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梁天授元年,武三思用事,宰相皆下之。同凤阁鸾台三品韦方质有疾,三思往问之,方质据床不为礼。或谏之,方质曰:大丈夫安能曲事近戚以求苟免乎!寻为周兴等所构,流儋州,籍没其家。时法官竞为深酷,唯司刑丞徐有功、杜景俭独存平恕。有功,名弘敏,初为蒲州司法以宽为治不施敲扑吏相约有犯徐司法杖者众共斥之迨官满不杖一人职事亦修累迁司刑丞酷吏所诬构者,有功皆为直之,前后所活数十百家。尝廷争狱事,太后厉色诘之,左右为战栗,有功神色不挠,争之弥切。太后虽好杀,知有功正直,甚敬惮之。冬,十月,道州刺史李行褒兄弟为酷吏所陷,当,秋官郎中徐有功争不能得。秋官侍郎周兴奏有功故出反因,当斩,太后虽不许,亦免有功官;然太后重有功,久之,复起为侍御史。有功伏地流涕固辞曰:臣闻鹿走山林而命悬庖厨,势使之然也。陛下以臣为法官,臣不敢枉陛下法,必死是官矣。太后固授之。长寿二年,德妃父孝谌为润州刺史,有奴妄为妖异以恐德妃母庞氏,庞氏惧,奴请夜祠祷解,因发其事。下监察御史龙门薛季昶按之,季昶诬奏,以为与德妃同祝诅。庞氏当斩,其子希瑊诣侍御史徐有功讼冤,有功牒所司停刑,上奏论之,以为无罪。太后召有功,曰:卿比按狱,失出何多?对曰:失出,人臣之小过;好生,圣人之大德。太后默然。由是庞氏得减死,与其三子皆流岭南,孝谌贬罗州司马,有功亦除名。万岁通天元年冬,太后思徐有功用法平,擢拜左台殿中侍御史,远近闻者无不相贺。鹿城主簿宗城潘好礼著论,称有功守道遵仁,固守品行,不以贵贱死生易其操履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①太后:指武则天。②祝诅:做诅咒之事,即祈求神灵向某人降祸。之前曾有人诬告皇太子德妃窦氏行诅咒之事,以图不利于太后。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为蒲州司法/以宽为治/不施敲扑/吏相约有犯徐司法杖者/众共斥之/迨官满/不杖一人职/事亦修/累迁司刑丞/
B.初为蒲州司法/以宽为治/不施敲扑/吏相约有犯徐司法杖者/众共斥之/迨官满不杖一人/职事亦修/累迁司刑丞/
C.初为蒲州/司法以宽为治/不施敲扑/吏相约有犯徐司法杖者/众共斥之/迨官满/不杖一人职/事亦修/累迁司刑丞/
D.初为蒲州/司法以宽为治/不施敲扑/吏相约有犯徐司法杖者/众共斥之/迨官满/不杖一人/职事亦修/累迁司刑丞/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族,古代的一种残酷刑罚,即一人犯死罪而连及其父母妻子等整个家族被杀。
B.“固争不能得”与“秦孝公崤函之固”(《过秦论》)中的“固”含义不同。
C.“雅重有功”与“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中“雅”的意思完全相同。
D.岭南,又称岭外、岭表,一般是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以南的广大地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武三思执掌朝政时,韦方质瞧不起他,就在其看望自己的时候没有以礼相待,后来武三思指使周兴陷害他,结果被定罪,流放到了儋州。
B.当时法官们在执法方面竞相苛刻严酷,徐有功心存公平和宽恕,前前后后共救了数十上百家人,他还曾为案子的事在朝廷上争论。
C.徐有功在被任命为侍御史时坚决推辞,原因在于他知道自己是个严格执行法令的人,极有可能在这个官任上被处死,但太后没有答应其请求。
D.窦孝谌的家奴以妖异之事诱使庞氏夜里向神灵祈祷,趁机就诬告她。薛季昶诬奏说她与德妃一起祈求神灵降祸于太后,于是庞氏被判死刑。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谏之,方质曰:“大丈夫安能曲事近戚以求苟免乎!”
