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4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了丰富空间的美感,在园林建筑中就要采用种种手法来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例如借景、分景、隔景等等。其中,借景又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镜借等。总之,为了丰富对景。玉泉山的塔,好像是颐和园的一部分,这是“借景”。颐和园的长廊,把一片风景隔成两个,一边是近于自然的广大湖山,一边是近于人工的楼台亭阁,游人可以两边眺望,丰富了美的印象,这是“分景”。颐和园中的谐趣园,自成院落,另辟一个空间,另是一种趣味。这种大园林中的小园林,叫做“隔景”。对着窗子挂一面大镜,把窗外大空间的景致照入镜中,成为一幅发光的“油画”。“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王维诗句)“帆影都从窗隙过,溪光合向镜中看。”(叶令仪诗句)这就是所谓“镜借”了。“镜借”是凭镜借景,使景镜中,化实为虚。园中凿池映景,亦此意。无论是借景、对景,还是隔景、分景,都是通过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扩大空间的种种手法,丰富美的感受,创造艺术意境。中国园林艺术在这方面有特殊的表现,它是理解中华民族的美感特点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概括说来,当如沈复所说“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也”(《浮生六记》)。这也是中国一般艺术的特征。

(宗白华《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所表现的美学思想》)

材料二: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一种空间的艺术描写,或者说是一个主观化了、艺术化了的空间。它与客观的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园林并不完全一样或相似。客观自然界具有广阔性、生动性、丰富性,而作为小说中的园林——大观园则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想性,更富有诗情画意般的情趣。这正是小说中的大观园比自然风景更能打动读者和值得玩味之处。

中国古代园林的妙处是在落实互映、大小对比、高下相称,以达到疏密得宜、曲折尽致、眼前有景的境界,曹雪芹抓住了造园的三要素(即花木池鱼、屋宇、叠石)来布局,使大观园每一景象都变幻无尽。园内有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稻香村……庭院深深,但各个庭院的布置又是各具独特风格的一园,即所谓的园中有园,景外有景。这一方面是曹雪芹胸中智慧的展露,另一方面还要看到大观园是作为贾府的“省亲别院”而出现在小说中,并不是曹雪芹为自己造园子。因此我们不能认为大观园的一切景象都是曹雪芹思想的完善体现,二者之间有一致性,又有明显的差距,例如,第17、18回贾政率众人游园时,贾宝玉就乘机对稻香村的景象提出了强烈批评。小说中写道:“说着,引人步入茆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贾政心中自是喜欢……宝玉不听人言,便应声道:不及‘有凤来仪’多矣。”在宝玉的眼中,这样造园实际上违背了“古人常云‘天然’二字”之意。

接下去,宝玉解释道:“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邻,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曹雪芹在此处借贾宝玉之口批评稻香村的“穿凿扭捏”一段话,不过是借题发挥而已。表面看是就事论事,实际上他认为整个大观园各个景象虽然符合造园结构原理,但是由于“人力穿凿扭捏而成”故“似非大观”。在这里可以肯定曹雪芹造园的基本思想首先是“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其次,他特别强调“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用白话来解释这两句话,就是要因地制宜,方不会过于“穿凿扭捏”。他借古人“天然图画”四字来表达自己真实的审美理想,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曹雪芹特别注意利用自然形态来表现园林景象的形式美。读者应该注意:“似非大观”四个字,绝非泛泛之语。这四个字从曹雪芹的笔下流出,否定的不仅仅是元妃所题“芳园应锡大观名”,他的笔锋实际上已经指向了小说之外。

(胡文彬《梦中园林,纸上大观——谈<红楼梦>与中国园林文化》)

材料三:

大观园内的植物充分反映出中国庭园的特色及中国文化传统。例如代表文人坚毅不屈的“岁寒三友”配制在宝玉居住的怡红院之中;文学象征的芭蕉、梧桐也在适当的院落、园景中出现。

