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A股粽子第一股。这是嘉兴首家上市的老字号和食品类企业。端上资本餐桌,老字号将如何焕发新滋味?做好粽子,但绝不仅限于粽子。五芳斋掌门人厉建平的回答直接有力,我们要坚守守护和创新中华美食的使命,打造一个以糯米食品为核心的中华节令食品品牌!

作为全国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五芳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1921年,商人张锦泉在嘉兴最热闹的张家弄口开了一家粽子店,取五谷芳馨之意命名为荣记五芳斋。随后,这家店的对面和隔壁又分别开设了合记庆记。三家呈字形分布的五芳斋,各自在用料、配方、包裹、烧煮等方面动足脑筋,将一方粽子做成了一门学问。自此,从张家弄口飘散开的浓郁粽香,绵延成为长达一个世纪的商业传奇。如今,历经百余年传承的五芳斋登陆资本市场,不仅激励了众多逆风奔跑的嘉兴企业,而且唤醒了深藏在嘉兴人心底的乡愁味道。

老字号上市,五芳斋并非孤例。据统计,目前全国1128家老字号中有60家已经上市,其中不乏大众耳熟能详的贵州茅台、青岛啤酒、云南白药、全聚德、同仁堂、张小泉等。相比新创品牌,这些老字号最大的优势是品牌知名度高,但这并不能保证它们的A股之旅一帆风顺。与贵州茅台领跑A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天津狗不理新三板挂牌仅五年就摘牌,全聚德一年亏光近三年利润。老字号在资本市场的两极分化说明:上市既是转型发展的良机,也是接受市场检验的大考,如果上市之后还沿用老方法经营、老思路管理,那么即使筹集到再多资金,恐怕也只能铩羽而归。

由此可见,登陆资本市场,不是老字号一劳永逸的终点,而是继续攀登的新起点。过去多年,五芳斋凭借坚守匠心、突破创新,从一家作坊式企业发展为现代上市公司——自主研发专利多达149项,生产基地遍布大江南北,餐饮服务门店超过200家,电商直营销售额高达85亿元,特别是那些文创味十足的咸蛋黄肉粽味薯片”“粽香味雪糕,抓住了不少年轻人的心。借力资本市场,让老字号焕发新味道,五芳斋依然守正创新——一方面,稳住粽子产品线,传承品牌文化,留住老顾客;另一方面,紧跟消费升级步伐,配合端午、中秋、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大力开发嘉湖细点时令产品,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上下功夫,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中国味,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这套经营思路,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做大靠资本,做强靠品牌,做久靠文化。

(摘编自汪莹《让老字号成为城市不老的风景》)

材料二:

老字号品牌面临的四低问题

品牌知名度10%~75%
平均值34%
老字号品牌认知存在年龄断层
购买转化率10%~70%
平均值34%
老字号品牌老用户流失严重
新品知晓率16%~56%
平均值 32%
消费者基本无感老字号品牌产品创新
传播到达率12%~49%
平均值26%
消费者无感老字号品牌营销活动

(资料来源:《老字号品牌白皮书》)

材料三:

什么是老字号?

中秋佳节,拎一盒杏花楼月饼,品尝团圆的滋味;新年将至,提一支芝兰图毛笔,挥洒对来年的期许;乔迁新居,摆一款景泰蓝,营造东方的美感……遍布大江南北的老字号,在琐碎的柴米油盐里,也在雅致的琴棋书画中,它们展示着物质的丰裕,更传承着文化的底蕴。

2022126日,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老字号与历史文化资源联动促进品牌消费的通知》,提出加强老字号文物修缮保护、鼓励老字号融入传统街区建设等。加强老字号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成为当下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老字号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一头连着千姿百态的文化传统。义利食品传承先义后利的开店宗旨,荣宝斋装裱普通中堂有 17 道完整工序………精湛的传统技艺、可贵的工匠精神与独特的服务理念,让老字号成为一代代人的成长记忆。老字号坚守商业道德,追求精益求精,以匠心收获口碑,满足着人们对高品质商品的期待。

随着城市商业生态的更新,一些老字号也面临不小的挑战。如何摆脱经得住百年风雨,经不起市场洗礼的经营窘境,不断擦亮金字招牌?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为老字号的推陈出新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