(2)称有功守道遵仁,固守品行,不以贵贱死生易其操履。
【小题5】太后是怎样看待徐有功的?请简要分析。
22-23高三上·黑龙江鸡西·期末
知识点:司马光(1019-1086)《资治通鉴》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帝欲诛樊爱能等以肃军政,犹豫未决。己亥,昼卧行宫帐中,张永德侍侧,帝以其事访之,对曰:“爱能等素无大功,忝冒节钺,望敌先逃,死未塞责。且陛下方欲削平四海,苟军法不立,虽有熊罴之士,百万之众,安得而用之!”帝掷枕于地,大呼称善。即收爱能、徽及所部军使以上七十馀人,悉斩之。壬戌,诏群臣极言得失,其略曰:“朕于卿大夫,才不能尽知,面不能尽识。若不采其言而观其行,审其意而察其忠,则何以见器略之浅深,知任用之当否!若言之不入,罪实在予;苟求之不言,咎将谁执!”上谓宰相曰:“朕每思致治之方,未得其要,寝食不忘。”比部郎中王朴献策,以为:“中国之失吴、蜀、幽、并,皆由失道。今必先观所以失之之原,然后知所以取之之术。其始失之也,莫不以君暗臣邪,兵骄民困,奸党内炽,武夫外横,因小致大,积微成著。今欲取之,莫若反其所为而已。”后周世宗欣然接受。未几,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事。六月,庚子,上亲录囚于内苑。有汝州民马遇,父及弟为变所冤死。屡经覆按,不能自伸,上临问,始得其实,人以为神。由是诸长史无不亲察狱讼。乙酉,唐主使陈觉白帝以江南无卤田愿得海陵盐监南属以赡军帝曰海陵在江北难以交居当别有处分至是,诏岁支盐三十万斛以给江南,所俘获江南士卒,稍稍归之。上在藩,多务韬晦,及即位,破高平之寇,人始服其英武。其御军,号令严明,人莫敢犯,攻城对敌,矢石落其左右,人皆失色而上略不动容;应机决策,出人意表。又勤于为治,百司薄籍,过目无所忘,发奸伏,聪察如神。然用法太严,君臣职事小有不举,往往置之极刑,虽素有才干声名,无所开宥,寻亦悔之,末年宽。登遐之日,远迩哀慕焉。

(节选自《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唐主使陈觉白/帝以江南无卤田/愿得海陵盐监南属以赡军/帝曰/海陵在江北/难以交居/当别有处分
B.唐主使陈觉白帝/以江南无卤田/愿得海陵盐监南属以赡军/帝曰/海陵在江北/难以交/居当别有处分
C.唐主使陈觉白/帝以江南无卤田/愿得海陵盐监南属以赡军/帝曰/海陵在江北/难以交/居当别有处分
D.唐主使陈觉白帝/以江南无卤田/愿得海陵盐监南属以赡军/帝曰/海陵在江北/难以交居/当别有处分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宫,古代指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文中指后者。
B.迁,古代称平调官职,右迁是提升官职,此外表示提升官职的词还有擢、拔、陟、加、晋等。
C.录囚,亦称虑囚。中国封建时代由皇帝或有关官吏讯察囚犯决定可否原宥的制度,始于汉代。
D.登遐,本意谓死者升天而去,后引申为对他人死去的讳称,又特指帝王之死,犹言登仙远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樊爱能平时没有建立大功,周世宗就杀了他,世宗的主要目的是想杀鸡儆猴来整顿军纪。
B.周世宗让群臣谈论政事,是想了解大臣们的才能、忠心及任用是否恰当以更有利于政事。
C.在周世宗的率先垂范下,各部长官为避免再出现重大的冤假错案而开始非常重视诉讼案件。
D.周世宗不光治军严明,前期对群臣管理也非常严格,大臣们即使犯有小错也会被处以重刑。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言之不入,罪实在予;苟求之不言,咎将谁执!
(2)又勤于为治,百司薄籍,过目无所忘,发奸伏,聪察如神。
【小题5】针对周世宗找不到天下大治的方法,王朴献上了什么计策?请加以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武安君伐韩,野王,上党路绝。上党守冯亭与其民谋曰:郑道已绝,秦兵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受我,秦必攻之;赵被秦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矣乃遣使者告于赵曰:韩不能守上党,入之秦,其吏民皆安于赵不乐为秦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献之太王赵王以告平阳君豹,对曰:圣人甚祸无故之利。王曰:人乐吾德,何谓无故?对曰:秦蚕食韩地,中绝,不令相通,固自以为坐而受上党也。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弱小,弱小固能得之于强大乎!岂得谓之非无故哉?不如勿受。王以告平原君,平原君请暂受之。王乃使平原君往暂受之,以万户都三封其太守为华阳君,以千户都三封其县令为侯,吏民皆益爵三级。冯亭垂涕不见使者,曰:吾不忍卖主地而食之也!

