傲江湖》的主题曲,所以曲调既粗旷又细腻,既豪放又典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华民族长期地、不断地发展壮大,到底有何道理?有哪些规律?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现在仍真正兴旺发达的文明:一是西方的欧美文明,一是东方的中国文明。而中国文明历史悠久且延续不断,则又是世界唯一的。他说:一种文明总会遇到外来的挑战,如果该文明能很好地应对这个挑战,就能继续发展;如果不能很好地应对挑战,就会衰退,甚至消亡。这里也有多种情况:一种是遇到强大外族的打击,整个民族被杀光杀尽了;一种是民族内部长期僵化,没有改革,结果衰落了;有的则因自己的腐化而垮台;还有一种就是分裂,国家内战不休。

纵观中国历史,大概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规律,我们的民族先是统一强盛,后来慢慢腐化,组织力量衰退。此时如果出现一些改革,就会中兴。如果改革失败了,或者自己腐化了,那么外族就会入侵。在外族入侵的时候,我们民族有个很特殊的现象,就是外族的入侵常常是我们民族的转机。历史上常常是外族人来了之后,我们华夏民族就跟它同化、融合,一旦同化、融合了,我们华夏民族就壮大起来,统一起来。之后可能又腐化了,衰退了,或者分裂了,外族人来了,我们民族再融合,又壮大,如此循环往复。其他国家或民族遇到外族入侵,要么打赢要么打不赢,要是打不赢,这个国家或民族就会垮台。我们中华民族遇到外族入侵时,常常能把外族打退,打不退的情况也很多,但却很难被征服。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有一股韧力,一股很顽强的抵抗力量;一方面我们又很开放,在文化上同它们融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大家变成一个民族,我们的民族从此又壮大起来。

为什么中国可以融合外族,而西方就融合不了呢?我认为:一是我国一开始就是农业社会,生产力比较高,技术比较先进,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可以发展文化;二是从西周开始,我们就有一个严密的宗法社会制度,后世总认为封建的宗法制度很束缚人的思想,其实我们民族正是由于有了严密的继承制度,从而减少了内部的争斗和战争。一些游牧民族本来很强盛,但往往在关键的时候闹分裂。父亲死后,他的儿子们就会抢父亲的位子坐,罗马也有这种情况。一抢位子,就要打架,就要内乱。本来很强盛的部落,一分裂,就要自己打自己。一个社会的基本法律制度固定了,社会就会很稳定,内部斗争就会大大减少,这是民族强盛的重要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对外族是很开放的。比如在唐朝,甚至有两三个外国人当“国务院总理”。

中华民族之所以这样壮大,靠的就是改革和开放。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内部要积极进行改革,努力克服困难,改革成功了,我们的民族就会中兴。同时我们还要对外开放,因为我们相信自己的民族很强大,外来的武力或外来的文化我们都不害怕。

(摘编自金庸《不要一提起历史就认为我们民族不行》)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明被认为是世界上现存唯一的历史悠久且延续不断、至今仍兴旺发达的文明。
B.中国历史总是先统一强盛,后腐败衰退,再招致外族入侵,再民族同化、融合直至统一壮大。
C.我们民族通常能打败外族,即使有时被打败也能同化融合外族,所以中国文明延续不断。
D.我们民族拥有的顽强抵抗力和开放包容性是我们民族不会轻易被外族征服的重要原因。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多处使用对比的论证手法,来突出我们中国文明绵延几千年至今仍兴旺发达的原因。
B.文章在谈到宗法制度对中国文明的消极影响时,也肯定了它积极的一面,具有辩证意味。
C.文章第三段分别从经济、政治、外交等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华民族能同化融合外族的原因。
D.文章总结了改革开放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意义,探讨了民族自信心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国家只要遭遇内部腐化、分裂,长期僵化封闭或外部强大力量的打击就会消亡。
B.罗马因缺乏像我国西周时期那样严密的继承制度而在关键时候闹分裂,以致走向衰亡。
C.唐朝历史上竟让外族人在朝任职,说明那时候我们国家是开放的,具有相当的包容性。
D.如果改革开放让中华民族强大,那么专制和封闭的政策就必定会导致国家落后乃至消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神雕侠侣(节选)

