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樊哙,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于芒砀山泽间。沛公起,哙以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败泗水守薛西,击章邯军濮阳,破赵贲军开封,攻武关,至霸上,无不却敌先登。项羽闻沛公欲王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进至戏。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飨军士,中酒,亚父使项庄拔剑舞坐中,击沛公。樊哙居营外,闻事急,即带剑拥盾入。项羽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也。”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起如厕,麾樊哙出,与俱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项羽死,汉王即位,以哙坚守战有功,益食邑八百户。又以将军从高祖平燕王臧荼、楚王韩信,更赐爵列侯,与剖符,世世勿绝,食舞阳,迁左丞相。哙以吕后女弟吕媭为妇,故其比诸将最亲。先黥布反时,高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内群臣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孝惠六年,哙,谥曰武侯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帝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内群臣/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B.高帝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内群臣/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C.高帝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内群臣/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D.高帝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内群臣/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刘邦的称谓有多种:高祖、沛公、汉王、高帝等。其中“高祖”“高帝”是其谥号,“沛公”是因其起兵于沛,“汉王”源于其被封为汉中王。
B.古代乘车,尊者在左,御者居中,一人在右。“参乘”,就是在车右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成语“虚左以待”的“虚左”便含有对对方尊敬之意。
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的皇子公主,或封王的贵族。古有“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之说。
D.樊哙死后,“谥曰武侯”。“侯”,是古代爵位的一种,是古代君王对贵戚功臣等的封赐。封赐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侯”居第二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勇猛无敌。樊哙虽出身低微,以杀狗为生,但败泗水,击章邯,破赵贲,攻武关,所向披靡;汉朝建立后,樊哙又平定燕王、楚王。英勇善战。
B.樊哙忠心为君。沛公起兵时,樊哙跟随沛公征战;项庄舞剑,威胁沛公安全之时,樊哙带剑拥盾入,以备不测。汉王即位后,樊哙又跟随高祖平叛。
C.樊哙智慧不凡。樊哙借项羽赐卮酒彘肩之机,义责项羽:先表豪壮之气,次述沛公之德,再数项羽之失,最后推心置腹为项羽着想。令项羽无言以对。
D.樊哙胆识过人。高帝一度病重,十多天不见群臣,樊哙闯入宫中,面见高帝,指责他假装生病,不理朝政,宠信宦官,并以赵高作乱之事警示高帝。
【小题4】将所学课文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③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22-23高一下·重庆南岸·阶段练习
知识点:司马迁(前145-前90)《史记》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赵高有大罪秦王令恬弟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始皇至沙丘,秘之,群臣莫知。是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常从。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因有贼心,乃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阴谋,立胡亥为太子。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二世遣使者之阳周,令蒙恬曰:“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节选自《史记·蒙恬列传》)


【注】大父:(祖父)。上卿:(官名。周王室与诸侯国皆有卿,最尊贵的称“上卿”)。拜:(古代一种表示敬意的礼节;授予官职)。内史:(秦官,掌治京畿地方)。戎狄:(古民族名,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称戎,北部少数民族称狄)。河南:(黄河以南)。延袤:(绵亘;绵延连续)。河:(特指黄河)。逶蛇:(逶迤,弯曲延伸的样子)。匈奴:(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参乘:(陪乘或陪乘的人。古代乘车之法,尊者居左,驭者居中,陪乘者居右。此处用为动词)。阿法:(枉法;违法)。宦籍:(记录官员名位的簿册文书)。敦:(惇厚,淳厚)。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的死)。中车府令:(古代执掌乘舆之官)。雅:(平日,向来)。太子:(中国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喟然:(形容叹气的样子)。直道:(古道路名。秦始皇在公元前212年命蒙恬开筑,该古道北起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至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是连接关中平原与河套地区的主要通道)。亭障:(边塞险要地设置的堡垒)。堑:(动词,挖掘)。堙(填,堵塞)。痍伤:(受创伤)。瘳:(病愈)。存孤:(抚养孤儿)。众庶:(众民;百姓)。阿意:(迎合他人的意旨)。兴功:(建立功业)。何乃:(何能。怎么能)。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赵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B.赵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C.赵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D.赵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古代特指黄河。“河南”“河北”分别指黄河以南、黄河以北地区。
B.参乘,陪乘或陪乘的人。古人乘车,尊者在左,一人在右陪坐。
C.崩,古时专指皇帝的死,等同于“驾崩”。文中指秦始皇病死在沙丘。
D.太子,常作为中国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按礼俗多由嫡长子来担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恬出身名门。祖父蒙骜侍奉秦昭王,位至上卿,蒙恬因家世荫庇担任秦将。
B.蒙恬功劳卓著。他统军北逐戎族和狄族,修筑长城,威震匈奴,并参与修建秦直道。
C.蒙恬深受重用。秦始皇宠信蒙恬;他的弟弟蒙毅也被秦始皇亲近,位列上卿。
D.蒙恬结局悲惨。蒙恬有大功于秦而被秦二世逼杀,他的弟弟也受他牵连而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2)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
【小题5】蒙恬一生功勋卓著,司马迁却评价他“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请结合文本,概括并分析司马迁这样评价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西入秦。至秦,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二十余年,竞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