除了传承手艺、严格品控,老字号更应挖掘传统手艺的当下价值,增加文化创意附加值。天津劝业场大楼、黑龙江马迭尔宾馆、上海豫园……这些老字号旧址或是通过开设场景化、交互式的老字号博物馆,讲述老字号的文化故事;或是融入历史街区保护建设,成为城市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处处集商业、文化、旅游等于一体的老字号综合体,让人们在原址原境中品味老字号的原汁原味。

当下的老字号,亦是曾经的新国潮持中守正出奇制胜始终流淌在老字号的基因里。从与文博文创、国漫的跨界合作,到线上直播的渠道拓展,再到打造互动式、个性化新零售的创新理念,年轻人感受到了老字号在时代洪流中的无限生机,也看到了它们在传统与潮流、品质与个性中的坚守与蜕变。

当工业生产取代了手工制作,当网络直播代替了市井吆喝,老字号有始终不变的坚守,也有锐意求变的朝气。

(摘编自陈世涵《老字号如何持续?》)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国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五芳斋成功上市,这既是转型发展的良机,也是接受市场检验的大考。
B.五芳斋从一家作坊式企业发展为现代上市公司与其重视产品研发和服务,拓宽销售渠道是分不开的。
C.老字号品牌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四低””问题,其中淡化产品宣传是其发展滞后最主要的原因。
D.在生产模式升级、销售模式升级的新时代中,老字号在传承品牌文化的同时,也应有创新求变的勇气。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津“狗不理”新三板挂牌仅五年就摘牌,全聚德“一年亏光近三年利润”,这说明进入资本市场并不是终点。
B.老字号品牌认知存在“年龄断层”的问题,这说明老字号企业应积极研发满足不同年龄层群体需求的产品。
C.老字号关乎文化传统和百姓的日常生活,作为老字号企业应当坚守商业道德,追求精益求精,以匠心收获口碑。
D.发展老字号可以将其融入历史街区保护建设,使之成为城市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增强城市文化内涵和经济活力。
【小题3】请结合材料分析,如何让老字号与时俱进,保持品牌的生机与活力。
2023·内蒙古巴彦淖尔·模拟预测
知识点:时评报告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多年来,网络小说在类型的创造上取得突出成绩。但隐伏在网络文学深处的集体无意识与商业化结合,酿成类型小说创作的固化与僵化现象。何弘指出:网络文学要想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在题材方面进行创新,要有能力表达时代经验,体现时代精神。

网络文学最初以其鲜明的互动性、无功利性获得发展,但随着商业资本介入运作,网络写手必须在残酷的商业化竞争中写出好故事,不断取悦读者,才能适者生存。商业资本不仅介入网络文学的生产与阅读,近年来,它更深度地开发出网文的影视剧、游戏、动漫等文化产品,形成了产业链内部互相打通的网络文学IP热。但是,如果盲目逐利,过度追求娱乐性与媚俗化,最终必然会扭曲受众的价值观与审美趣味,并从根本上损伤网络文学生态。

中国网文出海,已成为全球化的新兴文化现象。独特的中国文化、引起读者共鸣的感情、精彩好看的故事,是中国网文吸引海外读者的三大要素。

(摘编自《放弃探究时代精神 网络文学就是长不大的孩子》,光明日报)

材料二:

网络文学在中国已经走过20多年历程。不久前发布的一项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指出,题材多元化,成为网络文学内容发展的新趋势。同时,年轻化也成为网络文学发展重要趋势,95后网文用户规模同比提升近20%。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网络文学不断走向主流、走向成熟。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学热门作品不再集中在玄幻、言情等传统题材上,现实主义、二次元等垂直细分题材越来越受欢迎。

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但早期的网络文学创作者受制于年龄和阅历,对于现实生活缺乏把握能力,对于时代精神的感召缺乏足够的敏感,以致沉溺于虚无缥缈的幻想世界,娱乐性强而文学性弱,在许多作品中基本看不到生活与时代的痕迹。

(摘编自《网络文学当与时代同行》,人民日报评论)

材料三:

2019年是中国网络文学提质升级标志性之年。可以说,网络文学颠覆了传统文学出版的模式,当文学编辑还在恪守与作家合作的素养与美德时,网络文学已掀起热潮,将众多读者划入自己的领地。

2018年至2019年,网络文学迎来了现实题材的大爆发,《吾辈当关之百步识人》就是其中的一类行业文行业文是现实题材网文中的一种喜人的新现象,是网络文学现实题材探索的成果。因为网文作者很多来自不同行业,真正做到了在一线在基层,进行的是平视的描摹,所以创作中采用类似非虚构写作手法。