《红楼梦》主角宝玉所居住的怡红院,种有“岁寒三友”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而梅则寒冬开花,均不畏霜雪,故称“岁寒三友”,用以表示坚贞不屈的气节,向为文人所重。其中松树树姿苍郁,古人视为君子的象征,所谓“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书香宅第中绝对少不了松树,大观园自然不可能有例外。宝玉身上的玉不见了,妙玉请来拐仙,示语中出现“青埂峰下倚古松”句,隐指宝玉未来出家的命运就像深山幽谷中的松树一般。

《红楼梦》的作者,擅长利用植物的特性衬托不同人物的个性特质,暗喻小说人物的结局,例如以潇湘竹代表林黛玉,表现黛玉爱掉泪的个性,最终也和传说中的潇妃、湘妃一样,含恨流泪而死。湘云的个性开朗如盛开的芍药,作者安排醉卧芍药花下的情节,也在暗示湘云会离宝玉远去,因为芍药又名“将离”,是古代临别相赠之物,但离开后仍会返回的象征性植物。

(潘富俊《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文彬认为,《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艺术化了的空间,比自然风景更打动人心。
B.中国园林建筑艺术讲究虚实相生。园中凿池映景,化虚为实,丰富了美的感受,创造了艺术意境。
C.曹雪芹依造园三要素布局,使大观园各个庭院各具风格。
D.在曹雪芹看来,园林仅符合造园结构原理是不够的,还要“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
【小题2】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州拙政园在靠墙处堆一假山,上建“两宜亭”,把隔墙的景色尽收眼底,突破围墙的局限,这是“借景”。
B.《红楼梦》里大观园运用园门、假山、墙垣等,造成园中的曲折多变,境界层层深入,像音乐中不同的音符一样,使游人产生不同的情调,这是“分景”。
C.苏州怡园的面壁亭处境偏仄,乃悬一大镜,把对面假山和螺髻亭收入镜内,这是“镜借”。
D.大观园里的沁芳亭“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这是“隔景”。
【小题3】潘富俊认为,曹雪芹擅长利用植物特性衬托人物个性,暗喻人物结局。下列各项作为该观点论据,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潇湘馆除了竹子外,还栽有大株梨花。洁白的梨花也是黛玉高洁品格的象征;“梨”“离”谐音,也暗示了黛玉背井离乡、生离死别的悲剧命运。
B.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红梅傲霜凌寒、独自盛放,一如孤高傲岸的妙玉。
C.蘅芜苑中散发异香的那些藤蔓植物,据宝玉解释“那香的是杜若蘅芜,那一种大约是芭兰……”让人联想到香草美人的传统,表现薛宝钗雍容华贵的形象。
D.稻香村为李纨居处。黄泥矮墙,茅屋前后植满农家常见的杏花,还有桑榆槿柘、佳蔬菜花。暗示守寡的李纨清苦寂寥的人生。
【小题4】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用三个短语概括“中国一般艺术的特征”。
【小题5】下面是对大观园中贾探春住处的描写。请根据环境与人物个性的关系,分析探春的人物形象。

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

(《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22-23高一下·浙江宁波·期末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翻开某一篇叙事文学时,常常会感觉到至少有两种不同的声音同时存在,一种是事件本身的声音,另一种是讲述者的声音,也叫叙述人的口吻。叙述人的口吻有时要比事件本身更为重要。

读者在读史的时候能感觉到叙述人的口吻的分量。看《史记》中的列传,我们会觉得许多地方隐隐约约有司马迁的声音,反映了司马迁特殊的口吻,从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历史事件独特而深刻的评价。后代的中国正史明显地继承了这一传统,重要的篇目后,往往要加上一个史臣曰的尾巴。中国史书虽然力图给我们造成一种客观记载的感觉,但实际上是用各种人为的方法和手段造成的拟客观效果。

翻开中国的正史,读者立刻会发现,中国叙事里的叙述者往往不是某一个作者,而是史臣的集体创作,这种情形在世界叙事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一个例子。只有司马迁、班固、范晔和陈寿(或许还有欧阳修)是例外。伟大的叙事文学一定要有叙述人个性的介入,集体创作永远稍逊一筹。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前四史特别受人推崇的原因,尤其是《史记》,我们读到项羽兵困垓下、韩信受胯下之辱、荆轲刺秦王等等名篇时,总是无法不与司马迁本人的遭遇联系在一起。