五十五年,秦左庶长王攻上党,拔之。上党民走赵,赵廉颇军于长平,以按据上党民。王因伐赵,赵军数战不胜,止一裨将、四尉。赵王与楼昌、虞卿谋,楼昌请发重使为媾。虞卿曰:今制媾者在秦;秦必欲破王之军矣,虽往请媾,秦将不听。不如发使以重宝附楚、魏,楚、魏受之,则秦疑天下之合从,媾乃可成也。王不听,使郑朱媾于秦,秦受之。王谓虞卿曰:郑朱矣。对曰:王必不得媾而军破矣。何则?天下之贺战胜者皆在秦矣,夫郑朱,贵人也,秦王、应侯必显重之以示天下。天下见王之媾于秦,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矣。既而秦果显郑朱而不与赵媾。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五·秦国伐韩》,有删改)


【注】①武安君:指秦国名将白起,因白起数立战功,秦封其为武安君。
【小题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其吏民A皆安B于赵C不乐D为秦E有城市邑F十七G愿再拜献H之大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拔,攻克,与“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拔”字含义不同。
B.日,指“每日”,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中“日”字含义相同。
C.裨将,在古代是副将之义,古代军队中主帅麾下的副将称裨将,即辅佐主帅的偏将。
D.“秦内郑朱矣”与“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两句中“内”的含义不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将白起率军攻打韩国的上党郡,切断上党郡与外界的交通要道,韩国因此无法得到救援。
B.对于是否接受上党郡之事,赵豹与赵胜的态度不一致,赵王决定亲自去接受韩国上党郡。
C.赵王封原上党郡守冯亭为华阳君,赐给他封地,但冯亭不忍心出卖君主的土地还去寻求封赏。
D.秦国攻打赵国,楼昌建议派使节与秦国讲和,虞卿反对的原因之一是“和与不和,控制权在秦国”。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赵被秦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矣。
(2)上党民走赵,赵廉颇军于长平,以按据上党民。
【小题5】虞卿是如何看待“秦国接待郑朱”一事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之始伐赵也,魏王问于大夫,皆以为秦伐赵,于魏便。孔斌①曰:“何谓也?”曰:“胜赵,则吾因而服焉;不胜赵,则可承敝而击之。”子顺曰:“不然,秦自孝公以来,战未尝屈,今又属其良将,何敝之承!”大夫曰:“纵其胜赵,于我何损?邻之羞,国之福也。”子顺曰: “秦,贪暴之国也,胜赵,必复他求,吾恐于时魏受其师也。先人有言:燕雀处屋子母相哺呴呴②焉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不变不知祸之将及己也今子不悟赵破患将及己,可以人而同于燕雀乎!”子顺者,孔子六世孙也。初,魏王闻子顺贤,遣使者奉黄金束帛,聘以为相。子顺曰:“若王能信用吾道,吾道固为治世也,虽蔬食饮水,吾犹为之。若徒欲制服吾身,委以重禄,吾犹一夫耳,魏王奚少于一夫!”使者固请,子顺乃之魏,魏王郊迎以为相。子顺改嬖宠之官以事贤才,无任之禄以赐有功。诸丧职者咸不悦,乃造谤言。文咨以告子顺。子顺曰:“民之不可与虑始久矣!古之善为政者,其初不能无谤。子产相郑,三年而后谤止;吾先君之相鲁,三月而后谤止。今吾为政日新,虽不能及贤,庸知谤乎!”文咨喜曰:“乃今知先生不异乎圣贤矣。”子顺相魏凡九月,陈大计辄不用,乃喟然曰:“言不见用,是吾言之不当也。言不当于主,居人之官,食人之禄,是尸利素餐,吾罪深矣!”退而以病致仕。人谓子顺曰:“王不用子,子其行乎?”答曰:“行将何之?山东之国将并于秦;秦为不义,义所不入。”遂寝于家。新垣固请子顺曰:“贤者所在,必兴化致治。今子相魏,未闻异政而即自退,意者志不得乎,何去之速也?”子顺曰:“以无异政,所以自退也。且死病无良医。今秦有吞食天下之心,以义事之,固不获安;救亡不暇,何化之兴!昔伊挚在夏,吕望在商,而二国不治,岂之不欲哉?势不可也。当今山东之国敝而不振,三晋割地以求安,二周折而入秦,燕、齐、楚已屈服矣。以此观之,不出二十年,天下其尽为秦乎!”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五)


[注]①孔子后人,名斌,字子顺。②呴呴,xǔ,怡然自乐的样子。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燕雀处屋子/母相哺/呴呴焉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不变/ 不知祸之将及己也/
B.燕雀处屋/子母相哺/呴呴焉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不变/ 不知祸之将及己也/
C.燕雀处屋子/母相哺呴呴焉/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不变/不知祸之将及己也/
D.燕雀处屋/子母相哺/呴呴焉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不变/ 不知祸之将及己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夫,与卿、士都为先秦官阶名。完璧归赵后,蔺相如任上大夫,不如廉颇的上卿职位高。
B.夺,文中意为削除,与陟、黜、革、褫、废、替在古代汉语里都有罢免、撤职的意思。
C.伊、吕,即伊尹和吕望,分别是商汤和周武王的辅臣,皆有大功而并称,也泛指辅弼之臣。
D.三晋,战国时,晋分为三——韩赵魏。后人把原晋地称为“三晋”。文中指韩赵魏三国。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伐赵,大夫们都认为于魏有利,孔斌不同意,以燕雀为喻批评其麻木短视。
B.孔斌的做法触动了庸官厚禄者的利益,受到了这些人的诽谤,但他毫不在意。
C.孔斌感慨自己在魏国没有符合魏王的心意,建成特殊的业绩,因此引咎辞职。
D.孔斌以伊挚、吕望为例,意在说明六国灭亡是大势所趋,任何人也无力挽回。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王能信用吾道,吾道固为治世也,虽蔬食饮水,吾犹为之。
(2)行将何之?山东之国将并于秦;秦为不义,义所不入。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