网络文学摆在许多文学编辑面前的第一个特征往往是篇幅长。与相伴的,是网络文学语言的口语化及随意性。挑剔却不保守,对待网络文学作品,胡玉萍的编辑秘诀是特别注意去看一个作品的长项是什么。文学作品会有弱点,也会有长项。网络文学的长项就是特别会讲故事,网络文学作家的长项是没有太多束缚,构思天马行空、大开大合,充满想象力,对读者有一定的吸引力。

网络文学提质升级,传统出版兼容并包,网络文学正在实现新的超越。

(摘编自《网络文学正在实现新超越》,光明日报)

【小题1】下列对网络文学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商业资本介入运作,网络文学为了不断取悦读者,出现了类型小说创作的固化与僵化现象,题材方面也缺乏创新。
B.中国网络文学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引起读者共鸣的感情、精彩好看的故事,这三大要素吸引了很多海外读者。
C.早期的网络文学创作者由于受到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写作内容关乎虚无缥缈的幻想世界,娱乐性强而文学性弱,因此没有优秀作品。
D.如今,网文作者很多来自不同的行业,现实题材网文中出现了的一种新现象“行业文”,是网络文学现实题材探索的成果。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业资本不仅介入网络文学的生产与阅读,还开发出网文的影视剧、游戏、动漫等文化产品,势必从根本上损伤健康的网络文学生态。
B.中国网络文学已走过20多年历程,不断走向主流、走向成熟,题材多元化,网文用户年轻化已成为网络文学发展重要趋势。
C.网络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篇幅长,特别会讲故事,作家构思奇特,敢于大胆想象,因而网文对读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D.网络文学将众多读者划入自己的领地,颠覆了传统文学出版的模式;网络文学语言风格往往呈现出口语化和随意性特点。
【小题3】如何促进网络文学更好地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金华浦江乡村戏台边听婺剧经典折子戏,在衢州柯城美术馆欣赏色彩明丽的农民画,在温州瓯江两岸打卡24小时不打烊的自助城市书房,在东阳横店影视实景拍摄基地领略光影魅力……浙江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一处处别具特色的文化地标、一个个亮丽怡人的文化景观生动说明,共同富裕不仅需要物质富裕,更意味着精神丰盈。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处理好“富口袋”和“富脑袋”的关系,既要家家“仓廪实衣食足”,实现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也要人人“知礼节明荣辱”,实现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客观来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物质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精神丰实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物质富裕是精神富足的基础,能够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条件;反过来看,更高水平的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正因如此,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全面增强、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步改善;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明确要求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实现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的统一。

今天,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已成为衡量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尺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因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价值的引领、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新征程上,在关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等情况的同时,也要关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也水涨船高。一方面,必须提升文明素养、弘扬时代新风、涵养道德情操、培育心灵家园、丰富精神生活,以正确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自觉抵御精神贫困和心灵空虚,遏制拜金主义、低俗媚俗等不良风气;另一方面,必须加大服务供给、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

实现民族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引导和推动全社会树立文明观念、提高文明程度、形成文明风尚,才能在实现物质文明层面的共同富裕之时,同时实现精神生活层面的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摘自人民日报评论部《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浙江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富裕示范区的过程中,通过一批批文化地标和景观的建设,从精神文明的角度诠释了共同富裕的内涵。
B.共同富裕是通过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来实现精神文化的丰富,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达到全体人民的富裕。
C.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实现物质积累和精神丰实的统一,这符合中国现代化的要求,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D.随着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这种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通过对事例的分析引出论点,这样就使观点更有说服力的同时,也使论点的提出水到渠成。
B.文章第二段“富口袋”和“富脑袋”的说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物质生活富裕与精神生活富裕的关系。
C.文章第三段侧重论述了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相辅相成的关系,既阐释前文内容,又为下文做理论支撑。
D.本文的论证结构严谨,全文按照“提出论点—正面论证—反面论证—总结全文”的论证思路逐步展开。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金华的婺剧折子戏和温州的城市书房的打造,表明浙江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实现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均等化。
B.“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都强调了精神文明,说明精神文明建设已成为未来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C.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拜金主义和低俗媚俗等风气日益严重,需要通过提升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来加以遏制。
D.如果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唯有引导和推动全社会树立文明观念,提高文明程度,形成文明风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年6月,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247所高校的713名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0.18%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毕业典礼不可缺少。这份调查中,79.78%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毕业典礼是人生中重要的分水岭,是告别大学、步入社会的象征,62.21%的受访者认为毕业典礼能给人心理暗示和鼓励,赋予毕业生一种力量,56.3%的受访者认为能从毕业典礼中收获自豪感和荣誉感