金庸

郭靖拍案而起,登城瞭望。只见敌兵的万人队在离城数里之地列开阵势,却不进攻。过不多时,千余个工匠负石竖木,筑成了一个十余丈高的高台。

这时黄药师、黄蓉、一灯、朱子柳[注]等都已在城头观敌,见蒙古兵忽然构筑高台,均感不解。郭靖道:我久在蒙古军中,从未见过他们做这般怪事。

说话之间,又望见千余名士兵舞动长锹铁铲,在高台四周挖了一条又深又阔的壕沟,挖出来的泥土便堆在壕沟以外,成为一堵土墙。黄药师怒道:襄阳城是三国时诸葛亮的故居,鞑子无礼,在这位大贤门前玩弄玄虚,岂不是欺大宋无人么?

只听得号角吹动,鼙鼓声中,一个万人队开了上来,列在高台左侧,跟着又是一个万人队列在右侧。阵势布定,又有一个万人队布在台前,连同先前的万人队,一共是四个万人队围住了高台。这个大阵绵延数里,盾牌手、长矛手、斩马手、强弩手、折冲手,一层一层,将那高台围得铁桶相似。

猛听得一阵号响,鼓声止歇,数万人鸦雀无声,远处两乘马驰到台下。

马上乘客翻身下鞍,携手上了高台,只因隔得远了,两人的面目瞧不清楚,依稀可见似是一男一女。

众人正错愕间,黄蓉突然惊呼一声,往后便倒,竟是晕了过去。众人急忙救醒,齐问怎么?甚么事?黄蓉脸色惨白,颤声道:是襄儿,是襄儿。众人吃了一惊,面面相觑。朱子柳道:郭夫人,你瞧明白了么?

黄蓉道:我虽瞧不清她面目,但依情理推断,决计是她。鞑子攻城不成,竟然使出奸计,真是……真是无耻卑鄙已极。黄药师和朱子柳经她一说,登时省悟,满脸愤激之色,郭靖却兀自未解,问道:襄儿怎地会到这高台上去?鞑子使甚么奸计了?

黄蓉挺直身子,昂然道:靖哥哥,襄儿不幸落入了鞑子的手里,他们建此高台,台下堆了柴草,却将襄儿置在台上,那是要逼你投降。你若不降,他们便举火烧台,叫咱们夫妇心痛肠断,神智昏乱,不能专心守城。

郭靖又惊又怒,问道:襄儿怎会落入鞑子手里?黄蓉道:连日军务紧急,我怕你分心,没说此事。于是将郭襄如何在绝情谷中被金轮法王掳去之事说了。郭靖一听杨过在谷底失去踪迹,连连追问端详,待听黄蓉说完,皱眉道:蓉儿,这可是你的不对了,过儿生死未明,你怎地便舍他而去?郭靖一向敬重爱妻,从未在旁人之前对她有丝毫失礼,这两句责备之言说得甚重,黄蓉不由得满脸通红。

一灯道:郭夫人深入寒潭,冻得死去活来,查明杨过确系不在谷底,又何况小姑娘落入奸人之手,大伙儿都主张追赶,须怪郭夫人不得。一灯既如此说,郭靖自不敢再说甚么,只恨恨地道:郭襄这小娃儿成日闯祸,倘若过儿有甚好歹,咱们心中何安?让她给蒙古兵烧死了干净。

黄蓉一言不发,转身下城。众人正商议如何营救郭襄,忽见城门开处,一骑向北冲出,马上乘者正是黄蓉。众人一见,无不大惊。郭靖、黄药师、一灯、朱子柳等纷纷上马追出。

一行人奔向高台,在敌人强弓射不到处勒马站定。只见台上站着两人,一个身披黄色僧袍,正是金轮法王,另一个妙龄少女被绑在一根木柱上,却不是郭襄是谁?