由于中国历代长期形成的对史的狂热崇拜,也由于在清亡以前史料永远只对史官开放的历史事实,中国正史叙事者似乎总是一副全知全能者的姿态;然而,这种全知全能却只是局限在庙堂里。它的触角甚至伸不进皇家的后院,当然更难看见处江湖之远的草民百姓的众生相。一种纯客观的叙事幻觉由此产生,并且成为一个经久不坏的模式,从史官实录到虚构文体,横贯中国叙事的各种文体。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断代史家们一方面保持新闻实录式的客观姿态,另一方面又以批评家或者评判人的姿态出现,从《左传》的君子曰到《史记》的太史公曰,再到后来各种断代史的史臣曰,均是明证。这种现象不仅说明了中国史文中有叙中夹评的传统,而且透露了史文中有所谓多视角的叙述观念,从而打破中国史文用文件和对话法造成的纯客观的假象。即使编年体史文的撰述方法,其实也是一种剪贴术,其中蕴有史家高度的取舍成分在内。野史中的叙述人更是不断地介入貌似客观的叙述之中。演义是一种跨史文小说的骑墙文体。一方面,楔子里的看官,且听道来回末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明明道出了叙述人的侵入,另一方面,作者在正文里又时时营造纯客观的假象,好像他绝对述而不作,充其量只是把手头的现成史料凑成一编而已。

这些又如何体现在中国叙事文研究课题里呢?如果我们用说话代表小说的成品,那么说话的内容和原料,就是所谓的故事,而说话人则是把原料(故事)变为成品(说话)的关键因素。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作者、不同的说话人的手中,风格意义都不同,构成的说话也不同。因而从说话人说话的观念出发,来分析和界定叙事文学,应该是个理想的角度。

(摘编自浦安迪《中国叙事学》)

材料二:

源远流长的历史叙事,在总体上是采取全知视角的。因为历史不仅要多方搜集材料,全面地实录史实,而且要探其因果原委,没有全知视角,是难以全方位地表现重大历史事件的复杂因果关系、人事关系和兴衰存亡的形态的。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写本朝的第一代皇帝,开头就这样落笔: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常从王媪、武负贯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高祖称刘邦,只称其字,不称其名,这是史臣的视角。但这一视角是全知的,不仅知其家世、性情,而且知其异相、异行。见蛟龙盘在刘媪身上,似乎是刘太公的视角,见刘邦醉卧时有龙出现,却又似乎变作酒店主人的视角了。但是这些材料大概都是来自宫廷和民间的传闻,皆属虚构。正是在这种半真半幻的全知视角中,历史叙事展示了开国之君的异生、异相、异行、异志,从而把本王朝的兴起加以神化或天意化了。

历史叙事在总体上采取全知的视角,并不排除其局部描写上采取限知的视角。一些精彩的片段由于采取限知视角,在事件原因、过程和结果的发展链条中出现了表现和隐藏、外在事态和深层原委之间的张力,使叙述委婉曲折,耐人寻味。此类片段往往成为历史叙事趋于精致化的标志。

限知视角所表达的乃是一种世界感觉的方式,由全知到限知,意味着人们感知世界时能够把表象和实质相分离。因而限知视角的出现,反映人们审美地感知世界的层面变得深邃和丰富了。我国传奇小说在把史传文体细腻化的同时,较多地沿袭了历史叙事的全知视角;而志怪小说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其中的佳作较多地采用限知视角。