后,始皇没,二世立。法令诛罚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又作阿房之宫,赋敛愈重、戍徭无已。于是楚戍卒陈胜、吴广等乃作乱,起于山东,杰俊相立,自重为侯王、叛秦、兵至鸿门。李斯数欲请间谏,二世不许。

李斯上书言赵高之短曰:夫高,故贱人也,无识于理,贪欲无厌,求利不止,列势次主,求欲无穷,臣故曰二世乃私告赵高。高曰:丞相所患者独高,高已死,丞相即欲为所为。于是二世曰:以李斯属郎中令。

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叹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且二世之岂不乱哉!吾非不谏也,而不吾听也。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夷三族。

太史公曰: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嫡立庶。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极忠而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与周、召列矣。

(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遣谋士持金玉以游说诸侯             赍:赠送、送给
B.臣故曰                                               殆:危亡、危险
C.且二世之岂不乱哉                           治:治理、治国
D.人皆以斯极忠而五刑死                    被:遭受、蒙受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西入秦                                               度我至军中,公
B.李斯上书言赵高之短                           之以饥馑
C.仰天叹曰                                        夜缒
D.斯之功与周、召列矣                           臣死不避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
B.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
C.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
D.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斯具有敏锐的眼光,他预知到在六国没有建功立业的希望,就来到秦国,秦始皇重用他,听从他的建议广纳贤士。
B.李斯的子女都成为了皇亲国戚,三川郡守李由请假回咸阳时,文武百官都去给李斯敬酒庆祝寿诞,李斯可谓是煊赫一时。
C.李斯被捕入狱后,借历数夏桀、商纣、吴王夫差杀死忠臣的所作所为来控诉秦二世的暴虐无道,可以看出他后悔不已。
D.世人都认为李斯对秦可谓忠心耿耿,但司马迁认为李斯受重用却不致力于政治清明,弥补皇帝过失,导致身败名裂,实为不忠。
【小题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2)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
阅读课文《屈原列传(有删改)》,完成各题。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B.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C.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D.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徒,是周朝楚国特有的官名,中原诸侯国无,职位仅次于令尹。《史记》载春申君与屈原曾任左徒。后人亦以左徒作为屈原的别称。
B.大夫,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由高到低设卿、士、大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宋政和年间重订官阶时,在医官中别置“大夫”以下官阶,故今仍沿称医生为大夫。
C.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其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令尹主要由楚国贵族当中的贤能来担任,且多为芈姓(熊氏、若敖氏、薳氏、屈氏、昭氏、景氏、彭氏)之族。
D.三闾,战国时楚国官名,屈原贬后任此职。《史记·屈原列传》裴骃集解中说:“骃案《离骚序》曰: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原(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可见三闾大夫是一种掌管三大姓的宗族事务之官。
【小题3】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的下属没写完,加上上官大夫的谗言,所以怀王发怒而疏远了屈原。
B.屈原痛心怀王听力不好,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品行不正的小人损害国家,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患的意思。
C.怀王在国内迷惑郑袖,在外被张仪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这是怀王不了解人招来的祸害。
D.面对渔夫的劝说,屈原表示宁可投入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也不会让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他在自投汨罗之前还写了《怀沙》赋。
【小题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吴王使之
A.夫子固拙于用
B.不难得之货
C.故人以利其身
D.其不能自举也
【小题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3)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