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武安君①伐韩,
五十五年,秦左庶长王攻上党,拔之。上党民走赵,赵廉颇军于长平,以按据上党民。王因伐赵,赵军数战不胜,止一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五·秦国伐韩》,有删改)
【注】①武安君:指秦国名将白起,因白起数立战功,秦封其为武安君。
【小题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其吏民A皆安B于赵C不乐D为秦E有城市邑F十七G愿再拜献H之大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拔,攻克,与“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拔”字含义不同。 |
B.日,指“每日”,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中“日”字含义相同。 |
C.裨将,在古代是副将之义,古代军队中主帅麾下的副将称裨将,即辅佐主帅的偏将。 |
D.“秦内郑朱矣”与“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两句中“内”的含义不同。 |
A.秦将白起率军攻打韩国的上党郡,切断上党郡与外界的交通要道,韩国因此无法得到救援。 |
B.对于是否接受上党郡之事,赵豹与赵胜的态度不一致,赵王决定亲自去接受韩国上党郡。 |
C.赵王封原上党郡守冯亭为华阳君,赐给他封地,但冯亭不忍心出卖君主的土地还去寻求封赏。 |
D.秦国攻打赵国,楼昌建议派使节与秦国讲和,虞卿反对的原因之一是“和与不和,控制权在秦国”。 |
(1)赵被秦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矣。
(2)上党民走赵,赵廉颇军于长平,以按据上党民。
【小题5】虞卿是如何看待“秦国接待郑朱”一事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上①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节选自《资治通鉴·一九二·唐纪八》)
材料二:
太宗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房玄龄,初仕隋。太宗徇地②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玄龄既遇知己,遂罄竭心力。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论者称为良相焉。杜如晦,初为
(节选自吴兢《贞观政要·论任贤第三》)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徇地:掠取土地。③端拱:闲适自得,清静无为。④隐太子:太子李建成。
【小题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太宗A既诛B隐太子C召征D责之曰E汝离间我F兄弟G何也?
【小题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王,唐高祖李渊封李世民为秦王,因其封地主要在以前秦国境内故称秦王。 |
B.藩,屏障,与《过秦论》“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的“藩”意思相同。 |
C.四方,原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泛指各处,文中指天下亦即整个国家。 |
D.敛容,神色变得庄重,与《琵琶行》“整顿衣裳起敛容”的“敛容”意思相同。 |
A.封德彝受命推举贤能,很久却一无所得,他认为自己已很尽力,只是当下没有奇才。 |
B.唐太宗非常重视人才,认为治国安邦之本须用对人才,故选才不拘一格、不问出处。 |
C.房玄龄与太宗一见如故,感念太宗知遇之恩,尽心尽力,日夜操劳,不敢稍有所失。 |
D.魏征有经国之才,但性情耿直,常常不顾情面犯颜进谏,规劝太宗,深得太宗信任。 |
(1)时军国多事,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
(2)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小题5】简要分析唐太宗是从哪些角度批评封德彝的。
神功元年冬,闰十月,以幽州都督狄仁杰为鸾台
久视二年夏,四月,
太后信重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仁杰屡以老疾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生四夷/皆在先王封略之外/故东拒沧海/西阻流沙/北横大漠/南阻五岭/此天所以限夷狄/而隔中外也。 |
B.天生四夷皆在/先王封略之外故/东拒沧海/西阻流沙/北横大漠/南阻五岭/此天所以限夷狄而隔中外也。 |
C.天生四夷/皆在先王封略之外/故东拒沧海/西阻流沙/北横大漠/南阻五岭/此天所以限夷狄而隔中外也。 |
D.天生四夷皆在/先王封略之外故/东拒沧海/西阻流沙/北横大漠/南阻五岭/此天所以限夷狄/而隔中外也。 |
A.侍郎,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自唐以后,三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 |
B.戊申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4个。中国传统历法中有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文中的“戊申”属于干支纪日。 |
C.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自请退职,常称“乞骸骨”,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 |
D.宿直,又称“寓直”,唐代有文官宿直制度,即官员夜间值守官舍,其含义与今日部分公务员“值夜班”大抵相当。 |
A.狄仁杰很有政治谋略。在任鸾台侍郎时,就提出要因地制宜,利用少数民族的力量来安定边境。他的建议最终没有施行。 |
B.狄仁杰性情耿介,有直臣之气。他经常在朝堂上直言谏诤,武则天对他所提的建议意见大多采纳,有时甚至违背了自己的本意。 |
C.狄仁杰为国选贤举能。选才认真,所选人才大多成了名臣;用才较真,他坚持荐举张柬之为相,武则天最终采纳了他的意见。 |
D.狄仁杰一生清正忠贞,深受老百姓的爱戴;但教子无方,儿子贪婪残暴,狄仁杰因此被拖累了名声。 |
(1)彼胡僧诡谲,直欲邀致万乘,以惑远近之人耳。
(2)太后信重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
【小题5】武则天向狄仁杰征询关于将相之才的人选时,狄仁杰给出了什么样的建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瑜至,谓权曰:“将军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
赤壁之战,操之必败,瑜之必胜,非一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A.兼仗父兄之 |
B. |
C.固守以 |
D.以此施之于吴则 |
A.将军 |
B.请 |
C.吴凭江 |
D.荆土思归之士先 |
A.刘表新降之/众几半之而恃之/以为水军之用/新附之志不坚/而怀土思散以各归/其故地者近而易 |
B.刘表新降之/众几半之/而恃之以为水军/之用新附之志/不坚而怀土思散/以各归其故地者/近而易 |
C.刘表新降之众几半之/而恃之以为水军之用/新附之志不坚/而怀土思散以各归其故地者/近而易 |
D.刘表新降之众几半之/而恃之以为水军/之用新附之志/不坚而怀土思散/以各归其故地者近而易 |
A.周瑜认为曹操来攻打东吴是自寻死路,孙权不应该投降曹操,而应该替汉王朝除去这个乱臣贼子。 |
B.孙权非常认同周瑜对当前局势的分析,并借机向众人表明了自己与曹操势不两立的坚决态度。 |
C.孙权觉得手下的将领和官吏很多人都和他的想法不一致,只有周瑜和子敬是上天派来赞同他的意见的。 |
D.王夫之认为曹操想趁着打败袁绍的形势攻下荆、吴,但如果他用对付袁绍的办法对付东吴则是错误的。 |
(1)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2)即微火攻,持之数月,而操亦为官渡之绍矣。
【小题6】周瑜和王夫之认为曹操必败的原因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简要概括。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