(摘编自杨义《中国叙事学》)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阅读中国史书时,我们常能感觉到事件本身和讲述者两种不同的存在,而讲述者总是想人为营造客观记载的感觉。
B.中国正史多由史臣集体创作,在世界叙事文学史上也极少见,因没有叙述人个性的介入,称不上是伟大的叙事文学。
C.正史叙述者似乎总采取全知全能视角,使得后世形成相对稳定的叙事模式,然而这一模式只是纯客观的叙事假象。
D.无论是断代体史文还是编年体史文,都有“叙述人的声音”,依据各自体例的特点,透露着史学家的评价与“取舍”。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史料只对史官开放,正史叙事往往采取“全知视角”。而野史叙事则常常使用“有限视角”。
B.中国史文运用文件与对话法,一方面体现了史文实录史实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使其表现得较为客观。
C.《史记》中关于高祖异生、异相的描述,极可能来自宫廷或民间传闻,不具有真实性,研究价值不大。
D.材料二作者认为限知视角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审美感知世界变得深邃丰富了,其更优于全知视角。
【小题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能作为材料二第四段论据的一项是(     
A.金圣叹评《水浒传》第9回“‘看时’二字妙,是李小二眼中事”。
B.脂砚斋赞《红楼梦》第3回“从黛玉眼中写三人”。
C.钱锺书:“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需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
D.《左传》写“曹刿论战”没有介绍曹刿家事,只是寸步不离地追随他的行踪。
【小题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小题5】“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表达了历史学家对实录史实,探究因果的追求,对历史思考后的“取舍(评价)”,这些最终通过叙事得以呈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何谓“风骨”?它在不同的时期拥有不同的含义。在古代,“风”与“骨”二字最初本是分开使用的,“风”最早出现于《毛诗序》中,含有教化教育之义;“骨”则来源于王充的《论衡·骨相篇》,“骨”乃就一个人的形貌而言。“风骨”连用始于魏晋时期,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谈及顾恺之用“风骨”品评人物画,“风骨”在此话语体系中主要指道德修养中所透露出的气质。后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将“风骨”纳入文学批评范畴,在刘勰的阐释中,“风骨”主要指作品中所具有的“气”和“力”,即作品中蕴含的精神气质和文辞气韵。此后,“风骨”既含有道德修养、人格气质方面的内涵,亦成为诗歌辞章的一种审美标准。在历史的变迁衍化中,“风骨”早已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凝结为一种延续下来的“传统”,构成中华传统精神的基座和主脉,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新时代诗歌患上了比较严重的软骨症”。因此,新诗急需反躬自省,重新建构“风骨”,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诗歌气韵。

(摘编自罗小凤《新时代诗歌需要中国风骨》)

材料二:

怎样才能使作品有“风骨”呢?刘勰指出:“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述情必显”即“意气骏爽”,也就是《明诗篇》论建安文学的“磊落以使才”“唯取昭晰之能”。“析辞必精”也就是要求作品体裁劲健,文辞简洁,音韵铿锵。在这两方面的要求中,“述情必显”是作品有“风骨”的先决条件,因为作家只有将深沉强烈、激昂慷慨的思想情感充分抒写和完美表现出来,作品才能有“风骨”,才能在震撼人心的同时,对作品形式辞采本身有强劲的统摄力。而“析辞必精”则是作品有“风骨”的必备条件,因为在作品思想情感对辞采形式起着统摄、聚合作用的同时,作品的辞采形式既对情思内容有积极的表达作用,又对情思所具的感染力和聚合力有能动的消长作用,即文辞的繁简、质艳也影响着作品情思感染力、聚合力的强弱。由于缺乏深邃的思想、动人的情感,致使作品缺乏“风骨”的现象并不鲜见;而由于作品辞藻过于繁艳,以致淹没和消解了作品情思对读者的感染力和对作品形式辞采的聚合力,这在文学史上亦不乏其例。

(摘编自孙敏强《从“建安风骨”到“盛唐气象”——论“风骨”说的美学内涵和历史意义》)

材料三:

西方的“崇高”与中国“风骨”有相似之处,崇高与风骨产生地不同,受到的历史影响不同,但二者都是针对浮夸、淫靡、没有生命力的文风,在西方和中国分别提出了“崇高”和“风骨”这两个具有阳刚之美的思想。“崇高”这一美学术语也是在“西学东渐”时传入中国的,在我国的美学著作中,崇高还被称为“刚性美”或者是“刚美”。

