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阿房宫赋

(唐)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小题1】课文中画直线句有六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涂黑。
不敢言A而敢怒B独夫C之心D日益E骄固F戍卒G叫H函谷I举J楚人K一炬L可怜焦土
【小题2】对选文中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以后的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时济俗的情怀。
B.第一段运用比喻、夸张、衬托的手法和虚实结合的写法,通过写阿房宫耗材之多、占地之广、规模之大,突出了阿房宫的恢宏气势。
C.第二段从两个方面进行铺陈:一是由人的被践踏写到物品的被践踏,一是写尽豪华奢侈和荒淫骄横。这些描写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的特点。
D.第三段写秦的横征暴敛导致了农民起义,推翻其统治;第四段意在总结秦亡的历史教训,指出“后人”如不知借鉴,必将重蹈覆辙,这两段议论由古及今,卒章显志。
【小题3】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22-23高一下·西藏林芝·期末
知识点:杜牧(803-853)杂记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戍卒叫,函谷,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独夫之心,日益骄       固:顽固
B.使六国各爱其人       使:让
C.戍卒叫,函谷       举:攻占
D.则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递:传递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一人之心,千万人心也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B.后人哀之不鉴之                       君子博学日已参省乎已
C.使负栋之柱,多南亩之农夫       月出东山之上
D.使六国各爱其人,足以拒秦       木受绳
【小题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二段的议论则透过历代封建王朝改朝换代的表面现象,直斥其压迫人民、掠夺人民的最高统治者。眼光更深远,将一千年前的“史实”与一千年后的“现实”联系起来,生发成一条规律。
C.作者写《阿房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喻朝政。但写阿房宫被焚时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里又流露出作者对秦朝的怜悯之情。
D.作者借秦王朝灭亡玄事,写秦朝覆灭的原因,又以六国衰亡为铺垫。“六国”因不爱其民而“毕”其统治,秦国如吸取教训,“复爱六国之人”,那么就不会迅速灭亡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意指今人不要步秦人之后尘。
【小题4】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心,千万人之心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楚人一,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非秦。族秦者,秦,非天下。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一人心,千万人之心也
B.奈何取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C.架梁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D.使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也”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灭六国者,六国,非秦
B.族秦者,秦,非天下
C.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锱铢:古代重量单位。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B.钉头磷磷,多于在之粟粒 庾:谷仓。
C.戍卒叫,函谷举:拔,攻占。
D.楚人一,可怜焦土 炬:火把。
【小题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后人”含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D.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小题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题目。

贺,长吉,郑王之孙也。七岁能辞章,名动京邑。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曰: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岂有不识之理?遂相过其家,使赋诗。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无人,援笔题曰《高轩过》。二公大惊,以所乘马命联镳而还,亲为束发。贺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公(指韩愈)为著《讳辩》一篇。后官至太常寺奉礼郎。

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旦日出,骑弱马,从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凡诗不先命题,及暮归,太夫人使婢探囊中,见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上灯,与食,即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非大醉吊丧,率如此

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味畦径时无能效者。乐府诸诗,云韶众工,谐于律吕。尝叹曰:我年二十不意,一生愁心,谢如梧叶矣。忽疾笃,恍惚昼见人绯衣驾赤虬腾下,持一版书,若太古雷文,曰: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贺叩头辞,谓母老病;其人曰:天上比人间差乐,不苦也。居倾,窗中勃勃烟气,闻车声甚速,遂绝。死时才二十七,莫不怜之。李藩缀集其歌诗,因托贺表兄访所遗失,并加点窜,付以成本。弥年绝迹。乃诘之,曰:每恨其傲忽,其文已焚之矣。”今存十之四五。杜牧为序者五卷,今传。

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信然。贺天才俊拔,弱冠而有极名。天夺之速,岂吝也耶?若少假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今兹惜哉!

(节选自《唐才子传·李贺》)

贺,唐皇诸孙,字长吉。元和中,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丘垄,不足为其恨怨悲愁也;鲸味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乃贺所为,得有是?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今古未尝经道者,贺生二十七年死矣,世皆曰: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

(选自杜牧《李贺集》序)


【注】郑王:李亮,唐高祖李渊的从父,隋朝时任海州刺史,高祖武德初年封郑王。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
B.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
C.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
D.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
【小题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礼记》说:“幼名,冠字。”古时婴儿出生后,一般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的时候取字。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和“名”相表里,所以又叫“表字”。
B.总角,古时少儿未冠、少女未及笄时的发型,泛指童年时期。因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而名。《诗经》有“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C.云韶,黄帝所作之《云门》及虞舜所作之《大韶》的并称,后指宫廷音乐。晋曹毗《江左宗庙歌·歌哀皇帝》有“愔愔云韶,尽善尽美。”后句的“律吕”一词亦指音乐。
D.表兄,舅、姑、姨的儿子,比自己年龄大的称作表兄;分为姑表和姨表。贾宝玉和林黛玉属于姨表兄妹,和薛宝钗属于姑表兄妹。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贺,幼年时就会写诗作文,名震京城。韩愈、皇甫湜读其作品,感到很惊讶,不相信是其所写,甚至到李贺家当面看虚实。
B.李贺的表哥受人所托,访求李贺遗失的作品,但拿了费用后一年多不见其踪影。原来是恨李贺傲气十足,把他的诗文都烧了。
C.杜牧赞扬了李贺在风格、意趣等方面的成就,认为他是《离骚》的继承者,特别是在君臣治乱等说理上有激发人心的感慨。
D.两篇选文都肯定了李贺的文学才华,并表现出对李贺英年早逝的惋惜,认为他如果没有那么早离世,能写出更多杰作。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即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非大醉吊丧,率如此。
(2)若少假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
【小题5】李商隐《李贺小传》有:“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联系文章内容概括李贺之“奇”。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