毕业典礼不是可有可无的简单仪式,它更深层的作用体现在大学精神和价值观的传递上。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马陆亭表示,毕业典礼集中展示了一所学校的风格和情怀,看得到学校对学生的关爱程度,看得清学校所倡导的成长成才导向。他建议,毕业典礼仪式既要体现国际经验,也要有中国特色,以增强庄重感和严肃性。

(摘编自陈鹏《在追忆中告别过去   在憧憬中拥抱未来——2017届大学毕业典礼透视》)

材料二   

起源于西方中世纪大学的毕业礼,绝不仅仅是圈外人看来的一场热闹,而是其经久以来附着的那种厚重的、隐含着丰富价值取向的仪式感,使身处这一温馨感人场景中的学子们,有泪水也有欢笑,有离弃也有不舍,有悔恨也有感恩,有释怀也有震撼,有回忆也有憧憬。对学校来讲,它是送给学子们的最后一课,是重温校园生活、感悟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最集中的一堂课;对广大学子来讲,它是以他们为主角的并与老师、同学和母校彼此建立心灵链接的一个重要契机。而对其中任何一名学生来说,毕业礼都是他们人生的一次不同凡响的节点,不仅是对一个阶段学业成就的公开肯定和确认,也是对其几年来累积的酸甜苦辣情绪的释放和了结。与此同时,毕业礼也是他们进一步成长的加油站,更是他们接受思想洗礼、打点行装、走向下一人生阶梯的驿站。

几年的校园生活,不能只像一辆急匆匆穿过一片美丽景区的观光巴士,而是奔着收获而来,带着收获而去。几年来,我们收获了知识、涵养和能力,收获了恩情、友情和爱情,但最重要的收获,应该是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和奉献。因为,毕业礼不只是对一段岁月的告别,也应是学业完成后承担责任的开始。自大学在中国诞生以来,毕业礼的主题也自然离不开责任与奉献,许许多多毕业生都认为自己应有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担当。新中国成立以后,毕业生更有一种做大事的舍我其谁的气度与抱负。作为生活在这个伟大新时代的莘莘学子,作为祖国事业发展的未来中坚,我们肩负着更大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摘编自罗志敏《毕业季,承担责任的开始》)

材料三   

一次毕业,也可以理解为一次振翅膀。清华附小高段段长薛晨说。6月初,她和全年级的学生一起到江西进行这次研学活动。这只是清华附小2017届毕业修远课程中的一项内容。

在清华附小,高年级学习生活的教学楼叫修远楼,取自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寓意六年级的毕业不是终点,而是走向更高、更远的学习目标。因此,他们把毕业课程定名为成志毕业修远课程

毕业,也是一个不断升温的过程,学校的人、事成为不断加深的印象,学生成为不断成长和感恩的个体,那些温暖的画面将成为他们一生的记忆。清华附小学生张剑韬的妈妈说。

(摘编自靳晓燕《毕业,不单是一场典礼》)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大学毕业,还是小学毕业,在学校学习期间的那些温暖的画面都将成为学子们一生的美好记忆。
B.毕业典礼是人生中重要的分水岭,是告别大学、步入社会的象征,这一观点得到了近80%的受访大学生的认可。
C.一所学校的风格和情怀,学校对学生的关爱程度,学校所倡导的成长成才导向,都可通过毕业典礼这面镜子看到。
D.毕业典礼是学子们在学校所上的“最后一课”,这一课让学子们重温校园生活、感悟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毕业典礼能给毕业生心理暗示和鼓励,赋予毕业生一种力量,从这个角度来说,毕业典礼不是可有可无的简单仪式。
B.大学学习期间,每个同学都收获了知识、涵养和能力,收获了恩情、友情和爱情,收获了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和奉献。
C.既能体现国际经验,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庄重、严肃,这样的大学毕业典礼在当今的中国还很难找到。
D.毕业典礼是对一个阶段学业成就的公开肯定和确认,也是对其几年来累积的酸甜苦辣情绪的释放和了结。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回答大学毕业礼意味着什么。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