风骨与崇高都是美学的范畴,风骨与崇高诞生的历史背景相似,崇高是在古罗马帝国社会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罗马走向衰落的时期诞生的。针对古罗马的创作文风,朗吉努斯才写了《论崇高》。刘勰所处的时代也是社会动荡不安,文风浮夸,这些使他强调作品的风骨。“风骨”与“崇高”不仅是作家们的文章风格,还是审美的范畴,二者都是人们社会生活中审美实践活动的产物。如自然界中的景物,只从物的角度看,它们没有思想和情感,也就无所谓风骨与崇高了。自从有了审美实践活动,山河就由自然景物的存在物变成了审美的存在,也就是自然性与人性在人生实践活动特别是审美实践活动中产生了紧密的关系。

“风骨”和“崇高”在美感上都可以唤起人们精神上的审美愉悦。像是人读到一篇好的文章,就会从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欣赏和佩服。竹子在中国人的心中是高雅、君子的代名词,欣赏郑板桥画的竹子,给人们产生的审美感受是愉悦的。崇高与风骨都普遍的存在于自然界中,就像是高山、大海给人崇高的感觉,冬天里绽放的梅花,笔直翠绿的竹子等体现了风骨。

“风骨”和“崇高”虽然都强调情感,但是侧重点却不一样的,崇高主要是从人的主观方面来解释的,例如朗吉努斯认为,“崇高就是伟大心灵的回声”。而风骨主要是从文章或是作品的客观方面来看的,文章的风格和骨气都是作者后天培养和发展的,来自现实生活之感发。在审美心理上,“崇高”可以让人产生痛感、恐惧、压抑、紧张感,在后面就会慢慢地转变成一种敬佩感和愉悦感。“风骨”给人刚强、舒爽之感,令人心旷神怡。

(摘编自刘红《论风骨与崇高》)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含义。二字最初是分开使用的,连用最早出现在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他用“风骨”来品评人物画。
B.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风骨”成为文学批评范畴的一种审美标准,可从作品的精神气质和文辞气韵两方面体现出来。
C.刘勰认为,文辞端庄正直,那么文骨就形成了;文章表现出作者高昂爽朗的意志和气概,那么文风就会清新明显。
D.西方的“崇高”和中国的“风骨”都诞生于社会动荡不安的时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审美实践活动的产物。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述情必显”是作品有“风骨”的先决条件,因此作家具有深沉强烈、激昂慷慨的思想情感时就能写出有“风骨”的文学作品。
B.文辞的繁简、质艳影响着作品情思感染力、聚合力的强弱,所以,文辞简洁的作品比文辞繁艳的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聚合力。
C.新时代诗歌要想重建“风骨”,既需提升作者的道德修养、人格气质,也需在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表达、文辞音韵等方面下功夫。
D.“风骨”在审美心理上给人刚强、舒爽之感,而“崇高”则会使人产生恐惧、压抑、紧张感,所以中国的风骨理论优于西方的崇高理论。
【小题3】下列句子,不能体现材料二所讲的“风骨”的一项是(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C.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D.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小题4】西方“崇高”理论和中国“风骨”理论都属于人们社会生活中审美实践活动的产物,请简要概括两者在审美上的异同。
【小题5】杜甫的诗歌《登岳阳楼》是如何体现“风骨”的?请结合材料谈谈。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土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着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这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

(选自费孝通1948年首版《乡土中国》之乡土本色,有删改)

材料二:

新华社哈尔滨929日电题: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清晨时分,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有限公司第三管理区农机副主任陆向导来到稻田旁,指导种植户检修农业机械,为即将开启的忙碌做准备。

七星农场万亩大地一望无垠,恰似一块金灿灿的巨型地毯,陆向导不禁想起四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这里深情地说:这个地方看不够,以后有机会还要再来。

2018925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刚过,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调研。他步入正在收割的地块,察看水稻收获情况。看到总书记来了,收割机驾驶员们下车围拢过来,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总书记和大家亲切交谈的情形,陆向导仍历历在目:我们唠的都是家常,收成、粮食价格、家庭收入还有子女就业,总书记样样关心。他称赞我们农场的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很了不起,作为第三代北大荒人。我感到特别光荣!