郭靖虽恼她时常惹事,但父女关心,如何不急?大声叫道:襄儿,你别慌,爹爹妈妈都来救你啦!他内力充沛,话声清清楚楚地送上高台。郭襄早给太阳晒得昏昏沉沉,忽听得父亲声音,喜叫:爹爹,妈妈!

法王说道:郭大侠,令爱聪明伶俐,老衲本来很喜欢她,颇有意收之为徒,传以衣钵。但大汗有旨,你若不归降,便将她火焚于高台之上。别说你心痛爱女,老衲也觉可惜,还请三思。

郭靖哼了一声,眼见四十名军士手执火把站在台下柴草堆旁,只待法王一声令下,便即点火。四个万人队将这高台守得如此严密,血肉之躯如何冲得过去?何况即使冲近了,火发台焚,又怎救得女儿下来?

他久在蒙古军中,知道蒙古用兵素来残忍,掠地屠城,一日之间可惨杀妇孺十数万人,若将郭襄烧死,真如踩死一只蚂蚁一般,抬起头来,遥望女儿容色憔悴,不禁心中大是痛惜,当下叫道:襄儿听着,你是大宋的好女儿,慷慨就义,不可害怕。爹娘今日救你不得,日后定当杀了这万恶奸僧,为你报仇。懂得了么?郭襄含泪点头,大声叫道:爹爹妈妈,女儿不怕!

郭靖道:这才是我的好女儿!解下腰间铁胎硬弓,搭上长箭,飕飕飕连珠三箭,高台下三名手执火把的蒙古兵应声倒地,三支长箭都是透胸而过。郭靖射术学自蒙古神箭将军哲别,再加数十年的内力修为,他所站之处敌兵箭射不到,他却能以强弩毙敌。众蒙古兵齐声发喊,高举盾牌护身。郭靖道:走罢!勒转马头,与黄蓉等回入城中。

一行人站上城头。黄蓉呆呆望着高台,心乱如麻。

(有删改)

[注]黄药师、郭靖、黄蓉、一灯、朱子柳等人为侠义之士。

文本二

自古以来,武侠就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侠客英雄。自《史记》之后,的形象就存在于人心,唐宋元明清的武侠小说中重视的是除暴安良、快意恩仇。其中宋朝阶段游侠形式的小说变少,白话公案、侠义小说则成了中下层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式样。在近代,辛亥革命后各种思想流派涌入中国,报业、出版业得到空前繁荣,文学艺术得到大力发展,各种风格流派的文艺作品异彩纷呈。而当代武侠小说以古龙、金庸、梁羽生等人为代表。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玄幻武侠的出现,传统武侠小说引申出了玄小说,但其小说里面的人物已经不像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那么贴近生活了。

儒家仁爱思想体现出了孔子的仁者,爱人仁爱思想不仅贯穿整部《论语》,而且还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儒家认为‘仁’是‘爱人之本’,认为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所以在《论语》中可以看出有时孔子用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的德行,而是指一切德行的总和,金庸武侠小说在其作品里详细地表达了其背后深藏的儒家思想。

(摘编自马莲《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义文化微探》)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头写蒙古兵修筑高台时众人疑惑,此处设置悬念,为下文郭襄的出场做铺垫。
B.小说着重刻画郭靖和郭襄,对其他人物笔墨不多,主次分明,突出了郭靖和郭襄的性格特点。
C.文中详细描写蒙古军兵强马壮,敌众我寡,营造出襄阳大战的紧张氛围,引人入胜。
D.本文通过一连串的射箭动作描写,突出了郭靖武艺高强,箭术精湛。
【小题2】请简要分析文中黄蓉的心理变化过程。
【小题3】金庸的小说善于通过塑造侠士形象来展现“侠义”精神,请结合文本,谈谈郭靖的形象特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