从亘古荒原到中国最大商品粮基地,为解决中国人温饱问题作出巨大贡献的北大荒,挥别了早起三点半,归来星满天,啃着冰冻馍,雪花汤就饭的艰辛岁月,见证了科技发展最快、农业成果最多、职工最受益的新时代。

以前觉得种地太累了,现在有了科技手段。再也不用靠天吃饭!曾想要放弃种地的周德华现在成了示范户,一年收入超过15万元。他的身后,100亩无人农机智能管控作业试验基地已实现耕、种、管、收等主要环节无人化、智能化远程作业和管理,成为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的鲜活例证。电动机械代替人工撒种、无人机打药代替背壶洒药,高速侧深施肥有了导航系统,农场统一进行农资配备、农时管理、技术推广和秋粮收购……通过科技赋能,七星农场走上了优质、丰产、高效的道路,2021年实现生产总值13.85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万元,粮食总产14.5亿斤,智慧农业正在这里结出累累硕果。

要端稳自己的饭碗,自立才能自强。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守聪难忘,在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一楼大厅,当地出产的米油豆奶等各类农产品摆满展台,习近平总书记走近前去,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把穗观粒,察土问技,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惦念于心的粮食安全,让北大荒人备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

作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要的压舱石,中国的饭桌上,每9碗饭就约有1碗来自黑龙江。让黑土地增绿、守好用好耕地中的大熊猫,是大国粮仓的一道必答题。七星农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建设200个监测点,形成覆盖100万余亩耕地的大数据,为黑土地保护提供数据支撑;根据土壤地力分布,实施黑土地保护分级管理;根据等级制定黑土耕地保护措施,建立田长制工作考评制度……通过推广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等措施,这里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由2014年的4.08%提升到2021年的4.279%。

陆向导说:土壤缺什么,我们就补什么,用更多有机肥代替化肥,像保护大熊猫一样珍惜我们的黑土地,保护我们的命根子。

秋风送爽,稻浪滚滚。陆向导擦去汗水,语声爽朗:我们有信心、更有底气,为中国碗装上更多更好的中国粮!

2022929日新华社记者陈聪、杨思琪、闰睿、孙晓宇报道)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原人即使迁徙,也常常是忠实地守着直接向土地去讨生活的传统,这与中国社会基层的乡土性有着很大关系。
B.身处异乡,若水土不服,可以用家乡家里灶上的泥土煮一点汤吃,可见泥土在以种地谋生的人心中的可贵地位。
C.游牧或工业与农业下同,它们非取资于土地,故游牧的人可逐水草而居,做工业的人可择地而居,迁移是常态。
D.“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在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意味深长的话语,让北大荒人备受鼓舞。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中国》1948年首版,受时代的局限,费孝通先生对于人与土地的关系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颇。
B.两则材料都重点探讨了人与土地的关系,通过对比,突出了乡土社会到现代社会人们土地观念的改变。
C.黑龙江在解决中国人温饱问题上贡献巨大,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压舱石”,于国于民意义非凡。
D.《中国粮食!中国饭碗!》题目连用两个四字短句并以感叹号作结,意在强调减少粮食进口的紧迫。
【小题3】下列选项,不属于科技助力北大荒发展的一项是(     
A.七星农场与科研院校合作,建设诸多监测点,形成覆盖耕地面极广的大数据,为黑土地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B.建立“田长制”工作考评制度。主要领导分别作为辖区内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各级田长,层层落实目标责任。
C.周德华无人农机智能管控作业试验基地实现了主要环节无人化、智能化远程作业和管理,“智慧农业”硕果累累。
D.电动机械代替人工撒种,无人机打药代替背壶洒药,导航系统介入高速侧深施肥,助力七星农场走上优质、丰产、高效道路。
【小题4】请结合材料,谈谈“乡士社会”从“乡土”走向“现代”过程中的变与不变。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